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汉地传讲大圆满法者很多,但是不能否认其中有一些没有实证经验、甚至不懂佛法者欺骗信众。以前白玉县有两个藏族人在汉地做生意赔本了,听说汉族人很喜欢受灌顶,就乔装改扮成出家人给汉族居士灌顶。他们晚上把佛像贴身绑在胸前,白天胸前显现佛像的印记,由此到处吹嘘此乃自己实证的功德……诚如喇嘛仁波切于《甘露妙音》中云:“浊世魔王及邪魔,融入骗子师相心。欺骗诸众愚痴者,彼是邪魔恶知识。不观导师而依止,则如弟子饮剧毒。”
现今我等拥有十八种暇满人身乃无量劫中行持善法所得之稀有善果,且随时可能遭遇无常,因此,必须选择传承清净的具德上师作为永恒的依怙。否则“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谁愿意将超胜摩尼宝之法身慧命断送在恶知识手中呢?
试想,我们坐车从亚青到甘孜,还要考量司机的技术如何?车况怎样?而对于生生世世安乐之依怙,则更要慎重再慎重,切勿盲目依止、一味随缘。因此,我等必须谨慎观察并选择具德上师作为生生世世的依怙,诚如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于《甘露妙音》中云:“五浊恶世众有情,法相之教难调服,故宜寻找妙上师。”
1.具德上师之标准
欲观察与选择上师,首当了解具德上师之标准。具德上师标准分二:传承清净、内外功德圆满,并以弟子根机无缪传讲次第法要。
(1)传承清净
一位导师是否为具相、具德上师,并非取决于是否为某寺的住持、神通广大、弟子前呼后拥、英俊富有等等,此非真正的出世间功德。有些神通往往是依止山神、地神等世间鬼神而获得的暂时加持。以前有一位喇嘛,他经常到一个湖边供养龙王,后来这位龙王就赐予他一个悉地——可以站立在草尖上。故不能仅仅关注外在显现,一定要看他的传承是否清净。若未具清净之传承,则无法抉择其功德贤劣。故首先要了解导师之传承是否清净。
就本传承而言,远传有二十多位祖师、中传有十多位祖师、近传有三位祖师他们都有留下完整的传记,其功德皆与佛陀无二,非常圆满,我们由此亦心生正信。而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从十七岁至今八十多岁一直修持正法,身口意三门承侍其根本上师阿瑞仁波切四十三年,实修大圆满而获证究竟果位,现量可见显现的坛城和所度化的众生。如今,喇嘛仁波切虽然已经证得究竟佛果位,仍示现每天依然精进修法,恒时于光明境界中度化一切有情众生,每天睡眠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我们能值遇如此殊胜的上师和正法,当深心惜之而精进修法。
(2)内外功德圆满
就内相功德而言,具德上师是指心相续圆满成熟因地直至果乘的所有传承修法和解脱窍诀,至少证悟见道以上的导师。其外相精通三藏,内相精通密续,通达基道果之一切解脱理趣,以四摄法(爱语、布施、利行、同事)摄受弟子,并针对弟子根机无误传讲次第修行法义。萨迦班智达于《涅莫问答》中亦云:“获得密咒续部之要义与无颠倒之殊胜灌顶,此即成具德上师。若未获得灌顶,此上师纵然贤善,仅为名言上师。”故欲依止的善知识必须具足闻思修之智慧,不仅听闻过显密诸法,而且已通达法义;修持生起及圆满次第,并获得自在禅定(见道以上的功德)。若仅依词句空言究竟境界,内心并无实修之甚深道验,此非真正的善知识,无救度轮回众生的能力。
末法时代,众生业力沉重,很难看到具相善知识之内证功德,故当以真实出离心、无缘之大悲及普遍之敬信观察、选择上师:心系利众事业,远离世间八法;于一切有情无分亲疏皆平等慈爱;于一切弟子无分根器贤劣、智慧高低,皆慈悲摄受,善巧接引;于一切宗派、具德善知识,皆生平等敬信,无有赞自毁他。
就外相功德而言,外具别解脱戒,内具菩萨戒,密守持密乘誓愿。
如无垢光尊者所言:“证悟何时无有变化相,彼若证得具有诸功德:自心恒具无常出离心,呈现无有偏袒之诚信,大慈大悲等显诸功德。
2.不具格上师之体相
具德上师乃我们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故了知不具格上师之体相,可以让我们远离此等邪知识,避免因此而葬送一生善资,虚度暇满人身。如《功德藏》云:“若未详细观察师,毁坏信士善资粮,亦毁闲暇如毒蛇,误认树影将受欺。”
此中分四:犹如木磨之上师;犹如井蛙之上师;犹如疯狂向导之上师;犹如盲人向导之上师。
(1)犹如木磨之导师
所谓木磨,即外形似磨,本质为木。徒有表象,全无磨粮之用。犹如木磨之导师指自相续中无点滴闻思修功德,而自认为我乃某某上师之子或贵族子弟等,自诩种性与传承方面已超胜他人。另有一类虽具少许闻思修功德,然非以希求来世之清净心修持佛法,唯担忧自己于某处失去上师之地位等,所作所为皆以今生为目的。此两类人皆称“犹如木磨之导师”。
(2)犹如井蛙之导师
有些导师自相续与凡夫相差无几,无丝毫特殊功德,无调伏弟子之力,然有愚人未经观察即于彼生信,遂奉之于高位。其得名利后,遂起我慢,不见圣者功德,此即是“如井蛙之导师”。
(3)犹如疯狂向导之导师
有一类恶知识自己未依止过上师,亦未精进学过经论与密续,孤陋寡闻,其相续中烦恼粗重,无正知正念,违犯戒律破坏誓言;虽心相续较凡夫低劣,然行为却如大成就者般高如虚空。如是导师,犹如疯狂向导般,何人依之,遂被彼引入邪道。
