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因果明镜论》讲记 七▪P3

  ..续本文上一页单?简单。说这个世间上的事情不管再复杂,不管再多,你总要一个事情一个事情地做,这样就简单了,要化复杂为简单。不要把那些东西都放在心里面,只要分得清楚轻重缓急,先做哪一个,后做哪一个,分清楚以后,就把心落实下来,选自己要做的事情,清清净净,专专心心,欢欢喜喜,圆圆满满地做,这就得法了。

  所以修行也是这样。不要看三大阿僧祇劫的业障,不管它再多,你只要安住于现前一念心上,好好地修,好好地思维,好好地安住于正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三大阿僧祇劫的业障清净干净。原因是什么?就是这样。只要你把一句“阿弥陀佛”念好了,只要我们的自心好好地安住于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的恶业都生不起来。慢慢地,念念之间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我们的功力深厚了,是非,一天一天都在消失;业,一天一天都在消失,消业。功德一天天在增长。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一种修行方法。说念“阿弥陀佛”是这样,我们持咒是不是这样呢?也是这样。我们参禅,安住于当前的心念,是不是这样子呢?或者说我们安住于戒律当中,时时刻刻让我们的心安住于戒律当中而不违背戒法,是不是这样子呢?还是这样。修行,往往就是这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能够把你这一念正念,当前介尔一念安住好了,往往就能够好好地修行。所以,你需要知道很多吗?也不需要知道很多。有很多人,他说:“师父,我就是没有知识,听了也记不了。”我说:“你知道阿弥陀佛吗?”“知道。”“能不能念?”“能念。”“好,只要知道这个你就成功。”这也很简单。不念“阿弥陀佛”,你说你念“观世音菩萨”,可以。你说你念“嗡嘛呢叭咪吽”,也可以。只要你把心好好地安住于法上,天长日久,这就是功夫。说一千道一万,都要落实在这样的功夫上。如果不然的话,就很艰难。所以,心念,它有这样一个窍诀在里面。前念的善心不去,后念的恶心就来不了;前念的恶心不去,后念的善心就生不起来。所以,要知道这个心,说宽也很宽,说窄其实也很窄。你掌握这种诀窍,用在修行过程当中,其实并不是很复杂。只要得了法,这样去修就能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专专心心去修,六根都能够收摄起来,八万四千烦恼都能够收摄起来。这是邪见的发心,在认识上他认为他的邪见是正确的,真实的,圆满的。由此,他就要排斥真理,诽谤真理,那就是发起心。

  第三个,加行。依这种发心而策发各种各样的实际行为。比如,诽谤。排斥真理。有诽谤因、诽谤果、诽谤作用、诽谤有这种事,分为这样四个方面。首先,谤因。比如,善有善因,恶有恶因,善因恶因将来都要结果的,他、认为我们今天所有的行为无善亦无恶,没什么善,没什么恶。这个是诽谤什么?诽谤善因恶因,认为没有。认为善因恶因没有结果,这是第二个,谤果。认为善因不能够结安乐的果实,认为恶业不能够结痛苦的果实,认为异熟果报不存在,为善没有作用,为恶也没有作用,将来没有结果。这是谤果。第三个,谤作用。谤作用分为三种,一个是诽谤殖种,二个是诽谤持种。比如,认为自己不是父母所生;诽谤往来作用,否认前世后世的存在;或者诽谤受生作用,就是否认化生有情的存在。这些都是诽谤作用。比如说,我们今天念起念落都是在殖种,善念恶念起来以后,它在心里面有影响,它就把种子种下去了,就相当于殖种。阿赖耶识又能够把善念恶念的种子保存下来,只要你没有忏悔,没有对治,没有修法,乃至没有结果,这样的种子(因)不会轻而易举地失掉。我们平时所说,比如你对一个人的嗔恨心,如果不加以对治,就会发现一天比一天厉害,一天比一天厉害,见了他你就不高兴,见了他你就要冒火,见了他你就要用白眼对他。为什么这样呢?说:“你昨天已经嗔恨过了,今天就过了!”“没有!”昨天嗔恨他没有对治,今天嗔恨心一面临对境的时候更厉害。平时所说的怀恶不舍,怀恨不舍。再比如我们的善念,昨天看他很高兴,今天你一看他还高兴。照理说昨天的行为已经过去了,今天应该没有了,但是今天你一见还高兴。隔了二三十年你再见他,“这个人太好了!”你还高兴。为啥呢?内心有持种的作用,阿赖耶识有保存种子的势力。今天我们认为在事情上不是父母所生,于是对父母不感恩,这就是诽谤作用。诽谤往来作用,比如从前因后果,从前世一直到今生乃至到后世,你诽谤其不存在,这就是诽谤作用。诽谤受生作用,比如将来你因为这些业而托生在什么地方,就是受生作用,你诽谤这些不存在就是诽谤作用。第四个方面,谤实有的事情。毁谤实实在在的事情。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没有。这就是诽谤它。说:“阿罗汉有没有?”“没有。”“圣贤有没有?”“没有。”他没有见到,从自己非常狭隘的认识观念当中,诽谤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事情。说:“佛有没有?”“没有。”今天很多学者他去考古,两千五百多年之前释迦牟尼佛存不存在?考古过来,考古过去,得出一个结论:释迦牟尼佛不存在。为啥呢?没有考古依据。所以这是非常狭隘的一种。比如,今天他是从自己的父母生出来,父母又有父母,父母又有父母,这一生的父母考据得出东西,自己的祖祖辈辈越考东西就越少,时间拉得越长他就找不到根据了,“完了,我自己不是从祖先而来的!”你说这个狭隘不狭隘?这是非常狭隘的东西。天长日久,自己的认知不能够完全认识这种东西了,他就否认它不存在。就想我们今天否认历史一样,不能够认为历史真实存在,过去了就不存在了。是不是不存在了?不是。我们今天的人,好多都活在历史当中。比如,上一代的历史,今天在你的身心行为当中还能找出非常对应的东西,你的祖祖辈辈。你看生了一个小孩以后,看这个小孩长得像谁呢?鼻子像妈妈,眼睛像爸爸,乃至于从性格上也能够分的出来,这个性格对谁的脾气,那个性格对谁的脾气。有没有这种东西?他有对应的东西,哪里会没有。我们这个人,能脱离历史而存在吗?不能够脱离历史而存在。我们多生累世所造作的业,虽然说成为历史了,只要它还没有结果,只要它还没有对治,只要它还没有忏悔干净,它一定在我们的身心上要发生作用。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传递,一直到今天它还是存在着这种势力,乃至将来说由于业力的关系地球也不存在了,但是我们的业力还存在。地球不存在了,我们由于业力,将来往什么地方去受生呢?自然而然会有地方给你往生。就像我们自己,由于业力,身体躺在床上,但是心由于业推动着就往生到梦境当中去了。一会儿到天堂,一会儿到地狱。但是醒过来,天堂地狱在哪里呢?好像不存在。这都是你自心造作的。所以,这种东西它是有作用的,不能够否认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不存在。这就是加行。从因果作用和实实在在的事情这四个方面,由于邪见而发生诽谤,这就是邪见。

