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四讲 正宗分——苦空无常觉

  第四讲 正宗分——苦空无常觉

  我们接着昨天的课题,昨天跟大家一起学习了《八大人觉经》的序分,今天正式进入了正宗分。正宗分就是这部经典的所有思想内容,这个正宗分里面有四个层次的内容,在述要义的时候简单介绍过了。

  第一部分,就是让我们认识自己的身心世界;第二部分,是认识了身心世界之后我们解脱了自己身心世界的各种烦恼和痛苦,获得真正的自由;第三部分,是当我们自己解脱了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到我们身边的人,他们的身心世界;第四部分,还要帮助身边的所有众生,也解脱他们的身心世界当中各种烦恼。这个是我们正宗分里面包含的全部内容。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经文说: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这第一觉,就是佛陀把我们的依报和正报作了客观的叙述,依报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正报就是自身。把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的生命状况,以及我们内在的身心感受,一语道破,直接显示出来。

  “世间无常”这是第一句话。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佛陀是世间的佛陀,佛法也是世间的佛法。在上一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中国人对于佛法的理解有很大的误会,认为佛教是死人的宗教,只有人死了之后请出家人来做佛事才派得上用场;认为佛教是鬼的佛教,只有跟鬼打交道的时候才跟佛教挂上钩。这种观念是极端地误会了佛法的精神。所以,伟大的太虚大师,他提出来“人生佛教”,“人间佛教”。

  “人生佛教”,“人”就是告诉我们,佛法的直接对象就是人道。佛陀在人间成佛,所以是“人生佛教”,不是鬼的佛教而是人的佛教,是生活的佛教,是生命的佛教,不是死亡之后的佛教。简单地说是人生的佛教而不是死鬼的佛教。

  那么这样提出来之后,大家对于佛法在我们人生的历程当中所起的妙用就开始注意了。一个世纪过去了,这种观念,在太虚大师之后的诸位大德、老法师的极力弘扬之下,我们中国大乘佛法又有了新的气象。那么这种新的气象表现在我们大家一个共同的观念,就是知道佛法就是指导我们生活的佛法;佛法就是让我们觉悟身心世界的佛法;佛法就是让我们在现实的当下,在现在的当下就可以解决烦恼的佛法。

  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为什么是正确的?

  因为佛陀来到人间,佛教的建立首先是关心我们的人生和社会。看到我们人生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解决这个人生的痛苦,到底人生有哪些痛苦呢?最大的痛苦就是生死的问题。我们有生必有死,生死谁也不能避免。因此在生死之间,无论你享受如何的快乐;无论你接受如何的痛苦,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大家全部是一片迷茫。

  试想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就像在茫茫的苦海之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叶孤舟。一个人就是一只飘摇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风之中的一叶小舟。我们只知道身边的人,某某人去世了,某某人诞生了,他们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我们很迷茫。在这个苦海上我们可以看得见我们身边的人,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朝同一个方向去,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们还没有到达海的彼岸,没有到达苦海的尽头,就在苦海当中又沉没了。

  所以,佛法看到这样的一个苦海众生,看到我们的生命如此地孤独,如此地无奈,如此地无助,如此地散乱,在一切痛苦的干扰之下,毫无能力解决自己身心的烦恼。因此佛法首先的对象就是我们人生的痛苦。

  那么人生痛苦如何去观察呢?首先要观察我们所处的环境,然后再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再来观察我们的内心。《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就是按照这样的一种顺序让我们去观察的。“世间无常”,“世”就是时间,指古往今来,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际无穷尽的时间。东南西北十方,无边的空间为“间”。“世间”就是包含了时间和空间。我们身体的生老病死、内心的受想行识、世界的成住坏空,迁流变化,刹那不停——这就是无常。

  世间为什么是无常的?我们先不要问他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光看到这种表相,我们光看到这个世界都是什么组成的,你把他看清楚了。一切诸法,无非是因缘和合而生,山河大地本是微尘,世间一切万法,无尽的时间和无尽的空间,他没有一个固定的可以主宰的东西,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自我。

  我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时间是永恒的,或者以为空间肯定是个永恒的。实际上时空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的一种错觉,一种误会。空间的长宽高,时间的变化,这个就是我们生活的四维时空。现在在西方国家,有些做这种科研的科学家们,对于时间和空间,做一个认真的考察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说:这个我们所感受到的居住的这个世界是四维时空,实际上呢,有生命的存在不一定都是四维时空,可以有多维度的空间。简单一点说,也可以有更少的维度。拿这个三维空间来看,我们现在是长、宽、高,如果只有两度空间,那么就去除了高度。诸位试想一下,去除了一个高度的世界是一个什么世界呢?就是一个影子的世界。大家看到这样一个影子,明白了这个影子的长和宽,但是你不知道他有高,因为是影子啊。比如说我们站在这里的影子照在地上,这个影子是没有高度的。

