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讲记(上)▪P6

  ..续本文上一页若住火前或蹲居坐,亦说于胎起大痛苦。生藏上压、熟藏下刺,如被五缚插之尖摽。】

  母亲吃得太多或者太少,以及吃得太油腻、太干、太冷、太热、太咸、太淡、太苦、太酸、太甜以及太辛,都会使胎儿感受痛苦。母亲行淫欲或者走得太急,或者跳跃,或者卧倒,或者靠近火边,或者蹲坐也都会使胎儿感受很大的痛苦。而且生藏压在上面、熟藏顶在下面,胎儿的身体就像是被五花大绑插在尖标上,痛苦万分。

  比如:母亲吃得过饱时,胎儿就像被夹在山崖中间一样痛苦;母亲饥饿时,胎儿像堕入深谷般痛苦;母亲的饮食过热时,胎儿像被火烧灼般痛苦;母亲饮食过冷时,胎儿就像被浸入冷水中。

  古德曾说:在胎儿诸根长成之时,其感受的痛苦不可思议。

  戌五、出胎之苦分二:一、生产时所受之苦 二、初生后所受之苦

  【从胎产时及产出时所有众苦。

  特别思惟住胎之苦的第五相——出胎之苦,包括从母胎生产时以及初生后的所有痛苦。

  亥一、生产时所受之苦

  【亦如《弟子书》云:“此渐如硬压油具,压迫其次方得生,然未尔时即舍命,惟是受苦业力强。”

  如《弟子书》说:胎儿经过狭窄的产道时,如同被使劲挤压榨油的油具挤压一般,必须承受被压迫的痛苦之后,才得以出生。然而,胎儿虽受到这样强力的压迫,却没有丧命,这是因为感苦的业力强大所致。

  “渐”和“其次方得生”是描述胎儿必须经过极为艰辛的过程才得以出生。

  【“住不净中颠倒身,湿烂裹胎极臭秽,猛逼切痛如溃疮,犹如变吐宿念舍。”

  胎儿住在污秽的子宫当中,身体颠倒反转,头向下、脚向上,被湿烂的胎衣所缠裹,非常臭秽。胎儿的皮肤薄嫩,在出产道时,被母亲的左右骨轮挤压,因而感受强烈逼迫的切身痛苦,那种痛苦就像疮口溃烂一般。胎儿想尽快脱离母胎,就像要尽快呕吐出来一样。因为痛苦太过猛利,而使以往的记忆全都丧失,即住胎或以往的事都会忘记。

  【此诸文义,如《入胎经》云:“次彼渐生一切肢节,从[27]其粪厕腐烂滴坠不净,暴恶生臭变臭,黑暗可怖,粪尿熏粘臭气垢秽,血水常流疮门[28]之中。”

  《弟子书》中这两颂的具体含义,就像《入胎经》所说:经过胎中五位之后,胎儿的头和四肢逐渐长成,然后即将从产道出胎。产道就如同厕所一般,滴坠着腐烂的不净物,散发着强烈的生臭、变臭,而且笼罩在一片令人恐怖的黑暗中。大小便会熏[29]粘全身,而且产道中常常有血水流淌。

  这一段是说生产时胎儿被逼迫的大苦。

  【“由其先业异熟生风,吹足向上、令头向下,两手缩屈。被二骨轮逼迫、遍迫、周遍逼迫,由诸粗猛难忍非悦最大苦受,令其身分悉皆青瘀,犹如初疮难可触著,身一切根悉皆楚痛,极秽胎垢遍粘其身。由干渴故,令其唇喉及以心脏悉皆枯燥。住此迫迮[30]难忍苦处。”

  经中说:由宿业成熟后所产生的风,将胎儿的脚吹向上、头吹向下,双手缩屈。在经过骨轮时,胎儿被母亲的左右两个骨轮所挤压,由此粗猛、难忍、不悦意的最大苦受,而使胎儿全身变成青瘀。就像刚刚愈合的伤口皮肤薄嫩,难以忍受轻微的碰触一样,身体的一切根都处在痛苦之中。极其污秽的胎垢粘满胎儿全身。因为干渴的缘故,胎儿的嘴唇、喉咙和心脏都枯竭干燥。生产时,胎儿就是处在如此狭窄逼迫、难忍的痛苦境界中。

  《普贤上师言教》说:胎儿从整个盆腔中间出来时,就像通过斧头上的铁孔一样地痛苦。我们每个人在诞生人间之前,都要经受一次众合地狱的痛苦。

  【“此由因缘增上,宿业异熟生风吹促,至极艰辛,始得产出。”

  由于因缘,被宿业异熟生风吹动,胎儿经过极度的艰辛,才从母胎中产出。

  莲花生大士曾说:“母子二人中阴迈半步,母除颌骨余骨皆分裂。”

  亥二、初生后所受之苦

  【“生已无间,被外风触如割涂灰,手衣触时如利剑割,当受粗猛难忍非悦极大苦受。”

  婴儿刚一出生,被外界的风吹触时,就像用刀割破皮肉之后,又在伤口上涂灰一般疼痛;手或衣服等触及婴儿身体时,就像利剑割身一样。因此,新生婴儿须感受粗猛、难忍、不悦意的极大痛苦。

