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五)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五)

  

  第二章 取其一半

   「为什么人们总是生活在相对的气氛之中?为什么你所坚持的价值观念常属于这对立中的一边?为什么你得在相对价值中做个选择?又为什么人类的欲望总逃不开这相对性?」这里慢慢已经要导引出更深入的问题了。

  「我们生活的空间与方向都是相对的,上下、内外,彼此、顶底、高低、左右」「顶底」就是高、低、左、右。「我们所重视的价值也是相对的:好坏、生死、苦乐,上帝与魔鬼、自由与束缚」还有把佛跟魔严重的一刀两断划分开来,也就是一直都在划分上帝跟魔鬼。「我们的社会价值或美感,也常常是相对的,包括成败、美丑、强弱、智愚」还有我们修行人所讲的圣、凡也是一样,你在追求要成圣、成贤,也是一种二元对立。

  「即使人类最高的想象能力,也逃不出相对的领域,例如:逻辑分析总是对与错的问题,『认识论』是研究实体与表象的问题,『形上学』则着眼于存有(就是存在)与非存有(就是非存在)的问题」如果以一般哲学或是一些宗教徒来讲,就常常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在争论,而佛教徒比较容易陷入的就是「有」与「空」之争,佛陀都跟我们讲:如果你有「如实观」,就可以跳脱出这二元对立。在【阿含解脱道次第】里面也有讲过,一般众生总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然后抓住一边,再来排斥另外一边。「我们的世界好似由一堆对立性质所组成的」。

   「我们早已视此为天经地义之事」(第30页)因为我们众生一直在构筑完美的梦幻世界,常常都只要「一半」而不要「另一半」。所以本书就是让我们照见到内心深层里面很多的「要」跟「不要」,然而这个「要」跟「不要」都是从「自我」出发去界定的,这要慢慢静下来去反观,就会觉察到内心里面很深层的壁垒分明及重重障碍,就是导致我们无边苦海的根源。众生眞的很不容易觉察到自己在这颠倒梦幻世界里面的这些,我们早已视此为天经地义之事。

   「可是如果我们严肃地反省一下,便不难看出它的荒谬。自然界好像丝毫不懂人类的这种相对世界…」这个相对世界真的都是人类自己把他制造出来的。「自然界不会产生出真蛙或是假蛙」神圣的青蛙或是丑陋的青蛙。自然界的那些青蛙,有没有说哪一只是神圣的青蛙?哪一只是丑陋的?哪一只自然界对他比较好?哪一只是丑陋的?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了,有神圣的什么、丑陋的什么…,就会标榜出来。

  「自然界也不会看到所谓合理的树或是不合理的树,也没有对的海洋或是错的海洋,也找不到有道德的山或是无道德的山」我们要慢慢去看到法界大自然是真正的平等,现象界的一切存在,包括一切的人、事、物,在法界中都是平等的存在,而且都是独一无二的。法界对一堆牛粪跟一堆钻石是完全平等,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会分辨出这个价值有多高,而牛粪是肮脏、龌龊的,要赶快把它丢掉、去除掉。

  对大自然而言,没有所谓美丽的品种或是丑陋的品种,他是喜欢所有的生命存在,这是何等庄严的法界啊!你能不能来到这样的平等心?真的很神圣、很庄严的平等心,来爱戴、善待一切众生,包括能不能以平等心来对待自己?你必须要由内而外逐步的统合起来,否则你的生活质量都是过得四分五裂,你的内心生命里面也都是不断的在厮杀、拉扯啊!

  「梭罗曾经说过:自然界从不道歉的。因为自然界没有对、错的观念,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失误』」自然界会有台风的产生,我们人类就认为这台风不好。但是大自然当因缘具足之时,该形成台风的时候就形成,台风把你横扫得东倒西歪,也不会来跟你道歉!人类认为台风不好,但是台风就是一个自然的调整!台风带来台风雨、带来丰沛的水量。再比如地震,众生都认为很不好,很不希望地震的发生,很恐惧地震的发生,但是对法界大自然而言,该地震的时候还是地震啊!当因缘具足形成,地壳累积到相当的能量该释放的时候,就释放啊!当要释放的时候,哪里知道你们在当地做了很多的法会,不知道啊!

  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酝酿到某种情况就会产生变化。况且对法界而言,地震也是一个中性,在某方面来讲,它有破坏;但某方面来讲,他也有会有建设啊!所以这就是这里梭罗所说过的:自然界从不道歉!问题是:人类如果没有提升到绝对立场来看这整个法界,还在相对立场来看的话,你就会有很多的「要」及很多的「不要」,就不能接受这完整的法界一切种种,认为这完整的法界是这么的丑陋,还有落叶、还有粪便、还有尸体、还有深谷、还有地震、还有台风…,所以就讨厌这个真实的法界,然后你就去追逐希望构筑的一个没有台风、没有水灾、没有地震、还有没有死亡的世界。

  问题是:你一直在构筑这样梦幻的世界,然而人类生存的实相世界却跟你所追逐构筑的梦幻世界是背道而驰,你所构筑的梦幻世界跟实相世界是不相吻合!所以就形成你每天生活必须生活在这个你所怨叹的、不要的实相世界里面,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活在无边苦海里面!当所追逐祈求的梦幻世界无法实现的时候,我就不得自在啊!

