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一乘宝性论」
主讲者:噶陀仁珍千宝六世˙贝玛旺晴 仁波切
地点:台湾噶举佛学院
开课日期:2010年3月5日起
《究竟一乘宝性论》或名《大乘无上续论》(简称《宝性论》)为弥勒尊者依佛陀教言所著,主题为“每位众生皆具有佛性”都具有成佛的种子,此潜能能显现,因此每个人都具有证悟的本领。
证悟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不清净、部分清净部分不清净、全然清净。《宝性论》的主题便是解释证悟本质在此三不同开悟阶段的特性。
本书计五卷,有系统地讨论佛性、佛性的理由、佛性与证悟的关系,
第一卷 含本教化品第一,本佛宝品第二,本法宝品第三,本僧宝品第四,本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第五,本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本为何义[二]说品第七,本身转清净成菩提品第八,本如来功德品第九,本自然不休息佛业品第十,本校量信功德品第十一。
第二卷 略说佛、法、僧宝、佛性、证悟、菩提、功德、事业略说七种金刚句。
第三卷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演说众生实有佛性。
第四卷 依净不净时不变不异故说。
第五卷 依八句义略差别说彼真如性无漏法身。
以十种方式描述佛性、三个阶段说明佛性展现的过程。对七大金刚论佛、法、僧、佛性、证悟、功德、佛行事业将由浅入深而说。续论中明确指出学习、聆听、彻底了解七金刚论题的功德,非常殊胜,使无数众生由法教中受益,累积无量福德增长智慧,以此能舍一切应舍、获证一切应证知,揭显真实究究本性——佛性”。
《宝性论释》的科判及解释,过去噶当派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觉囊派有多伯巴大师及多罗纳塔大师的解释,噶举巴内有噶m巴嚷穹多吉所著科判及蒋贡康楚仁波切的解释,萨迦派有融敦巴的解释,红派有巨木滂仁波切的解释,此次主依觉囊派多伯巴大师及蒋贡康楚仁波切之著作而讲。
多伯巴大师的解释主依他空中观而作解,蒋贡康楚仁波切及噶m巴嚷穹多吉之法界赞与宝性论科判内容所依相同。
-----------------
大乘无上续论
(宝性论)
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讲解
2010年3月起
于台北市「台湾噶举佛学院」
大家都发一本书,里面就有科判,科判上有偈颂。这个科判是依据西藏大成就者觉囊派的祖师多伯巴大师解释的科判翻译的,是非常有名的一本书,是益西朋措上师翻译的,我们这次是依照这个科判讲解。
这次讲的是《宝性论》,藏文讲的《大乘无上续论》。讲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实修派的讲法,一是学术派的讲法。本身以前所得到的是觉囊派的所有解释《日光疏》的讲法和蒋贡康楚的讲法,就是实修派的,讲完后再讲一遍,然后自己的心和法对照一次,我们这次依据这样去讲。
正式讲经文的时候,我们不要聊天,也不要讲笑话。以前我的上师夏札仁波切提到过,我们讲经说法的时候,所传达是佛菩萨的旨义,这不是开玩笑的,他说:「如果开玩笑,就可以用有关佛法内容的西藏戏剧,譬如:西藏的八部剧本全部是有关佛法的内容,以这种的方式也是可以的。讲经说法的时候,是传达诸佛菩萨的旨义,所谓对法的尊敬,大家都要抱持尊敬的心态去接受法。讲的人也好,听的人也好,对法尊敬的心去研究和讲这个法。」
今天稍微简单的介绍无上续论。无上续论的部份,我差不多十四岁的时候接受过一次,后来也在黄教格鲁派上师朗加仁波切座下学习过,讲解传承的方式接受过一次。
在台湾讲是第一次,以前在尼泊尔,有几个喇嘛想要得到觉囊派的传承,我在尼泊尔讲过一遍,这时候不是很详细的,就是所谓一般口传的方式去念一遍而已。
我本身的传承是觉囊派的传承和黄教格鲁派所传下来的传承。觉囊派的传承我们有翻译出来,上面有传承祈请文。大乘无上续论、宝性论本身也有比较详细的传承,多罗那塔大师的他空中观传承祈请文里面也提到所有传承祖师们的功德和如何传授等。其它的黄教格鲁派的传承,这次藏文有打出来,但没有翻译中文,下次有因缘的时候,可以给你们。
一般在藏传佛教,传承是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执着ㄧ个传承,因此变成很多种传承,噶举派、红派或其它萨迦派等等。为什么分那么多的宗派呢?就是因为对传承的尊重和重视传承上师的口诀、讲法和传规。
