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既言:性即见,见即性。只如性自无障碍、无剂限,】【剂限】就是分际、限度,没有什么边际,无剂限就是没有边际啦,无边无际啦,是不是?【云何隔物即不见?】我们既然见性的人为什么隔了一个物,就没有看到呢?因为它是眼睛啊,他把眼睛看的距离的远近,当作是那个见性这个问题。【又于虚空中,近即见、远即不见者,】你看!这分明是外道的思想。【如何?”】他就开始说:如何呢?【师云:“此是你妄生异见,】有隔才见,没有隔才不见,那本性隔不隔,它都是见啊,是不是?见性是遍满整个虚空界,是不是?你今天你见性的话,哪里都是见,东西隔着,只是看不到啊,可是见性不会被你隔开来啊,如果见性被你隔开,等一下过去那边,就不见性了,此是你妄生异见。【若言隔物不见,无物言见,】没有隔开,再加一个字:无物,就是无【隔】物,才讲见,那么这样子讲的话,本性便有隔碍了,是不是?再讲一遍,此是你妄生异见,产生你这个不同之见,那么如果说,隔物你不见,隔开这个东西,你就不见,那么没有隔物,没有这个隔开的物,你就言见,那么就是因为这个见,变成有隔来影响了,【便谓性有隔碍者,全无交涉。】你讲这个完全跟见性不相干的事情,本性是什么呢?【性且非见、非不见;】本性也不能说见,因为有所见的话,那么它就是对立的东西。也不能说不见,因为它当下就是体用一如,本性它不是见,是不是啊?可是它又不能说不见啊,为什么?本性具足有见的功夫,性即是见啊,所以说:【法亦非见、非不见。】法也是这样,不能说它是见,也不能说它不是见,【若见性人,何处不是我之本性?】所以见性的人,不关东西隔不隔,他哪里都是他的本性,意思就是哪里,色法、一切色法,都是化作清净的自性,不影响到他的意思。【所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总是我之性净明体。】都是我们本性的清净,光明的本体。【故云:见色便见心,】这跟见缘起即见道,是一样的道理。见色法,便见心,色法不可得,清净心就显现,不受色法的长短、方圆、大小之影响,来去生灭的影响,那么我们就见到我们的心,这个见缘起即见道,用意是一样的,如果你了解缘起法无自性,那么道就在里面。那么你如果见了一切色法,本自空寂,清净心就在那个时候产生。【色心不异故。】眼见一切色,如如不动,色就是心,心就是色,不异故。【只为取相,】用一个执着的心取相,怎么样?【作见闻觉知,】化作妄想了,因为取相,那就变成观念,所以学佛不能用观念的,取相就化作观念了。譬如说,这个项链很漂亮,这个相,印在脑海里面,回来拼命的想,化作见闻觉知;眼睛看,化作见闻觉知;耳朵听,化作见闻觉知;所以我们现在来讲,都是取相,所以我们在马路边,今天开同学会,开同学会去那边吃饭,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回来以后不得了了!吃不下、放不下,吃不下、也放不下、也睡不着,整天起来绕佛,不是绕佛,不可能,整天起来妄想、打妄想,拼命的,为什么?把那个假相取相,化作见闻觉知、化作观念,那就障在那个地方,想要执取了,想要开始追求了,这是见闻觉知的东西。所以以幻相来作为自我的心,这个就是妄想。所以云:即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很简单,是不是啊?道理很简单嘛,即一切相,离一切相,就是佛!【去却前物,】除去眼前的隔物,这个【物】就是障碍之物啦!【始拟得见者,】拟就是才认为,【始】就是才,【拟】就是认为。这样才认为看得到,【即堕二乘人中,依通见解也。】根据一般的人来说的,【通】就是一般,依照一般的人来说的。要把东西移开,才看得到,那么就堕二乘人,二乘人就讲缘起嘛,六根的法嘛,是不是啊?大乘是讲唯心,最上乘是讲顿悟。【虚空中,近则见,远则不见,此是外道中收。】心外求法的人讲的,一般人的外道,心外求法都是外道,这外道一般就包括平民,一般无知的众生,就外道嘛!【分明道:】这个清净之心,明明告诉你:【“非内,亦非外,】没有在内,也没有在外,【非近,亦非远。”近而不可见者,】为什么?它不可见啊,它要是可见,变成有能所了,对不对?本性要让人用眼睛看到,眼睛是能见,那本性是所见啊,那个就不是绝对的东西了。所以近而不可见嘛,近当然不可见了,是不是啊?因为见即是性嘛,没有能所嘛!【万物之性也。】是不是?【近尚不可见,】那么近都不可以见到性,是不是啊?哪里远而不可见,更道远不可见,不是笑死人了吗?因为没有远近的东西嘛!【更道远而不可见,有什么意旨?”】近都不可见,还讲什么远可不可见,也没什么意义了,性即是见,见就是性,不二的东西。
