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六▪P3

  ..续本文上一页呢?它的一切因果,我都随之而学。

  所以在常随佛学里我们应该有一个深切的感受,不能学人,因为人所是有缺陷的,人总是有习气有毛病的,尽管我们要接触善知识,但他一定要讲佛法,他若不讲佛法你跟他学什么?所以常随佛学非常关键,无量无边的如来,无论因果,我也都愿意随之而学,有那么多那么多如来,不仅仅要跟毗卢遮那、释迦牟尼佛去学,我同时也要跟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那么多的如来学,我们都要跟他们学,他们的发心,乃至他们最终的成就佛道,我都要学。绝对不能说只学一个。

  有一位居士给我打电话说,告诉我三皈依:“皈依佛,皈依阿弥陀佛,皈依法,皈依《无量寿经》,皈依僧,皈依观世音菩萨。”我问他“你说完了?”“说完了”我把电话放下,为什么要这样狭隘呢?佛法中有谤法一罪,如果说认为只有一种法是最好的,其他的法你去谤了,难道没有罪么?这个很可怕的。当然我们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但他常常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身边就发生了。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非常正确的知见来看到这样的事情。既不要与之闹矛盾,又要自己心中有数,否则于他一样了那是很麻烦的事。所以你看看普贤菩萨,他能够常随十方三世一切无量无边的诸佛从因至果,他都要去学,可见会观想的人学佛即学无量诸佛,学一切佛,当然我们愿意哪位居士告诉我的能从阿弥陀佛开始来恭敬无量诸佛,但这个素质是令人怀疑的,学一佛即是学一切佛,因为空性,十方诸佛如来共同一法身,一法身即是法性身,既是空性。所以他们都是佛都是空行,学一佛也就是学十方三世一切无量诸佛,并且我普贤愿意永远随学于诸佛如来,发这样的大心。从不间断,也不知疲厌,也不知厌烦,绵绵不绝,这样的愿力我们不学更待何时?当然很难很难了,能够不知疲倦,能够愿意去选择常随佛学,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很伟大了。

  下面的经文是:“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会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再一次普贤菩萨对善财童子及华严大会的大众说,所谓恒顺众生,探讨恒顺众生的问题,既是顺就法界众生善恶根性而引导他,根据他的因缘来因势利导,因为九法界众生有善有恶,声闻缘觉,菩萨是善的,地狱恶鬼、畜生是恶的,所以他们有善有恶,恶来恶度,善来善度就是恒顺,把众生刚强,难度化解了,就是恒顺。

  顺,在回向中属第七回向,《华严经》将成佛的次第分成五十二位,第一个就是十信位,十行,十回向,十住,十地,等觉,缘觉,妙觉。十回向,属于三贤位的菩萨,随顺众生属十回向中的第七回向。

  因为众生有五性;五种小乘根性:

  第一是阐提性,没有善根了。

  第二不定性,浮在中间的,可善可恶,生闻性,缘觉性,而顺的根本是顺空有不二,恒顺法性,而不是恒顺众生的恶法,自他不二,如上所学如“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的有法之中做空观,观自己空,观自己是缘起的,没有自性的,照见五蕴皆空,自然有就是空的。有就是空为什么?不可以舍呢?完全可以舍去自己,完全可以把自己贡献出来,供养给众生,一定会从这里可以改变空有不二,比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撕身喂虎,割肉喂鹰,如果没有感受到有就是空的话,是做不到这些的,也就是自他不二。顺有既是顺生死众生,顺空则能无有挂碍。顺着生死众生,我们说这是有的,但还要顺空,因为有即是空,你必须要帮助众生让他改变那种存在的那种错误观念。那才能真的割肉喂鹰,舍身喂虎。如此看来就不能偏空或者偏有,你如果偏有的话,你怎样与他讲都没有用,他总是认为自己是实在的,事物如果真的是实在的话,你说了也没有用。

  但是偏空也是错误的,偏空什么都是空了,打了自己一个耳光,自己跳起来了,“你为什么打我?”是呀!你怎么空不了了呢?你不能偏空。必须站在一个缘起中道的角度,所以不能偏空也不能偏有,若然偏空偏有,那是错误的,所以佛法要走中道,我们要想普贤菩萨学习。随有九法界善恶众生,大多数是违背法性的,只有声闻,缘觉,可能对法性有一点认同,只有菩萨是认同法性的,如果海水一般能顺而度化,所说的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微尘刹土,如大海水一般,所有各类众生差别万千,如所说的卵生,湿生,胎生,化生,据说卵生是想生的,湿生是和生的,胎生是情爱生的,化生的就很不清楚了。因为庄生梦蝶,庄子做梦,自己变成蝴蝶了,他想是自己变成一只蝴蝶了,还是蝴蝶变成自己了呢?那是化身,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佛应该从空化生。

