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九色鹿经 佛说鹿母经(白话文参考)▪P2

  ..续本文上一页你想欺骗我,求得解脱吧。你其实只是看重自己的性命,畏惧死亡而已,有谁会献出性命呢?人在食物断尽的时候,尚且难以遵守这约定的期限,何况是畜生野兽?能够保全性命,免离死亡,岂还有归回之日?你就准备受死吧,我终是不会放你走的。” 母鹿这时由于忆念二子,所以心中慌张,忍不住倾跪前膝,低着头哭泣垂泪,悲恸地发出哀鸣声,再次以偈言鸣说:(横排)

  

我虽投生为鹿兽身却也识得仁义正直怎会受人慈恩相待  反而离去不再归回

  宁承受骨肉分裂痛  也不心存半点虚伪哀痛二子悲伤极致 乞求允许片刻时间

  前世之罪自然遭报  所以今世投生畜身为人不信因果报应  殃祸自然应验其身

  如此必当自招果报 若想脱离畜生身形肝胆相照坦诚露信  愿您听我重说誓言

  若世间有如此恶人  殴斗拨乱出家僧众破坏塔庙毁坏佛寺 杀害持守戒律之人

  逆天反道伤害父母  兄弟妻子以及子女若我不归还此誓愿  罪孽大过如此恶人

  就算普世极重罪恶 直至劫尽祸殃未完更入地狱辗转烧煮  历经累劫投此世间

  可以想象苦痛深重  遭受剧苦无始无终若我不归还此誓愿 罪孽大过如此恶人

  

  这时,猎人再次听闻母鹿所言后,心中肃然恭敬。于是叹息道:“我单单看到了世间人,因为秉承了前世的福报,所以今生得生为人。却没看到,其实世人愚痴、迷惑、昏暗、背弃恩情、薄情寡义、不忠不孝、没有信用、不讲仁慈、贪图利益、凶残暴力、不讲道义、以欺骗伪装苟且保全自己,却不知道敬重佛、法、僧三尊。而鹿虽然只是畜生,却言辞诚恳。一再跪地叩头发誓,真诚超过了人。赤诚之心所表露的真情,是这般的分明。我暂且就睁眼看看,验证下它所说的话,体察下它的真心。于是,猎人便前去解开了套索,和鹿约定了归回期限后,就放走了母鹿。

  鹿母在脱离套索后离去。一边心中挂念着孩子,一边奔驰着,直至孩子处。母鹿低头,闻嗅着孩子们的气味,舔着它们的身体,喜悲相交,犹豫徘徊。哭啼哀吟着叹息,以偈言说道:(横排)

  

一切恩爱得相会都由因缘和合生

   相会必有别离期  无常变化难长久

   今生我为你母亲  恐怕长久不自保

   生于世间多畏惧  命如露水朝上草

  鹿母说完偈言后,便带领着两个孩子们,进入了丛林湖泽处,教其辨认可食用的庄稼,以及好的水草。告诫、叮咛、教导其生存之道。心中一想到,即将要与孩子们离别,两幼子从此后将变成孤儿,便流泪如雨,悲痛哀鸣,场面摧人伤感。母鹿以偈言说离别语:

  

前世行欺诈负债着恩爱残暴众生命自盗教彼杀

   身作如影随  今日当受之毕故不造新  当还赴彼期

   违佛不信法  背戾师父诫 自用贪无厌  放情恣痴意

   罪报为畜生  当为人作饲 自分不敢怨  毕命不复欺

   贪求取非道  杀盗于前世 每生为畜兽  宿命所追逮

   结缚当就死  恐怖无生气 用识三尊言  见遣尽恩爱

   吾朝行不遇  误堕猎者弶 即当就屠割  破碎受宿殃

   念汝求哀来  今当还就死 怜汝小双孤  努力自活已

   行当依群类  止当依众里 食当随侣进  卧当惊觉起

   慎勿子独游  食走于道边 言竟便长别  就死不复还

  《偈文意思》

  前世中行欺诈之事,只是因为贪着恩爱,所以背负下了债。残暴地杀害众生的性命,不但自己劫掠,而且教他人也杀害。身行所种下的业力,如同影子般跟随,今日为此必当承受果报。此果报终结后,我不会再造作新的恶业了。我必定归回,履行那约定的期限。我由于前世中,不信佛法,言行中违逆教义,又背离师父的告诫。对自己的资用,贪得无厌。放纵情爱,恣意于痴迷中。为此遭受罪报,投生为畜生,成为人的餐物。我即使身体被宰割成碎片,也不敢有所怨言啊。就算生命终结,我也不会再欺骗了。

  我因为心生贪求,而所作所为偏离道义之外。又在前世中杀害、劫掠,所以每次投生为畜生身,都是宿命的业力追逐所致啊。受因果的结扣束缚,为此我必将要死去。我心生恐怖,毫无生气。幸好我识得三尊(佛、法、僧)的教言,才使我得以被放回,尽泄母子间恩爱。我在早上一不小心,误堕入了猎人的陷阱中。这一切都是由于前世的业力,才酿成今日的遭遇殃祸。我即将要被屠杀、宰割碎尸了。

  我因为心中挂念你们,所以哀求猎人放我回来。今日我就要去受死了,只是可怜你们两个孤儿,从此以后要靠自己努力的去生存了。你们以后行走时,要依靠着群体。止步栖息时,要在群体里面,依靠着群体。觅食时,要跟随着伴侣,一起进发。躺卧时,要警觉,一有动静就惊醒而起。千万不要单独游走啊!你们饮食时,要在道路的旁边。我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从此以后我们要长久的离别了。我要去受死,以后不再回来了。