  邪见怎么才算是究竟呢?执持这样错误的见解,愚痴的见解,内心决定对其它正确的道理要进行排斥,进行诽谤,邪见就算究竟了。今天,只要你有一个不正确的见解,很难接纳正确的道理。我们平时所说,障碍有很多,有烦恼障,有所知障。烦恼障,就像刚才所说的贪心、嗔恨心,它就要产生障碍,叫烦恼障。所知障,往往就落实在邪见上,愚痴上。你的内心里面有邪见的时候,价值观确定了,其它的观念就进不来,自然而然有一个屏蔽作用。所以,生而为人难免就会拉帮结派,难免就会画地为牢,难免就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自己观念不相合的,自然而然就排斥别人,所以就会发生这样的抵触与诽谤,不接受。这是邪见心达到究竟。

  邪见要圆满,具备有五种方面的心。第一个,愚昧心。什么叫愚昧心呢?不能够如实地了知所应该知道的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所知障。要想了解真理,要想觉悟世出世间一切法理,这个就是障碍,就是成见,就是邪见。它往往障碍我们觉悟不了。这个就是愚昧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愚痴、无明。无明,不是说你没有见解;愚痴,也不是说啥都不知道,就像畜生、娃娃一样啥都不知道。不是那样的。往往愚痴就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邪见上,错误的见解上。他还蛮以为自己很聪明,蛮以为自己很正确,就有这种观念。我们平时说愚痴是你啥都不懂,这叫愚痴,不是那样的。啥都不懂的愚痴,是另外一种。这种自以为自己很了不得,自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但是自己的见解偏偏是与真理背道而驰的,那就是愚痴心,那就是愚昧心。

  第二个,暴酷心。什么叫暴酷心呢?对于颠倒的、错误的道理很欢喜,很依赖,谁要是排斥,驳斥他这种不正确的道理,他要生嗔恨。他一旦有成见了,要想让他改变,他要跟你打架,要拿刀子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印度那些辩经的,高僧大德为了去度化他,用正确道理把邪见给他破斥掉了,让他转变道理。往往师父还很高超,辩输了他就知道这种道理不存在,也就改变了;徒弟,就不能够以道理为核心,辩输了自己还不服气,往往就要拿刀子去刺杀别人,要把别人杀掉,只要把你杀掉我这个道理好像就存在了。其实哪里是那样呢?你把别人杀掉你的道理还是不成立。所以,这种暴酷就表现在这种地方。对于这个见解,他很依赖,很看重,不允许别人去破斥它。如果别人去破斥它,他要千方百计地维护它,甚至要伤害别人。今天他的见解是那样的,你让他改变观念容不容易?不容易。所以我们说,娑婆世界众生刚强,难调难伏。你又要善巧,又要让他欢喜,又要让他改变,容不容易?不太容易。人家说:“慈悲出祸害,方便出下流。”太慈悲,太方便,太将就他了,他什么也改变不了。相反的,你要拿起棍子了,现愤怒相了,要降魔了,要伏怪了,这个时候你彻底把它降住了,他能够改变过来。但是对众生非常不容易,你要现愤怒相,…

《《因果明镜论》讲记 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