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国际交流本怀▪P3

  ..续本文上一页佛光山、佛教界,乃至各宗教、社会的发展,皆以高瞻远瞩的宏观,推动人间佛教,引导社会大众学佛,更以现代化的弘法方式,将佛法带入民众的生活,并与各阶层人士欢喜往来,共生共存。

   大师认为佛教的弘传须迈向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艺文化、事业化、制度化,甚至国际化、未来化。四十年来,佛光山依循大师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不但在全世界五大洲创建百余所寺院道场,佛光会亦遍布一百三十余个国家地区,带动全球学佛的热潮,引领世人点亮心中的光明。

  佛光山自开山以来根据大师所揭橥的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为目标,以佛教为缘,融和为本,实践佛法于生活中,推动国际交流,促进国际佛教与各国间的发展,取得各项成就,总括佛光山的国际交流方式有如下:

   1. 以慈善福利社会从事国际交流

   在慈善方面,规画有育幼院、赡养精舍、老人公寓、云水医院、万寿园,将人的一生,从生、老、病、死四层面,纳入服务项目,以及偏远地区医疗义诊、急难救助、海内外赈灾等,辅以佛法的慰藉,滋润有情众生。

   以国际性的慈善救济方式来帮助各国苦难的众生,以慈善救援来从事国际交流,具体事迹如:

   2004年印度尼西亚大地震,引发南亚海啸,灾情严重。国际佛光会闻讯后立即组织救援队前往赈灾,佛光山也同时发起派下教育单位在全台同步行脚托钵,将所得捐助灾区失怙儿童,做为教养基金。另外并捐款五十万美金给印度,作为第二波海啸赈灾计划,启建孤儿院。

   2003年全球SARS肆虐,台湾也未能幸免。当时星云大师人在日本,回台后率先为和平医院祈愿,安抚恐慌的医护人员、病患、家属及社会大众。而佛光会也全面动员,分别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轮班替民众量体温及倡导正确防护常识,并为抗疫殉职的医护人员举办超荐及助念法会,同时号召全世界佛光会员捐赠N九五外科医疗口罩四十万余个、隔离防护衣十万余件、温度计三千个、美金二十二万元等。

   2001年美国发生恐怖分子攻击双子星大厦的“九一一”事件,大师除了率领徒众亲至废墟洒净,当时佛光山梵呗赞颂团正在美国巡回演出,并将演唱会门票收入的二十万美元悉数捐出,作为灾后重建基金。乃至美国中西部水灾、洛杉矶火灾、纽奥良飓灾等,佛光会也都救灾不落人后。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了“九二一”地震,全球佛光人迅速成立世界性“援助震灾中心”,从救灾、重建、安顿到心灵抚慰,全程参与。此中包括第一时间提供灾民粮食、饮水、货柜屋等,以及灾区的消毒除疫、义诊医疗、诵经助念、祈安法会、心理谘商等。之后并协助灾后重建,为灾民兴建组合屋,以及认养中科、爽文、平林、富功等国小的重建工作。另外还设置十四个佛光园心灵加油站,长期陪伴灾民平复心灵的创伤。

   此外,1994、1996年台湾因受台风侵袭造成严重水灾,总共捐出二千余万元赈灾;乃至大陆华南水灾,也曾赈灾五十万美元。佛光人本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每于各地发生灾难时作不请之友,展开急难救助。当然,平时的恤贫济弱,也是不余遗力的在做,例如,巴拉圭佛光协会联合当地华人共同出资兴建“中巴佛光康宁医院”,提供免费医疗,造福贫病民众,首创由佛教与天主教合办医院之先例。

   南非南华寺一九九八年开始轮椅捐赠,遍及刚果、马拉威、坦尚尼亚等十五个国家,至今达九千七百多辆;巴拉圭协会自一九九七年以来,业已达三千台。南非南华寺2006年首度以佛法辅导进入当地各监狱所。

   其它再如到中南半岛进行慈善之旅捐赠轮椅、到泰北义诊救济,尤其多年来对孟加拉国、拉达克、尼泊尔等地协助最多。在台湾也为帮助受刑人改过迁善,成立台南戒毒村、屏东更生之家等。另外,日本大阪地震、菲律宾水灾、香港赤柱监狱、越南船民、美国流浪汉等,也都能感受到佛光会友的怀关。

  注1《佛光山四十周年纪念特刊》第七册 国际交流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发行

   总之从南亚海啸到缅甸风灾、四川地震的救灾,全世界的佛光会员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的精神,捐赠物资和款项,佛光山大众皆是以报恩的谦卑心意勉力为之,佛经言:“上报四重恩。”一切众生都曾为我父母亲眷善友,感恩图报是人人应尽的本分。

   而鉴于去年2008年开始的金融大海啸导致经济不景气波及孩童教育问题,全球各地佛光山道场举办了“关怀贫童园游会”,将所得善款作为贫童助学之用;举办“佛光清寒助学金暨轮椅捐慈善斋宴”、“四十小时饥饿募款活动”等。

