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心就没有力道、没有观察力,你的智慧眼、法眼不会开发出来,因为你对事情的看法是很模糊的、朦朦胧胧的,你的心没有聚焦,因此那个力道不会发挥出来。如果把你原来瞻前顾后的心,透过「四念处」的「身受」这些修行,慢慢这颗心就能够聚焦过来了,活在当下!所以,我们强调「四念处」的修行是要来第一个步骤,是要能够来到清醒明觉、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就是要让你这颗心慢慢的聚焦、慢慢聚焦,当它聚焦之后,就像你把阳光聚焦之后,那个力量就出来了,心的力量、智慧眼就会打开了,因为你清醒明觉活在当下,对事情的洞悉力、观察力就不一样,明觉的心就开发出来。如果我跟大家讲说无常法流、无常法印是遍一切处都存在,为什么那些祖师可以看到,你却看不到?因为你的心没有聚焦,智慧眼没有打开,力量没有发挥出来。所谓「溪声尽是广藏舌」,为什么那些开悟的人可以听得懂,而我却听不懂?我为什么听了很久,还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广藏舌」?那是因为你的智慧眼没有打开。
当你透过这些身、受、心、法的开发之后,因为你的心那个觉性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朗,你的心是观察越来越微细,你能够明察秋毫。所谓的「明察秋毫」,不是说变成小心眼,当你的心有聚焦能力之时,你是可小可大,心是可以收放自如,我可以小到放在鼻头的一点,我也可以放大到整个宇宙虚空。所以,当你慢慢透过这样的一个身、受的开发之后,「心念住」它会不断的一直提升、提升,当你的明觉度越来越高,你的心就会慢慢来到「明心」阶段。
当你来到「明心」的阶段,这时候还没有来到大彻大悟,你这只是一个开发,因为当你的心渐渐清明之后,你潜意识里面的那些心态才能够看得到,一般众生是看不到你潜意识里面那个微细的起心动念,很不容易看到啊!禅宗所讲的你要「参话头」,不是参一句话的话头,不是去参一句话啦!「参话头」的意思就是说你的「参」是要去看到,看到你要说话之前的最前头,也就是你一开始的起心动念。一般人都不能看到啊!在生气、骂人的时候,跟你最初在源头酝酿的时候,已经差得很远了。你是在骂人之后,才知道你在生气;但是在你还没有酝酿到骂人之前,你在内心深层里面已经在酝酿很多、很久了,这个距离、落差,看你什么时候可以把它补起来。
如果你没有透过这身、受、心、法的开发进去,里面你是看不到的,你还会掩饰自己啊!「我在贪、瞋、痴我都知道啊!我在骂人我都知道啊!…」你还会用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饰自己。事实上,一个真正的解脱者,在贪、瞋、痴止息的时候,他是真的没有瞋心。跟你点出说你还有瞋心,然后你却还在那里掩饰自己说你骂人也知道,那就是没有惭愧心,是无明啊!我慢啊!如果你的「心念住」这些可以开发出来了,你当下潜意识里面有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幽微的心态,你当下就可以觉察到。
看到人家的好处(优点),我有没有起忌妒的心?看到人家发表一篇论文,表面上说「喔!你这篇论文不错嘛!喔!你下很多工夫,很好!」但是如果我们表里不一,你有没有看到我们内心里面,80﹪在说人家的好处,但是心里面的20﹪有起忌妒心,你有没有看到?这个忌妒心里面有含有「我慢」喔!你不服啊!所以,这是很幽微的潜伏心态,如果你的「心念住」没有开发出来,你是看不到的。所谓「心念住」的开发,包括说今天的心理学方面,都没办法来到这么深。
真正要来到「心念住」的开发,通常不只是停留在闻思,闻思也没办法真正来到深层「心念住」的开发,你的闻思只是一个基础,然后一定要有机缘来到实修实证,有机会让大家沉淀下来,让大家慢慢的把身、心作个结合,再继续沉淀、沉淀下来。就像一个原本动荡不安的水,渐渐的沉静下来;就像一个污垢的水,让它沉淀下来。当你的心慢慢沉淀下来之后,你的潜意识各种里面,有没有我慢、瞋心?心量有没有狭窄?你就可以清楚看到。所以,你内心各种造恶业的恶因方面,就自然的、逐渐的减少。
众生的惑、业、苦,就来自于你没有清楚看到你的内心,你以为你是善意的,但是事实上潜意识里面是含有恶的种子,你都不知道,这就是「无明」。真正的「无明」,就是你不了解你真正潜意识里面的那些心态。「无明」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无明」,就是你不了解、你不清楚,你潜意识里面的所做所为是含有恶因,但是你不知道。第二个「无明」,就是你没有真正活生生的看到些「三法印」。「无明」真正两个含意讲的就是这个。
所以,「明心」就是要破除真正深层的无明,最深层、最难破除的,就是「无明结」。「明心」就是让你越来越深层的下去,看到我们潜意识里面的种种结缚。当你能够深层的看到之后,你的这些结缚就会不断的破除、去除,于是你那种恶的因、恶的种子就会越来越少,善因、善种就会越来越多,而且因为当你「心念住」越开发之后,你越来越能够将心比心,慈悲心就越来越流露,你会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当你「心念住」这样开发出来之后,你的智慧眼就打开了;当智慧眼打开,就能够来到「法念住」。
四、「法念住」的开发
所谓「法念住」,首先就是能够彻证「三法印」,真正深层里面的那些结缚要破除,一定是要来自于透过体证「三法印」。第一个就是「无常」,佛经里面处处都是在讲无常、无常,几乎每一本经典都在讲「无常」,问题是,「无常」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一个观念、不是一个理论,它是实相实际的存在。我们的身、心、内、外,不管你从多微细的到多大的,你都要去观察,是不是这些现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符合「无常法印」?「无常」告诉我们:现象界一切的存在,它都是刹那生灭变异、生灭变异、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因此「无常法印」是大家要去亲证,然后你一方面见法,一方面要回来反观,我们有没有在对抗「无常法印」?我们有没有在抗拒「无常法印」?
