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烧焦了的,不起作用。所以佛叫众生都要起大悲心,要发菩提愿,要成佛度众生,人人都能成佛。
佛字怎么讲?佛就是Buddha,佛陀的意思就是觉者,觉悟了的人,菩提是觉,佛陀是觉悟了的人。众生就是没有觉悟,这是一个譬喻。说觉有三种觉,一种叫本觉,我们学念佛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叫本觉,本来是佛不等于你现在是佛。为什么说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话一定要懂得。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有成佛的菩提种子,能够成佛的根子,有这一套本钱,本来就是可以成佛的,本来就是与佛齐等的,你能够觉嘛。一切众生都能觉悟,一切众生都等于那睡觉的人能喊醒,不像死人喊不醒了,一切众生等于在睡觉,本来是可以醒的,他现在就在睡觉一样。
为什么要睡觉?由无始无明。从哪年起我们变起的众生?不晓得,起了无明就变了众生,本来都是佛,可以跟佛一样,有佛那么大的功德,无始以来无明把我们跟着,本来都是清清楚楚的人,打瞌睡了。无明就是睡眠,就像瞌睡来了一样,这个人就糊涂了,糊涂了就成了老凡夫,虽然是老凡夫但你那个能够成佛的本能在,就像我们睡着了可以喊醒,不同于死人。这就是说虽然我们是凡夫,我们都具备本觉,本来是佛,本来就有成佛的佛性,所以先要承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但我们有佛性,乃至六道众生都有佛性,所以地藏菩萨才能发那么大的愿,众生都要度尽。如果他没有佛性,你怎么把他度尽呢?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光我们是人,佛性就是本觉,本来具足的。
另一个就叫始觉,始觉是我们最初遇到佛法了,我们有点善根,培了福,然后就遇到佛法了,我们就开始相信佛法,对于这个世间开始有点认识了,我们就开始学佛法了,就像那个人被喊醒了,要醒了,开始觉悟,还没有真正清醒,我们开始遇到佛法,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发起信心,有点始觉了,从这个开始慢慢学佛的经,听善知识给我们讲佛法,自己修行。就像一个人睡着了,人家在喊你,听到了,虽然没有醒,但你听到了,你在自己鼓劲要想醒了。这样修行到后来,一直到成佛才完全的醒来了,就叫满觉。也叫觉满。清醒了,成佛了。
觉有三个阶段,本觉是我们本具的资本一样,始觉是我们遇到佛法了,遇到善知识了,种了善根,自己向佛法走了,从我们开始学佛法一直到我们成佛,都是走的这个阶段,一步步向着佛这个道走,到了成佛就叫满觉。满觉如十五的月亮圆满了。菩萨,十地菩萨都不圆满,只像十四的月亮,智慧没有完全圆满。要成了佛才像十五的月亮。我们念佛一定要懂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都能成佛。所以我们才敢相信念佛成佛。念佛这个法门就是要相信念佛就能够成佛。
为什么念佛就能够成佛?因为我们本来有佛性本来就是佛。念佛就能把我们的无明烦恼洗干净。洗干净了最后就能成佛,这就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能成佛。
一般讲佛是自觉,佛是无师智,自己就觉悟了。释迦牟尼佛成佛哪个教他的?佛自觉。觉他:觉悟别人,自己醒了还把别人喊醒,就像大家在房子里房子着火了,有个人醒了,他要把其他人都喊醒才对;如果他醒,不喊人,就不对了。阿罗汉就是房子烧起来了,他一个人跑了,不喊别人,不像菩萨,还觉他,还把别人喊起来。生死可怖,生死大海你们在这里危险得很,大家都要起来走。我们心经念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波罗僧揭谛:大家都要走。这个就是发了菩提心的人,这是菩萨,不但自己要成佛,还让别人成佛,这才叫菩萨。但是菩萨还没有成佛,要到什么时候?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行:heng就是采取行动。你光是觉悟了晓得这个娑婆世界苦,要出去,你不采取种种行动,也不能出去。行:heng就是有种种行门,依佛法修行。觉就是知,行heng就是行,要知行合一。光是有认识,你不实践,那也不行,所以又要有觉悟,又要有实践修行,这就是菩萨。菩萨是正在修行望着佛的果位走,还没有圆满,到了功德圆满那就成佛了,所以叫觉行圆满。觉就是现在话说的认识,佛才彻底把世出世间的道理都认识了,所以称为觉悟了的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字就这样简单讲了。释迦牟尼佛是这样成佛的,阿弥陀佛也是这样成的,佛佛道同,哪一尊佛都是经过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到后来功德圆满了就成佛了。
“说”讲经的人以三个字解,叫“说所怀也”。古写的“说”与悦通,所怀:就是心里想的事情,自己的抱负。这个人的雄心壮志,叫所怀。佛的所怀,佛的雄心壮志就是要度众生。众生的根机成熟了,佛就为他们说相应的法,不说,佛心头过不去,就像我们心头有话,非说不可,不说心头过不去,说了就欢喜,舒服了。佛就是为了要度众生,有这么殊胜的法门,西方净土这个殊胜法门,不给众生说佛心放不下去,非说不可,说了心头就舒服了。所以佛就是要给众生说法,众生机缘成熟了,该听什么法佛就说什么法,成了佛就了不起,不像我们凡夫,佛在定中可以到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面前都可以给他说法,现在要说阿弥陀经这个殊胜的法,佛看到众生的根机必须要用这个法门来度,所以佛才非说不可,不说他老人家心头放不下,说了他就丢心了,所以叫说(yue)所怀也。
