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七开示

  佛七开示

  常福法师

   无量寿寺打佛七应该是有很多年了,先讲一个笑话,有一个当官的他很会演讲,但是呢,他讲话又讲个没完,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的人,第一天来了很多人,为了顾他的面子,那些人听了淡薄无味,但是他一讲就是几个小时,第二天就没什么人来了,第三天第四天到后面有一两个人整天就来,到最后只有两个人来(一个年纪轻的,一个年纪大的),他还是滔滔不绝的讲,后来他就问他,他说:“人家都不来了,为什么你两个还来呢?”你知道他怎么答吗?那个年轻的就告诉这位当官的说:“我父亲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听你讲话他可以睡得着觉。”因为每晚睡不着是来催眠来,所以说,那当官的就喜欢讲,那个人正好想睡,所以讲一下像催眠曲一样催催催就睡着了。所以他每天都来,一场也不会少,也就是说他是为了睡觉,所以呢,这个念佛也好,我们讲课也好,我讲的目的是什么呢?大家千万不要睡觉。

   人为什么会睡觉呢?人有两种毛病啊!一种毛病就是掉举,一种就是昏沉。掉举就是心烦不安,就是坐在那个地方,心里就是觉得没有意思。像念佛,念佛念着念着没有味道,没有感觉,没有意思,因为人对于因果,对于生死,对于成佛的观点没有生起来之前,念佛是没有意思的。一个真正发菩提心,真正对佛有信心的人念佛才有味道,所以呢,社会上很多很多念佛人,特别是年轻人当中,念佛念到最后面觉得没有意思,觉得空荡荡的,他内心就在打妄想,年纪大的老居士也有的是这样。口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不晓得摄心,他也不晓得听阿弥陀佛名号,又不知道名号功德利益,这个佛的信心都没建立的时候,那个阿弥陀佛念的时候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一个人念佛念到没有一点味道的时候他就念不下去,他就张着嘴巴看着别人,然后呢东张西望,心里没有一种感觉,这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念着念着要不就睡着了,要不就掉举,坐在那里念就念不下去,没有味道啊,内不摄心啊,外面对阿弥陀佛名号不感兴趣啊,所以呢早上四点钟就起床,到现在这个时候正好是想睡觉的时候,我们一支香下来正好睡半个小时,睡到醒过来以后呢又开始掉举,看着人家在睡觉,自己在东张西望的,就这种状态,我相信在一些人当中都会有的。可能会很多这样的人!

   要讲有修行功夫的人,即使你睡眠的业习过来,睡了一会,又开始用功,这里肯定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因为他对佛号功德有信心啊,或者能够摄心,或者能够用心摄住佛号。他对佛有信心!即使我们的习气比较重想睡眠,早上起的太早,可能念着念着就想睡觉,但是打了一个盹他就会醒过来。醒过来之后马上又开始精进,他晓得来用佛号摄心或者注重名号功德。假是说你这个人对佛的功德没有生起信心,对自己的心也没有生起信心,像这样的人就像我刚才讲的那个故事的那样,因为你在家里睡不着觉,在寺院里来就是为了好好睡觉。就是说我讲话好比是催眠曲,你正好在后面睡,后来我来问你我讲的什么?什么都不知道。你们说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肯定是有这样的现象!因为我有这种感觉!我在东林寺的时候有一次一位法师在讲阿弥陀经,法师讲着讲着我就想睡觉,开讲的时候眼睛睁开听着,听着听着就想睡觉啦,后来讲完一节课以后呢,有人问讲什么还记得吗?什么都不清楚,一问三不知,就是一直在想睡觉。我们的心垢很重,心疲倦以后就会想睡觉,睡觉不是休息,是因为你太累了。你想一想?你做什么事情累了呢?你像工人一样在外面打工了没有?你没有打工!那你为什么累了呢?不是身体累了,是心累了。那你的心为什么会累了呢?打妄想太累了!知道吗?东想一想,西想一想,那是很累的!想着吃饭,想着穿衣,想着睡觉,想着儿子,想着孙子,那就累!因为想到后面就累呀,所以呢人在分别妄想久了以后就很累的,累了以后呢想完了,想累了,就想睡一觉,醒过来以后继续分别妄想,想累了以后又再睡一觉,醒了以后又接着再来分别妄想。你想一想,很多的婆婆在家里,儿子已经有了工作了,孙子也考上大学了,媳妇都是很好,但是她的心就是不安,她就拼命地想他们,想着这些情感上的俗事,就是放不下。明明他们的生活都已经安排好了,但是你的心里就是不安,天天牵挂、执着。一天没见到心里就难过,在寺院里住了几天没看到孙子就想回去看看,她心里就是不放心要回去转一下,看一下再回来,她就是这样的,心就这样疲倦的牵挂,所以心就好累呀!心在付出啊,就像放电一样啊,电放完了以后要充电啊,睡一觉电充好了继续放啊。是不是?我们的心就是那样的。不断地放电,放电了以后又充电,又继续睡一觉,就是这样的。所以呢,我们的心疲倦了,所以才想睡觉。这种牵挂是什么呢?牵挂社会上讲就是“情执”啊!什么最累呢?到根本处讲就是一个—“情”字!情是什么呢?情就是生灭的相续。生和灭的相续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执着,对于生灭的这个虚幻不实的东西产生一种强烈的执着,不舍得放下,这个叫做“情”。情的根本——生灭,生灭的根本是什么?就是淫欲心!我们的烦恼从哪里来?从淫欲而来。就是杀盗淫妄酒的淫欲。我们烦恼的根本就在淫欲处,也就是说这个东西给你带来无穷的牵挂,对于生灭的相续产生一种强烈的追求。可以舍去自己的生命,想得到它。这就是我们的根本处!所以我最近看的那个楞严经的52种阴魔啊,讲淫欲几乎讲了很多很多,还有我最近看了叫张帝呀,对歌,讲一句话,然后就把它对出来。有八个问题,几乎有七个问题都是男女之欲(就是讲男女之事),现在人的烦恼的根本都是来自于男女的淫欲,情的执着。所以这个社会上,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最大的烦恼,不管是酒店也好,歌舞厅也好,宾馆也好,家庭也好,就那个畜生也好,都是以淫欲为根本,以男女为根本,以这个东西来摄住我们的心。所以我们有了这个生灭心的执着,这个情就执着于这个生灭的东西,所以强烈对这个社会上面生灭我法产生一种执着。而产生相续而回忆,因为有生灭心在,生的东西它就一定会灭掉,所以对这个生的东西执着,它必定会灭掉。不管是什么,我们的意识在生灭之中一直在延续,外面的物质在生灭,时间在相续,一直像水一样往外流,我们的情呀就像那个流水一样,跟着那个生灭追,追着你的心非常地疲倦。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我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意识,随着时间不知道在追什么东西?其实念念之间都会消失掉,没有一个东西能停的下来,我们的意识停不下来,万物停不下来,时间停不下来。像长江的水一样,像瀑流一样,一直在流。我们的心就像瀑流一样哗啦哗啦往前流。那么你想一想这种力量使我们的心不疲倦不才怪呢!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心随着像瀑流地水不断地相续,所以我们活着就很累呀!佛教里讲无量的苦,这就是一种苦的体现。我讲的这个目的呢,就是要我们对佛法生起信心,不要对世间那些东西生起信心。

