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圓瑛大師與七塔寺▪P2

  ..續本文上一頁緒十六年(1890),甯波七塔寺僧衆禮請慈運法師前去主持寺務.這時他已經64歲了,過了不惑的年齡。慈運以荷擔佛法,重興如來家業,爲己躬大事。他決定接下這座寺院,重新光大七塔寺。

  慈運法師來到七塔寺後,百方集資,到處化緣,使建築工程如期開工。他廣納人材,爲寺院注入活力。這時寺裏已有僧人上百,開支增大,入不夠敷,全寺的人已經無米兩個月了,慈運急在心裏,毫不氣餒,想方設法隨處借貸,組織居士捐款,號召信衆支持,在他的感召力下,籌得了善款,解決了吃飯的大事,穩定了人心,還讓寺院開始盤活,走上了良性循環的道路。接著慈運法師不間斷地將修複工程全部展開,先修客堂,解決僧人住的問題,讓僧人們安下心來,再修庫房、禅堂、雲水堂、鍾樓等建築,寺院漸具規模,香火日益旺盛。慈運法師深知“法賴人弘”的道理,一座寺院建設的再好,如果說沒有人才,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迅速迅速衰落,所以培養人才,使用人才是最重要的大事。有了人才,還要有良好的管理製度跟上,沒有製度,同樣也是散沙一盤,無法將寺院推向新高。他招收了友法、月波、岐昌、一禅、本來、玉忠等法徒,設監院、知客、維那各職,讓他們各負一職,執事各寮,負責寺院的管理。這些人在慈運法師的指導下,個個成才,後來都成爲爲寺一方的名僧,對四明地區佛教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寺院初具規模後,慈運法師又開始重雕佛像的工作,根據甯波地區佛教徒重視觀音崇拜的特點,他重塑大殿千手觀音聖像,又以南嶽祝聖寺著名的五百羅漢像爲粉本,塑羅漢像在觀音殿周圍。再接著修築叁聖殿,新塑叁聖法身,佛像高二丈八尺,妙相莊嚴,聞名當地。整個工程曆經叁年才完工,慈運法師專門舉行了爲西方叁聖像及千手觀音聖像開光的盛典,各界名流政要和廣大信衆前來觀瞻,人流如潮,歡聲雷振,佛法重新,再續佛緣。

  光緒十二年(1886),慈運法師正好是七十壽辰,他開壇傳授叁壇戒法,皈依者甚衆。他不顧年老體衰,親自到北京,請朝廷頒發龍藏,朝廷對他的忠心與複興佛法、弘化一方的事迹予以表揚,除批准頒發龍藏外,還敕賜“報恩寺”額。翌年,寺裏爲請來的藏經建立了藏經樓,將藏經全部安頓進去,提高了寺院的文化品位。

  慈運法師吃水不忘挖井人,心系寺院,感念開山的前賢,重修開山祖師心鏡祖塔。第二年,寺裏新造自流井,建香積廚,又在湖南定做了一口重18000斤的大鍾,渾厚的鍾聲幾十裏外都能聽見,晨鍾暮鼓,警醒人心,寺院更加莊嚴。

  光緒叁十二年(1906),是慈運大師八十壽辰的誕日,寺院爲了報答大師對七塔寺的貢獻,專門開了一堂壽戒,各地的法子聽到這一消息,紛紛前來受戒,凡是受戒的人,發給衣缽器具及海青。經過20余年的辛勤勞動,千年伽藍七塔寺終于完工,新建的寺院不僅恢複了往日的氣派,而且比過去更加宏偉與莊嚴。全國各地都在傳頌大師的狀舉,慧炬高懸,佛光遠照海內外。宣統二年(1910)八月二十九日,爲了佛教獻出自己一生的慈運法師在他生前爲之奮鬥,實現理想的七塔寺圓寂。世壽八十有四,僧臘六十有七。消息傳出,四明爲之動容,信衆排著長隊依依向他告別。慈運大師荼毗後,弟子們將他的舍利塔安在天童玲珑岩下。他的四十八位法嗣,繼承乃師遺志,宏法傳道,播及四面八方,分布在湘、滇、蜀、陝、閩、浙、蘇、贛、皖、豫等大部分地區。南洋、印度、日本、臺灣等地也有他的不少弟子。四明地區的天童寺、育王寺、觀宗寺、雪窦寺、施祥寺、接待寺、總持寺、龍聖寺、看經寺、德雲寺、大隱寺等大小數十百寺主持寺院工作的法師,大多數都出于他的門下,或受其恩惠。他們有的擅長于隨機應化,有的擅長于開堂秉指,有的擅長于談經宏教,有的擅長于精通禅奧,有的擅長建立寺刹。後人撰寫塔銘贊曰:

