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果就是这样,表面看好像凭着谁我们富贵起来了,其实都是各人的业。
有一天,波斯匿王睡觉之前,听到两个内官,就是宫内的执事者在争论。两人当中的一人说:“我这一生一世全仰仗波斯匿王,我的生活才这样富足。”另一人驳斥他:“不对!是自己的业决定了自己的人生,并不依靠大王。” 波斯匿王听了以后,你说他喜欢谁?喜欢主张依靠他而过活的人,想:“这个人还知恩图报,受我的恩德。好,这个人可以奖赏。”于是派人告诉王后:“等会我派人前来,你可重赏他。”先约好。然后又把那位说“依靠波斯匿王而过活”的人叫来,令他送美酒给王后。谁知这人刚一出门,鼻孔中就出血,难以前行,他请那位说“依自己的业而过活”的人帮他把东西拿去。这人把东西教给王后以后,重到了重赏,王后把钱财、衣服、璎珞奖赏给他。内官回来见到波斯匿王,波斯匿王一看,不是自己所派遣的人,深感意外,把说“依王而过活”的召来,问:“我叫你去,为什么不去?”这人以实情相告:“大王,我不是不去,我刚要去,鼻孔中就出血了。”阴差阳错,得到奖赏的是另外一个人。所以,波斯匿王听了以后非常感叹:“佛所说的话真实不虚!自己造的业还自己来受报,并不是他人所能够主宰的!”
所以说,世间上有很多非常狂傲的人,以为自己就可以主宰别人的命运。随便发脾气,随便剥夺别人的权利,随便损害别人,好像自己就是上帝,能够决定别人的苦与乐。但是不一定。我们看世间上的人害人,谁把谁害住了?往往都是越害越聪明,越害越有前途。没有经过苦难,往往还成长不起来。所以,我们自己的业自己受报,并不是别人能够主宰的。波斯匿王想将受用赐予说“依王而过活”的人,但是哪里料到这人没有种此福因,他就没有办法领受赏赐,而他不愿赐福的人,说“依自己的业而过活”的,因为自己有福报,有这种因,他居然得到了。所以,苦乐果报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感召,并不是“万能的主宰”,上帝,所能赐予我们的。
基于以上自作自受的道理,我们应该明白惟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未来的果报取决于自己现在所造作的善业恶业;我们的前途和命运只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就看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人生来实现这一生一世生命的价值。所以,我们平时说学佛学的是什么?学的是自爱、自立、自尊。就是在生命的每时每刻,对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身口意三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造作,都要负有责任感,这样才会一生无悔。能够谨慎自己的造作,不要造作恶业,大量地积聚善业,乃至要积聚世出世间一切圆满乐因,这样未来才很光明,才很快乐,才很圆满。所以,明了自作自受的道理以后,就不要再期待,不要再依赖了。有的人学佛学成依赖分子,“佛,你来救我!这辈子就靠你了!”但是自己坐着,什么善业也不积聚;佛给他讲的经法,他也不学习;教他要如理思维,他也不思维;教他要好好闻思修,他也不好好闻思修;就想坐着,想现成。一滴汗水都不流,一点辛苦都不付出,一点修学都不付出,就想:“我要往生,我要成佛!”这样的人能不能往生,能不能成佛?我看就是痴心妄想。为什么?往生有往生的因果,成佛有成佛的因果,而这一切都要依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把自己身口意三业谨慎地掌握,要为了成佛的因果好好修。所以说,不管通途法门也好,净土法门也好,自作自受的原则是前提。有人说:“我念佛,凭他力往生,我就可以超脱出自作自受了。”虽然依靠“阿弥陀佛”这句万德名号,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殊胜的依正二报,我们可以快速成佛,但是它始终只是一个殊胜的条件而已。但是,能不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能不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帮助,关键看我们自己的内因——信愿之心具备没有。如果自心的信愿之心不具备,阿弥陀佛再圆满,也没有办法得到加持。所以说,这样的道理每个人都要清楚。不管是通途法门还是净土法门,道理都是相通的。所以,自力、他力结合在一起,只不过在自力他力的过程当中,阿弥陀佛这种缘分实在是太殊胜了。但是,如果你自己内因——信愿之心不具备的话,再殊胜的缘分也接不通,也得不到加持,得不到帮助。所以这一点要清楚。我看我们这里念佛的,成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是不守口,不摄意,左瞧右瞧,东张西望。一句“阿弥陀佛”念得不滋润,到最后一个念佛七下来,说:“师父,我怎么没有多少受用呢?不是说阿弥陀佛那么厉害吗?我念了七天咋没多少感应呢?”你说怪阿弥陀佛还是怪你自己?当然怪自己。你要虔虔诚诚,至诚恳切,专专心心,不东张西望,一个念佛七打下来肯定有不一样的感觉。所以,一句万德名号要能够摄心,要从自己信愿之心才念得起来。