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传心法要讲记(6)▪P2

  ..续本文上一页差别的见解。【才作佛见,便被佛障。】是不是啊?为什么?佛是平等、绝对空,哪里有什么佛不佛的?【作众生见,被众生障。作凡、作圣,作净、作秽等见,尽成其障。】都会变成一种障碍。【障汝心故,】会障碍我们的心,【总成轮转。】就变成一个轮回。【犹如猕猴,放一捉一,】放一个、捉一个……就是挖一个洞、一个陷阱,执着就是一个陷阱,我们现在是,放这个不要执着,可是你执着另外一个,你还是一个陷阱,纵然你学得,一个很了不起的圣者,如果自已认为很伟大,却不能包容其他的看法不同的,乃至于不能宽恕那些无知、幼稚的众生,你一样是捉一放一、放一捉一,你一样是执着。只要内心有一物,认为自已很有修行,你也是放一捉一,这个陷阱跳到那个陷阱而己,跳来跳去的,你要一切尽舍,就没有陷阱害你了,害不到我们的。所以落入这个见,落入佛见、法见,有见、无见,这只有落入见,那他就是捉一个、放一个,放一个又捉一个,放下一个,又另外执着一个,捉一个就是执着一个。就象弥猴一样,放这一枝树枝,捉另外一个树枝……众生也是这样,跳出一个陷阱,又怎么样?爬出一个陷阱,又跳进、掉进另外一个陷阱,爬起来,又掉进另一个陷阱,只要你见不断,统统是陷阱,到哪里,统统是挖坑道自己在跳,众生就是自己挖陷阱自己跳,自己爬起来,又另外跳入一个陷阱,而且跳得很高兴、跳得很高兴,是不是?所以有人就这样:结婚结得不好,我嫁这个老公,真是很糟糕啊!是不是啊?每天打骂。离婚以后,听到佛法了,她也不修行,我再嫁一个试试看,试试看,也许会好一点。以前就只有打一个嘴巴,现在两个眼睛都肿起来,为什么?嫁一个就再揍一次、嫁一个再揍一次,男人有时候都很粗鲁的,是不是?不顺从他就打了,是不是啊?一样啦!所以说我们学佛以后,不要再落入陷阱了,感情这种东西啊,感情摆两边,佛法摆中间,结不结婚,这个暂时放下啦,由你的因缘去作决定,学佛最重要!所以这个【无有歇期。】如果你放一捉一,那么你没有办法停止的,无有歇,就是没有办法休息、停止的。【一等是学,直须无学。】【一等】就是最上。什么是最上乘之学呢?【直须】就是当下,你当下无学,就是一等之学,说:一等的学府。如何是最上乘,一等之学呢?就是直须当下无学,当下无学就怎么样?底下就很棒了:【无凡、无圣,无净、无垢,无大、无小,无漏、无为。】你想想看!统统是圆满大觉性展露。【“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这个是菩萨戒里面讲的,《璎珞经》菩萨戒里面。【听汝学得三乘十二分教,】【听】就是就算你,就算你听经闻法,学得三乘十二分教,拼命的建立种种的知见,总须舍却,你还是要放下的,学佛到最后的终极,就是放下,就是放下。哎呀:师父啊!你能不能用一句比较直截了当的语气,直截了当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修行?可以的!每一分、每一秒,你都要训练这一颗心,令它绝对的放下,每一分、每一秒,你都必须训练这一颗心,让它绝对的放下,你就是真正的在修行,为什么?【一切见解,】都不能着,【总须舍却。】法是要活用的,不是要叫你执着的,就象金钱一样,金钱要我们活用的,不是要执着的。底下说:所以除去所有,所以除去一切所有,这个维摩诘,这个文殊师利菩萨问疾品第五,是不是?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这个在《维摩诘经》里面就这么说了,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除去所有、所有,以及怎么样?这些侍者,统统不要,只有一个床铺,以疾而卧,示现生病。【所以“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寝疾而卧。”】这个是《维摩诘经》里面节录出来的,那么就是示现生病,卧在那个地方,怎么样?【只是不起诸见。】不起一切的见,这个【见】就包括了执着跟分别。【无一法可得,不被法障,透脱三界凡圣境域,始得名为出世佛。】这么样子就是出世的佛了!不要说出世佛啦,你学得【放下】两个字,学得下一点功夫,那自在多了,快乐得不得了,生病也不会烦恼,生病就吃药啦,病苦的话,不会一天到晚找师父加持,为什么?哎呀!我都在生病了,你不生病?是不是?说:师父啊!我生病,麻烦你帮助我加持一下。哎呀!我说:如果这样生病,生灭法色身,加持有效的话,我就不会一天到晚吃中药、打针了,生灭法啦,是不是?我本身就在生病了,不是在告诉你这个无常吗?对不对?你为什么要让我加持呢?说要让师父加持,消消业障,这个可以,譬如说我们念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这个可以灭五逆十恶罪,用心的念,这样到是可以,无形的业障,彼此之间,互相勉励倒可以,说要念一念没有病苦啊,也许刚好有奇迹啦,要不然这个很难啦,对不对?所以我们要用智慧修行,生老病死、无常,是世间的常态啊,世间的常态嘛!【所以云:稽首如空无所依,出过外道。】【稽首】就是顶礼、顶礼。如空无所依,我们这个顶礼,就象一个空性一样的,没有所谓的对立的能依跟所依,无所依,所依是对能依讲的,那就超过一切外道了,外道心外求法嘛,都不能如实空见、空性去体悟。【心既不异,法亦不异。】因为万法唯心嘛,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如果心是无为的,不生不灭,【心既无为,】当然一切法就安入寂静了。【法亦无为。】我的心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你说这个天地万物这些怎么能够障碍我们呢?再大的境界,我们也不起心、不动念,你相这些东西怎么会障碍我们?是不是?所以说,女人有秘密,女人两个自己讲,两个人在讲悄悄话的时候,看到有人靠近来的时候,那个人就……她们两个的秘密,她不给人家知道的。然后有人走过来就不讲了。男人他才不会这么无聊啦,对不对?男人看到你们两个在窃窃私语,他连走过去他都不要,你神经病!谁要听你们的秘密啊,我不听,那就不叫做秘密了,你有病啊!对不对?所以说,有的人看师父走过去的时候,不讲了,我说:你们尽管谈,你就讲什么,都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嘴巴讲烂了,我也不会去执着这个东西,要给我听也好,不给我听有什么关系?世间有什么秘密的?世间嘛!都是无常嘛,一个破烂的身体嘛,就象阿姜查讲的,我觉得他讲得很有意思:何者是人?人就是一块会腐烂的肉。讲得很有艺术嘛,这个阿姜查!人的定义是什么?他竟然把人的定义,是定义作:会腐烂的一块肉。人是一块会腐烂的肉,确实如此,你想想看,我们哪一块肉不会腐烂?每一块肉都会腐烂!没有什么秘密的啦!对不对?有什么秘密呢?所以我觉得这个世间啊,秘密是自己无知创造出来的,无知叫做秘密啦,有什么秘密呢?有的女人,人家在讲话,她很喜欢在旁边,有意无意的走来走去,其实不是,她的耳朵拼命在听,是不是啊?就这样子。所以说,把讲话当作一种兴趣的人,是没有办法修行的,很难修行,将讲话当作一种兴趣,这没有办法修行的,不讲会很难过啊,是不是啊?他这只嘴巴停不起来,停不起来,就表示心没有办法定,停两句就:你怎么样怎么样……再停一下:你怎么样怎么样……那你这个心就没办法停了,停不下来,不须要一直讲话啦!有的人他就这样讲,好了!他整天不讲话了。一张脸臭得好象人家欠他几百万,也不讲话了,那也不好,我们不要这样子,这个都是极端。所以一切法都来自于心,心无为,就没有什么,人家要给我们知道的事情,自然就会讲给我们听,人家不愿意让我们知道的事情,我们听也没有什么意思啊,对不对?人家说:师父!这个秘密我不要讲给你听。我说:我根本就不想听,你自己留着让它烂!这样子叫做解脱、叫做自在嘛,哪有什么,世间有什么秘密可言?没有的、没有的,不须要谈,谈也没有什么意思。

