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传心法要讲记(8)▪P3

  ..续本文上一页是要请大家全部来消毒、全部来消毒,是不是?那没有办法的事情,水沟里的蚊子它会有传染病,你还是要消毒啊,不然你怎么办?统统不要,不要杀生,那你们来打坐,是不是?你早说痒死了!是不是啊?所以说这个,有某些事情是很无奈,那也很不得已,也唯有这样子做,那么你不要刻意的去杀生,但是在不得已的话,你为了环境、为了环保,有时候还是要这样做。所以这些问题,问法师,法师都不敢正面回答,我不能说:杀!没有罪恶。不是这样,我不会这样回答,所以你看着办,你应该怎么处理,你都很清楚的,不用我叫你杀,你就把它打死了,你们不是这样吗?

  【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更莫别求。【云何识自心?】那么如何看到我们的心呢?【即如今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你不说话,那哪里有作用呢?【心体如虚空相似,】心体体性跟虚空一样的,【无有相貌,】所以经典里面,用虚空来比喻我们的心体法身,是最多的地方,尤其《华严》,就是我们拜佛也是,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就是这样子,统统用虚空来比喻的,因为虚空没有生灭,无有相貌嘛,【亦无方所。】就是最接近的比喻。【亦不一向是无,】也不是一向统统是没有,但是是【有而不可见故。】是有而不可见,意思就是智慧是有,心体就是智慧,空寂的智慧,体性,不生不灭的体性,但是拥有智慧,智慧你说有,可是它不可见。【祖师云:“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这个真性心地藏,就是我们真实的本性,在我们的心地里面,存在着我们的心地里面,它因为无相,所以没有这个头,也没有所谓的尾巴,无相的东西。但是它有作用,应缘而化物,这一句是应一切的因缘,而方便的去度化一切的众生,那么这个作用,方便称作智,称作智。底下:【若不应缘之时,】如是没有这个因缘,【不可言其有无;】不可以说它是有,或者说它没有。【正应之时,亦无踪迹。】【踪迹】就是脚印,行事的痕迹啦!【既知如此,如今但向无中栖泊,】【栖】就是栖息,【泊】就是停泊。安住了,【即是行诸佛路。】这个就是走诸佛之路。但向无中,这个【无】要会用,所以广钦老和尚,我觉得他很伟大,是我一生一世很敬佩的,包括我们这里的老参、初参,都要诵《广钦老和尚开示录》,他里面有一句话,是我的印象是给我最深的,就是说:一个修行人,应当要把有,化作无的力量。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就是一个修行人,应当把有,应当把一切化作无,要有这样的能力,就是修行人。我们一般世间人,都生活在有嘛、执着嘛,所以广钦老和尚告诉我们,我们一个修行人,应当把这个有,化作无的力量,要把它化掉,譬如说我现在有贪心,化掉;我现在嫉妒,我化掉;我内心里面已经偏差了,每一个念头一起来,都一直执着,要化无、化掉,清凉,这我们常常唱清凉地,是不是啊?火焰化红莲,火焰怎么化红莲呢?火焰就是我们嗔心啊,红莲就是清凉地,火焰化红莲,是不是啊?所以:如今但向无中栖泊,就是你只要把这个心,安住在绝对的毕竟空,就是所谓的无心,那这就得了!即是行诸佛路,就是那个执着,要好好的训练去放下它。但是如果说,我们讲放下,这是方便说,本性是不生不灭的,没有能放跟所放的东西,讲放下,是因为我们众生执着,所以我们讲放下,如果你认为佛性还有一个放下,那就不对了,佛性无一物,你放下什么?是不是?讲放下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训练过,我们一向都是执着心,我们才讲放下,因为放下,那也是见闻觉知,也是六根脑筋在作用啊,是生灭法啦,对不对?碰到境界的时候,我很辛苦,然后再观照、放下,那个就犯了止、作、任、灭的四个病,禅的四个病,止、作、任、灭,那么在《圆觉经》里面有讲,是不是?所以佛性,它非止、非作、非任、非灭,因此它就是当下毕竟空寂,必须与智慧相应,这个智慧是绝对的空慧,不是一般普通的小聪明,见一切相,如梦幻泡影,空性、绝对的智慧就跑出来,就不要说,我刻意的去放下它,因为本来没有东西,你要放什么东西?说【放】是方便讲,就这样,那么样的自然智、无师智就显现出来,我们的本体的自然智、无师智,无师智就是没有人教导我们的,我们本性就具足有这样放下的功夫的,就自自然然的显现出来,是不是?学佛,你说很难,是很难,要开悟很难;说很简单,真的是也很简单,不困难嘛!是不是?