如果这样好好地念佛,内因具备了,外在人家的帮助,诸佛菩萨的加持,自然而然就能够领略。所以说,我们自己不救自己,世间上所有的人都想救你,也没有办法,救不了。所以要懂自作自受的道理。当然,你把这样的因造作起来以后,我们把阿弥陀佛当成唯一的救主,依靠殊胜的万德名号,以信愿之心到最后,还是自业自果,还是你自己修来的。所以,阿弥陀佛这种殊胜的加持条件,还是要依靠自己修为,所以不要简单地说:“他力信仰,我们自己的努力就全部不要了。”你坐着睡觉,阿弥陀佛能加持你吗?你心地里贪嗔痴不能够对治,阿弥陀佛能加持你吗?所以,今天我们就是念佛,也要知道念佛的道理。特别的法门,它和普通的法门自然有圆融的地方,自然有相通的地方。好多念佛的人,对通途的业果法则没有了解,所以就养成了依赖性,养成了自己不修行,养成了一句“阿弥陀佛”,没有信愿之心,念得不滋润。念了一辈子,没有什么受用。非常可惜!把自因自果好好了解以后,到最后阿弥陀佛还是自性的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自性的西方极乐世界。自他圆融。如果说失缺了我们自己的信愿之心,自他怎么圆融?他力法门怎么显现得出阿弥陀佛殊胜的力量?显现不出来。所以,我们今天要把这种道理明了。这是第一个法则,因果的第一个规律,自作自受。
第二个方面是苦乐法则。天边无际的众生,由于自爱的本能,没有不希求安稳快乐,没有不希求逃避痛苦的。离苦得乐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即便我们觉得微不足道的蚂蚁、蚊虫,也是每一天都在寻求自己的安稳快乐。然而大多数的众生根本不明了苦乐的法则,不知苦乐来源于什么地方,所以根本没有办法踏上安乐的正道,往往背道而驰。我们想求得安乐,但是从来没有种下安乐的原因;想远离痛苦,但是每时每刻都在制造痛苦的原因,如果这样我们怎么能够离苦得乐呢?世间上的芸芸众生,他喜欢受苦吗?傻瓜才喜欢自己去找苦吃;他不喜欢快乐吗?人人都喜欢快乐。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根本无法离苦得乐呢?原因就是愚痴、无明。不知道快乐来源于什么地方,不知道痛苦来源于什么地方。其实苦乐的根源和我们的心息息相关,苦乐的根源在于我们自心,苦乐的根源就是我们自己所造作的业。
每当我们生起善心,说爱语或者帮助他人的时候,内心总是那么满足,总是那么欢喜;反面,如果我们生起恶心,说粗语,损害他人的时候,内心快不快乐?不快乐。举起拳头打在别人身上的时候,它的反作用力等于打自己。痛苦还是自己的,所以是损人不利己;我们用恶语辱骂他人的时候,也许言语还没出来,心里的恶心已经形成了。自己舒服吗?你说一句赞美别人的话,你的心是那样的光明爽朗;你说一句骂别人的话,还没有骂出来,脸孔就相当于阎罗修罗一样的憎恶。是不是伤害我们自己?还是伤害自己;当你在想阴谋诡计害别人的时候,也许你的行为还没有发出来,阴谋诡计已经让你变得很龌龊了。所以,这些实际还是损害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在做恶业的时候,没有起观照。当仔细观照以后,就会觉得内心实实在在是不快乐的,是压抑难受的。所以这种因果法则,在我们自心就可以体验。要观照自心,要认识自心。这些天学诚法师在网上讲《百法明门论》。《百法明门论》讲的是什么?更多的就是揭示内心的因果。内心的因果不待求诸于三世,而求诸于当下,回光返照,你就可以体验到百法唯识的因果。你起个善心,它会带来什么结果?唯识因果给你揭示得清清楚楚。你起个嫉妒心,它将会带来什么结果?因果给你揭示得清清楚楚。实际上《百法明门》,就是一道门,就是明了自心,明了自心的因果缘起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说业果缘起和唯识缘起也是圆融的。希望你们空了去听听学诚大和尚讲《百法明门论》,揭示自心的因果。
所以,这是人所皆知的浅近常识,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内心,就发生在我们的当下。而苦乐的范畴远远不仅于此,凡是一切适悦人心的感受都可以称之为乐受,一切使人心不适悦的感受都称之为苦受,它包括外面的环境、身体、心理所引起,发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一切处的感受。关于这一切苦乐感受的来源,成道的圣人比我们见得更为深广,更为彻底,无数的佛菩萨都觉悟到宇宙中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巨细无遗地贯穿于万事万法当中。所以,我经常说,不管你信不信佛,哪一个宗派都是。包括执政党,它主不主张与人为善?为人民服务,解放生产力,为老百姓当家作主等等,难道不是体现一个因果吗?还是体现因果。所以各大宗教,都要讲善恶法则;各种文化,几乎都要讲善恶法则。这些值得引起我们自己的重视。
这条永恒的因果法则,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他这样归纳:“不论是凡夫还是圣者,他们身心相续当中所有的安乐感受,下至地狱众生能够得到一丝凉风的快感,都是往昔造集善业的结果,绝对不会有从不善业产生安稳快乐的可能;反过来,众生相续中所有的痛苦逼迫,上至圣者阿罗汉,它身心相续当中所…
《《因果明镜论》讲记 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