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中边论颂讲记(七)
接到上一节课,今天继续讲有关“善等十法”方面的内容。
下面这两颂,并不是本论的颂词。是世亲菩萨写的,对于理解善等十法的作用,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讲这两颂的含义。
能作有十种,谓生住持照,
变分离转变,信解显至得。
如识因食地,灯火镰工巧,
烟因圣道等,于识等所作。
这两颂当中,前一颂是讲十种能作,后一颂是讲十种能作所对应的比喻。
颂词说:能作有十种,就是:①生起能作;②安住能作;③任持能作;④照了能作;⑤变坏能作;⑥分离能作;⑦转变能作;⑧信解能作;⑨显了能作;⑩至得能作。对应的比喻是:①识因;②食;③大地;④油灯;⑤火;⑥镰刀;⑦工巧;⑧烟;⑨因;⑩圣道。这十个比喻分别是对识生起能作,对身体安住能作,等等。
下面把十种能作、善等十法和十种比喻对应起来解释:
①善是生起能作,就像以识因能够生起心识一样(这里的识因是指诸根)。
相续当中具有善根,以此就能生起菩提,所以“善”就是菩提的生起能作。比如有了眼根,就能生起眼识,假如眼根损坏变成瞎子,那就无法生起见到各种颜色的眼识。同样的道理,在各自的心相续当中不具足善根,菩提也决定无法现前。佛在经典当中,总是讲“善男子、善女人”,这是说明甚深佛法的当机者唯一就是善人,成就菩提的法唯一是善人的法。如果人格不贤善,相续当中没有深厚的善根,那决定无法生起菩提。相反,如果是大忠大孝之人,遇到了佛法,成就会很快,决定能够生起无上菩提的殊胜果。所以,第一个善就是生起菩提的能作。世间上的人有了钱,可以造房子,十层、二十层、一百层都可以造起来,但是以钱却没有办法造就无上菩提的大厦。那么,这个菩提的大厦要靠什么才能造起来呢?就是要靠“善”,就要靠“德”。自己的心相续当中有了深厚的善根,那么天堂等等这些很容易可以造,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你自己的心里有善法,有了福德,确确实实,有了善根的功德,那么天堂自然可以自现,所以我们知道相续当中有了深厚的善根,那么天堂可以造,净土也可以造,无量宫也可以造,大乐殿也可以造,甚至功德池也可以真实造作,而且佛陀的相好身等等一切都可以造出来。所以,唯一依靠我们的“善”来造就究竟的安乐。
但是,需要了知,很少有人真正明白这个观点,很多人不明白,所以,始终都是心外求法,对相、对钱财特别特别执著,完全这些不是修行人的范畴,所以,上面已经说到,善法就是造成菩提的根本的法。这样一层一层弥勒菩萨作抉择的时候,我们有头有尾的或者如理如法的,或者说通过真正的弥勒菩萨的教言对照自相续,来遣除种种颠倒的邪念以及颠倒的行为,趣向真正的菩提道路,这个是一点没有问题的。但是没有福报、没有善根的人,再想做很多圆满的事也是没有办法真实圆满成就的,所以,积累善法或者说真正如理如法地修善根,这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没有这个,没有办法成就菩提等的功德。刚前面所说一样的,很少有人真实明白,其实我们这个世界最需要发展的就是“善”,不是去向外发展饮食、发展服饰、发展建筑、发展声光电器,也不是去发展卫星、导弹,这些并不重要,它不可能把我们带向究竟的菩提。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我们内心的善心,这是最本质的东西。也只有这个善法才能把我们本具灵性的生命升华、开展成为具有无限智、悲、力的佛陀,只有这个善法才能让生命达到彻底的自由和解放,解放到什么程度呢?解放到能够周遍法界,能够任运行持一切利益有情的事业。所以,善是到达生命圆满的唯一动力和源泉。
我们看看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本生传记,佛之所以成佛,唯一是由善心过来的。在往昔的历劫当中,佛陀发过无量的善心、做过无量的善法,除了“善”之外,不可能再有第二种生起菩提的能作。所以我们一切听闻佛法、思维佛法、修习佛法,都是要发展内在的善心。这个“善”,才是我们内在的佛堂,这个善法才是我们内在的经书,这个善法确确实实是我们唯一的哲学。
所以说,世亲菩萨说的“唯一善是菩提的生起能作”,意义非常深刻。假如不具足这个“善”字,那确实就像没有钱任何东西都买不到一样,在内在菩提的造就上,什么也不能做。所以我们就知道,做清净的善法、积累清净的善根很重要,没有积累善法就像一个人没有钱一样,完全跟乞丐一样,大的事情以及小的吃和住甚至穿的一件衣服都找不到的,就像这样的,内在的心相续上面没有善法的功德的话,那么获得无上的菩提果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就知道,内在的菩提的造就在依赖善法上面,没有善法的功德,或者说不具足善根,那么内在的菩提也就没有办法造出来。所以一定要遣除无加行、非处加行和不如理加行,按照有加行、处加行和如理加行来行持做善法,这样才可能从杂染的境界当中,一步步发起内在的善法。这就是最关键的法,而且这是第一个关键法,这里讲十个关键法,其中第一个就是刚上面所讲的善。这样我们了知,平常我们不做清净的善法,就是无加行或者非处加行或者不如理加行,导致没有真实积累善法,而且积累了很多罪业,所以说,没有办法修菩提的种种功德。如果真正有加行、处加行 如理加行来行持,这样才可能从一切轮回杂染的境界当中一步一步发起内在的种种的善法,这就是第一个关键。
