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六)
老子就看出此两者,整个法界就是如此奥妙的变化着,白天会变成黑夜,黑夜会变成白天,生命有生、也会老死,有老死、也会有生命,整个法界就是这样不断的生生灭灭,从中你才能体悟不生不灭,而你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怎么体悟不生不灭?这样是绝对无法体悟不生不灭的,所以要看到此变化中的不变,也就是《易经》跟我们所讲「变异中的不异」。老子也讲:「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要慢慢去照见那些界线,你的很多框架、是非、好坏、对错道德…种种价值,需要重新检验,生命才会过得越来越自在。
我们会看到很多的界线、很多的框框,都是我们自己所划分、设定出来的,包括如果你是依据吃素食才是修行人,这样所界定出来的框架标准,于是如果一个人不吃素食,则无论他的道行、德行或体悟的智慧是怎么样高,你都认定他不是一个修行人。事实上,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所界定出来的,如果你觉得素食好,对身体有健康、有益助,觉得自己比较能够适应素食,你就选择素食,但是你也要尊重别人,不要用自己所要的框框去衡量别人,你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身体,也要尊重其它的人。
「因此,我们难免会这样想,如果能够除去相对中不好的或不想要的那一面,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美满多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消除了痛苦、邪恶、、死亡、疾病,那么生活自然就会变得美好、健康、快乐而且充满生命。这正代表了许多人的天堂观念。他们的天堂并未超越对立,只是由相对的、正面那一半特质堆砌而成:地狱则由另一半负面价值如痛苦、折磨、烦恼、疾病等等堆砌而成」。
天堂到底是虚构中的天堂,还是实际存在的天堂呢?如果否定真实法界的存在,你所谓的天堂要何时才能够到达?何时才能够呈现?众生无知,就一直否定实相的存在,认为这个就是不好的、这个就是「苦海」、我就是受业报而来、我要去构筑另外一个天堂…。所以在生命的过程中都是很苦,因为你觉得自己是化外之民,你是被抛落在天堂外面,你的心就不安、痛苦。
如果把白天与黑夜划分开来,你就只要白天就好,而不要黑夜,请问:你要把黑夜赶到哪里去?又能把黑夜赶到哪里去?不管你再怎么消灾,再怎么法力无边,你能够把黑夜赶到哪里去?无论多少招数都让你“耍弄”之后,你会发觉自己再怎么厉害,也都还是一样!白天该来的时候照来,黑夜该来的时候也还是照来,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到后来你的「自我」在十八般武艺都“耍弄”过之后,才会平等心的接受白天跟黑夜,这时才能够体悟到何谓「无修」?何谓「无为」?
你原本很多的修行及作为,都是要将「黑夜」赶走,而「黑夜」只是一个代表而已,你很多的努力、很多的作为,都是设法要把「黑夜」赶走,「黑夜」就是你所「不想要」的,就是你所界定成很不想要的那些。但是对法界而言,白天与黑夜是平等的,当有一天真正觉醒过来,你才会用平等心接受法界实相,也才会真正溶入一体世界,来到净土的世界,此时天堂才会真的现前。
「一向以进步为鹄的的西方文明,不论在宗教、科学、医学、工业上,都是明确标出正负的界线,若是正面增加,负面减少,则代表进步。」(第36页)这是人类的物质观、价值观,但是「人类不断致力于正面的发展,设法消除负面的因素,然而我们却丝毫看不出人类有愈快乐、平安、满足的倾向。事实正好相反,这是个充满着焦虑不安的时代,承受着未来的震荡,感染了疏离症与挫折感,人们在富裕的物质中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目的」。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人类的科技愈发达、物质愈丰盛,你内心的苦有更减少吗?内心的不安有更减少吗?现在的防盗体系这么多,警民联机也如此便捷,但我们现在过得有比以前更安全、更安祥吗?在乡下都不必锁门,大家互相串门子,现在到乡下,大家左邻右舍也都是打招呼、溶为一体,白天在乡下真的不必关门。但是我们住在市区里,一进门马上就“乓”门关起来,但问题的关键非在此啊!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有没有愈来愈来自在?你的界线是否愈来愈多?你生活的空间、世界是否越来越狭狭小、越不安?还是越来越自在、越快乐、越安祥?所以科技的进步与不快乐,事实上像铜币的两面,我们越渴望进步,却越显示出我们对当前的不满。
「我们的文化盲目地追求进步,不满的情绪已深深潜入我们的社会体系。当我们全力加强正面而消除负面时,根本忘了,若没负面,正面也不存在了。正反两面虽如日夜有异,但是,没有夜晚,我们也不会认识白天;清除负面的同时,也毁去了享受正面的机会,难怪人类愈进步,挫折感愈重」此些都在帮我们深入的找出痛苦的原因所在。「症结即在于我们老是把正负两面视为互不兼容的二极」这一点我们能不能有所突破呢?