  “維嶽降神,誕彼叁楚,湘南潭北,朱氏巨族。厥生大德,豫章剃度。大菩提寺,潛修默悟。化緣甬上,說法天童。中興七塔,道化邳隆。中外信仰,缁素皈崇。靈山法侶,雨霈雲從。清朝民國,繼續興隆。化被海外,道播寰中。法燈晃耀,徹照無窮。光光回互,法法宏通。臨濟妙旨,踞地稱雄。慈力叁昧,彌塞蒼穹。光明幢子,永曜浙東。分映沙界。如日之中。”

  叁、圓瑛大師在七塔寺

  圓瑛大師與七塔寺結緣是在2 9歲的時候。圓瑛自幼慕道,向佛心誠,17歲出家後就一直在全國各地遍訪高僧,先後依止過興化梅峰寺增西上人、湧泉寺妙蓮和尚、福州大雪峰寺隨達公和尚、天甯寺冶開和尚、天童寺敬安,以及通智、谛閑、祖印、慧明、道階等尊宿。“飄然衣缽訪高賢”,“毒龍來製且安禅”的生活,使他能采衆家之長,深得禅宗的精髓,爲接慈運老和尚的法,取名宏悟,成爲臨濟第四十世的傳人,奠定了基礎。

  慈運老和尚是甬東地區德化一方的尊宿,時人曾經贊曰:“維人生立命,必有其地:地方當興,必有其人。,”慈運法師居甬五十余年,以崇高的威望,收徒無數。“中外商賈,乃至勞動工役,無不知有皈依長老者。每一見之,頂禮問訊,供養如活佛。”圓瑛的學識與慈運的威望成爲他們二人之間的最佳組合,所以圓瑛能夠成爲運法師的弟子,正是曆史的必然,更是佛門的光榮。

  圓瑛大師自從在七塔寺接了慈運老法師的法以後,一生之中即與七塔寺有了不解之緣,七塔寺成爲他的佛教生命中的一個較爲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且起到過重要作用。

  一、修寺立塔的寺院建設

  慈運大師是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他生前雖然聲名顯赫,偉立叢林,但是他自接手七塔寺後,卻不擔任寺院的住持,在世時曾先後委任了宏淳、宏禅、宏輝、宏修、宏道、宏權、宏訓等七位弟子做住持,而且每位只能任期叁年。慈運法師圓寂後,這種風氣仍然繼續下來,並得到了光大,七塔寺被正式定爲“法派選賢叢林”。它不僅開了佛教之先,而且對全國的佛教也産生了深刻地影響,後來許多寺院廢除子孫廟,改爲叢林,不搞寺院住持傳嗣製,改爲選賢製,皆可以歸源于此。《七塔寺志》載:

