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 讲记 上篇 共同外前行 第六讲 依止上师 上

  

第六讲 依止上师-上

  

  

   依止上师分三:上师概述;依止上师之次第;善巧远离恶知识与恶友。

  一、上师概述

    上师概述分三:上师概念;依止上师的重要性;具德上师加持之要义。

   (一)上师概念

    1.上师

   “上”即“无有较此更高者”,“师”即为现证圆满智慧者。吾等欲证解脱,首先必寻一位具德上师教授解脱道。帝释天、大梵天等天主、世间鬼神、人间君主、深恩父母及至爱亲朋等皆未脱离轮回,无法传授解脱之道,故唯依清净具德上师方能为我等圆满开显成就之正途。

  

   就共同见解而言,上师分为六种,如《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云:“总师引师誓言灌顶师,酬忏师与令解心续师,以及窍诀传承诸上师。”其中最重之对境为誓言灌顶师、令解心续上师及窍诀传承上师,亦称为“三恩上师”,切勿诽谤而犯密宗根本戒。

   2.大恩根本上师

   所有上师中,弟子依彼得到法益最多、对弟子趋向解脱恩德最大之上师,即为根本上师。大恩上师所证功德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然论及耳提面命引导弟子迅速趋向解脱,则上师之恩德超胜诸佛菩萨,故尊称为大恩根本上师。萨迦班智达于《涅莫问答》中曰:“已得宝瓶等四灌顶,宣说生起次第等四道,预祝(特意安排祥瑞、吉兆)化身等四身。总之,佛于续部中如何宣述,即如是奉行者,彼为圆满佛之补处,亦为根本上师。”

   3.所诠形象之上师与能诠胜义之上师

   以修行次第见解而论,上师可分为三种:外相顶礼所依之对境为外相上师;调伏自心为内相上师;证悟心之本体即为密相上师。其中,外相上师与内相上师为所诠形相之上师;密相上师即能诠胜义之上师,乃心之本体,亦名本觉、觉性、法界、法性等,不离真实三宝之义。

   具德上师乃成就之根本,故首当谨慎选择并以信心依止有缘具德上师。修行者在不同修法阶段,会遇到赐予法义最多的不同根本上师。然就外相而言,修行者会一位内心深处真正依靠、深具信心、恒时祈祷、无论痛苦与安乐誓愿生生世世依止的宿缘具德上师。此时,当于“上师乃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心生定解,以挚诚信心依止根本上师的同时,亦对其他具德上师怀有普遍、平等之敬信,切勿妄自分别而赞自毁他,反造下失毁密乘根本誓言之罪堕。以究竟见解而言,千江有水千江月,显现之上师本体一如,何时证悟圆满佛果,心的本体即为究竟意义的根本上师——能诠胜义之上师。

   (二)依止具德上师之重要性

    为何要“依止具德上师”?因为众生本具如来藏功德,惜被无明遮蔽,而漂泊轮回感受诸苦。而具德上师已获证诸佛菩萨一切功德,乃引领我等成就解脱之明炬。依止上师能清净业障而显发自性,圆满智慧而证悟菩提,因此依止上师的核心即为遵循成就者足迹,令自他永离轮回之苦。

   在此,从具德上师已获证诸佛菩萨一切功德、具德上师乃引领实修之明炬以及如法依止上师之功德三方面阐述依止上师的重要性。

   1. 具德上师已获证诸佛菩萨一切功德

   上师乃九宝之尊,如龙萨娘波尊者于《金刚精要耳悦前行引导文》中曰:“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聚集外三宝。总集加持之根本(上师)、赐胜成就之来源(本尊)、一切事业之主尊(空行护法),为内三根本。(具备)密意不动之法身、无遮显相之报身、事业无勤之化身,为密三身。上师为九宝至尊之本体,故应起信念也。”一切诸佛菩萨之密意均聚集于上师之中,具德上师已获证诸佛菩萨之一切功德,故上师为修持密法之根本。

   2.上师乃引领实修之明炬

   莲花生大师曰:“上师至要汝应知,千劫佛陀难比拟。皆因千劫一切佛,悉皆示现随师相。将来亦无任何佛,不曾追随亲教师。”从古至今,从无不依止任何导师、未得传承而证悟的成就者。因此,对于以解脱为最终目标的修行者来说,若欲了知修行之理趣,必蒙具德上师之悉心引导,听闻行道要义之理趣、了知次第修学之过程。

   末法时代,真正能辨别了知、觉受与证悟者屈指可数,若无具德上师引导,仅凭法典中的词句之见,任你如何精进修法、聪慧伶俐,亦是徒劳辛苦,无法证悟究竟实相。莫论无上密法之果位功德,纵然小乘的出世间功德亦无法企及,最多安住于色、无色界禅定中长达数千大劫,虽然能够暂时压制第六、七识粗分妄念,但细分妄念及烦恼习气并未断除,因缘会遇时,仍旧起现烦恼而漂泊轮回。诚如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云:“伺察五蕴意觉空,内外之境此果法,观察有无生住灭,寻找未得真实相,此非证悟究竟法,还应依师授窍诀。”因此,依止一位有修法道验之具德上师极为关要!只有具德上师才能针对弟子的不同根机指导实修。

