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传心法要讲记(11)▪P2

  ..续本文上一页钱又免费的喽,是不是?这个珍珠跟我们内在珍珠,内在珍珠跟外面珍珠一样的,你那个珍珠会变,我这个珍珠不会变哦!随手拈来都有哦、都有哦,不要怕掉的,又免费的,是不是啊?所以我们学佛呀,才找到真的珍珠是什么。你那个所有珍珠都是假的,会坏啦!手伸出来,哦!这个珍珠是真的,本来无一物,这个是真的,永恒的珍珠,随手拈来都是珍珠,都可以看的,贵得不得了,只是你不认识而已啊,我这一颗你看不到,是不是啊?你那一颗我看得到。

  

  

  【所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本来无一物,就是毕竟的、空性的、绝对的本体里面,就不生不灭,哪里有什么让你惹尘埃的呀?哪里有什么贪、什么嗔?你贪什么?你贪虚空、你取虚空、你舍虚空,嗯?虚空可以让你贪吗?对不对?嗔,本来无一物,虚空可以让你嗔吗?所以我们只要用虚空不生不灭,印,印在每一个法上,每一个法统统究竟解脱,何处有尘埃呢?【本既无物,三际本无所有。】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也是不可得。【故学道人,单刀直入,须见这个意】【这个意】就是本来无一物,你一定要见到本来无一物,就是所谓无所得,你才有一个消息,【始得。】你须见这个意,【这个意】划一个→往哪边?就是往【本来无一物】,要见这个,本来无一物这个,你才有消息,如果有所得,那你是妄得。【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只觅得可大师一人,】【可】就是慧可大师,这是一个人的名字啦,慧可大师一个人,找了老半天,才找到一个人,是不是?他福报比较不大,我福报比较大,我这样子啊,我们这里啊,你看!在座下的人,你看!这么多人在听啊,不过得不得就不晓得了,也许一个都还没有,是不是啊?要印可,一个都没有。【密传心印,】密传这个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就是法嘛,法就是心嘛,心就是性空,法就是法空,性空跟法空,没有两个空啊,空哪里有两种的?所以以心印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对不对?【心既如此,法亦如此,同真际,等法性。】这个要划双线,统统是真际平等的法性,意思就是,你见一切相,即一切相,就是离一切相,就是真际平等的法性。烦恼是自己找的,放不下是自己找的,一个人亲近三宝,不懂得在法里面去熏习,却在外相里面打转,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亲近三宝,却在三宝里面弄得是是非非,苦恼得不得了,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此是解脱之道啊,不是束缚之道啊,要会用!【法性空中,谁是授记人?】就是平等的空性当中,谁是授记人?就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谁来授记呢?【谁是成佛人?】是不是啊?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啊!【谁是得法人?】也无得法的人。【他分明向你道: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无相故;不可以心得,心无相故;】这个在《维摩诘经》里面讲的,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那么从什么得呢?因为身是无相、心也是无相喽!【不可以性得,】性即是空啊,【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那么空空洞洞的,什么都没有,所以什么叫做释迦牟尼佛?就是无佛、无菩提可得,是名释迦牟尼佛。【不可以佛,更得佛;】绝对的本体,你得什么?没有的啊!所以当下就是绝对,不可以更得佛。【不可以无相,更得无相;】无相也是绝对的哦!【不可以空,更得空;】虚空,空性它也是绝对喽,是不是啊?【不可以道,更得道。】不可以说本心这个道,还另外安上一个道,是不是啊?【本无所得,无得亦不可得。】本无所得就是毕竟空寂嘛,你得什么?那无得也是不可得,就是【无得】这个名相,你也不可以执着。所以道,这个【道】就是说啦,上面那个道,是修行的道字,这里的道是说。【所以道:“无一法可得。”】没有一法可得。【只教你了取本心。】只教你了解这个本心。【当下了时,不得了相。】【不得】就是不著。当下了的时候,悟道了,也没有著悟道之相,这个【了】就是悟。【无了,无不了相,】无所谓的悟,但是也无所谓的不悟,无所谓的悟,因为是本来的东西嘛,无所谓的不悟,也不能说不悟,因为认真用功修行嘛,还得本心,你才得到这样本心,说得,也是无可得啊,说不可得也不对嘛,方便说得,是不是啊?所以也无所谓的了,也无所谓的不了之相,【亦不可得。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觉知;】得者即得,就是得者的人就是证悟了,自己默契了。得者的人他不自觉,他并不是说得到一个:我得到了!还执着一个我得到的相,是不是啊?不自觉知。【不得者,】那更迷糊了,【亦不自觉知。】那根本不晓得,悟是什么境界,当然不自觉知了!拿这个大彻大悟的见性法门,跟一个外道的人,乃至于一个迷惑的众生,谈了老半天,他还是不知道,不知所云,很难的啊!我们这样弄了二十年啊、二十年啊,这个英文很严重的,Twenty years. 后面还加S这很严重了,表示时间很长了,我们弄了二十年了,才知道这一点点的消息,你看看!哦!那很辛苦的、很辛苦的,真的很辛苦的!要悟啊,这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看你的根性啦,看你的因缘啦,有没有善知识在辅导,要没有善知识,不要说二十年,两百年还是没有,驴年你都弄不到啦,因为那个不是什么东西啊,看,看不到,摸,摸不到啊,没有善知识引导啊、方便啊、指示啊,你不晓得从哪里去发现那个本性的。