  底下说:【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当无所执着,而生清净心,无所住,就是生清净心,当你生清净心,它就是无所住,这两个角度,是描述同样的东西,【一切众生,轮回生死者,意缘】就是意识攀缘,【走作,】就是狂走、造作,或者是差错、错误。【心于六道不停,致使受种种苦。净名云:】《维摩诘经》,【“难化之人,心如猿猴。】猿猴,也就是难化之人很难度化,心就象猴子一样,跳来跳去、跳来跳去的,一下这样,今天要这样,明天他要这样,后天要这样子,是不是啊?跳来跳去的,心没有办法的,他常常发愿、他常常发愿:我要好好的来师父这边用功。听了法很法喜,回去以后,我没有烦恼了,绝对没有,难不倒我了!经过一个礼拜以后,又不行了,不行了,烦恼又来了,心就象猿猴一样的。再听听人家再赞叹师父两句话,又来了!再经过两个月以后,人家说师父怎么样……又退道心了,又不来了、又不来了,他好象是他的生命是我在主宰的,是不是?他没有主导,随着一切的相,听了好话、听了坏话,要修行不修行,完全是取决于别人,这哪里是一个修行人?我们要发愿:我来文殊讲堂,我依师父的法,我从现在起,我不退道心,无论什么事情,我都是依法不依人,我都是这么样精进,我都是不缺席的。这样才有入道之分啊,心如猿猴,跳来跳去的,听了几句好话就来,听了几句坏话就不来,是不是?这哪有智慧呢?【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然后调伏。”】用种种的方法,慢慢的制止啊、防御啊,慢慢的调伏,这个都是方便。【所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故知一切诸法,皆由心造。】在由心所造,诸位在旁边就是写几个字,【心造】,就是指第八意识,不是指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不属造作,所以这个叫做无明,无始无明的造作,也就是所谓的第八意识。万法由心造,这个【心】不是指真如,真如不能造作,真如是无为法,不能造作的,这里是指无始无明。【乃至人、天、地狱、六道、修罗】就是阿修罗。【尽由心造。】统统是由心造的。【如今但学无心,】放下、放下、再放下,学习试着放下,可是很难哦!它那个烦恼比你更快的哦,烦恼比你更快的哦,真的哦!人家骂你两句,你的烦恼又来了,这个无心是很难的,但是根器利的没有问题。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一切境界本自如如,是不是?【无人,无我,】没有所谓人相、也没有我相,【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空性的东西,没有这些假相,所以只有佛,才是一个最了不起的圣者,真的!如果象那些大哲学家、大心理学家,那你怎么念啊,都迷迷糊糊的,这些不悟道,没有证悟到毕竟空寂的平等法性的人,他所说出来的理论,你念都念不完。象我们那个同学,念哲学系的,还有念那个心理学系的,念心理的,他都念罗素的哲学、黑格尔的哲学、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柏拉图的哲学、孔子的哲学,是不是啊?老庄的哲学,哇!这个世间,因为他不究竟,他看的统统不一样,不一样,这些都不一样。心理学家也是一样,弗洛伊德写的潜意识,然后讲了作梦的问题啊、潜意识的问题啊,然后我们内在里面的潜能的问题啊,然后意志,讨论心理跟意志的问题,分析得很多,这个心理学家有心理学家的看法;这个心理学家有心理学家的看法,然后都是在无明众生里面讲话,然后你为了要读博士论文,你就必须要写论文,你就必须写论文,论文就是批判,用批判的角度,就象日本人一样,日本人写佛法就是用批判的,用批判的。所以日本这是学者,不是真修行人,他是用妄想心拼命的执着,因为不见本性嘛,瞎子摸象,什么叫做瞎子摸象?摸到大象的肚子说:哦!这个墙壁怎么那么粗?墙壁。摸到大象的大腿,瞎子没有眼睛看不到啊,摸到大象的大腿说:哦!这是什么柱子那么粗?是不是啊?就是这样子嘛!摸到象的尾巴,他就:哦!这是什么扫把?这么大一支!日本人他就是用这样,所以日本人他们,他们真正的大学教授,你把他请出来,你叫他讲佛法,他不会的,他还是在大学里面教佛法的,所教的佛法就是攻击,他要写论文嘛,他要写论文、要写论文。所以有时候到日本留学回来的,到日本留学回来的,他们的学问不错,可是他的心性,他都是批判,都一直在批判,没有办法降服,那个烦恼都在,把佛法当学术在研究,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那不能息苦啊,没有办法停止我们这个痛苦的分别。因此我们念了佛法啊,是要降服的,进入绝对的真空状态,是真的了不起。所以那些哲学家,念了哲学的人,念到后来,你就注意看他的两眼,神经兮兮的!我就问了:你是哪一系毕业的?他说:我是哲学系毕业的。我就注意看他的眼光,就接近神经病的,因为他没有一个定论,他都是妄想的产物,今天有今天这个哲学,明天有明天那个哲学,我们为了要博士论文,又必须要批判,然后籍着这些资料,这些资料都来自于无明、都来自于无明,他就永远没有一个定论,都是永远在争端,都是永远在争执,没有究竟义、没有究竟义。所以我们宋明的理学等等,或者是朱熹、欧阳修等等这一些,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哲学,孟子的良知良能,是不是啊?这个都是,格物啊、致知啊,(王阳明主张)这个其…

《传心法要讲记(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传心法要讲记(9)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