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也谈生活禅(冯学成)▪P4

  ..续本文上一页益善,但往往很多人也犯了个消化不良的毛病,尽管很刻苦用功,却没有转化成自己的力量,所以说对佛教经典的学修、领会本身就有一个消化的问题。消化本身就是一个学问,禅宗就是专门讲这个学问的。禅宗祖师的棒喝、机锋、转语就是在庞大、严密的佛教经典语录状况下,帮助消化的一付良药。

  深入佛法的人都知道,理论的问题要尽善尽美,学习佛法没有弄懂理论或者进入了错误的道路,那是无法修行的,所以,理论上必须是全面、正确、系统的。消化不良的结果就是对学习到的理论产生所知障,禅宗讲修行要单刀直入、简捷明快、提起能行、立地转身,但这种单刀直入需要有强大、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弄不好会误导别人,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矛盾。对佛教经典、祖师开示,很多人把它当成了知识,那它就是知识;如果把它看成实践的力量,指导我们修行的力量,那它就是力量。老是放在对祖师智慧的疑惑上,希望离开这个法还会找到更简捷明快的法,去得个秘诀就能立竿见影,是没有这回事的。这个就是因,这个就是法,就得在这方面修;这是因,这也是果,即因即果。天台宗、华严宗、禅宗都讲了很多,这都是中国佛教精髓,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三谛圆融,可以去细细品尝那个滋味;通过次第禅门,进入摩诃止观也可以感觉一下;华严宗的十法界观,同样可以老老实实修一修,把这几条梳成辫子,当成日常功课天天背、天天念、天天观,试试看起不起作用。要好好反思在古人那里能起作用,在我们这里为什么不起作用。

  生活禅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招牌,我们要把修行落实在生活之中结合自己,读佛经和祖师开示才会懂得。如果我们把佛经教典当成了概念,当成词汇字典,就完了。其实,我们自己就是一本无字天书,我们应该多翻翻自己这本书,如果我们能这样对照自己,学习佛法经典就可以看懂了,公案也可以看懂;就怕把自己放在一边,把祖师的开示当成天上的东西,那中间就永远连不上。

  现今社会变化很大,城市里到处是水泥森林,已经很难听到动物的声音,使得我们离开自己的自然性越来越远。我们更应该优化、强化自己的六根,善于使用、调动六根的功能,在社会有关领域发挥作用。比如耳朵功能好可以当声乐家,眼睛好可以当画家,舌头好可以当烹调师,手脚灵敏可以在体育界有所发挥,思维功能好可以搞科学技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前面提到的“随所在处建立学处”,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发挥,努力克制自己的弱点,尽量把自己向上、向善的方面丰富起来,尽量把天使的那一面充分发挥,别把自己魔鬼的一面表现出来。

  在浩瀚的佛法宗教学海中,选择自己学修的法门要看自己的因缘,看能方便亲近哪些善知识。在这里就有我们的大和尚,有一个方便的生活禅,大家既然能来到这里,就说明和禅宗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我希望各位同学认真、持久地在禅宗上走下去。禅宗法门可以说是无形无相,没有其他教派教义上的负担,很洒脱、很光明,但全部佛教都是禅宗的基础与依据,有了这些理论根据,我们就敢于相信禅宗,敢于在禅宗方面下功夫。禅宗的功夫是减法而不是加法,是把多余的东西——一切妄想都除掉、丢掉,丢到最后便花开见佛、会心一笑。

  本光老法师第一次和我们见面时讲:“我没什么教你们的,什么都没有,你们自己去学就行了,但有一点可以教你们,无论你们到什么地方,你都会觉得比别人高那么一点点。”当时我很诧异,我凭什么比别人高明一点?法师讲:“这叫做般若,如果学了佛法的般若智慧,不比别人高明一点点,那是怎么学的?”当时一听就有些信心。我们真正如实地在佛法里浸泡,多听善知识的开示,在法上能发心用功,我相信肯定会走向非常光辉的境界,夏令营的旗帜会像奥运会的圣火一样长时间传递下去。

  生活是美好的,禅生活更是美好的。我们要敢于在生活禅里找到自己的滋味,找到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真正融于生活,并且把自己的生活融于禅境之中。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多亲近善知识,自己善于用功,肯定会有好消息的。这个好消息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就是念头来来往往,意识层流,断就是叫它不流,让它在时间、空间当中暂停下来,全部凝固下来;心行处灭,灭了后是什么境界?同学们可以试试这样的感觉,去体会桶底脱落的那个感觉。参禅必须放在相应的位置上,离开了这个位置就无法谈参禅,这个位置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要把自己的生命、精神、思维放在这个平台上,看自己能不能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然后才有下一步的发言权,不然是没有的,那个时候是有境界和感觉的。我们在谈生活禅时,还是应该在禅上与同学们作一下交流,这样大家会觉得趣味性更大些,一方面要强调生活,离开生活哪有禅?另一方面还要谈禅,不谈禅大家来此干什么?正是由于大家对禅有一种仰慕、对佛法有一种信心才到这里来。因此这两方面都要兼顾,要打成一片,也就是开始所讲的不二法门,真正地把生活与禅能打成一片,那就阿弥陀佛,恭喜啦!

  

  

《也谈生活禅(冯学成)》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