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超越死亡 第四章 正面关怀——死亡为光明之回归 第一节 死亡的过程

  第四章 正面关怀——死亡为光明之回归

  上述所说的都是一些基本的临终关怀之思想理论,在广大慈悲和甚深智慧的指引下,我们将从现实生活入手,对临终关怀的实践方法作系统的介绍,以期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具体操作方面的指导。更希望人们都能够熟悉掌握这些临终关怀的方法,对生命有了美好的向往和究竟的归宿,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力量,并能明白生存之意义,体悟死亡之真相,从而走进生命本具的庄严净土。

  临终正面关怀的实践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要认识死亡之过程,根据佛经的记载以及现代医学的说法,对死亡过程的每个细节必须熟悉掌握。其次,要明白基本之关怀,即是对临终者进行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的关怀,无论是不是佛教信徒,都应该知道和奉行的临终关怀。最后,要介绍佛法的殊胜之关怀,完全从佛法不共世间的角度阐明临终关怀之方法,这是唯独佛教才有的实践方法,其可操作性和实践效果,非常殊胜,不可思议。分述如下:

  

  第一节 死亡的过程

  死亡就是一期生命的终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生命,就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种类的元素所构成。色身坚固的部分,沉、重、坚、涩,如肌肉、骨骼属“地”;湿润的部分,冷、凉、软、滑,如津液、血液属“水”;温暖的部分,热、暖、猗、痒,如体温、热量属“火”;运动的部分,动、掉、轻、浮,如呼吸、运动属“风”。人之将死,四大开始分解,直到最后四大全部融化为止,死亡犹未真正的结束。其前后次第如下:

  一、地大:老病者两颊深陷,面色苍白,齿现斑点,筋肉颤动,手足抽搐,采任何姿势皆不适,双眼难以阖上或睁开,全身无力,压力自四面而来,遍及全身每一毛孔,乃至五脏六腑,感觉似被一座高山压扁,逐渐沉没于海底。心识因激动致错乱,随即陷入昏迷。这表明色蕴正在进行分解,地大摄入水大,所以地大能力销镕,水大能力益显,病者所见到的是闪闪发光之幻象。

  二、水大:全身犹似浸于水中,寒气逼人,既湿且冷,透至内脏骨髓,外在暖气亦无法驱寒。因为色身内的液体已经失控了,所以有流泪、流涎、流涕,乃至排泄失禁等情形出现,遂致眼干、口渴、唇舌下垂、鼻腔塌陷、呼吸急促等现象。其觉受力减弱,苦乐寒热感交替出现,心识因而模糊、紧张,挫败感油然而生。这表明受蕴正在进行分解,水大摄入火大,即水大能力消失,由火大支撑意识,湿寒感逐渐为火焰燃烧之灼热感所取代,此时,病者心中所看见的是烟雾弥漫之漩涡。

  三、火大:病者生理机能多已退失,痛苦增剧,骤感烈火焚身,筋骨肌肉因剧痛而僵硬,满脸通红,面部灼热,出息多于入息,心识时而清醒,时而混乱,甚至无法认出身旁亲友。因为这个时候的火大支撑意识之功能也越发减退了,逐渐由风大来支撑意识,四肢发冷,体温降低,终至心脏温度变冷。病者心中所见到的就是红色火花闪烁于露天大火上,似萤火虫飞舞一般。

  四、风大:病者呼吸急促、费力,呼气长,吸气短,双眼上翻,生平经历就如影片一样重现在眼前。全身无法动弹,似遭烈风吹刮,碎为微尘。心中所见到的为红灯或红色火炬,俟至最终三次呼气后,呼吸乍停,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死亡”。然其神识尚未完全脱离色身。

  科学上的一些报导都指出,人的脑细胞在氧气中断后数分钟内就会枯痿死亡。而人体冷冻专家研究结果显示,人由心跳停止到脑死约要半小时的时间。会如此的原因,可能是在心跳停止后,人的组织间尚有充分的氧气与养分存在。由脑细胞的死亡情形应可推知,要人体其他组织的细胞都死亡所需的时间一定是很长的。这一点佛教似乎很早就知道了,佛教认为人的死亡如龟脱壳,是一种相当缓慢的过程,“真正的死亡”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不是呼吸、心跳没有了就是死亡。佛教认为肉身是神识用以表达欲望的工具,它是神识的“用”,当肉身出问题以至无法再表达神识的欲望时,神识就会脱离肉身,此人才真正死亡。医学上所称的死亡一般是瞳孔放大,脑波消失,心跳停止,呼吸断绝,佛教认为只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等败坏的现象而已,不是真正死亡。真正的死亡必须在意根和识蕴都消融了之后才是。

  据《生死与中阴》一书的记载,人类的死亡必须通过二十五种粗俗对象(因素)融化的途径,二十五种粗俗对象就是指:五蕴、五智、五尘、四大、六根。死亡的过程要经过八个阶段,那就是包括二十五种因素的八次融化。如表所示:

  

二十五种因素

  

四大

  

五尘

  

五蕴

  

基本五智

  

六根

  

  

  

  

基本大圆镜智

  

  

  

  

  

基本平等性智

  

  

  

  

  

基本妙观察智

  

  

  

味、触

  

  

基本成所作智

  

舌、身

  

  

  

  

基本法界体性智

  

  

  

八次融化

  

因素

  

融化要素

  

次数

  

  

四大

  

  

五尘

  

《超越死亡 第四章 正面关怀——死亡为光明之回归 第一节 死亡的过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