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苦,恶业因此而生。现在的痛苦,是前世恶业的果报;而佛菩萨的成就,来自为所有众生的广大菩提心;是故佛弟子为成就未来佛果﹑得究竟快乐,平日应常思维、祈愿自己的快乐和别人的痛苦相互交换,并依此修行!
皈依大乘佛法的弟子,应发广大利他菩提心,分二: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
1. 世俗菩提心,又分二: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即指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学处,应于日常观修「自利利他菩提心」、「自他平等菩提心」、「利他交换平等菩提心」。
─行菩提心:指依六度波罗蜜实践行。真实离苦得乐的获得,唯依六度波罗蜜精勤行!
入菩萨行内文对发心以最简单的譬喻:「想去而未上路的称“愿菩提心”;想去而已上路的称“行菩萨心”。」。又内文:「从今天开始,我的身体交给众生,众生如何运用,我都无有执着!」,此为欲成就佛果者所应行 。未达佛果者─应依“愿菩提心”,平时修习自他交换法:例如日常静坐中观想一个贫穷的人于我们对面,呼吸时,对方的恶业果报吸入己身,己之功德、福报给对方。
2.胜义菩提心,请参考续页。
(不愿四法转道用:不得转道用﹑痛苦转道用﹑诽谤转道用﹑粗语转道用)
不得转道用
谁以大欲我财物 一切夺或令人夺
乃身受用三世善 回向于他佛子行
他人因无明业障炽盛而想抢夺或因别人指使而想抢夺我们所有财物时,乃至我们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善业等都应回向给他们。修习菩萨道者,就算不愿意也不可与其计较,并应在修行时尽量将一切功德回向给他们。这个道理世尊有云:「现在的痛苦是前世的因,故不可再造新业。昔日抢他人物,今日因果成熟,而别人抢我物。」,寂天菩萨亦云:「想解脱而习菩萨道者,应无所求而只为成就佛果。」,这才是佛子的行径。(注:转道用的「转」转化为自然而行之意,「道用」菩萨所能用称之。)
痛苦转道用
吾虽无有少罪过 何者若断吾之头
然以悲心其诸罪 自身代受佛子行
自己纵觉无过错,但别人仍一心要置自己于死地,在自己未成就前无法如大菩萨般做到无畏的布施时,可用密续中善巧方便的实修法门「舍身法」,观想布施并为加害者祈愿。阿底峡尊者告诫我们:「己身出问题(如病痛等)时,无需难过,都因前世因果熟。」,寂天菩萨也曾说:「我身如别人的玩具,别人欲食也可以,既已布施给众生,就不再执着。」,需知,他人纵然现在伤害自己,以后因果成熟时,他将自食其果,我们发大悲菩提心(愿众生永离苦及苦境),以己身代他受罪,这是佛弟子所应明白的道理,也是往昔成就者修习的方式和善业,慎记!
诽谤转道用
何者于吾诽谤语 若虽传遍三千界
又复吾以仁慈心 赞他德是佛子行
别人无故批评﹑毁谤我们时,纵然恶语传遍每个角落,我们应以慈悲的心,明白怜悯这是他正造新业因,也是自己往昔所造的因果,故反而更赞颂他的功德,这是佛子的行为。阿底峡尊者曾说:「找我们错误的人是我们最好的上师。」又说:「毁谤是最好的教训,记住自己的错。」,「别人批评我们时,评语只是一个声音﹑一个空。当我们执着时,它伤害自己。」,吉美林巴大师也说:「别人批评﹑欺侮我们时,乃是一个最大的加持。」,所以别人说我们的错误时,应反观己身并承认自己的错误,需知,不承认错误也是一种执着。
粗语转道用
何者于聚众人处 揭发吾过说粗语
于彼还生善师想 恭敬其是佛子行
