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夫,【若为夫】就是怎么可以说。法是从自心悟的喽,怎么可以说,我从善知识言下领得呢?若为道,【若为道:】怎么可以这么说,【我从善知识言下领得,】因为悟是从自己的心嘛,所以我们应当说:【会也、悟也;】就是自己的心去领会、自己的心去体悟,【这个慈悲,】慈悲就是佛啦!这个佛的慈悲心,若为,【若为】就是怎么可以。汝起心动念,学得他见解,【若为汝起心、动念,学得他见解,】就是说,那么怎么可以变成你起心动念,去向外学得别人的见解,说:这个慈悲,这个慈悲,就是这个佛的慈悲心,这个佛的慈悲,不着相的这一颗心,怎么可以变成你起心动念,去向外学得到,是因为从别人的见解学到的呢?所以底下加两个字,意思才显现出来,只要,加:只要,只要【不是自悟本心,究竟无益。”】只要你不是从你心上自己去悟的,一切没有什么益处。
【问:“何者是精进?”师云:“身心不起,】不起就是不动,不但是端身正坐,而且心不起念。【是名:第一牢强精进。】我们不是常常说要精进吗?内心不执着、不起妄念,这是世界上最精进的人,是名:第一牢强精进,【牢强】就是坚固、勇猛。【才起心,向外求者,】你只要起心动念,向外去追求,【名为歌利王爱游猎去。】名为歌利利王爱游猎去,就是喜欢去外面攀缘,喜欢去外面游玩。那么【心不外游,】只要我们的心不往外跑,【即是忍辱仙人。】所以佛法是心法,【身心俱无,即是佛道。”】能够把身,身就是生老病死喽,心呢,这个刹那生、刹那灭,分别、执着统统放下,把这个身心契入空,毕竟的空寂,就是大寂灭道场,也就是如来,就是佛道。
【问:“若无心,行此道得否?”】那么如果用这个无心,行此道得本心吗?这样是不是得本心呢?【师云:“无心,便是行此道。】你无心,这个就是行道了,【更说什么得与不得?】后面还加一个什么【得否】,所以他们都不了解,问的人都不了解,当下的意义是什么,要讲当下,若无心行此道,此无心即是道,不可以再加【得否】这两个字。禅师说:无心,便是行此道,更说什么得与不得?【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就是突然而起的,而且如瞥起,那么就是突然而起的一个念头,那么这个就是境,所以动念就变成境界了,动念就化作境界了。【若无一念,】其实若无一念,就是若无一念分别、执着啦,这样的意思更清楚了,因为活人都会有念的嘛,这个【无念】,很多人都会弄错了,以为是象死人的无想一样。若无分别、执着之妄念,【便是:境忘心自灭,】在境界上就没有了,不起一个念头,境界自然无了,这个妄想心,就自动自自然然的灭掉了。【无复可追寻。”】当下就是空,也不要再追什么、求什么。
【问:“如何是出三界?”】怎么样才叫做出三界?因为我们有执啊、执着啊,我们当然就是有三界可言,所以我们现在不落入执着跟分别,就没有了!【师云:“善恶都莫思量,】善跟恶统统放下,【当处便出三界。】我们不能把三界,变成是一种有形相的阶梯,这是第一层楼,这是第二层楼,这是第三层楼,当然在事相上,是这样建立啦,我们应当把三界,建立在贪、嗔、痴这个角度,那么简单讲就是,三界是不离当处,着有,三界就跳不出,那么用贪、嗔、痴的角度,就是三界,比较清楚。所以说: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简单讲,你不执着心、不分别心,出三界就这么简单,最主要是习气难断。【如来出世,为破三有。】如来出世,是为了要破除三界的执着,【若无一切心,三界亦非有。】如果你没有这些贪、嗔、痴,三界也不存在的。【如一微尘,破为百分,九十九分是无,一分是有,摩诃衍不能胜出;百分俱无,摩诃衍始能胜出。”】再讲一遍:如一微尘,破为百分,把一个颗粒微尘分成一百分,就是一百个等分啦,你已经达到九十九个无了,你还有一分是有,你还着那么一点点儿,也不行,摩诃衍不能胜出,大乘的顿悟,还是没有办法,摩诃衍,这大乘之道,菩萨道、大菩萨这个道,还是没有办法出,就是不能留那么一点点儿执着,一点儿都不行,已经达到九十九了,破了九十九了,就是差那么零点一还没有,就是不行!底下加:百分俱无,我们不是一微尘破为百分吗,底下就加:百分俱无,俱就是一个人,再一个工具的具,文具店这个具是不是?百分俱无,统统没有,摩诃衍始能胜出,就是加上面这一句,本来上面那一句是:摩诃衍始能胜出,可是那个始字要改成不,底下这个,要整句把它引用下来,百分俱无的话,摩诃衍始能胜出,就是把那一句往下挪。就是我们要完成佛道,是一点滴尘、一点微尘许,都不可以有,都不能染。