  现在的这个网络世界,我们更容易理解这一点,诸位一看这个屏幕上的名字,现在24个人在线,这24个人到底是不是24个人?只是24个名字,只有长和宽,没有高度的。但是,我们一旦把这个长和宽当成真正的自我之后,诸位如果点击某一个人的名字,给他发一通骂人的话,我们的身心就受他影响,就因此生起烦恼来了。不用高度,你只有宽度和长度就可以,就可以代表你生命的一种形态在这里出现了。那我们的现实生活呢?有一个高度,这就三度了,网络的虚拟世界呢,只有两度——二维空间,加上时间。

  据说现在一些尖端科学家们,发展到认为应该有十三度空间,多维度的时空。有人提出来,极乐世界据说就是一种多维度的时空。

  那么当我们的生命只有两度空间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觉悟了,他站起来,看见自己是三度空间的,就告诉我们说:“你们站起来吧,你们不要趴在地上像影子一样。”这个时候,我们习惯于两度空间生活的人很难接受,很难接受这种观念。

  那么佛法呢,告诉我们解脱之道,他告诉我们世间是缘起幻有的,我们对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是一种错觉,你一定要打破这个时空的观念,你才能真正地解脱。就像从两度的空间里解脱出来,就像我们一定要从这个聊天室的名字上面解脱出来,你不要以为这个名字就是你,名字可以拿来用,但绝对不是你自己。所以佛菩萨也可以化身到我们这个三维空间当中来。我们也可以到聊天室来聊,这是同样的道理。

  佛法的这个下手处,首先告诉我们世间的这种现象,无尽的时间和无尽的空间只是一种错觉。但直接讲错觉,我们就难以相信,难以把握,那就先有个过度的解脱道给我们做梯阶,让我们更加现实地去体会时间和空间是无常的,是变化的。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个世界,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下一句话说“国土危脆”。这个很现实啊,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苦空的,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啊。有一首诗说:

  空拳赤手初生世,富贵何人是带来?

  既不带来难带去,铜山铁壁总尘埃。

  何等份事一角墙,让他几分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就是国土危脆的一个表现。国就是国界;土就是土地;危就是危险不安;脆就是脆弱不坚固。国家与国家的战争,国界与国界的纷乱,山河大地无非都是一些地水火风的原料组成,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可以主宰的东西。像我们现在土地沙漠化,国土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不安的信号。如果我们不能保护这种资源,不能想尽办法去维持他,那么他就变坏得更加容易了。但是即使你想尽办法去维持他,他也总有一天会破坏的。

  国家的破坏,那是更加常见了。《三国演义》一开头就说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国土是永恒的。像我们中国,哪一个朝代最长呢?周朝最长了也就不过八百年。所以,在国与国、土地与土地,山林树木等,环境没有保护好,危机四伏。无论是空气、环境、人文、自然都存在着很大的威胁。这种威胁随着科学的进步越发显而易见,我们现在知道人类这个地球所拥有的原子弹、核武器能够毁灭多少个地球!很容易毁灭的。所以时时存在着这样一种危险脆弱的危机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切事物的本质到底在哪里。

  世间的这种无常,我们没有能力去观察的时候,我们人世间对自己生命的本身往往是太轻视了,也就是古人说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国土危脆啊,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生活、我们这个环境你能永远保持下去吗?这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这里最根本的一点,世间无常和国土危脆就是小乘佛法里面三法印里面的第一个法印叫“诸行无常”。让我们要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的,没有哪件事情可以永恒。在世俗上的人当中,有许许多多山盟海誓、永远不变心、永恒的爱。但是,当有人告诉你永远都不变的时候,诸位!你一定要想到:是的,无常的道理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这个就是让我们观察到世间的一种真相。

  哪一样事情不是无常呢?白居易有一句诗说得好: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生。

  两个石头一碰,碰出火花来了,我们的生命就短暂无常到这种程度,瞬间即逝。所以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学习佛法没有时间多少的差别,没有年龄老少的差别。你七岁八岁开始修行不算早,七老八十,九十岁来学习佛法也不算晚。重在一个“觉”字。

  所以第一觉悟,你能够感…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四讲 正宗分——苦空无常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