从前我们在北京听喜饶大师讲经,他的那个秘书给他当翻译,就告诉我们:“这个老头,三天没有人来听经,他就不高兴”。因为他肚子里一肚子的佛法没有人听,他就过不得了。那时听经的人少得很,在喜饶大师那听经的只有我们少数五六个人。所以善知识跟佛一样,他要给众生说法,说了他心头才舒服。“说”就是这样讲的。说出来了心头就痛快了。
一个字一个字讲,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我们平时讲得多了,今天我们不再讲了,你们同学们应该对释迦牟尼佛应该多学习,把释迦佛的历史翻来看,把佛的传记拿来读。读书就是最大的享受。现在我们主要讲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我们熟悉的,释迦牟尼佛就是来给我们介绍阿弥陀佛而说这本经,怕我们这些东土众生不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悲心,你们还有一个大靠山在那等着你们,你们都不知道所以要给你们说。经就是说阿弥陀佛的依报正报的庄严,说阿弥陀佛的悲心、功德。阿弥陀佛为极乐世界的导师,导师就是给你带路的领路人。你要到极乐世界去,要阿弥陀佛来引导你、教化你、化导你。我们说一个人思想不通,叫人去开导。开导就是给他说话,开他的智慧,把他导引向正确的方向,开导他。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导师,引导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开导我们修行的方法,就是阿弥陀佛要来度我们。释迦牟尼佛度东土众生度得太费事了,老是不好度,所以释迦牟尼佛就给我们再介绍一位老师——阿弥陀佛。
这位阿弥陀佛他过去最初发心时是个转轮圣王,他遇到佛后发心出家修行,发了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愿在无量寿经(大本弥陀经)讲,小本弥陀经里没有讲四十八愿,所以我们应读大本弥陀经。阿弥陀佛在因中修行时发了四十八大愿,第一愿:我以后成佛我佛土里没有地狱饿鬼畜生,没有三恶趣。我们娑婆世界有地狱饿鬼畜生,危险得很,一不小心就掉在三恶趣里了。所以西方净土那个世界根本没有三恶趣,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他要精进修行,光是发了愿不修行那不行。有愿力还要精进修行,培福培慧才能够达到这个地步,才能够感得成佛以后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开辟了这个清净庄严的世界,接引念佛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地方有什么好?“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我们常念弥陀经,后面要讲,主要就是这一句。什么叫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的菩萨叫阿鞞跋致。我们这些叫轻毛菩萨,发了菩提心都叫菩萨,但是那个菩提心发不得扎实,发一会儿转过背就忘了,菩提心忘了就不成菩萨,不退的菩萨不会退菩提心,这是第一个,菩提心无论如何不会忘,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菩萨就不退菩提心了。因为我们在娑婆世界苦得很,虽然自己发了菩提心,行起菩萨道来艰难得很,众生不拿给你度。释迦牟尼佛度个兄弟来出家都要捣他的乱。这个极乐世界才能使菩萨到了那地方永远不退,他不会遇到违缘,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后,一直都是成圣人,不会当凡夫,菩提心不会退,菩萨当定了,所以叫“位不退”,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位置就坐稳当了,永远不退菩提心,所以叫不退菩萨,所以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一切众生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不退菩萨。我们这些菩萨是轻毛菩萨,当一会儿菩萨就不当,如鸡毛一样,风一吹就倒了。极乐世界的菩萨不会遇到违缘,所以到了那里就是不退菩萨。凡是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都不会退,保了险能够一直度众生。第三念不退,心中的念头要成佛的菩提心的念头不会退,做好事有本钱了,所以叫“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这说极乐世界的第一个好处,这是最大的好处,只要你去了永远都是菩萨,阿罗汉都不当,堕三恶趣更不会,极乐世界根本没有三恶趣,说了世界如此。
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为什么又叫阿弥陀佛?我们和尚那些人嘲笑我们,看到我们就说“你们都是念阿弥陀佛的”。我们是念阿弥陀佛的,阿弥陀佛是怎么一回事呢?我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对佛教有好心,有些信佛,有些不信,向我说:“那是什么一回事,我在庙里去参观,我问殿上的和尚,阿弥陀佛是怎么一回事?他给我说不上。”人家很失望,你们这些和尚怎么搞起的?在守殿堂,连阿弥陀佛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学一下阿弥陀经,以后人家问阿弥陀佛怎么回事,“阿弥陀”三字是梵语,印度话,梵语,印度人种。
世界的人种到底从哪来?大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讲进化论说人种是猴子变的,印度的说法,最初地上没有人,是光音天的天人下来…
《阿弥陀经讲记 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