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国际交流本怀▪P5

  ..续本文上一页走向城市,深入社会,关怀群众,超越国界,弘化全球。四十多年来,佛光山除了积极培养各国语言弘法人才,同时在海内外创建二百余所现代化道场,弘法据点遍及全世界。

   在跨洲际弘法过程中,从初期的扎根华人社会到逐步朝向本土化迈进,让佛教与各地的文化思想、地理环境、风俗民情水乳交融,发展出各自的特色。诸如:针对信徒的需求,举办禅修、法会、戒会、短期出家等修持,增上信仰;开设符合当地居民所需之文化、艺术、技艺课程,将佛法融入其中,运用于生活;结合各地节日庆典,进行敦亲睦邻、文化交流、跨宗教活动,达到各宗教、族裔间的共尊共荣;开放道场,提供友教联谊、活动,接待十方嘉宾,让更多海外人士,透过观摩学习,亲近佛法。

   海外道场愈是能融入当地民情、文化,就愈能在当地生根、发芽、茁壮,依此准则,依循人间佛教的理念,立足台湾,放眼国际,落实本土,将佛法的菩提种子播撒全球,圆满弘扬人间佛教的神圣使命。

   “以共修净化人心”,在共修方面佛光山修持中心-襌净法堂、念佛堂、抄经堂,常年举办修持活动供大众参修,尤其举办朝山礼佛、传授在家五戒、菩萨戒戒会,让信众从中长养法身慧命,将佛法实践在生活中。海内外全世界各别分院亦成立念佛共修会、八关斋戒会、各项法会等,接引民众沉淀心灵,奋起飞扬。

   佛光山海内外各别分院彷若世界舞台,接引各国人士造访,或参访礼圣,或交流对谈,或听闻佛法,使得佛教信仰蔚为风气。其它大型跨国的净化人心活动如:

   1 998年4月8日,大师率团恭迎佛牙舍利莅台安奉;2001年10月前往美国纽约“九一一事件”地点,为罹难者祝祷;回台后,同年12月,受邀至总统府以“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发表演说。

   2002年元月与中国大陆总书记江泽民达成佛指舍利来台协议,以“星云牵头,联合迎请,共同供奉,绝对安全”为原则,后组成“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至西安法门寺迎请舍利莅台供奉三十七日。

   2003年7月,大师应邀至厦门南普陀寺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 “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

   2009年元旦澳洲南天寺举办“为病痛众生献灯祈愿祝祷暨多元宗教为世界和平祈福祝祷赞颂会”,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神父、牧师及印度教代表与会,共1,200余人次参加。

   2009年元月10日美国西来寺举办第13届“祈求世界和平法会”,由西来寺住持慧济法师、天主教大洛杉矶教区多元宗教联谊会史密思神父、伊斯兰南加州舒拉议会领袖阿曼德沙克博士、洛杉矶警察长神职联合会主任爱德华特那主教、南加州南传佛教僧伽会代表巴那洛迦法师、洛杉矶泰国寺院摩诃阇示法师等南加州宗教代表,在大雄宝殿为世界和平祝祷。

   2009年1月29日马来西亚雪州地方政府、研究及考察事务行政议员刘天球,至吉隆坡东禅寺参加2009年平安灯会与花艺展,当场向与会大众宣布,雪州政府因高度肯定东禅寺对社会的贡献,故去年12月的非回教宗教理事会议中,正式批准占地20英亩的东禅寺,由农业地段转换成庙宇地,而东禅寺每年只须缴付马币1令吉的地税。刘天球同时宣布从他的州议员拨款中,拨出马币一万令吉,予东禅寺作为发展基金。由此可见佛光山道场在当地的国际交流发展已经深受肯定和赞扬。

   7. 以跨宗教往来从事国际交流

   为体现大师同体共生的理念,佛光山与各宗教往来友好,希冀以宗教的慈悲与博爱等精神,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多年来,佛光山经常在世界各地与各宗教进行宗教对谈,尤其大师先后前往罗马教廷与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本笃十六世举行世纪对谈。亦受邀前往回教国家马来西亚主持莎亚南体育馆八万人弘法大会;至印度尼西亚弘法,当地政府特准在缇亚大饭店公开演讲。凡此种种,皆为天主教与佛教、回教与佛教乃至各宗教间的交流打开友谊对话平台。

   随着科技发达,地球村时代的来临,不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加紧密,国与国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交流也益形频繁,世界宗教交流已是时代的趋势,也是大师推动有年的工作。

   大师对宗教之间抱持崇高的理想与寄望,认为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世界各宗教,虽然信仰对象有别,教义、教典各异,但不管是天主、上帝、阿拉、佛陀,乃至地方性神祇,都是各种不同根基者的精神所依,都有着劝人为善、教化心灵的正面意涵。所以各宗教应以互尊互重的精神,平等看待各宗教的修持方法与制度,彼此融和,互相辉映,让宗教成为全球性的化导力量。