   佛陀一直在唤醒大家真的要醒过来,也就是不要再逃避了啦!不要再构筑不切实际的梦幻世界,请你醒过来去看这个真真切切的实相世界!但是最初当你要醒过来,要去看这个实相的时候,你会不敢接受、不敢面对,而且你会发现法界怎么这样残忍?怎么有这么多的丑陋?你会不敢接受、面对,包括要接受真实的自己,你都不敢去接受,你会厌恶自己,很多人就是这样喔!

  如果不醒悟过来,就继续戴着面具粉饰太平说:「我不是那样的人!」因此很多表面修养的面貌形象又如此展现出来。当真的觉醒过来,就是你的智慧慢慢成熟,当然在这个成熟过程中,你也一定经历过很多所追逐构筑的种种梦幻世界,却都没办法一一实践、实现,到后来你才会心甘情愿的放下,回归到真实的法界来,因为真实的法界是完整而不是完美,你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还是继续再构筑一个完美梦幻的人呢?

   万物各安其位而嘲笑人类!其它动物、植物不会发神经病,而人类就会在那里一直的追什么,避什么,逃什么,避什么,这样凶啊!吉啊!趋吉避苦啊!趋吉避凶啊!结果不断在那里逃啊!追啊!逃啊!追啊!到后来被自己所构筑的那个影子吓死。

  因为我们一直排斥「自我」的影子,那个影子是代表黑影,代表你的身体,代表你的「自我」一直不愿意接受的那一部分。当然这是一个比喻,你一直在逃避自己的影子,一直去除掉你内心里面不想接受的那一部分。但是只要你有「自我」,那个影子就一定存在;只要你有「我慢」,那个影子一定存在。如果擒贼不擒王,结果一直在砍那个影子,一直要去除掉那一部分,结果你一直不希望有死亡产生,一直在排拒、在抵抗、对抗死亡。只要你在对抗死亡、在恐惧死亡,你的生命就不会真正活起来。

  当你在对抗死亡的时候,你的生命不会真正的活着。如果要把「死亡」这部分去除掉,你就不会有「生」这一点是很深奥!唯有能够真正了悟「死亡」也是法界里面的一个实相,是大自然的一种自然现象,你能够以平等心来接纳自然的死亡,这时候你的生命才会有尊严、很庄严的活起来。唯有你真正包容接纳「死亡」的存在事实,你的生命才会完整的跳脱出二元对立,成为一个崭新的生命质量出来,这就是来到了悟生死大事。但这是不容易啊!必须要在你投注很多心力的去追逐、构筑你的梦幻世界,但就是没办法实践、没办法实现,你还是依旧在苦海里面浮浮沉沉,于是到后来有所觉悟,这时你才会真正要放下,才会来到真正要大死一番的决心与魄力!

   「自然界中也有我们所谓的对比现象,例如大的青蛙小的青蛙、大的树小的树」是不错!「有这些大小青蛙、大小树、有熟的橘子也有不熟的橘子,可是对它们而言,这都不是问题,不至于引起那焦虑症来」自然界里面是不会有罹患焦虑症,不会认为说我现在是一棵小树,人家是这么大的树,我实在很自卑,于是就罹患焦虑症,不会这样的!

  自然界里是不会有罹患焦虑症的情况,不会说我现在是一棵小树,人家是这么大的一棵树,就觉得很自卑而罹患焦虑症,不会这样的!不会因为人家是大棵的树木,就觉得很自卑而怨叹自己何时才能长到像这般大棵的树木!不会这样自卑自艾,更不会自叹自怜:业障重、祖先没有积好功德,才会遭受到如此的命运,是前世没有做好,所以我才这样…。人类就会一直在那里比来比去,但法界大自然呢?大树有大树的因缘,小树有小树的因缘,我不去跟他们比较,他们有他们不同的因缘,今天法界让我形成怎么样的形状,我就全然的活在每一个当下,那些小花也是开得很灿烂而完全没有自卑。

  但是人类如果自己个子长得比较矮小时,看到别人个子比较高大,通常就会兴起「矮一截」的自卑感,现在男、女渐渐平等了,以前还会有出生为女人的,就怨叹是自己的业障重,自责一定是前世少修多少年…,这些观念根本都是人类自找的,对法界而言,每一个生命都是很庄严的。

   如果你能够「归零」如实面对自己,你的生命会真的活得很有信心、很庄严,但是这也必须要我们真的愿意把内心的种种界线、自找苦吃的根源找出来,这本书就是如实照见我们是如何构筑出苦海的。对自然界而言,是不致于引发焦虑症,但是人类却常常是浮沉在苦海中,也就是一直常常笼罩在焦虑症阴影里。你的苦海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今天你还在忧悲苦恼呢?就是因为你不断的在逃啊!在避啊!不愿意接受存在的事实啊!自然界也许会有聪明的熊及愚笨的熊,但是他们都毫不在意啊!你不会在熊的身上看到自卑感。

   「自然界中也有生死现象,却没有人类所怀的死亡恐惧」(第30页)对法界…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