  

  母鹿说完偈言后,便与两个孩子以死相别。但却迟迟不能远去,母鹿再三得回头张望,心中恋恋不舍。它低下颈部,抬头唱鸣,声音中带着伤感、悲哀。然后才神情颓废地背道而去。两个鹿子哀鸣、哭啼,悲伤地抽泣着。由于心中依恋、渴慕母亲,便在母亲身后,寻找追赶着,但却顿时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悲声叫唤着,以偈言说道:

  

贪欲慕恩爱生为母作子始来受身形受命贱畜体

   如何见孤背  断命没终此 慕母情痛绝  乞得并就死

   自念我生来  未识东与西 念母怜我等  当报乳养恩

   何忍长生别  永世不复存 念母为我苦  不聊独生全

   无福受畜形  薄佑祸害至 始生于迷惑  当早见孤弃

   凡生皆有死  早晚当就之 今日之困穷  当与母同时

  《偈文意思》

  我们贪着依恋这恩爱之情。为何刚来世间,投生为母子,承受这低贱的畜生之身,就要成为孤儿呢?为何母亲要断绝性命,淹没于此呢?我们渴慕母爱之情,心中悲痛欲绝,乞求能与母亲一同受死。

  我们自念从出生以来,还未能认得东、西方向。念在母亲对我们的这番怜爱之情,我们也当报答这母乳养育之恩。又如何忍受这长久的生离死别,永世不存呢?念在母亲为我们遭受的苦,我们也不该姑且独自求活,保全性命啊!

  我们因为没有福报,所以承受这畜生之躯。护佑微薄,祸害至此。这一切都是始自于受迷惑所致,所以才会今生过早得陷于孤弃中。出生者,都有一死,或早或晚都要去面临。今日的这穷途困厄,我们将与母亲一起承受。

  

  母鹿听了孩子们的偈言后,心中悲恸伤感。低头号泣着,又是哀悼、又是怨叹,心情相叠,百般无奈。母鹿扭头回顾,悲鸣地拒绝孩子们道:“你们不要过来。结束了我的性命,便可以保护你们不至夭折,免得母子被一起横加夺命,我死也甘心。我只是伤心,你们还未懂事。世间之事无常变化,一切都有离别之时。我自己命薄,却可怜你们,出生后就无人护佑。问世间悲哀为何物?只不过徒劳增加忧患而已。你们还是速速归回吧,我今日就去还清所欠的债。鹿母再次唱鸣,向爱子们说偈言道:

  

吾前坐贪爱  今受弊畜身

   世生皆有死  无脱不终患

   制意一离贪  然后乃大安

   宁就至诚死  终不欺殆生

  《偈文意思》

  我在前世中,坐享贪爱中,所以今生遭受这卑贱的畜体。世间凡是出生者,都有一死。没有解脱之门,可以终结这大患难。唯有控制住意念,远离一念之间的贪欲,然后才可获得大安详。我宁可真诚得死去,也不再欺骗,苟且求活这危亡的生命了。

  

  鹿子们听了母亲的偈言后,更是生起了悲伤和眷恋。两个孩子们哀鸣哭涕着,一起找到了圈套处。它们东张西望地搜寻着,看见猎人躺卧在树下,而母亲却正小步地走近他身边。为了使猎人醒来,母亲低着头,以偈言大声说道:

  

投分全中实毕寿于畜生  见放不敢稽  还就刀几刑

   向所可放鹿  今来还就死  恩慈于贱畜  得见辞二子

   将行示水草  为说非常苦  万没无余恨  念恩不敢负

  《偈文意思》

  我落入陷阱,与孩子们分离。全仗着内心的真实之言,才得以放回。我就算终结这畜生之命,也一刻也不敢停留回来承受这刀俎之刑。先前您放走了鹿,现在我回来受死。您对我这卑贱畜生的恩慈:让我得以看见、辞别二子,扶助他们辨别水草。我向孩子们述说了内心非比寻常的痛苦,已经丝毫没有后悔。我忆念您的恩德,不敢再辜负您一片信任。

  

  这时,猎人听见母鹿这诚信的鸣声后,惊醒而起。猎人恭敬动心,由内心升起了慈悲心。还未等开口说话,母鹿便两膝前跪,低着头再次向猎人陈说自己的感激之情。以偈言谢道:

  

 仁前见放遣  德厚过天地贱畜被慈育  悲意不自胜

   一切悉无常  忻然副信死 灭对毕因缘  怨尽从斯已

   仁惠恩难忘  感受岂敢违 虽谢千万辞  不足报慈恩

   唯夫诫精诚  受福归自然 今日甘心死  以子属仁君

  《偈文意思》

  仁慈者啊,感谢您先前放走了我,您的厚德胜过了天地。卑贱的鹿崽能被慈育,感激之意不能自已。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我喜悦地以死来信守自己的誓言,以自我灭亡来结束这场因缘。与众生间累积下来的怨结,从此了断。您的仁慈恩惠,我难以忘怀。感激相受,岂还敢违背誓言。我虽然用千万言辞来表达感谢之意,也不足以报答您的慈恩。唯有以这些精诚的告诫,使福气自然归向您。今日我甘心受死,以此身献给仁君。

  

  猎人受母鹿真诚的感化,仿佛在梦中一般。又再次听闻母鹿的偈言,声声都是微妙之辞,就更加笃信:“母鹿是舍生就死,确实与誓言相应。”母子三者…

《佛说九色鹿经 佛说鹿母经(白话文参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