   在此理念下,佛光山多年来,除了致力推动佛教禅净、显密、南北传各宗派的融和,并积极与其它不同宗教举行座谈、交流、联谊,藉此凝聚共识,彼此合作,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增进人类福祉作出具体的贡献。

   大师一向主张:佛教与各宗教间要相互尊重,彼此融和,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族裔和谐、人类福祉而努力。

   佛光山在全世界各地道场举行跨宗教的交流活动从事国际交流不胜枚举,例如:

   2004年大师应聘担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宗教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基督教、天主教、一贯道、道教、回教、天理教、轩辕教、道教、天帝教、中华理教、天德教等十二个宗教团体领袖,共同出席“爱与和平音乐祈福大会”,促进宗教交流,实际发挥宗教净化社会人心之功用。

   2004在五月浴佛节国际佛光会纽西兰南岛协会在基督城大教堂前举行四大宗教为世界和平祈福,带动当地宗教间的交流融合。同年纽西兰北岛协会、澳洲雪梨和墨尔本协会纷纷在当地举办跨宗教祈福法会,为世界祈求和平。

   2006年大师远赴欧洲至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及日内瓦联合国国际会议中心讲“融和与和平”。

   鉴于各宗教尽管信仰不同,但重视和平、力求和谐的心却是相同,因此大师2006年前往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与教宗本笃十六世会晤,希望能增进佛教与天主教相互的了解与合作,透过交流,凝聚彼此的共识,为实现和平和谐的理念而努力。

   2007年由星云大师担任宗教委员会的主委,负责台湾宗教界的联谊工作,当年元旦夜,由基督教主办、十二个宗教团体承办的“二○○七年尊重与关怀音乐祈福大会”,高雄市政府举办的“跨宗教座谈会”,以及董氏基金会邀请七大宗教团体,针对“自杀防治”进行座谈等,共同为人类的未来寻求希望、和平与爱,这样的交流合作实在令人感到可喜。

   2008年9月3-5日为纪念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六十周年,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总部于假历史上联合国首度《世界人权宣言》颁布所在地 –巴黎举行第六十一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年会,计有来自全球74个国家、四十余宗教团体、五百多个非政府组织(NGO)等逾千名非政府组织代表、联合国官方使 节与会出席;负责日内瓦联合国总部NGO事务的佛光山日内瓦会议中心觉彦法师和巴黎佛光山妙达法师以及来自纽约佛光山NGO文宣事务组的Emily居士共同代表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成员的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前往年会地点所在的联合国教科文中心总部参加为期三天的全球NGO年度盛会。

   在“国际人权村”广场中,主办单位并安排多元化的国际人权议题座谈会,在跨宗教座谈中,有锡克教、巴哈伊教、以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成员之一的国际佛光会以唯一佛教代表出席,表达对世界人权的关怀。国际佛光会对国际社会的努力,期许透过此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性展示活动中,能让更多世界人士与佛光人广结善缘并促成未来佛光山于国际非政府组织事务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2009年初1月5日,佛光山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为体现大师同体共生的理念,佛光山与各宗教往来友好,希冀以宗教的慈悲与博爱等精神,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首度联合瑞士各宗教的领袖们为新的一年祈福,这是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第一次的跨宗教交流,各宗教领袖们手持宗教代表信物,以各宗教的经文为世界祈求和平,正当此时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攻打加萨,经过一周的时间,六百余老幼居民死亡,世界各国人士无论宗教,不分种族,民众纷纷自发地在各大城市示威抗议,呼吁要停战,不要杀亡无辜,可见得宗教之间也要交流往来对话,沟通彼此,世界的和平才有可能到来。

   在当天的跨宗教祈福晚会上,佛光山欧洲总住持满谦法师提出呼吁:“今晚的跨宗教祈福晚会只是一个开始,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宗教都传递着慈悲、爱人与互相体谅的本质,这都是维护世界和平所需具备的条件,唯有透过世界各宗教的智慧、各宗教领袖与世界政治领袖共同互敬与合作方有维护国际和平秩序,希望透过跨宗教的交流活动与认识,能让各宗教彼此更加了解对方。因此我竭诚地希望未来的每一年年初,各宗教能够轮流来主办这个有意义的活动,让“爱与和平”的希望之灯,能够永续传递下去。最后再次感谢您的热心参与,让世界更增添和平气象,祈求我们慈悲伟大的各宗教的教主,庇佑新的一年,世界的灾难远离,让我们各宗教能够如兄弟姐妹般地友爱,相互尊重包容,国际社会和谐无诤,地球村的人类能和平共处,大家吉祥如意,人人身心健康自在。”

   日内瓦会议中心的跨宗教祈福交流活动源于2008年九月一、二日,为了保障全球宗教信仰的基本人权以及为联合国跨宗教理事会催生,日内瓦跨宗教智库联盟于假日内瓦联合国总部首度举办“跨宗教合作暨保障…

《佛教国际交流本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