  【如此之法,从上已来,有几人得知?】有几个人得知呢?【所以道:】所以说:【“天下忘己者,有几人?”】天下可以无我,【忘己】就是无我啦!这个普天下,可以有无我的精神的人,到底有几个人?我们一般人一想到的话,都是自私嘛,私欲很重,【我】为开头,我最重要了,是不是啊?【我】开头,什么都是以我为原则啦!【如今于一机、】就是一个机巧、一个机缘,乃至于【一境,一经、一教,】乃至【一世、】我们以前,一世就是三十年,三十年为一世,那么一世,【一时,】一个时间,【一名、一字,六根门前领得,】六根门前去认识它,【领得】就是认识它。【与机关木人何别?】把笔拿起来,【机关木人】旁边写三个字:梦中事,如梦中事,机关木人就是如同傀儡,这是比喻五蕴的虚假、不实在,【木人】就是傀儡的意思。我们人的身心,都是由五蕴假和合而形成的,它没有自性,就象傀儡,所以用机关木人来比喻。所以在《大智度论》里面说:这个机关木人的意思就是,都无有造作者,事事如幻如梦之事。意思就是,机关木人如梦中事,就是在做梦一样的,不实在的!你一个机、一境、一经、教、世、时、名、字,在六根门前虽然领得,可是这个梦中是不实在的、不实在的。所以我说那个邓丽君很可惜,就是这样子啦,她常常唱歌,唱那个无常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可惜没有开悟,很可惜!我是满欣赏她的歌声的,她死得早,要是有一天,邓丽君来碰到师父的话,我会跟她讲:唱歌没关系,但是要懂得放下,知道吗?可是还没碰到她,她已经死了,离我远去了!外省人讲的:来不及了!来不及了,没办法了。要不然就:邓丽君小姐!会唱,要懂得解脱,唱,不比解脱的人重要,会唱,不一定能够解脱嘛,是不是?好花不常开嘛,就是无常;好景不常在,也是无常,可是就是不悟,你没办法的!所以一般人啊,唱唱可以啦,要开悟啊,哦!这个很难!

  【忽有一人出来,】突然有一个人出来,【不于一名、一相上作解者,】就是不著,不著一相,是不是啊?【我说此人,尽十方世界,觅这个人不可得。】很难啊,非常难!是不是啊?即相离相,即一切相,离一切相,所以尽十方界,觅这个人不可得,那就是佛了,佛就是即一切,离一切相。【以无第二人故,】没有第二个人,因为绝对的本体也没有人,没有这个人。所以【继于祖位。】继于祖位,继续这个祖师之位。【亦云释种,】为什么?【无杂纯一。】释迦牟尼佛成道嘛,我们继佛陀、继祖师大德,都是无杂纯一。【故言:“王若成佛时,王子亦随出家。”】这是指大通智胜王佛,这个在《法华经》里面讲:大通智胜王佛出家以后,这个十六王子就跟着出家,所以法法平等,就是表示他成佛的时候,王子就跟着出家,将来也是成佛、也是成佛。【此意大难知。】哎呀!这种境界,法法平等的,前一个成佛,后来跟着出家也成佛,这样法法平等的,毕竟空寂的这个此意,这种境界很不容易的!【只教你莫觅,】【觅】就是寻求。不要找啊,你说:佛性是什么?我想想看,它到底是什么?想就不对了!说追求真理,世间人讲:你要做什么?我追求真理!方便说,这样讲可以啦,你要用这样子啊,驴年你都见不到佛性。什么叫驴年呢?是不是啊?因为十二生肖里面没有驴子啊,叫做驴年。只教你莫觅,【觅】就是不要寻求、不要追求,是不是?【觅便失却。】为什么?当下就是啊,你找什么东西呢?我们一觅的话,就把真理化作妄想的境界,以为它是可以追求的东西,其实我们的绝对佛性就在当下放下的那一念,是不是啊?永恒的放下,就它就是了,念念消归自性,归无所得,那一念就是了,还找什么东西!【如痴人,】一个愚痴人,【山上叫一声,】喂……【响从谷出,】哦!奇怪!我声音在这里叫,怎么会跑到山谷下去呢?【便走下山趁,】去找那个声音,【及寻觅不得,】趁,这个念趁(cheng)字,就是追逐、寻找。找不到!【又叫一声,】喂……咦?这个声音怎么跑到山上去呢?【山上响又应,】赶快又追到山上去,【亦走上山上趁。】这个愚痴的人,是不是啊?不晓得这个声音,它就是这样下去,自自然然的就是这样子回声,很自然的啦!愚痴的人,山上叫一声,跑到山下去,他就又找到山下去找了,是不是啊?他当然找不到了。然后在山下叫一声,跑到山上来,山上也找不到了,又追…

《传心法要讲记(1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