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一品 别说因果▪P2

  ..续本文上一页了谋求食财的皈依,虽说也没有离开四种越法,但也可以称为“具信者”。

  

  任何人认真全面观察自己身口意的善、不善、无记状态后,断除一切不善与无记法而奉行善法,完全回向无上菩提以成办众生之利,了知这是对自他二者今生来世有利之事后持之以恒地进行取舍,就称为智者。逆行倒施者纵然通达五明也不称之为智者。

  

  总之,明确三士道的次第,进而如理如法身体力行,这样的人就叫做具信者与具慧者。

  

  戊二(真实宣说)分二:一、宣说增上生之因果;二、宣说决定胜因果。

  

  己一(宣说增上生之因果)分二:一、广说;二、摄义。

  

  庚一(广说)分三:一、增上生之法;二、奉行之方式;三、奉行之果。

  

  辛一(增上生之法)分四:一、宣说增上生之十六法;二、宣说他宗无有彼等正法;三、颠倒趋入彼等之果;四、别说善不善业之果。

  

  壬一(宣说增上生之十六法)分三:一、遮止之十三法;二、奉行之三法;三、摄义。

  

  癸一(遮止之十三法)分二:一、遮止十不善业;二、遮止余罪。

  

  子一、遮止十不善业:

  

戒杀断盗取,远离他人妻,

  真戒妄两舌,粗恶及绮语,

  彻底断贪心,害心与邪见,

  此十善业道,相反即恶业。

  

  杜绝以杀心杀害人类及盗取他众执为己有的财物,远离他人执为我所的妻室,这三种是所遮止的身不善业。妄语是指以想转变他人想法的心态而说虚伪不实的谎言;口出挑拨离间之语就是所谓的两舌;刺伤他人感情的粗鲁语言为粗恶语;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是绮语。真正戒除这一切就说明制止了语言的不善业。彻底断除贪图他人财物而想据为己有的贪心、图谋不轨陷害他者的害心与抹杀因果的断见以及外道的恶见这三种意不善业。

  

  这些正确的业道叫做十善业道,因为能带来称心合意的果报,特殊善业是指放生等。与之截然相反的就是不善黑业,之所以叫黑业,是因为它们的异熟果报不悦意的缘故。关于这些业的基、意乐、加行等道理,当从其他论典中得知。

  

  子二、遮止余罪:

  

戒酒行正命,不损诸有情。

  

  如果有人想:(所遮之法)就仅有上述这些而已吗?

  

  并非如此。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人,都不可饮用令身不由自主的酒类。《圣雄长者请问经》中说:“戒酒之功德,无有昏厥,无醉无迷,言词不乱,无骄无躁,无掉无散,安住正念,具足正知。”饮酒的过患则与之相反。诸位在家人要断除短斤少两等欺骗行为,诸位出家人务必断绝五种邪命,依靠正当的生计。断除身体用石头棒棍击打、口出恶语谩骂等损恼众生的言行。以上三种也属于遮止之法。

  

  癸二、奉行之三法:

  

敬施供应供,修行仁慈心。

  

  对下施舍财物等,为敬施,对上供养亲教师、规范师以及其他具有功德者,这叫供应供。于一切对境,满怀恭敬,自己亲手奉送等与以身语意的慈爱为主的四无量心,即归纳为奉行之法,此处的布施也包括观修施身、法施、财施、无畏施。

  

  癸三、摄义:

  

简言法即此。

  

  概括而言,增上生之因的十六法就是以上所说的这些法。

  

  壬二(宣说他宗无有彼等正法)分三:一、步入歧途而害自他;二、入歧途之补特伽罗;三、明示入歧途之过。

  

  癸一、步入歧途而害自他:

  

唯一折磨身,如是无正法,

  未断损恼他,利他绝非有。

  

  如果有人问:难道你们不承认依赖苦行等也是道吗?