   3.以敬信爱乐依止具德上师之功德

   以敬信爱乐依止具德上师,能令修行者以捷径道积资净障,圆成菩提而永离轮回之患。

   (1)总说功德

   ①近诸佛位;

   ②诸佛欢喜;

   ③终不缺离大善知识;

   ④不堕恶趣;

   ⑤恶业烦恼悉不能胜;

   ⑥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

   ⑦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益;

   ⑧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等诸多功德。

   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正所摄受,不堕恶趣。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者,则不违越菩萨学处。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者,胜出世间。若诸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又云:“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善知识所有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若诸菩萨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

   总而言之,以敬信爱乐依止具德上师,随顺教诫,令诸佛欢喜;安住言教,速疾成就;信受言教,恒常亲近善知识;作意不舍,能实现一切世出世间的利益。

   (2)净除恶业

   《地藏经》云:“彼摄受者,应经无量俱胝劫中流转恶趣所有诸业,然于现法因疾疫等或饥馑等损恼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责或唯梦中亦能清净。”如是可知,以敬信爱乐依止具德上师,能够令重业轻受,本应在恶趣中长劫受苦之深重罪业,只需在今生稍起病恼或在梦中领受,即消尽重业。

   (3)成就善根之殊胜

   《地藏经》复云:“虽于俱胝佛所种诸善根,谓行布施或行供养或受学处所起众善,然彼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议。”吾等虽然在无量诸佛前种下诸多善根,但其仅仅半日承事上师的善根就能超胜如上功德,由此可见,上师是最殊胜的功德田,承事上师是成就善根的无上方便。

   (4)证悟功德油然而生

   智悲光尊者于《功德藏》中云:“如玛拉雅树林中,漂落普通一节木,枝叶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随行彼。”如同普通的树木落入檀香林,日久也熏染了檀香,若依止具德上师,其功德妙香亦染自身,行持威仪亦如大德。

   由此可见,若欲明晓取舍之道,趣入自他解脱之途,唯有依止具德上师,此乃成就之根本。否则,若未依止并祈祷上师,纵将门窗封死,闭关数十年,相续中亦无法证悟究竟实相。

   (三)具德上师加持之要义

    依止具德上师是为了获得加持,但是何谓加持呢?经常有弟子祈请我:“上师加持我,给我摸个顶!”“上师加持我,给我打个金刚结!”“上师,请给我的念珠念念经,加持加持!”诚然,具德上师的加持不可思议,但真正的加持并非在外相之上,而在内心之中。如果你身口意三门因此而改变,烦恼调伏,内心趋向清净,这就是真正的加持。

   上师加持无处不在,弟子能否得加持,关键在于是否具足出离心、信心和精进。若弟子不具出离心,以获得世间名利为目的而祈祷加持,不具出世间功德,与解脱无缘,故出离心乃获得加持之基础。如是具备出离心后,尚需拥有信心和精进。具足圆满信心和精进,就能获得上师圆满的加持;若无信心且放逸,则永远得不到加持。上师的加持犹如鱼钩,弟子的信心犹如鱼口,鱼口不咬鱼钩,鱼钩置于海中万年,鱼亦无从上钩。同理,弟子若能以信心获取上师的加持,如同鱼口咬上鱼钩,刹那即被钓离轮回苦海。诚如无垢光尊者于《精要明镜》云:“未于上师生起较佛尚胜之敬信,则不获加持。若未获真实加持融入自心,则不生证悟之芽。内心未起现证悟,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胜果。”

   如今有些人未解加持之义,不安定身心认真闻思修习上师传授之法要,反而终日奔波,忙于各处朝拜、灌顶、求得传承仪轨即心满意足,甚至以此作为炫耀之世间资本,如是颠倒行持,焉能获得加持?因此,能否获得加持而成就解脱胜果全在自心。若具强烈出离心和信心,成就指日可待;若贪执世间幻化而散乱终日,脱离轮回遥遥无期。诚如直贡巴仁波切云:“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

  二、依止上师之次第

    具德上师乃成就解脱之根本,如《功德藏》曰:“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故吾等当谨慎观察抉择上师,以挚诚的信心依止上师,最终证悟上师之密意,圆成菩提。

   (一)观察和选择具德上师

    上师乃修行能否成就之重要对境,因此,在依止上师之前,一定要谨慎观察和选择上师。末法时期导师良莠难辨,现在…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 讲记 上篇 共同外前行 第六讲 依止上师 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