【问:“学人不会,和尚如何指示?”】哎呀!我实在是搞不清楚啊,请和尚慈悲,指导指导、指导指导!【师云:“我无一物,】清净的自性,本来就无一物了,你指什么东西?【从来不曾将一物与人。】从来不拿任何东西给你,如果有东西给你,就变成能所了,你有能接受了,那么我的法被你所接受了,没有这个东西,我这里就本来无一物,没有东西送给你。【你无始已来,】无始已来,只因为,加一个【因】字,只为就是只因为,【只为被人指示,】有人人指点你,指点你追那个、指点你找这个,那糟糕了!【觅契觅会,】追求、契合,赶快!我来找一个来契合我自己的。觅会,赶快找一个我相应的。这些是一样的,这统统是不见性的人,拼命的找道场,也是这样子的,要找到善知识,指点我们这一颗心,这是很重要,这是很重要的增上缘,如果拼命在外面道场找,可是找不到善知识呢?没有用!就是再大的道场、再静的道场,最静的很简单,我告诉你一个最好的环境,瑞士最好了、瑞士,又是欧洲的那个小木屋,那个不叫小木屋,那叫做大木屋,到目前为止,我看过全世界最漂亮的,人家说:啊!师父!那个澳洲很漂亮,或者是说纽西兰很漂亮,那个差太多了,笑死人了!那你去瑞士看看,我说百分不及一分,哪有什么漂亮的?有啦!纽西兰某些地方是不错的啦,那纽西兰象是黄金,嗯!不是黄金海岸,Gold Coast(黄金海岸),那个澳洲,纽西兰那个地方叫做皇后镇,Queenstown 皇后镇,那个地方有个湖,不错、不错!象那个提卡波湖,就比较差一点,大家打趣称它叫【猪脚块湖(台湾谐语),提卡波湖,那不能比,没什么好漂亮的。就是那个皇后镇那个湖,就是长得很棒,非常好,那是南岛,南岛比较没有什么。那北岛就比较好一点啦,那分成南岛跟北岛。那么要好的环境,你到瑞士去,哇!那个气候又好,海拔两、三千公尺,也没有污染,因为瑞士那个工业区,都设在意大利的最北边,工业废水都下到意大利那边去,没办法,山势就是这样下去的,意大利在那边骂,瑞士说没办法,山高啊!污染统统都在:肮脏的东西都泄到邻国去,所以瑞士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国家,最清净的国家,可是那个护照,就是居留权,可能很不好拿,你要是去那边去,你试试看,可是我们去过瑞士的时候,没有看到一个学佛的,有!只有一个我的徒弟嫁给德国人,因为瑞士有两个国籍的人,不是德国人,就是意大利人,就是这两个国家,构成一个瑞士的民族,有一个徒弟嫁给那个德国人,她现在住在瑞士,叫说师父有机会到瑞士去的时候,再去找她,可是地址也不晓得摆到哪边去了。瑞士的国家,等于台湾的三分之二大,如果我去瑞士的时候,在这里打电话去,你人在哪里?哇!我在这边、你在那边。怎么去找你啊?干脆,出国不要去找来找去的,就在那边享受。瑞士那个地方有铁力士山,铁力士山那个四周很静、很静,上铁力士山的时候,一片寂静,没有车声,什么声都没有,只有牛吃草的声音,那个牛,瑞士人的牛。挂一个什么?挂一个铃,这个牛吃草,它的头会动嘛,它吃草的时候,当当当……很清楚,就是听到牛吃草的声音。那个空中空气一望,都是清净的,统统没有污染,山边就是那个大木屋,那边一座、那边一座,一看就是湖,那个湖就清澈见底,没有一个国家象这么漂亮的,漂亮得吓死人了!所以说澳洲、纽西兰,我走了三十几个国家嘛,没见过比那更漂亮的,那个地方最好!可是你内在,如果心境不除的话,也没有用,追求也没有用!所以觅契觅会,【觅】就是追求,【契】就是契合,【觅会】就是相应。【此可不是“弟子与师,俱陷王难”?】那么这个不是弟子跟师父俱陷王难,意思就是两个人都沉下去吗?指示的人,那个也没明心见性啊,听的人也不明心见性啊,找来找去、找来找去,找真如,真如哪里让你找的?是不是?不见性的人就是这样子,坐着观,你要观、要观。是啊!观照是方便说,你要放下,才是最重要的!【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无受身;】因为是色受想行识嘛,色、受、想、行、识,现在讲五阴啦!你但一念不受,就是无受身,一切法不受嘛!【一念不想,】五蕴,色受想的【想】,【即是无想身;】那么无想的话,怎么样?那么就是想阴就没有了。【决定不迁流造作,】也就是,什么叫不迁流造作?就是不要在生灭法里面执着,叫做不迁流造作,不要动念,随缘过就好,【即是无行身;】也就是没有色受想行识的【行】字,生灭造作叫做行,那么这生灭不执取,就没有造作。【莫思量、】莫思量就是不要微细的在那边妄想。【卜度、】这个念:卜(bu)是不是啊?【卜度】就是臆测、揣度,不要在那边起【分别,】揣测,【即是无识身。】就是没有分别心,一切法但莫思量,放下就是。【你如今才别起一念,】你现在才动到一个念头,【即入十二因缘。无明缘行,亦因、亦果;】也是因,也是果,因为因跟果,没有明显的界限,现在的果,就是未来的因,现在的果,就是过去的因所造成的,可是现在的果,也是未来的因…
《传心法要讲记(1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