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不间断,每一天听经你都在积累福德资粮。天长日久,这个功夫就不是别人比得了的。所以,今天看你没有变化,明天看你没有变化,再过两年三年就有大变化,“你这个人怎么变了呢?”还不是从因果当中修集起来的。
所以,内心的因果以小感大,比外面事物上的因果实相来得更为明显。在《贤愚经》中,给我们讲了两个公案:有一天清晨,佛与阿难到城中去乞食,在路途上就看见一群小孩在做游戏。这些小孩用泥沙堆砌宫殿、房屋,又做成仓库储藏“财宝”、“五谷”。这些财宝、五谷都是些泥土。我们小时候玩过没有?玩过。其中有一个小孩老远就看到佛走来,他凝望着佛的庄严相好,内心里面禁不住非常欢喜踊跃,立马跑过去把自己“粮仓”里的“谷子”,其实都是泥土,虔诚地用手捧着,想要供养佛陀。但这个小孩身体矮小不能直接递到佛陀的钵里,于是他就对身旁的同伴说:“我踩在你的肩上供养五谷,可不可以?”他的同伴也很欢喜地答应了。于是这个小孩踩在同伴的肩膀上,将这把泥土供养给佛陀,佛也俯下身子接受了小孩的供养。然后对阿难说:“你拿这个小孩供养的土去涂我的房屋。”这天乞食完毕以后,返回祗桓精舍,回到寺庙里了。阿难就将泥土涂在佛陀房子的一面。涂完之后,阿难去见佛陀,佛告诉阿难:“今天这个小孩以欢喜心供养了泥土,这土涂沫在佛房屋的一边。他因为这个功德,在我涅槃百年之后,应当作国王,名叫阿输迦。就授记了。另外一小孩,要给他当大臣,他们共同统治南阎浮提一切国土,兴隆佛法僧三宝,广设供养,他会把佛的舍利分布到整个南阎浮提,且为佛造八万四千座佛塔来供养佛的舍利。”这个小孩后世就转生为印度的一代名王,就是阿育王。
这个小孩仅仅是在游戏,然后把泥土当五谷来供养佛陀,就因为这个功德做了大国王。帮助他供养的小孩,居然也成为他的大臣。你想一想,一把泥土在土上有多少?可以说无量无边,但是它能结下这个结果,不是因为泥土的原因,而是因为小孩发心供养的功德。所以,在一切修行当中都是观照于心。看我们的发心如何,一切佛法都为修心。只要把心修好了,功德就从自心当中来,福德资粮就从自心的因果当中来产生。所以,我们心里原来没有的,可以产生,无中生有。为什么?有因就有果。就怕你不造作因。这个小孩的供养,如果拿到今天来说,相比我们做的供养是很多很多的,扫地供养,赞叹供养,乃至用鲜花供养,听经闻法依戒定慧修行来供养。如果你天天都这样,想想这个功德将来有多大?小孩仅仅供养一把泥土,他就可以将来当国王。如果你好好地用虔诚恭敬心,来供养十方诸佛,礼拜十方诸佛,请问以后所结的果实有多大?可以说无量无边。所以,我们一想起这些内心高不高兴?法喜就是这样产生的。要是懂了道理以后,每一天都告诫自己:今天我又上了早殿了,又诵了几部经,又持了多少咒了,又念了多少佛了……这样如理修习,有因必有果。将来所结的善业善果,暂时的人天福报,乃至究竟地解脱圆满的福报不知道有多少!一想起这些硕果累累的功德,然何不生法喜之心?
所以,很多人修法,修了很久还是一个黑脸包公,起不了欢喜心。他说:“师父,我是不是修出问题来了?怎么修了这么久心里面不欢喜呢?”原因就是对功德想少了。念佛的人,今天念,明天念,年年念,但是他念得无精无神,念得不欢喜,念得焦眉烂眼。为什么?他没有去想这一句万德名号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由于我们这样念念之间念“阿弥陀佛”,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说世间上的果报,就是究竟成佛的果报也是指日可待。不然,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修行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阿僧祗劫,你才能够成就道业。今天做一天就很不耐烦了,念一个月就很不耐烦了。请问,你今天至少得到人身能够修行,还能够遇上佛法,有善根了,假如这一辈子无常以后,你的人身还保得住吗?不一定保得住了。哪怕是生而为人,是否有善根能接触佛法?今天内江四百多万人,有多少人接触佛法?内江城里四十万人口,又有多少人来听经闻法?把数字两相比较,我们今天有缘听经闻法,有缘念佛学佛的究竟占多大比例。今天我们在座的非常幸运,都已经在这少数的人当中,真是难遭难遇!这就是平时说要作难遭难遇想,要做稀有想。你想得起来吗?只要你想得起来,为什么不高兴?!一想起来肯定高兴!一高兴了肯定不愿意间断!不愿意间断,善业种子一天天都在增长!所以,要善巧思维,善巧用心。“运用之妙,在乎一心。”所以,虽然我们今天没有做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在平常的修行过程当中,真是非常地难能可贵。想到这些我们应该高兴。这就是由于思维法而来的欢喜。