上堂云,【上堂】就是我们所讲的登台啦,上堂就说是我们有禅堂啊、念佛堂啊、斋堂啊,那个都是堂。【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蠢动】就是虫类爬行的样子。上到诸佛,下到【蠢动】,就是虫类爬行的样子,【含灵,】含有一切灵性的,【皆有佛性,同一心体。】同一心体,但是跟我们佛性比较相应的,那就人道最快了,那么再来象那些猴子啦、狗啦、猪啦,也很接近了,牛啦、大象啦。那么如果说是蚂蚁啊,那就更遥远了,蚂蚁就更遥远了。所以杀害众生的话,杀接近灵性高的人,接近于佛道,容易修成佛道的人,罪就比较重一点。譬如说你杀人,当然判死刑了,要是你杀死一只蚂蚁,你说:把我抓起来,我杀死一只蚂蚁。你到警察局去,警察局的警察会说你是疯子,你神经病!同样是杀,可是为什么会差这么多?对不对?佛法也是从这儿开展出来嘛,杀戒也是这样子嘛,还有分重罪跟逆罪嘛,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犁、杀佛,这个杀圣人,这个都是逆罪,杀人,这个是重罪。那么杀畜生,又分等级了,灵性比较高的,那么就是轻罪,那么不小心踏死蚂蚁呢?心忏悔。那么很多人都问这个问题,做师父的也很辛苦,你到哪里打八关斋戒,师父一问,开示完了:有没有问题?他讲:师父!有问题。什么问题啊?我家那个蟑螂很多啊,到处爬来爬去的,那个蚂蚁也很多、老鼠啊,那怎么办?师父!那个蟑螂杀啊,怎么办?那你做师父的,你怎么回答呢?你叫他不要杀吗?那不可能,因为蟑螂里面有传染病的,是不是啊?那你怎么办呢?你要回答说要杀啊,就犯戒啊:要说不杀嘛,他家一大堆啊,然后做师父的人就善巧,不要正面回答,就跟他讲:哎呀!尽量保持家里干净吧,我的答案就到此为止。就这样子啦,就这样子,唯一的答案就是到这个就是截止了,没办法再回答下去了,要不要杀,那就看你了,看你了,是不是?我的话是看心血来潮,我这个人是看心血来潮,它要是在那边爬来爬去,让我看了很讨厌时,阿弥陀佛!拍旁边啦,把它赶走,拍旁边把它赶走,拍旁边,我每次都故意看不清楚:我不是故意打死你的,请你原谅我。没办法!在旁边拍一拍,它就会跑。有时候这个没有办法啦,这个太多了,你说不杀生,也没有办法,是不是?如果今天来讲的话,我们整个世界,都被蚂蚁占据了,都被蟑螂占据了,被这些动物占据,你说你不杀,你没办法活的啦,没有办法啦!譬如说我们身上有细菌,感冒打喷嚏,那当然就是细菌在作用啊,是不是?你说你肿瘤,你也是细菌、细胞在分裂,里面也是菌类的,还是一样的。那你说癌症,那癌症里面它还是虫啊,对不对?那你打针、钴六十,那这样讲还是杀生啊、杀生。可是呢,佛不是这样的意思,有一次,世尊座下的比丘往生了,往生了因为没有发现,结果留着,好几天才被人家发现,发现以后就已经长虫了,那长虫了,那么这些比丘,把这个比丘死尸抬去火葬场,没有人敢点火,没有人敢点火啊,是不是?没有人敢点火,因为那里面的虫很多,这个事情麻烦大了,赶快去请示世尊,这个跑去:世尊、世尊!那这些都是众生,他上面身体都是众生,怎么办?没有人敢点火啊,世尊说不可以杀生啊!世尊就回答说:此是寄生,人生随着生,人灭随着灭。烧吧!啪!就点火了,哦!世尊真是大智慧的人,真是大智慧的人!有一次我们看到这个戒律,律学,看到这个波斯匿王,人家外面带这个军队来,军队来要打,攻打这个波斯匿王,那么全国的人,上下都很紧张,大家都是学佛的啦、学佛的啦,没有人敢动啊,这个世尊教我们不可以杀生啊,这个一派军队出去打的话,这不是死一个、两个,都是死上万的人啊!然后就来请示佛陀,波斯匿王来请示佛陀:佛陀啊!我是一国之君,出不出兵在我一人,那么敌军准备攻打来了,我们只稍作抵抗,我们军队是有能力灭掉他,可是我们要不要迎战呢?然后世尊就回答,真是智慧!世尊说:国王乃一国之君,万众系于一王,万众都看你一个国王,就看你一个国王,若不抵抗,国家当灭,如果你不抵抗,国家就会灭掉。结果波斯匿王派兵就打了,世尊讲的,他就打,一下子就打胜仗了。世尊他不是说死执一方,说不杀生,就放着让你宰割,没有这样子的道理,没有这样子的,是不是?因此我们从这个问答,照世尊的指示,他不是说好战,因为人家打得没有办法了,人家快攻上来了,再不出兵,全国就被灭了,那个攻打来的敌军很残忍的,看到人就砍就杀了,世尊还是没有办法的,国王是万众系于一人,国王是一国之君啊,是不是啊?你不迎战,全国都灭亡,还是打,到最后还是打战,不惜一战,就是打。所以我们研究戒律,我们有时候要灵活的运用的看,灵活的运用看。所以这个能够不杀嘛,当然就最好了、最好了。所以说: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就象我们这个讲堂里面,很多人坐着,哦!那个大腿都被那个什么跳蚤,叮得象冰棒、红豆冰一样,在那边:阿弥陀佛……随着那个音乐节拍一直抓,阿弥陀佛……念快的话就:阿弥陀佛……就抓得愈快,都是跳蚤,没办法啦!是不是啊?我是为了大家打坐嘛,还…
《传心法要讲记(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