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因果明镜论》讲记 七▪P2

  ..续本文上一页父你不知道,我这个人恨虔诚。各种各样的人都要表白自己。为什么要表白呢?希望别人认识自己。为什么希望别人认识自己呢?潜意识里面很多东西就与贪欲相应。

  第四种,思维如何能够让我上升天界,享受非常美妙的天欲;或者思维如何能够得到父母、妻子、仆从、同行道友的资具等等。这就是贪心。当有这种贪心的时候,他就要思虑盘算,要想各种各样的计策。所以,我们说自己所拥有的资具,应该从正当的途径当中来。正当的途径是什么?布施,供养,修行,利益众生,闻思修。从这些正当的修行当中来,那是你自己的福报。我们不从这样的正确途径来,往往就是邪命。邪命的根本因素,就是贪欲。因为喜欢这些东西,又没有正确的方法,他只能够想歪门邪道,不能够从善业当中好好地去修行,就从贪欲当中,想偷,想抢,想欺骗,哄骗欺诈等等。这都是由贪欲而来的。所以,这一种不究竟的贪心表现在这些方面。

  九 嗔心

  第九个,嗔恨心。嗔恨心的基,是能够引发我们自己嗔恨心的对境。这个对境包括人,包括事,也包括情与无情。有的人对人会生嗔恨心,有的人对石头也会生嗔恨心,老天下雨他会生嗔恨心,冬天太冷他也会生嗔恨心。凡是能够引发自己嗔恨心的对象,就是嗔恨心的基,就是嗔恨心所针对的环境。每一个人下来以后,你反省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不高兴?到底是什么东西经常让我生嗔恨心?”你要这样反思过,觉照过了以后,对于自己的嗔恨心就有所了解。

  第二个,发心。发心两个方面:第一,是认识上没有偏颇,没有错误;第二,是发起的心,发起这种嗔恨心了,要去打众生,要去侮辱众生。比如,他思维如何让其他的众生遭到杀害,如何把其他的众生都绑起来,如何使他人的财产耗损掉。所以,你偷东西,或者说前面讲的身体上的恶业:杀、盗、淫,乃至于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这些里面都有这种成分。或者说因为贪心而起,或者因为嗔恨心而起。他要嗔恨别人,有的时候方法很多。一个方面是针对人来说的,能够欺负这个众生就欺负他,能够打他就打他,如果势力上较量不过别人,他就拿别人的东西出气,或者说损伤别人的东西,偷别人的东西,总之要让别人得到损伤,这样他就高兴了。所以说“快意恩仇”,往往就在这个地方产生。所以,这样的心就叫发起心。嗔恨心发起来了。

  加行,就是我们思维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你心里面不舒服,不高兴,甚至于要骂他,要打他,要杀他,要捆绑他,乃至要让他所拥有的一切东西,都要遭到损失。就由这种发心思维所发起来的一切行为,都属于嗔恨心的加行。你看我们得嗔恨心多不多?一个方面,是不给人家好脸色,黑着一个脸,“你看我不高兴你了!”要表现给别人看。二个方面,进一步就是恶言恶语恶口,骂别人,揭别人的短。三个方面,更进一步就是能够打他,伤害她,诽谤他;或者说退而求其次,让他所拥有的东西给别人破坏掉,是他的东西给他偷掉,偷不掉就给他弄坏;看到谁与他关系很好,就诽谤别人,挑拨离间,让他的好关系得不到延续。嗔恨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些过程当中,其实都是嗔恨心的加行。

  嗔恨心怎么才算达到究竟呢?就是我们内心经过这样反反复复地思维,决定去打众生,侮辱众生,损害众生,这就算达到究竟了。总之,我们以愤恨心这样想:“我应当如此这样来损害某一个有情。”对于别人所具有的功德和拥有的财产我们不高兴,见不得别人有好的东西,见不得别人出人头地,就是妒忌心。妒忌心还是这个嗔恨心产生的。他拥有的东西怎么我没有呢?她长得那么高,长得那么漂亮,我怎么没有呢?就开始妒忌,其实还是嗔恨心的一种分位。所以,看到别人被赞扬,发了财了,升了官了,家庭里面和谐了,他就不高兴,其实内在的骨子里面就是一个嗔恨心;我们思维如何使他人不安乐,不幸福;对他人发生不如意事之后,往往是幸灾乐祸,跳起来高兴,“该呀,早就该这样了!”这些心都表现出我们内在的嗔恨心。就像这样,我们对其他的众生有情生起损恼之心,这都属于嗔恨心的范畴。

  嗔恨心的圆满应该具备这样五种心态:第一个,憎恶心。心里面忆念对境的时候,他如何如何来伤害自己,如何如何让自己不高兴,一想起这些,我们就与对方的关系慢慢地趋向于恶劣,我们内心就不在欢喜,而是发生一种憎恶之心。这样也讨厌,那样也讨厌。所以第一个心就是憎恶心。

  第二个,怒不可忍心。由憎恶逐渐逐渐地加深,对于对方这样不顺我的意,这样不帮助我,那样不利益我,心里面没有办法忍受。“他又不跟我说话了,他又跟别人说话去了!”心里面越看越着急,越看越忍受不了。所以,你只要有嗔恨心,慢慢地它就会增加,达到自己不能够忍受,乃至于看他什么都不顺眼。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不高兴,越看越不能忍受。