(一)体证「无常法印」
你的真正深层的苦,是来自于:第一个就是你在抗拒「无常法印」。为什么你会抗拒「无常法印」?因为你没有彻证、没有了解「无常法印」,有的人他认为说「我知道、我知道『无常』啊!」你的知道只是头脑里面的一种知见而已,而不是心的体证。佛教讲的是要你来到深入你的心灵的体证、证悟,才算是叫做证悟到,头脑的思惟只是知见而已,知见方面没办法解决你深层心灵里面的问题;而心灵的问题,必须要来到用心灵去亲证。当你心灵里面去亲证「无常法印」,你才渐渐的不会去对抗「无常法印」,你的苦才会渐渐的消失。
(二)体证「缘起法则」
第二,你要好好的深入去深观、去体悟,什么叫做「缘起法」?缘生、缘灭,现象界的一切存在,现象界的形成,它都是来自于缘起、缘生,佛陀提出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大家要去亲证,亲证这些「缘起法」。当你能够亲证「缘起法」,才会体会到佛教所讲的,为什么佛教是「无神论」的?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句话?佛教是「无神论」的,有听过吗?真正佛法讲的是「无神论」,但是所谓的「无神论」,不是一般人的认为说「这样就是否定那些佛菩萨的存在」,佛教所讲的佛菩萨他们是觉悟者,他们是智慧很高的人。
佛教所谓的「无神」,所要否定的那些神,是说:因为佛陀用他的智慧去观察宇宙人生的实相,他发现没有一个背后的大力神在主宰、在创造、在掌控。有的宗教他们会认为说背后有一个大力神在主宰、在掌控、在操控,但是佛陀深观这些之后,他发现:没有!当然空海也是一样不断的去求真求证,发现佛陀所讲的是真的,而能够证明「无神论」的,最重要的法则就是「缘起缘生法则」,现象界的存在、现象界的演变,它是因缘具足而产生,缘生缘灭啊!在我们整个上课的次第里面,包括那些我们都有提到,整个现象界这是怎么形成,也以一些幻灯片来让大家看、让大家了解,什么叫做「缘起性空」。
所谓「缘起性空」,事实上就是在告诉众生:什么叫做真正的「无神论」?当你真正能够体会到这些,你的生命、你的命运才能够跳脱原罪啊!才能够超越那些原罪啊!你才能够来到解脱的境界啊!「无神」并不是说「那这样一个人体悟无神之后,他就会来到狂傲自大,认为他就是最伟大…」绝对不是的!如果你真正能够体悟无常、缘起,本身你的「我慢」就会大大的降服、大大的消失啊!就不会落入所谓「我慢」的长养,不会有这些的。
所以,「缘起法则」一方面在破除有神在操控、掌控的那种思想,一方面也在破除你落入宿命论里面,而且「缘起法则」告诉我们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此有故彼有」,「缘起法」让大家很有信心,我将来要得到什么果,我现在好好掌握嘛!我现在好好播种因嘛!所以,你真正的了悟缘起法,你会很有信心,我当下好好播种成佛之因,将来很自然的就能够来到究竟解脱啊!因此大家要好好去体会「缘起法」、善用「缘起法」,才能够破除很多宗教的那些迷信,才会放下那些迷信。
还有,如果你真正了悟缘起法、了悟无常,才能够从「被催眠的世界」里面醒过来。对不起!这句话很深。当你真正体会无常、体悟缘起、体悟到无我,你才能够从「被催眠」的世界里面醒过来;当你醒过来,你才能够远离颠倒梦想。见法要深,深入到你真的彻证法之后,你才能够远离颠倒梦想。当我们还没有真正远离颠倒梦想之前,就是有很多错误的观念知见。
(三)体证「无我法印」
第三,要体悟、体证的就是「无我」。「无我」法印是建立在「无常」及「缘起」,当你体悟到「无常法印」、体悟到「缘起法印」之后,才能够真正彻证到「无我法印」,我们在经典里面有提到:如果这个「我」要存在、要成立,必须要符合哪些条件?必须要符合哪几个条件,这个「我」才能…
《四念处修行法要(福建闽南佛学院)》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