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圆瑛大师与七塔寺▪P2

  ..续本文上一页绪十六年(1890),宁波七塔寺僧众礼请慈运法师前去主持寺务.这时他已经64岁了,过了不惑的年龄。慈运以荷担佛法,重兴如来家业,为己躬大事。他决定接下这座寺院,重新光大七塔寺。

  慈运法师来到七塔寺后,百方集资,到处化缘,使建筑工程如期开工。他广纳人材,为寺院注入活力。这时寺里已有僧人上百,开支增大,入不够敷,全寺的人已经无米两个月了,慈运急在心里,毫不气馁,想方设法随处借贷,组织居士捐款,号召信众支持,在他的感召力下,筹得了善款,解决了吃饭的大事,稳定了人心,还让寺院开始盘活,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接着慈运法师不间断地将修复工程全部展开,先修客堂,解决僧人住的问题,让僧人们安下心来,再修库房、禅堂、云水堂、钟楼等建筑,寺院渐具规模,香火日益旺盛。慈运法师深知“法赖人弘”的道理,一座寺院建设的再好,如果说没有人才,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迅速衰落,所以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是最重要的大事。有了人才,还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跟上,没有制度,同样也是散沙一盘,无法将寺院推向新高。他招收了友法、月波、岐昌、一禅、本来、玉忠等法徒,设监院、知客、维那各职,让他们各负一职,执事各寮,负责寺院的管理。这些人在慈运法师的指导下,个个成才,后来都成为为寺一方的名僧,对四明地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寺院初具规模后,慈运法师又开始重雕佛像的工作,根据宁波地区佛教徒重视观音崇拜的特点,他重塑大殿千手观音圣像,又以南岳祝圣寺著名的五百罗汉像为粉本,塑罗汉像在观音殿周围。再接着修筑三圣殿,新塑三圣法身,佛像高二丈八尺,妙相庄严,闻名当地。整个工程历经三年才完工,慈运法师专门举行了为西方三圣像及千手观音圣像开光的盛典,各界名流政要和广大信众前来观瞻,人流如潮,欢声雷振,佛法重新,再续佛缘。

  光绪十二年(1886),慈运法师正好是七十寿辰,他开坛传授三坛戒法,皈依者甚众。他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到北京,请朝廷颁发龙藏,朝廷对他的忠心与复兴佛法、弘化一方的事迹予以表扬,除批准颁发龙藏外,还敕赐“报恩寺”额。翌年,寺里为请来的藏经建立了藏经楼,将藏经全部安顿进去,提高了寺院的文化品位。

  慈运法师吃水不忘挖井人,心系寺院,感念开山的前贤,重修开山祖师心镜祖塔。第二年,寺里新造自流井,建香积厨,又在湖南定做了一口重18000斤的大钟,浑厚的钟声几十里外都能听见,晨钟暮鼓,警醒人心,寺院更加庄严。

  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慈运大师八十寿辰的诞日,寺院为了报答大师对七塔寺的贡献,专门开了一堂寿戒,各地的法子听到这一消息,纷纷前来受戒,凡是受戒的人,发给衣钵器具及海青。经过20余年的辛勤劳动,千年伽蓝七塔寺终于完工,新建的寺院不仅恢复了往日的气派,而且比过去更加宏伟与庄严。全国各地都在传颂大师的状举,慧炬高悬,佛光远照海内外。宣统二年(1910)八月二十九日,为了佛教献出自己一生的慈运法师在他生前为之奋斗,实现理想的七塔寺圆寂。世寿八十有四,僧腊六十有七。消息传出,四明为之动容,信众排着长队依依向他告别。慈运大师荼毗后,弟子们将他的舍利塔安在天童玲珑岩下。他的四十八位法嗣,继承乃师遗志,宏法传道,播及四面八方,分布在湘、滇、蜀、陕、闽、浙、苏、赣、皖、豫等大部分地区。南洋、印度、日本、台湾等地也有他的不少弟子。四明地区的天童寺、育王寺、观宗寺、雪窦寺、施祥寺、接待寺、总持寺、龙圣寺、看经寺、德云寺、大隐寺等大小数十百寺主持寺院工作的法师,大多数都出于他的门下,或受其恩惠。他们有的擅长于随机应化,有的擅长于开堂秉指,有的擅长于谈经宏教,有的擅长于精通禅奥,有的擅长建立寺刹。后人撰写塔铭赞曰:

  “维岳降神,诞彼三楚,湘南潭北,朱氏巨族。厥生大德,豫章剃度。大菩提寺,潜修默悟。化缘甬上,说法天童。中兴七塔,道化邳隆。中外信仰,缁素皈崇。灵山法侣,雨霈云从。清朝民国,继续兴隆。化被海外,道播寰中。法灯晃耀,彻照无穷。光光回互,法法宏通。临济妙旨,踞地称雄。慈力三昧,弥塞苍穹。光明幢子,永曜浙东。分映沙界。如日之中。”

  三、圆瑛大师在七塔寺

  圆瑛大师与七塔寺结缘是在2 9岁的时候。圆瑛自幼慕道,向佛心诚,17岁出家后就一直在全国各地遍访高僧,先后依止过兴化梅峰寺增西上人、涌泉寺妙莲和尚、福州大雪峰寺随达公和尚、天宁寺冶开和尚、天童寺敬安,以及通智、谛闲、祖印、慧明、道阶等尊宿。“飘然衣钵访高贤”,“毒龙来制且安禅”的生活,使他能采众家之长,深得禅宗的精髓,为接慈运老和尚的法,取名宏悟,成为临济第四十世的传人,奠定了基础。