   佛教一直是重视自然生态保育的宗教,为因应全球暖化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确保英国本土古森林树种的永续生存,伦敦佛光山于二○○七年十月二十七日“世界改造日”,在伦敦近郊的Theydon Bois造林区为全球第一座“佛光丛林”,动土种植一千五百棵树苗,预计三年内于占地五英亩的“佛光丛林”,种植五千棵英国本土森林树苗,重建英国古森林原貌。

   为响应世界节能减碳运动,“响应节能新生活运动,提倡素食文化”、脚踏车之旅,走入小区呼吁居民用实际行动来积极参与。因为佛光人深深体会出“同体共生”的意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以惜福的心来响应及推动环保活动。这些跨越国际间的慈善的义行无一不是实践佛陀教法,以慈善救援作国际交流来促进世界的和谐和善美。

   2. 以国际会议来从事国际交流

   为增进人类幸福,促进世界和平,佛光山秉承大师人间佛教“国际化”、 “现代化”的弘法原则,佛光山不但在台湾举办“寺院行政管理讲习会”,一九八二年起,更召开国际佛教学术会议、国际禅学会议,以及世界显密佛学会议、国际僧伽讲习会,广邀世界著名佛教学者参与,以各种角度发表论文,鼓励世界学者研究佛教。如:为培养青年研究佛学,一九八五年起,针对国内外各佛学院、大学硕博士生,召开数届“世界佛教青年学术会议”。

   为倡导不同宗教融和与不同佛教宗派间的团结,推展佛教与各宗教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邀请全球五大洲专家学者参与会议,积极促成佛教界的共识与团结,增进世界各宗派之间的团结合作。一九八六年举办“世界显密佛学会议”;一九九五年召开“第一届天主教与佛教国际交谈会议”,罗马教廷对此会议加强双方交流,深表赞叹。

   为让佛教各界在相异中发掘共同之处,凝聚共识,彼此发展进步,一九九三年起举办国际僧伽会议;充分达到国际佛教融和目标的“世界佛教徒友谊会”,

   分别于一九八八、一九九二、一九九八、二○○六年,于美国西来寺、佛光山、澳洲南天寺举办。

   又二○○○年的“千禧法音—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二○○六年召开第三十二届国际自由宗教联盟会议等;皆为促进彼此间的认识,推动良性的互动关系,藉由会议互相交流学习、为世界佛教与宗教,搭建一个对话交流、团结合作的平台。

   数十年来佛光山积极推动国际佛教交流,为促进世界和平,星云大师曾与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各领袖交换意见,1997年与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晤谈;是年五月获内政部、外交部壹等奖。

   2000年大师获颁“国家公益奖”,同年12月第二十一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上,泰国总理乃川先生颁赠“佛教最佳贡献奖”,表彰大师对世界佛教的成就。

   2002年获颁“十大杰出教育事业家奖”,2005年获“总统文化奖-菩提奖”,肯定大师对国家、社会及佛教的贡献。2006年获香港凤凰卫视颁赠“安定身心奖”;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颁“终身成就奖”;美国共和党亚裔总部代表布什总统颁赠“杰出成就奖”。

   2004年11月,大师与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审查人马悦然教授及汉学家罗多弼教授就“佛教与文学”、“佛教与世界和平”进行交流座谈。

   2006年4月应邀出席于杭州举办之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说,写下宗教和平交流新页。

   3. 以教育培训人才从事国际交流

   教育方面,佛光山于海内外设立十六所佛学院,培养了一千三百余位僧伽人才,在世界各地播撒佛法的种子。社会教育则办有儿童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如:都市佛学院、信徒大学、教师佛学夏令营、胜鬘书院、短期出家修道会等,让在家居士能深入佛法,以之作为生命活水的泉源。

   大学教育方面,佛光山创办美国西来、南华、佛光三所佛教大学来培养人才,各大学经常以“佛教的学术会议”来做国际交流。此外派遣留学僧前往五大洲各国学习交流,在开山最艰困的时期,大师仍派遣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法师赴日就读日本大谷、佛教等大学,为佛光山派遣海外的第一批留学僧。此后,为提升徒众素质,不断遴选弟子出国,如日本的依空、慧宽;美国的慧开、依法、慧在;英国的永有;巴西圣保罗觉诚、觉圣;印度觉明;中国大陆的满耕、满纪、满升、满庭、妙中、觉旻、觉冠、觉舫、妙皇;韩国依恩;香港的觉继、慧峰、觉毓;澳洲的如邦等。

   这些留学僧一方面兢兢业业、奋发求学;另一方面也与当地学界、教界及社会有深刻的交流,并将这些资源引介回佛光山,例如日本佛教大学校长水谷幸正、宫源、平川彰、前田惠学、鎌田茂雄、大谷大学校长木村宣彰,耶鲁大学教授外因斯坦、美国康乃尔大学亚洲学系副教授约翰.麦克雷,韩国东国大学佛教学院院长法山法师,中国大陆国际西藏学…

《佛教国际交流本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