在众人聚会的地方,纵然别人揭发我们的过失或责骂我们时,菩萨道的修行者,认识它但不应执着,也了解因果循环的道理,所以更视他为自己的上师而予恭敬之!释尊曾说:「希望这些业障深重的人,在我成就时,皆为我的弟子。」,佛弟子也应具备如此慈悲广大的襟怀。
(难忍二法转道用:恩将仇报转道用﹑欺侮转道用)
恩将仇报转道用
吾以如子养护人 彼若视我如怨仇
犹如母对重病儿 倍悲悯是佛子行
收养或视如己出的孩子,长大后却视自己如仇人,菩萨道的佛子应视他如同生重病的孩子,并发广大菩提心帮忙他。弥勒菩萨曾说:「业障重者,帮忙他时,会对抗我们且恩将仇报。」,仁吞巴仁波切也说:「曾帮助过的人恩将仇报,是末法时期的现象,应发菩萨心。」,有智慧者,因此不需难过,他不明己过罢了,我们反发菩提心让他们做,这才是真正的菩萨道者,修行及功德也将日增。
欺侮转道用
与吾同等或下士 虽以傲慢作侮辱
吾恭敬彼如上师 恒顶戴为佛子行
地位﹑经济和我们同等或较差的人,因傲慢心而欺侮我们时,要忍。菩萨道的佛子则明白,这是他帮我们压下傲慢心,所以反而更视他如我们的上师且尊敬之!如龙树菩萨所说:「反面而言,学菩萨道者都明白,所有众生对我们的成就都有帮忙。」,噶当派夏惹巴大师也说:「别人欺侮我们时,不要难过,欺侮也是空。」,若无别人欺侮我们,则我们不知欺侮的难过和过失,而欺侮本身就是空!明白空性的道理,如仍觉被欺侮的痛苦,那是我们自己业障太重;要反思,是因往昔自己所造业而今日临此境,所以对欺侮我们的人要恭敬且忍让。
(盛衰二法转道用:衰落转道用﹑富裕转道用)
衰落转道用
贫穷恒受被他欺 虽遭重病及魔障
众生诸苦己代受 无怯弱是佛子行
当无吃﹑穿,也无居所又百病缠身,路上的人更恶言相向,菩萨道的佛子面临此时也不必难过,当知此身仅如我们灵魂所居住的旅馆,有﹑无福报﹑财富等,与我们的灵魂都没有关系,己身本是自信光明,永不贫穷,因此也勇于为众生承受各种痛苦无有退怯。龙树菩萨在其「中观论」内提及:「就算如恶鬼一样的贫穷,也是空。」,法界中本无穷人与富人,反观自心,不求外相,便明白心内本无心,也无痛苦,痛苦是因自己的执着而存在。」
富裕转道用
诸众恭敬遍荣誉 财物量等多闻天
然知世妙无实义 无骄傲是佛子行
每个人都很恭敬﹑赞颂自己,名声遍满天下,财物也多得仿如财宝天王般,纵然如此,菩萨道的佛子也一定不可骄傲,应明白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反观自身,即知一切都无意义的,死时灵魂独往他处,其余一切不相随。萨迦班智达曾告诫我们说:「骄傲如同汽球,倒水其上,不停其间。」,所以,谁有骄傲谁就得不到功德,纵闻佛法亦无所得,佛子诫慎呀!
(贪瞋二法转道用:瞋念转道用﹑贪念转道用)
瞋念转道用
若无降服自瞋心 外敌虽伏又增盛
是故以慈悲心军 调伏自心佛子行
若无法对治自己的瞋恨心,就永远无法对治外在的敌人,所以菩萨道佛子应发广大慈悲心如军队一样的来调伏自己的瞋恨心。阿底峡尊者告诫说:「内心对治得法,外敌不能伤己;反之,外敌日益增。」,噶当派大成就者曾说:「对治内心得当,是最伟大的成就,修习任何法门也都能成就。」,入菩萨行内也提醒佛子:「地球上荆棘遍布,无法用一块布将其包起来,但小小一双鞋即可对治它,此鞋即是忍。」,佛子当自励呀!
贪念转道用
一切妙欲如咸水 如何享受越增贪
于何能生贪心物 顿时舍是佛子行
自己喜欢的习性如吃肉等,无法自制时,贪念将日益增加,菩萨道弟子应警醒,瞬即放下一切贪爱物,此,凡夫难为,如龙树菩萨告诫我们的:「一切妙欲损善业。一切世间法如〝耕巴〞(有毒的树)的种子,谁吃到即受伤害或死亡,故应减少贪心。」,以往的成就者也说:「有财即有仇,故应即舍离。」,密勒日巴大师也曾告诫弟子:「住一个地方习惯后即…
《佛子行三十七颂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