  【万法尽由心变,】我的心洒脱自在,这个生灭的世间,你怎么可以障碍得我?【所以:我心空故诸法空,】我的心放得下,那一切法当然就是没有什么来去、生灭的啦!是不是?【千品万类悉皆同。】为什么?这些都是平等。【尽十方空界,同一心体。心本不异,法亦不异。只为汝见解不同,】看法不同,【所以差别。】所以有所差别。【譬如诸天,同宝器食,】这个天人,拿的这个宝器都是相同,但是因为业力、福报不一样,所以说,【随其福德,饭色有异。】意思是说,诸天,虽然生天,但是因为福报不同,虽然拿着同样的碗钵,但是吃的饭,菜色都不一样、都不一样。我们人就比较没有这么样子了,人的话,是看心情的,人看心情的,是不是啊?同样的饭、同样的菜,心情好的,就吃得比较下饭,心情不好的,就比较吃不下。在天界更可怕了,天界,他的饭菜都是一样的,可是一看,这个人是清净光明相,有的诸天福报没有,一看,黑黑的黑暗相,不过他们再怎么样烂,也比人间好啦,是不是啊?他们再怎么差,福报也比人间的福报大,这佛经讲的。【十方诸佛,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只是一心,实无异相,】就是一心,当下纯一大觉性,实在是没有什么差别之相。【亦无光彩,】就是光明色彩、色相,【亦无胜负。】也没有所谓的高下。【无胜,故无佛相;无负,故无众生相。”】这个【胜】,是对底下那个【负】讲的,负是对胜讲的,所以这个要稍微看清楚一点。无胜这个【胜】字,稍微特别注意,无胜,故无佛相;无负,故无众生相,因为我们都是把佛当作是殊胜的相嘛,是不是?我们都是把低劣,【负】就是低下,粗劣的相,叫做众生嘛!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胜,就是也没有所谓殊胜之相,当然就没有佛之相,执着佛的相。我们要是无负,就是不要太自卑啦,也就没有所谓众生相可得,只要你契入空性,一切都是平等,就象百川纳归大海,一切都是平等,因缘生、因缘灭,对不对?所以众生来谈一切事,我们修行人清清楚楚就好,了解,方便处理事情,但是不是叫我们来执着这个事情的,我们…

《传心法要讲记(6)》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传心法要讲记(7)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