  

  依靠绝食、五火等折磨身体的所有道只是令身体徒生痛苦而已,暂且不说解脱之因,甚至连增上生之因的正法也不会到手,因为依靠这样的道,丝毫也没有制止、断除损害其他众生之事,而且也绝对不可能直接间接饶益他众,因为这只是令自己走向恶趣的因,而不具备利益他众的能力。

  

  癸二、入歧途之补特伽罗:

  

布施戒安忍,正法之大道,

  不敬逼恼身,如牛奔歧途。

  

  上述的这十六种法可以归属在三法之中,是哪三法呢?贪图受用将导致生不起菩提心、失毁戒律的后果。因此,以清净的意乐、加行而施舍所拥有的财物;具足一切功德的根本——断除恶行七所断的戒律;嗔恨摧毁善根,与有情发生抵触。经中说:断除嗔恚,成为不退转者。这里的安忍就是人们众所周知的三种安忍。以此三种为主的所修正法是一切佛陀的通衢大道,毫无错谬。愚痴无知外道徒等不敬、舍弃此道而逼迫身体,就像由经险地等而行的牲畜后面其它旁生也随之而行步入歧途一样,如同经行歧途之牛般的这些愚者也只是自欺欺人,不仅葬送自己而且也牵连盲目跟从他的人们。

  

  癸三、明示入歧途之过:

  

难忍轮回旷,剧苦众生树,

  惑毒蛇缠身,长久而流转。

  

  背离正法、误入歧途的外道徒等众生就像牲畜迷入丛林茂密、难以通行的荒郊之中一般,堕于遍满无边难忍三恶趣苦的三有轮回旷野之中,被视蕴为我的坏聚见等恶见稠林所笼罩而无有现见解脱道的机会,流浪在充满各种各样颠倒过失密密麻麻的杂草莽林中,被贪欲等所有烦恼毒蛇紧紧缠缚、啖食,这一痛苦身体要在极其漫长久远的岁月中流转、停留于此轮回之处。因此,凡是想自己日趋完善的有情就应该依止殊胜的怙主而弃离形象之道,踏上正道。

  

  壬三(倒行彼等之果)分三:一、不善业之等流果;二、异熟果;三、善业之果与其相反。

  

  癸一、不善业之等流果:

  

杀生感寿短,损害多灾难,

  偷盗乏受用,邪淫敌共享。

  

  那么,不善业的果报到底是怎样的呢?因为杀生而在他世中将要感受的等流果即是短命等;用利刃伤害他众所要感受的报应就是后世的身体灾难重重;偷盗的果报就是在生生世世中受用贫乏、不稳固并且与他众共同享用等;由邪淫所感,妻子恶劣,或者自己没有自主权而与怨敌共用。

  

妄说遭诽谤,两舌亲叛离,

  粗语闻恶声,绮语言无力。

  

  由妄说感得自己常常无辜蒙受不白之冤;由离间语所感自己的亲友被自己或者被他人所挑拨分离;粗语所感,唯独听到恶音;信口开河说前后毫不相干的绮语感得自己的言词毫无威力、不被视为正量、成为不定的信口雌黄者。

  

贪心失所望,嗔心招怖畏,

  邪见生恶执,饮酒心迷乱。

  

  由贪心而感,得不到朝思暮想的财物而大失所望;嗔心给自己带来各种各样的怖畏。这以上是经中所说的。邪见使得后世中执受断见、四种颠倒见等恶见及多种谄诳等。放逸无度而饮酒感得心思迷乱,心识不能正常安住,就像疯子一样。

  

不施感贫穷,邪命受欺惑,

  骄傲致种贱,嫉妒威德鲜,

  忿令貌丑陋,不问智者愚。

  

  不予取或者以吝啬不慷慨布施、不恭敬而施授导致贫穷;邪命感得受到他人欺惑,因为是谄诳行为的果报;以种姓高贵等而骄傲自满,感得生生世世中种姓卑贱;以对他人的美满忍无可忍的嫉妒感得威德鲜少、软弱无力;忿怒感得相貌丑陋等色泽不美;由我慢所致不依止、不请教通晓取舍的智者而感成为不明取舍的愚者。对于以上果报,有些讲法中,将短命等作为感受等流果,杀心众多等作为同行等流果,分成这两种,关于成熟在外境上的士用果等详细内容当从他论中了知。

  

  癸二、异熟果:

  

人道即此果[ 此颂词说是人道,而印度注释及本释中并未提及人道,只是说不善业。],诸初往恶趣。

  

  如果有人问:这些不善业的报应仅有等流果吗?

  

  并非如此,这些不善业道所有果报中居于首位的异熟果,是要去往地狱、饿鬼、旁生所摄的恶趣中。《菩提心释》中云:“地狱旁生饿鬼界,诸多真实之痛苦,一切众生遍感受,彼为有情害所生。”《十地经》中说以上品不善业下堕地狱、中品转为旁生、下品投生饿鬼。其密意是说,相对而言,饿鬼比旁生心思敏锐,因而容易解脱。

  

  癸三、善业之果与其相反:

  

所谓不善业,异…

《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一品 别说因果》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