你只要会用其心的时候,会思维佛的功德的时候,法喜什么时间不产生呢?不要说思维法的功德,有时候我看到供桌上的这一朵花也很欢喜。为什么?这不是平常的花,是居士们的心花,心花怒放,放在这里很美丽。看到的不仅仅是花的美丽,而是居士心的美丽。欢不欢喜?很欢喜。在世间上吃一顿午饭,看到美味的时候,嘴都笑得咧开了。法的功德,超出美味多少?超出花朵多少?难道还不能够引起你的欢喜吗?今天有人给我发了个消息,他说:“师父,有同修说末法时代,祈求其他菩萨不如祈求地藏王菩萨的功德大。”其实,佛法平等,哪一位菩萨都有他的因缘,不要在诸佛菩萨中妄比高下。法无高下,对基者良。一切的佛,一切的菩萨,要是你有感应那就有缘。怎么是缘呢?感应从哪里来?就是要侧发你的心,激励你的心。看看你能不能够如理思维,能不能够起善根,看你能不能够与这尊菩萨相应。只要你相应了,哪一尊菩萨的功德都大。所以,一切法应该回归到自性当中。只要对基了,能够侧发自己的善根了,感应就来得最快,来得最大。所以,要好好地把这些法用在心里。要是不用在心里的时候,说释迦牟尼佛的功德大,但你对释迦牟尼佛一点感觉都没有。念了十几二十年的释迦牟尼佛,没有感觉。到最后,你说修行有没有感应?相当于冷水泡石头,再泡多少万年石头也不能够当鸡蛋吃。原因就在这个地方。所以感应的大小,一个是外面的诸佛菩萨,二个是我们内心相不相应。
还有一个公案,说佛在世的时候,有批商人前往其他国家经商,商人带了一只狗。行到半途中,人马困顿,商人们就地休息。当闲静时候,趁商人不备,狗就去偷商人的肉,但是很不幸,被商人发觉了,遭受一顿毒打。狗脚被打断,最后被弃于旷野之中。当时舍利弗以天眼看见这只狗,挛躃在地,腿被打断了只有蜷在地上,行动不方便。饥饿困笃,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没有生命了。舍利弗尊者随即著衣持钵,穿上袈裟,拿上钵,进入城里乞食。粮食乞到以后,立刻以神通飞到这只狗的面前,以慈悲心哀切地将所乞得的食物喂给狗吃。渐渐地病狗的身体得到恢复,它内心欢喜,踊跃异常,这时舍利弗就为它讲经说法。给狗讲经说法它能听懂吗?也能够。你看经常和你的狗交流,说这样,说那样,说着说着,狗和你的感情就不一样了。你说它听不懂吗?听得懂,不要以为狗听不懂。所以对一切动物都可以讲经说法,乃至对于一切植物你也可以讲经说法。种花的,有个人说了个例子,种花的人整天对着花叽叽咕咕,跟它交流,跟它说话:“牡丹花,你要长好一点,要不然对不起肥料啊!”整天跟它谈情,整天跟它唱歌,结果这支花长得非常壮硕,开得非常鲜艳。农民种谷子,种庄稼,老农民没事就扛着一只锄头,到田地里面,就跟它说话,跟它唱歌,跟它聊天,这个庄稼长得很好。怎么来的?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你对植物、动物都可以交流。这只狗听了法以后,不久便命终,超脱转生为人。由狗转生为人不容易。以前我们说,只要遭受到三恶道的果报,很不容易跳出来。变为畜生了,还有多少机缘做善事呢?没有多少机缘。有些狗恶性不改,生而为狗只能够去咬,去起嗔恨心,去造作恶业,能够造善业的有多少?不像人。人,要造作善业很容易。所以,因为舍利弗的教化功德,这只狗命终以后转生为人。后来阿难问佛:“这狗过去时候究竟是造作什么恶业,导致它今生今世堕落为狗?”佛告诉阿难:“过去迦叶佛时,有众比丘聚集在一处,其中一个年少比丘音声非常好,很响亮,梵呗唱赞十分善巧,人人爱听。另外有一个老比丘,他的声音不如少年比丘,声音非常浑浊,暗钝。诵经,唱梵呗时往往不行,但他自己还是喜欢唱,没事的时候,自娱自乐。但这个老比丘,实际是出家功德圆满,已经成为圣者阿罗汉。当时老比丘在自娱自乐的时候,年少的妙音比丘听见了,很听不惯,自视自己的声音好,非常傲慢,就呵斥老比丘:“长老,你的声音真像狗叫。”等他骂完,老比丘便呵斥他:“你认识我吗?”年少比丘说:“怎么不认识?你不就是迦叶佛时的比丘吗?”上座看他还不惊醒,点醒他:“我已成就阿罗汉的果位。沙门仪式,一切都具足成就!”年少比丘一听警醒了:“既然是圣者阿罗汉,我这样呵斥他,诽谤他,果报不得了。”顿时心惊毛竖,惶恐自责。随即近前,在老比丘面前忏悔过失。当时老比丘接受了妙音比丘的忏悔。因为这妙音比丘发出恶口的罪业,说恶语骂阿罗汉,因此在此后的五百世中,常受狗身,倍受痛苦煎熬。
一句话,五百世中沦为狗身,倍尝诸苦。一辈子受狗身已经很痛苦了,五百世做狗,罪业太大了。但是罪因,仅仅是一句话,呵斥老比丘:“你就像狗叫。”如果拿这样的因果来检点我们,今天要吓死几个人。因为什么?我们所发出的恶口比妙音比丘所做的恶口事业不知道要广大多少倍!但是我们知道忏悔吗?往往我们还不知道忏悔。所以,发恶口的时候我们很勇敢,很无知,很无畏。但是,如果你知道这样的因果要把人吓死。所以,有些比丘在得了天眼通以后…
《《因果明镜论》讲记 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