  有的是由四大而生的。如人,地、水、风、火佛教中常说四大皆空,有人很奇怪,什么酒、色、财、气都上来了,是不是这四大错了呢?地、水、火、风,地坚硬为性,指我们的骨骼;水流动为性,指我们的血液、尿液等,火,温度,代表我们的体温,火也是动,代表我们的呼吸,是由这四大组成的,如果把他误解成其他,那是错误的。所以人是四大组成的,以及有情众生基本如此,比如说猪、马、牛、羊也应该如此。或有依空而住,夜摩天以上的天都是依空而住的,或有依卉木而住;依花依木而住,不如说花神、树神、佛教不是学神的,但是相信有神。

  生的类别,乃至威仪各有种种,有竖生的,有横生的,人是竖生的,螃蟹就是横着走,螃蟹过街横行霸道,当然这是一种歇后语。相貌也各有美丑,有的美有的丑,各类生物的价值观念也一样,人长得再漂亮,麻雀飞过来还是吓跑了,他不认为你很漂亮,他觉得你很危险,他觉得你绝对丑陋,所以美丑是因人而异的。

  寿命有长有短《逍遥游》写到“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说蘑菇初一生出来,十五都看不到,他的生命很短暂,这是植物,也属于法界。乌龟的寿命就比较长了,所以日本人喜欢龟,愿意向龟一样长寿,而中国人以为龟有别的一种意思。种类有贵有贱,动物也一样,大熊猫就比较贵了,的确是这样。所以他们的业力不同,名号各个不同,人就称人,狗就称狗。

  我们的观念也需要去改变一下,也许从老祖宗那接受下来的就管人叫狗的话,也许今天不叫我们狗的话,我们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因为是一种符号,但是我们太执著这种符号了。性情有刚有柔,南方人性格斗比较柔一点,脾气也比较好一点;北方人的性格就差一点,比较暴躁,可能于他的地理、环境、气候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也一定跟他的业力有关系。知见有邪有正,缘起性空,三法印这绝对是正法,象李HZ所说的佛法,真善忍,你看没错把,真善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要有内容啊!没有内容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呀!有一首歌叫“想你想的心痛”,人们唱起来很陶醉,以为是爱情歌曲,其实他来源是在打麻将时总想摸一张牌,却总是摸不来。就创造这首歌“想你想的心痛”。所以佛教发心很重要,佛教讲发心啊!他的发心只为一张麻将牌,而唱的人就被误导了。

  今天也有人讲“我是佛,我讲的是佛法。”那能是么?挂羊头卖狗肉,佛已经给他定位了,不是佛法,不应该如此,所以我们要有智慧眼,要有择法眼,不然你会认为非佛法也是佛法。因为你不懂,不懂就好办了吗!不懂,他想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比如月食,月食一旦出现了,中国人传统的说法是月亮让天狗吃了,天狗打不到,就把家狗打的直叫,这不是邪知邪见么?但是他认为这样做。月亮最后出来了,你看我是把狗打了,不然月亮就让狗吃掉了。这完全是乱说八道,这种知见也有人信,确实有人信。娱乐有善有恶,佛法以法为乐,人则以五欲为乐,

  当然有善有恶不一样的。意行有定有散,一个人整天躲在那里胡思乱想,他总问我:“我为什么总有妄想啊?我为什么有那么多妄想啊!”我说“既是妄想,妄想真么?他说“不真啊!”“不真就随他去把……”他说“不行啊!还是有妄想。”这就比如说有一个馒头,环境恶劣,馒头招苍蝇,然后一个,然后一个人把馒头放哪,这苍蝇飞来飞去,这个人到处赶苍蝇,弄得筋疲力尽,另一个人问他“你在干什么

  ”那人说“我在赶苍蝇,苍蝇拼命的叮这个馒头。”那人说:“哎!你把那个馒头吃了不就没事了吗!”他这时候恍然大悟,把馒头吃了,这个馒头是什么?就是我执啊!你把我执弄明白了,苍蝇还会来叮你么?那妄想还会是真的吗?你配合他才有妄想,就像开车一样,你踩着油门,你还抱怨这车为什么跑啊?是你在踩油门,是你在配合啊!你若不配合它,它可能会跑吗?你在给它充电加油,它一定会跑的。所以这个缘增加了,必定它要配合了。

  威仪有动有静,出家人喜欢静了,也有人喜欢动的,在佛法的真谛中讲“静及动,动及静。”在**大师的《悟不牵》里就是这样认为的。“静就是动,动就是静。”二者之间没有区别,就想手心和手背一样,那都是牵强的,那都不是事务的真相。衣服有优有劣,个人的财务多少或者福报的多少。衣服当然有好的有坏的,饮食有粗有细,在《维摩诘经》中讲鸠摩罗自己也是说,天人的福报是不一样的,天人福报不同,所导致他们的饮食颜色也是有差异的,同吃一种饭,颜色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福报不一样,所以福报大的人,饭的颜色非常漂亮,精美;福报差一点的颜色就差。所以说饮食有粗有细。住在各处村庄、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是没有脚的,如鱼。二足、…

《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