  “慈老在日,迨宣統二年庚成,慈老圓寂,七塔定爲法派選賢叢林。其遴選住持之儀式,大致如此:首先發布通告,召集散居各地之慈老派子孫,約期七塔會議,無分地位高低,諸山長老或清衆,均得與會。人給選票一紙,可任意寫宏字輩叁名,戒字輩兩名,爲候選人,違例或多寫人數,爲廢票。集衆監票,唱票如儀,以得票最多者,取宏字輩叁名,戒字輩二名,爲正式候選人。擇日(一般爲農曆正月十五日)雲集兩序大衆,于韋陀前舉行上供儀式,中途暫停,將事先備就五柱桂圓,每枚墨書一候選人,投入尺余長之竹筒中,擇一非法派之清衆,用特製長筷,夾出其中一枚桂圓。記下名字,重又投回筒中,次又夾出一枚,記名後,投回筒中,如是反複進行,以名字先滿叁次出現者,當先住持。叁年一屆,不得連任。獲任七塔住持而稱“神人雙選”者以此。”所謂“法派叢林”,即指由本派法子爲主的叢林。七塔寺的僧人來源由兩部分人構成。一是在本寺出家的人,二是外來挂單的僧人,這二種人都可以並且擔任過七塔寺的住持。文中所說的“于韋陀前舉行上供儀式”,圓瑛法師爲此專門撰寫了《七塔寺韋馱菩薩面前蔔選方丈禱告文》,全文如下:

  伏以十劫童真,內秘菩薩之行;叁洲感應,外現將軍之身。仰”屍,天慈,俯垂昭鑒!爰有七塔報恩禅寺衆等至誠叩禱,擴法韋馱尊天菩薩座前。切念佛門秋晚,世道日非,欲期法化以昌隆,端在住持之選舉。人能宏道,道不遠人,不得其人,安雲乎道

  蓋荷擔大法,非驽馬之力所勝;運載群生,豈羊鹿之車能事

  心行解相應,宗說俱通,庶缁素鹹欽,人天共仰。。但某等肉眼罔知去取,初選五人。惟

  天聰洞悉聖凡,重蔔一位。伏願,不負靈山咐囑,衛教安僧。全憑天將威神,摧邪輔正。

  叁番掂蔔爲定,一寺興敗所關。衆等無任懇禱之至!

  可見,七塔寺“法派叢林”膺選住持,關系到一寺的興敗,特別是在“佛門秋晚,世道日非”的情況下,佛教的法化昌隆, “端在住持之選舉”。所以寺裏對人選的要求很高,只有“心行解相應,宗說俱通,庶缁素鹹欽,人天共仰”的人才有資格做住持。

  慈運大師的圓寂,七塔寺衆僧悲痛萬分,一時群龍無首。慈老嗣法數十人,寺裏的僧人們以爲只有岐昌法師可以繼承慈老,以竟中興偉業。圓瑛作爲七塔寺僧伽的一員,他在關系寺運的大事面前,勇敢地承擔起責任,撰寫了《請岐昌和尚住持七塔寺啓》,文曰:

  伏以

  克紹真宗,必假法王之子;

  欲擔大法,須求宗匠之人。

  恭維

  岐昌法兄大和尚,解行雙圓,智悲並運。夙植菩提之種,久修般若之因。雲蓋一方,密敷道化,不離兩浙,遍透禅關。德茂叁空,心明二谛。同入報恩之室,獨得臨濟之宗。缁素鹹欽,譽望隆于各界;弟兄交贊,道行邁乎同倫。茲者時機既至,因緣現前,請轉*輪。繼老人未竟之志;高提祖印,慰大衆久慕之衷。惟冀俯順與情,默然允許,現身度世,以法利生。不勝懇禱之至。

  岐昌法師是鄞縣江東錢氏子,亦名水月法師。從小出家,“詩文學六朝而能端莊,書法趙松雪而姿媚中而有蒼勁氣,故甬中文學士靡不推重。具戒後,八指頭陀、谛閑法師等爲友,乃于宗禅、教理亦深入玄奧。尤擅音聲佛事,遜光緒間,川、湘、皖遙及晉、冀之修水陸道場者,皆禮聘師爲內壇正表。……全國知名佛教缁素之詣四明者,必造訪師居。師乃能潛隱鬥室中,遍參當代之善知識,德望亦以日隆。” (《海潮音》十四卷十二期)“宗匠之人”岐昌法師不負衆望,將七塔寺建成與天童、育王鼎足而叁大刹之一。岐昌法師對七塔寺的貢獻,受到了寺內僧人們的懷念,在他的祭日,寺內專門舉辦祭辰法會,圓瑛又親自撰《岐昌法師退居祭文》曰…

《圓瑛大師與七塔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