②菩提是安住能作,就像以四食能安住三有的身体一样。
四食就是段食、触食、思食和识食。以我们欲界人的段食来说,假如七天不进食,这个人就会死亡,身体无法再延续而安住。相反,如果能保证进食,就能使身体安住。所以,食是身体的安住能作。同样,假如我们的心相续当中没有菩提心的摄持,那么一切所做所行的善根,就会像芭蕉树结果一次就枯萎一样,成熟一次果报之后就会彻底穷尽。相反,如果以菩提心摄持,那善根乃至成佛之间都会在相续当中不断安住。所以,菩提心就成了获得无上菩提的根本的一种能作,而且,一切一切善根安住的能作唯一就是大乘不共的菩提心,以菩提心摄持的话,一切一切的善根确实不断地增长,而且相续当中不断安住的,也就是说善根乃至成佛之间都会相续当中不断安住的。
佛也在《大集经》上面这样说:“譬如天雨一滴之水,堕大海中,其滴虽微,终无灭尽。菩萨善根,愿向菩提,亦复如是,无有灭尽。”就像一滴雨水融入大海,雨水虽然微小,但是因为融入了大海,所以乃至大海未尽之间不会灭尽。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善根,如果以大乘菩提心摄持,愿向于菩提,那乃至菩提果之间,也不会灭尽。所以菩提心是善根相续安住的能作。
大家想一想,除了珍宝菩提心之外,有没有第二种让善根相续安住的能作呢?确实是没有的。为什么呢?因为一般追求三界安乐的心也好,或者是寻求小乘阿罗汉果的发心推动下所做的善法,都是有限的,都是会穷尽的,不可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功德,所以,除了这个珍宝菩提心之外,确实没有第二种让善根相续安住的能作。如果只是一种追求三界安乐的心,那就会成为“三世冤”,也就是第一世行善,第二世享福,第三世享福穷尽以后会堕落,根本无法安住。如果是寻求自了的小乘心,那在获得阿罗汉果入涅槃之后,善报就会穷尽,不会再有。相比之下,以菩提心摄持的善行,不但不会穷尽,反而越来越茂盛。所以,离开了大乘的菩提心,不可能使善根相续安住而恒时生果。我们要获得佛果,我们要趣向大般涅槃的境界,在具足善的生起能作之后,第二个关键,就是要具足菩提心的安住能作。对于它来说,不生善法、不起正思维、资粮未圆满就是根本性的障碍,必须一一遣除,我们才有可能让善根安住、绵延不尽。
③摄受是任持能作,就像以大地能够任持一切有情。(摄受是以加行趣入菩提的意思。任持,任是负荷、担负的意思,持是不失坏、保持的意思。)
比如,我们人类居住在大地上就会觉得很安稳,假如脚踩在悬崖峭壁上,那就很危险,随时可能坠落。同样的道理,以加行实际去摄持菩提,那就可以让安住的善根任持而不失坏。相反,如果没有以加行实际摄受,安住的善根就会失坏。月称菩萨在《入中论》当中说,“若有瞋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一刹那顷能顿坏,故无他罪胜不忍。”按宗喀巴大师在《善显密意疏》当中的解释,大力菩萨瞋恚力弱菩萨会毁坏百劫通过修习布施、持戒波罗蜜多所积累的善根。至于力弱菩萨瞋恚强力菩萨,以及能瞋和所瞋势力相等这两种情况,同样具有相应的摧毁善根的量。
这个瞋恚烦恼只是做为一种比喻而已,也就是,只是以嗔恚为例,其余六度的违品也都会相应地毁坏善根。所以,要想让安住的善根不被损坏,唯一依靠以加行真实趣向菩提,也就是要以实修布施度过悭吝的此岸,要以实修持戒度过破戒的此岸,要以实修安忍度过瞋恚的此岸,要以实修精进度过懈怠的此岸,要以实修禅定度过散乱的此岸,要以实修般若度过邪慧的此岸。除了这个以实修摄受菩提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方法能够遮止六度的违品而不让善根失坏。所以,唯有以加行摄受菩提才是使安住的善根不致于损坏的任持能作。
相反,缺种性、缺善友以及心极疲厌,就是这个任持的障碍。我们人都想一生平安,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菩提道上往往以自身的原因充满了种种曲折和坎坷。所以,自己的心相续真要像大地一样任持住一切善根,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要具足种性,依止善知识,同时心力要勇悍,心力要坚固,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
《辨中边论颂讲记(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