  第三个,怨恨心。一次又一次地想别人如何如何对自己不好,当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一次又一次地受伤害。是别人伤害你吗?不是,是自己故意伤害自己,自觉不自觉地都在伤害自己。越是想,就越想对别人报复。怎么样收拾他,怎么样把我吃的亏能够赚回来。所以,这个心就是想报复别人。由怨恨心,起而想要报复别人。

  第四个,谋略心。内心思维如何去收拾对方。要捶他,要打他,或者要杀害他,或者说诽谤他,而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凡是能够伤害到对方的方法,他就在想。所以说这个是谋略心。

  第五个,覆蔽心。你有了嗔恨心以后,我们自己的真心就显现不出来了,整个的真心全部被拉扯到嗔恨心当中去了,好像满心满意就是怀恨不舍。所以,对于嗔恨心我们不知道羞耻。说:“你嗔恨起来,变成包公脸了,内心起强烈的烦恼了,是伤害你自己,不要伤害你自己!”他说:“不行!”他还喜欢嗔恨。一发起脾气来,谁都劝不了。所以,对嗔恨心不觉羞耻。为什么不觉羞耻呢?就是不知道它的过患。即伤害自己,又伤害众生;即能够遮蔽我们目前的善法,也能够障碍我们尽未来际的善法生起来。不知道这些过患。因为嗔恨心,把我们多生累劫所修行的功德一把火烧光。你看这个过患大不大?过患很大。乃至这一念嗔恨心把自己的前途报废掉了。你希不希望报废自己的前途?不希望。你在嗔恨的当下,都是想如何把自己的一切变得更好,但是你在嗔恨的同时,实际上与自己的愿望恰恰背道而驰。所以,我们不了解这种过患,从而没有出离嗔恨心的愿望。所以有这五种心,就算是圆满的嗔恨心,就具足了。

  如果思维别人对我已经做了或着正在做的那些无意义的事情,我应当也对他做这样无意义的事情。“你要伤害我,我就要伤害你!”“你要挑我的毛病,我也要挑你的毛病!”“你说我不对,我更能找到你的不对!”所以,这些心态就像开始我们所说的,要思维如何还报于别人。这样所起的心虑思维,不管有多少,都是损害心。损害心是损害谁?损害自己,也损害他人;损害目前的善法,也损害将来的善法。就像这样,我们愿他人现在丧失亲属,丢掉资财,或者善法修不起来,还发愿让他人将来堕入于恶趣。“你怎么不死掉!”“你怎么不堕落于三恶道!十八层地狱你都堕不穿,你这个人要堕十九层地狱!”我们以这种恶毒的心诅咒别人,实际上就是希望别人越来越不如意。我们一旦发生这些东西的时候,就是嗔恨心。损伤别人,也损害自己。这种害心虽然属于嗔恨心的范畴,但是不属于究竟圆满的嗔心。嗔恨心就有这些表现形式。但是贪心、嗔恨心,都是我们做一切恶事当中所发起的烦恼,随时随地你几乎都可以看得到,它在我们身口意上的表现。有觉照能力的人,看看自己的心里面就知道,今天不是在贪心当中,就是在嗔恨心当中,不是在贪心嗔恨心当中就是在愚痴心当中,几乎没有一个时刻离开过贪嗔痴三毒。众生之所以说为众生,凡夫之所以说为凡夫,生死之所以说为生死,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十 邪见

  下面是邪见。邪见,所针对的环境。第一个,实有义。什么叫“实有义”?比如说,因果是实实在在有的,还有前世、后世、六道轮回在名言当中是真实存在的法,我们认为不存在。所以,针对实有的法发生邪见。而环境往往就是真理,往往就是现实。

  第二个,发心。发心,一个是想。对我们所持的邪见,做真实想。比如,佛教所说名言当中因果是真实不虚的,但他认为没有,而且的的确确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自己的看法才是对的。把自己错误的想法当作为正确,当作为真实。这是认知上发生转变了。二个,发起心。发起什么心呢?基于邪见,对于其它的正见、正思维、正确的道理发生诽谤,不乐意这样的道理得到传播。这实际上是一个体的两个面。只要他有这种邪见,与邪见发生违背的他就不欢喜,一定要去驳斥别人。所以今天搞斗争,往往就是这样。一山不容二虎。一个人他的这种观念占了上风,另外一个观念就成不了。你做了善法以后,恶法在我们心里面就存在不了;你做了恶法,善法就存在不了。我们的心,虽然说是广阔无边,但是可以说善恶不两存。它也有一个诀窍在里面。善念不去,恶念绝难生得起来;恶念不去,善念绝难生得起来。比如,你在这个位置上,别人来了就占不了。所以修行其实也简单,针对这个方面的道理来修行,其实也简单,那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能够把正念放在我们自己的心中,能够生起强烈的正见,其它一切恶法都生不起来了。就这么简单!所以,当你一心一意念佛的时候,其它的恶法没有办法钻进来,自然而然它就是一种屏障。所以说修法,你只要专心一意地安住于现前的善法当中,有无边无际的利益,因为无量无边的恶法都生不起来。你要能够心心念念都这样坚持,持之以恒,修行就成功了。所以,千经万论教你的方法落到这一点上。简不简…

《《因果明镜论》讲记 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