「正负两极之间拥有同一个现实,不论现实的两端具天壤之别,却仍是无法分割的整体,相依相存,若一方消失,另一方也无法存在。我们应这样去看:没有内在,便没有外在;没有上面,也没有下面;没有得,就没有失;没有乐,就没有苦;没有生,就没有死」(第37页)没有「生」就没有「死」,有人的修行观念修到后来,竟是否定自己的生命,他就是要修啊!修…修到后来就是认为不可以出生为人,一出生为人就是苦啊!因此就变成修到否定生命的存在,认为出生是一种业报、罪恶、罪孽!认为修行修到后来,如果境界能够来到不会出生,这样就不会有苦。
在这样的修行观念过程中,你是否把「死亡」当做一个很恐怖的境界?把「死亡」当做一个很不可意、很恐怖的境界?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因为你不能包容「死亡」,不能以平等心包容「死亡」,你也厌恶「生命」、不喜欢「生命」,你的生命是在「半死」(“一半死去”)的情况下,生命是活在苦海里,就好像你一直要把「黑夜」赶走,因此在「白天」的时候,你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及生命能量设法赶走「黑夜」。
问题是:「黑夜」仍照常到来。当「黑夜」来临之时,你就会很痛苦、很不安,好不容易熬到「白天」到来,早上的「白天」光明普照让你很高兴、很快乐!但是来到下午之后呢?你又开始想设法逃避、设法对抗「黑夜」。所以生命都是处在四分五裂的境界中,生命潜能如何发挥出来呢?生命意义又如何贡献出来呢?你当然就是活在「苦海」的世界里。
在无边无际的法界大自然中,众生常常是在井底青蛙的视野、世界,当有了身体之后呢?你就落入「身见」,「身见」就出来了。「身见」是怎么产生的?因为在广大无边无际的世界里面,你就划分出这个世界才是我要的,结果就一直在巩固你所要的这个,然后这么广大的法界大自然这些呢?你都享用不到,会认为外面的这些都是苦海。
难道躲在这里面,你就是在天堂里面吗?再深入解析你所围起来的这个世界,还是一样有很多的划分,因为所划分出来范围的外面,都不在你的生命、认知里面了!结果你在所划分的世界里面,又再把它划分出来,就是:这不是我的、这个才是我的、这是我要的…。当你躲在我要的世界里,就眞的快乐、自在了吗?还是没有啊!在「我所要」的里面再划分,还又有分成这是我的财产、这个才是我。这是我的家人、我的太太、我的小孩、我的父母、我的国家、我的宗教、我的种族…,这边呢?不是我所要的宗教、不是我要的种族、不是我要的国家,这边是跟我敌对的国家,这边是我敌对的种族,这边是跟我敌对的…种种境界。
于是就巩固你所框围的这个「我」,之后还是一样啊!如果在这里面取舍,你还是一样以这个「我」为优先考虑。因为这个「我所」有很多的变化,还是有你仍无法掌握的因素,当「我所」变异更多、更大的时候,你就痛苦更多了。有时候无法顺遂自己的愿望,如小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不听父母亲的话,或是太太所展现出来的,不符合先生的意思;或是先生展现出来的,不符合太太的意思,这时候就变成外面的都抓不到,于是你又放,又来到这个「我」的世界。
你在「我」的世界里面,有没有四分五裂?你还是一样继续又把它划分出来--这是我的身、这才是我的心…,所以你的身、心又是分裂的。很多修行人的观念里面,还是很厌恶这个身体,包括在「自我」的世界里面,你还是四分五裂的,很多人都不认同这个身体,认为这个身体就是罪恶、这是业报、充满污垢、这是业障。你又讨厌这个身体,难道这个心、内心你就统合了吗?就统一了吗?还是没有啊!
在你的内心世界里,还是又把它划分出来,这边是我不要的…,我怎么可以生气呢?!我怎么可以有那些人家认为不好的念头、观念呢?!我怎么可以有那些呢?!这不是我啦!那不是我啦!所以你所要的,又是内心里面的一个角落。当所做出来符合你的欲求时,你就会很快乐;当你的身、口、意展现出来的,不符合你内心欲求那个界定的时候,你就又很痛苦,然后又自责。这不是局限在身体方面的现象而已,现在这些外面的情境可以放到你来到心的方面来说,但是你把心又四分五裂,难道你所要的世界里面就很统合了吗?你还是一样有潜意识、有表面意识方面的,也一样又分裂。
本来这个范围已经是够小了,现在那个很厉害的「自我」,它躲在哪里?那个本尊就躲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里面。只要你有「自我」,只要你有「我慢」,就是躲在小小的世界里面;只要你的抓取愈多,就沉陷的愈深,你的世界也就愈狭小,不要以为你得到的愈多愈快乐啊!你得到的越多,痛苦烦恼就越多,你的内心世界就又是充满了痛苦、冲突、矛盾。
有些人一直在找寻的灵魂--很深层的「我」、「真我」,佛陀就讲说:你连「自我」都不是本来就存在,还是种种因缘的缘起啊!你看不到这…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