(4)犹如盲人向导之导师
此类上师无超胜弟子少许功德,且远离慈悲心与菩提心,是故彼等不知如何打开弟子取舍之眼目。此即犹如盲人向导之导师。
由上可知,在善恶交错、龙蛇混杂的末法时期,我们依止上师前一定要通过多方面仔细观察和辨别,如导师的传承、出离心、信心、慈悲心、持戒是否清净,是否能够应机授教,调伏弟子之心相续等等,同时也可通过成就者打卦判断自己有缘的具德上师。若缘分匪浅,则易生起信心而依教奉行。何谓具缘上师?当你初闻某位导师之名号、法音,即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生起无比的信心,说明他就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上师。
(二)依止具德上师
值遇具德善知识后,若未解依止之要义,或虽了解却未纳入心相续而精诚奉行,则解脱功德如水中之月,无有获取之日。故应将三门(身、语、意)供奉上师,对上师的吩咐依教奉行,遵照上师的教诲勤修正法,此乃依止上师之要务。无垢光尊者云:“一切随顺上师,即为最大供养。”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于《颂扬妙音》中亦曰:“吾初依止上师时,起始奉献身语意,意衷慈爱缘由此。中期恭敬上师时,身与财富无吝献,布施窍诀缘由此。后来尊前为侍者,凡言遵命诸照办,无别教言缘由此。”
如是依止具德上师后,应当作稀有想,生欢喜心,恳切发愿,如全知无垢光尊者于《三处三善引导文菩提善道》中所言:“吾今见师且依止,当生欢喜并发愿,一切生生世世中,依止真实善知识,愿其恒以大悲摄,愿吾速得上师位。”
1.核心:依止具德上师作真佛想
释尊趣入涅槃前,为阿难及一切信众授记:“我于未来世,幻化善知识,利益汝等众。”上师乃真实佛陀,恩德更超胜佛陀。圆满一切功德的上师乃是十方诸佛大悲与智慧之本体,为了利益所化众生而显现补特伽罗之形象。如《功德藏》云:“圆满德相之上师,诸佛智慧大悲体,所化前现士夫相,悉地之根即无上。”如此殊胜的上师为了引导所化众生,表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貌似凡夫,然以了义之见,已安住于诸佛密意中,故一切所作所为皆为了随顺所化众生相续而深具密意,超胜一切凡夫。具德上师宛若慈母独怜病子,不仅慈悲赐予弟子世、出世间之安乐,廓清疑惑,亦能堪忍弟子无明邪知、邪行,忧心劳身,善巧引导弟子趣入正途。如《功德藏》中说:“不了义随一切众,了义相违诸众生,具密意故胜有情,善遣疑忍忧邪行。”
所谓“依止具德上师作真佛想”,并非将具德上师观待为外在显现头顶肉髻、身披缨络之佛像,而是深信上师圆满佛陀的功德以及超胜佛陀的恩德。在此,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观待上师是佛。
(1) 具德上师即为佛
具德上师圆满佛陀法身和色身两方面一切功德。
法身的功德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二十一种无漏法之自性。经云:“获得断证一切功德乃佛之境界。”“断”乃断除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证”乃证得本体清净和自性清净。此中“断”、“证”并非二法,在证得本体清净和自性清净之时,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自然消尽。
色身的功德包括身体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语言具足六十梵音;意具足智、悲、力的功德。智慧的功德即现量照见轮涅诸法之法性,为如所有智(包括法界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互不混淆现量照见世俗有法的万事万物为尽所有智(包括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慈悲的功德乃恒时无有亲疏照见一切有情。威力的功德如经曰:“大海与波浪,纵会有越时,所化佛子前,佛不会越时。”佛陀刹那未曾忘失救护一切有情众生,即便在即将涅槃之际,仍然使遍行极喜、乾达婆极喜现见真谛。往昔,五百名商人去海中取宝,突遇风暴落入鲸鱼口中。此时众商人皆祈祷山神、龙神等,商主菩萨坚定地对大家说:“我们要皈依佛陀。”于是众人大声念诵“皈依佛陀”。结果那条鲸鱼听到佛陀的名号惊恐不已,闭上大口,饥饿而亡,但由于听闻佛号之故,转生到三十三天。由此可见,佛陀具有如此救度众生之威神力。简而言之,佛陀具备“遍知、大悲、救度众生之力。”
(2)具德上师一切所作所为皆为佛陀事业
此中分二:共同事业与殊胜事业。
①共同事业
指息、增、怀、诛四种事业,分为世间和出世间…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 讲记 上篇 共同外前行 第六讲 依止上师 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