  慈运老和尚是甬东地区德化一方的尊宿,时人曾经赞曰:“维人生立命,必有其地:地方当兴,必有其人。,”慈运法师居甬五十余年,以崇高的威望,收徒无数。“中外商贾,乃至劳动工役,无不知有皈依长老者。每一见之,顶礼问讯,供养如活佛。”圆瑛的学识与慈运的威望成为他们二人之间的最佳组合,所以圆瑛能够成为运法师的弟子,正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佛门的光荣。

  圆瑛大师自从在七塔寺接了慈运老法师的法以后,一生之中即与七塔寺有了不解之缘,七塔寺成为他的佛教生命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起到过重要作用。

  一、修寺立塔的寺院建设

  慈运大师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他生前虽然声名显赫,伟立丛林,但是他自接手七塔寺后,却不担任寺院的住持,在世时曾先后委任了宏淳、宏禅、宏辉、宏修、宏道、宏权、宏训等七位弟子做住持,而且每位只能任期三年。慈运法师圆寂后,这种风气仍然继续下来,并得到了光大,七塔寺被正式定为“法派选贤丛林”。它不仅开了佛教之先,而且对全国的佛教也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后来许多寺院废除子孙庙,改为丛林,不搞寺院住持传嗣制,改为选贤制,皆可以归源于此。《七塔寺志》载:

  “慈老在日,迨宣统二年庚成,慈老圆寂,七塔定为法派选贤丛林。其遴选住持之仪式,大致如此:首先发布通告,召集散居各地之慈老派子孙,约期七塔会议,无分地位高低,诸山长老或清众,均得与会。人给选票一纸,可任意写宏字辈三名,戒字辈两名,为候选人,违例或多写人数,为废票。集众监票,唱票如仪,以得票最多者,取宏字辈三名,戒字辈二名,为正式候选人。择日(一般为农历正月十五日)云集两序大众,于韦陀前举行上供仪式,中途暂停,将事先备就五柱桂圆,每枚墨书一候选人,投入尺余长之竹筒中,择一非法派之清众,用特制长筷,夹出其中一枚桂圆。记下名字,重又投回筒中,次又夹出一枚,记名后,投回筒中,如是反复进行,以名字先满三次出现者,当先住持。三年一届,不得连任。获任七塔住持而称“神人双选”者以此。”所谓“法派丛林”,即指由本派法子为主的丛林。七塔寺的僧人来源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是在本寺出家的人,二是外来挂单的僧人,这二种人都可以并且担任过七塔寺的住持。文中所说的“于韦陀前举行上供仪式”,圆瑛法师为此专门撰写了《七塔寺韦驮菩萨面前卜选方丈祷告文》,全文如下:

  伏以十劫童真,内秘菩萨之行;三洲感应,外现将军之身。仰”尸,天慈,俯垂昭鉴!爰有七塔报恩禅寺众等至诚叩祷,扩法韦驮尊天菩萨座前。切念佛门秋晚,世道日非,欲期法化以昌隆,端在住持之选举。人能宏道,道不远人,不得其人,安云乎道

  盖荷担大法,非驽马之力所胜;运载群生,岂羊鹿之车能事

  心行解相应,宗说俱通,庶缁素咸钦,人天共仰。。但某等肉眼罔知去取,初选五人。惟

  天聪洞悉圣凡,重卜一位。伏愿,不负灵山咐嘱,卫教安僧。全凭天将威神,摧邪辅正。

  三番掂卜为定,一寺兴败所关。众等无任恳祷之至!

  可见,七塔寺“法派丛林”膺选住持,关系到一寺的兴败,特别是在“佛门秋晚,世道日非”的情况下,佛教的法化昌隆, “端在住持之选举”。所以寺里对人选的要求很高,只有“心行解相应,宗说俱通,庶缁素咸钦,人天共仰”的人才有资格做住持。

  慈运大师的圆寂,七塔寺众僧悲痛万分,一时群龙无首。慈老嗣法数十人,寺里的僧人们以为只有岐昌法师可以继承慈老,以竟中兴伟业。圆瑛作为七塔寺僧伽的一员,他在关系寺运的大事面前,勇敢地承担起责任,撰写了《请岐昌和尚住持七塔寺启》,文曰:

  伏以

  克绍真宗,必假法王之子;

  欲担大法,须求宗匠之人。

  恭维

  岐昌法兄大和尚,解行双圆,智悲并运。夙植菩提之种,久修般若之因。云盖一方,密敷道化,不离两浙,遍透禅关。德茂三空,心明二谛。同入报恩之室,独得临济之宗。缁素咸钦,誉望隆于各界;弟兄交赞,道行迈乎同伦。兹者时机既至,因缘现前,请转*轮。继老人未竟之志;高提祖印,慰大众久慕之衷。惟冀俯顺与情,默然允许,现身度世,以法利生。不胜恳祷之至。

  岐昌法师是鄞县江东钱氏子,亦名水月法师。从小出家,“诗文学六朝而能端庄,书法赵松雪而姿媚中而有苍劲气,故甬中文学士靡不推重。具戒后,八指头陀、谛闲法师等为友,乃于宗禅、教理亦深入玄奥。尤擅音声佛事,逊光绪间,川、湘、皖遥及晋、冀之修水陆道场者,皆礼聘师为内坛正表。……全国知名佛教缁素之诣四明者,必造访师居。师乃能潜隐斗室中,遍参当代之善知识,德望亦以日隆。” (《海潮音》十四卷十二期)“宗匠之人”岐昌法师不负众望,将七塔寺建成与天童、育王鼎足而三大刹之一。岐昌法师对七塔寺的贡献,受到了寺内僧人们的怀念,在他的祭日,寺内专门举办祭辰法会,圆瑛又亲自撰《岐昌法师退居祭文》曰…

《圆瑛大师与七塔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