   今天来到寺庙打佛七,就是要把这个瀑流的心停止,让你这个生灭的心开悟,明心者即悟啊!你明了它是瀑流是生灭心,我们彻底的断除,那你就不会活得很累。所以人活得很累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这个开悟明心问题。你不要以为说你不累呀,事实上你内心的观察一下你累不累?我们的心像不像春水一样?都是很累的!但是有些人呢,他累也不怕,他就不顾因果了,他就这样的下去!有的人就不一样会站在生死彼岸,他知道那是瀑流般的生死而已,一念生灭八万四千个生死。这是一个生灭的念头,我们凡夫一切付出都是为了这个,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吃饭?是为了要执着于瀑流般的生死。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我们为什么要工作?我们为什么要上班?为什么要成立家庭?为什么在外面东跑西波?都是为了这个瀑流的生死而对它的执着,为了得到它。所以呢,你一再地付出,都是为了这个。这是无明的烦恼啊!社会上的人对这个生灭特别地迷恋!像迷惑的人,就像吃了白粉一样,他没办法从里面跳出来,也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去跳出来?就把这个东西当成主要的东西了。有智慧的人,有一点点觉悟的人就知道我们的生活不是为它而奔波的,不应该为它而奔波。所以呢,佛教里讲出离生死啊,发菩提心,为利益众生故,活在世上。只要把利他的心生出来你就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打佛七起名叫无量寿精进佛七,我把这几个字解释给你们听一听。其实它也是究竟义!我把寺院起名叫无量寿寺,我是用了心的!

   我把“南摩”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南摩?一般人认为南摩就是皈依的意思,其实南摩是一个觉悟的念头。现在人写南摩,你想一想为什么现在中国汉文叫“南无”?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南麽”呢?他写个“南无”呢,人家说不应该念南无啊,应该念“南麽阿弥陀佛”啊。“南无阿弥陀佛”是错误的,那为什么中国汉文写“南无”不是“南麽”呢?其实“南无”就是离苦得乐的意思。就是一个离苦得乐的字眼。“南”字是离苦,“无”字是得乐,就是离苦得乐。它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个觉悟的念头。这个“无”并不是我们讲的什么都没有,它是不生不灭的意思,它是解脱义,是乐的意思。“无”者是究竟乐的意思,是一种解脱义。“南”是离苦,它是指只要你离苦你就得乐,它是绝对而不是相对。不是离开苦,有一个苦可以离,得乐有一个乐可得,离苦之时就是得乐之时。就是太阳出来了,黑暗就消失了。它不是说有一个黑暗可以消失掉,有一个光明可以来,光明和黑暗是究竟义,是一个东西。那么说离苦就是得乐。你离苦得乐的心,有离苦的心,就有得乐的心!

   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佛是法嘛,离苦得乐,“南无”就是我们的心,心和法一体了,所以就“南无阿弥陀佛…

《佛七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菩萨戒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