基本上,所有佛教和藏传佛教都是印度再传下来的,基本教理没有任何的差别,譬如弥勒五论等,基本的基础显宗的部份都是一样,在密部的部份虽然有很多种本尊,但几乎每个教派都承认彼此的本尊和法门的,分成那么多宗派的原因,是因为传承和传承上师的口诀上分出去的。因此讲一个法门,传承是非常重要。这次讲法的时候,我会前面念诵弥勒菩萨的弥勒五论传承祈请文,然后再解说弥勒五论里的《宝性论》,结束的时候要念《慈氏愿》就是弥勒菩萨的祈愿文,用这种的方式去圆满一堂课。
过去觉囊派的传规,都是这样去讲的,不管在那里讲,就是用这种方式去讲。黄教格鲁派的说法─学术派的说法来讲,前面有的文殊菩萨礼赞文,再供曼达拉,之后开始讲主要正行的部份,正行讲完后就是做回向,大部份经部讲的时候是这样,前面很多没有习惯念诵传承祈请文。在萨迦派很多讲法也大致跟黄教格鲁派相同。
密部不同,密部讲的时候,萨迦派也是先念传承上师祈请文,再供曼达拉,再讲正文,正文讲完后回向,大部份是这样去圆满一堂课。这里是藏传佛教的佛学院,因此我想用传统的方式,不只是如法、还有象征的意义,今天前面加传承祈请文的原因是这样,传承祈请文念的时候也对弥勒菩萨、对传承祖师稍微认识。传承祖师背下来以后,不只加持方面,对历史方面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后期的很多人背多罗讷塔大师的这个(祈请文),背下来后,印度的每一个朝代就很清楚,像中国的三字经一样,前面是中国的每一个朝代。像这样,上师祈请文背下来或了解,知道是如何传下来的。传承上师祈请文不会乱写的,一个一个加进去的,不会以前没有的突然间写下来,传承祈请文非常重要,对信佛想修行的人来讲更重要,尤其是学习密乘,要获得上师和传承祖师的加持。加持的入门是什么?就是信心,信心是加持的因,这样的情况下接受灌顶。
你们看看密乘的很多仪轨前面都有传承上师祈请文,红派来讲的话,修持八大如来、金刚萨埵也好,先念传承祈请文、再修正文。任何法门前面都必须要(念)传承上师的祈请文,有些是比较广、比较长、有些比较简单,不管怎么样,都会修上师祈请文。因此学习密乘的人,传承上师祈请文是非常重要。
在经部─有关显宗的部份,刚刚我前面讲的,习惯上没有念传承上师祈请文。但是弥勒五论,在噶mb壤穹多吉也好、蒋贡康楚仁波切很多过去的高僧大德,都认定他是显宗的究竟的意义、究竟的真理,在密乘的基础(是)密乘的入门,和显密的媒介、法门就是无上续论(宝性论)。这个〝续〞也是所谓密乘的一部份,前面如来藏性到最后的功德、事业,全部和密乘里面所讲的相同,密乘里就是实修、在显宗里是一个理论。譬如:弥勒菩萨的《宝性论》,前面讲的三宝的功德、事业部份,在密乘仪轨是修持,每个地方都(有)观想。
因此,过去觉囊派的祖师多罗那塔大师等,认为显宗是理论、密乘是显宗的修持,因此我们平常说显密无二别,就不是不同的东西加在一起,是相同的东西,一个是理论、一个是修持。因此,在《大乘无上续》讲的时候,虽然是理论,也是里面提到有关佛性的修持,在弥勒实修派,它是一个禅修的次第─有前行也有正行,中间有打坐,最后就是回向等,一部完整的仪轨。看看蒋贡康楚仁波切的《他空中观导引文》里面,就完整的讲到弥勒五论《宝性论》修持的部份。因此他可以说(是)显宗、也可以说(是)密宗,是显密双修的人非常重要的一部论典。
因此,我就用密乘的方式说这个,不管怎么讲,修持传承祈请文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我这次讲无上续论的缘起,是牟小姐邀请,也觉得对藏传佛教、台湾的佛教徒简单的解说显密的法门,希望对他们学习、修持方面都有一点点的帮忙,这样小小的发愿而来的,我的发愿没有很广、没有很大,虽然讲的是大乘的法门,但是我的发愿还是很小的,只是(利益)少部份、少数人而已,没办法利益遍虚空的一切众生。
我来噶举佛学院之前,发愿、祈请希望能帮助遍一切众生或者有形、无形的众生都获得利益。这是做作出来的发心,不是自然而然本身具有的发心,一般菩萨就自然具有这样的发心,不用刻意去想。凡夫的人要刻意的想这种的发心,你们都是皈依三宝的佛教弟子,也是大乘行者,希望你们发同样的菩提心。
弥勒五论正式讲的时候,前面会讲总义,你们就有些非常好、应该有显密的基础,这种的人是大概提到名相就会了解的,也不须要详细的解说。但是有些第一次听无上续论,这种的人什么是显宗?什么叫密宗?显宗有多少的分支?密乘怎么分?就大致上要了解,这样你们学习弥勒五论《宝性论》正文的时候,我想有一点点的帮忙。
这个总义,一般已经有显宗的基础,或者对密乘的修持深入了解的人来讲,没有那么重要,因此很多讲弥勒五论《宝性论》的时候,大部份是夹在中间在每一个阶段去讲,不会单独分在前面去讲这些。但是蒋贡康楚仁波切的解释等,前面讲总义,因为这对一个初学的人─还没有学过《宝性论》来讲非常重要,不然等一下我们讲密宗的观修,密宗…
《究竟一乘宝性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