  【又说如牛剥皮,被虫所食,及如癞人遍身溃烂,加诸鞭挞,极受楚切。

  这种痛苦又像是活牛被剥皮后,牛身被利嘴的小虫啃食一样,或像麻风病人全身本来已经溃烂,还要被鞭打一样,感受极其逼切的苦楚。

  【又产已无间,取怀抱等及寒热触,亦当受诸粗猛难忍非悦意苦。

  而且落地后,婴儿马上又被抱入怀中或放在床上等,以及受寒、热等时,也要感受粗猛、难忍、不悦意的痛苦。

  《普贤上师言教》中说:婴儿出生以后,被放到垫子上时,就像落到荆棘丛当中一样痛苦;剥脱婴儿背上的胎膜时,就像活活被剥皮一样痛苦;擦拭婴儿身上的不净物时,就像被荆棘的鞭子抽打一样痛苦;被母亲抱在怀里的时候,就像小鸡被鹰叼捉一样痛苦;……婴儿被放在床上时,就像沉入粪尿当中一样痛苦。《心性休息颂》中也说:“业风所感倒头生,险死苦如众合狱,生后接触如剥皮。”

  酉三、摄义

  【八苦之中,特于此初及于最后,须殷重修。故如前说,当以观慧数数观察而善修习。

  在八苦当中,特别对最初的生苦和最后的五取蕴苦,必须认真修习。所以,应如前文所说,以观察智慧反复观察而善加修习。

  这是强调必须重点修习生苦和五取蕴苦,因为这对引生出离心有直接的帮助。

  申二、思惟老苦分五:一、盛色衰退 二、气力衰退 三、诸根衰退 四、受用境界衰退 五、寿量衰退

  【思惟老苦分五。

  思惟老苦分五个方面:一、盛色衰退;二、气力衰退;三、诸根衰退;四、受用境界衰退;五、寿量衰退。老苦就是由这五种衰退所导致的痛苦。

  酉一、盛色衰退

  【盛色衰退者,谓腰曲如弓,头白如艾,额如砧板、皱纹充满,由如是等,衰其容貌令成非爱。

  人老之后青春容颜衰退,腰弯成了弓,头发花白,额头就像用久了的砧板,布满了皱纹,由这些变易衰退了容貌,变成了不悦意之相。

  “盛色”:青春容貌。人一旦衰老,容貌完全衰变、退失,这是有为法无法改变的规律。

  “腰曲如弓”:原来腰板挺直,年老时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如弓一般。坐的时候,头和身体都不能挺直。

  “头白如艾”:青丝换成白发,就像青草在入冬之后都会枯黄。同样,当业力成熟时,须发颜色衰变,无法转变。

  “额如砧板、皱纹充满”:原先皮肤光滑细腻,年老时额头就像切菜的砧板一样,布满一条条皱纹。

  “由如是等,衰其容貌令成非爱”:由于这些身体色蕴的变易而使容貌衰变,变成了不可爱之相。

  “等”字包含了所有形色、显色的衰变,前文虽然仅列举了三例,但实际上一切容貌都会被老摧毁。比如,颧骨突出,脸上出现黑斑,形容枯槁、没有光色,牙齿脱落等。应当全面观察由老而衰退容貌之相,才会明白衰老所带来的痛苦。人人都幻想自己能青春永驻,所以老来盛色衰退时,便有一种无法面对的痛苦。

  现代人想以美容等手段留住容颜,只是自欺欺人而己。有智者应当从此处善加观察,觉悟人生是苦的真相之后,一心寻求出离。

  酉二、气力衰退

  【气力衰退者,谓于坐时如袋断索,起如拔树,语言迟钝,行步缓慢等。

  人老之后气力衰退,坐下时如挂着的袋子突然断了绳索;站起时犹如拔树,异常艰难;语言迟钝,行走缓慢等等。

  “坐时如袋断索”:老人关节僵硬,坐的时候,就像悬挂的口袋断了绳索,“扑嗵”一声重重地摔下。

  “起如拔树”:老人起身也很困难,就像要把树从地里硬拔出来一样。老人要用双手支撑,才能勉强站起来。

  “语言迟钝”:老人因为没有气力,所以语速缓慢,说话口齿不清。

  “行步缓慢”:老人行走时脚步不能迅速起落,就像小孩抓小鸟一样,只能弯着腰、低着头,慢慢地行走,稍走快些,便会气喘吁吁。而有些老人只能依靠拐杖站立和行走。所以,年老气力衰退,行动非常艰难。

  “等”字还包括其它的相,比如,因身体的风脉衰退,老人身心的承受力、忍耐力都很脆弱等。

  米拉日巴尊者说:“拔出牧桩之起式,悄捉小鸟之走式,重物落地之坐式,倘若具足此三时,祖母身衰心意败。”

  学习老苦之后就应知道,凡夫出生之后,就注定了老苦的降临,所以我们必须出离轮回。实际上,年老时显现的衰相,都是在对我们显露轮回本质是苦的真相。如果能对此苦深入观察,就会发现,除了走解脱道,别无选择。同时,年轻人也要警策自己,趁现在气力旺盛、条件具足之时,及时把握这一段宝贵的黄金时期,不要将精力用偏了。否则,老来气力衰退,行动不便时,再要修行就非常困难了。比如,车子好的时候,不向既定的目标奋发前进,一旦车子的引擎、…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