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是妄的体,以这个身体来克制着,达到一种定的功夫。而一旦这个东西没有了,你的定立即就没有了,这个东西是生灭的。只要在生灭,都属于在三界。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在边地疑城,在此世界还是在六道轮回,彻底的超越了这个身体和你的妄,来进入到法里面、般若里面来了,这个才是真实的佛法。如果你不依此而修行,离开般若都是魔之所摄。为什么不能直接见佛呢?因为心中有魔故。为什么不能真正的见阿弥陀佛呢?因为心中有障故。依这个妄体作为标准,都是我们内心中的妄念所摄,就是魔所摄。
这部经典从佛陀心里面出来,佛陀不是故作,不是讲一个故事大家听了很舒服,佛陀是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自然而然,不是故作出来的,他讲话是跟法界是相应的,时时刻刻都是相应的,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他讲的这部经典不惊,不惊是与法界相应故,与一切法无住心是相应的,跟无住之相是相应的,跟众生心是相应的,跟菩萨心相应,跟诸佛心相应。跟众生心相应,就是一切生灭之相相应;跟菩萨心相应,跟一切平等之功德相应,跟大悲心是相应的;跟一切佛究竟无住之体相应。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和佛陀讲话的这个声音都是相应的,是故他这个声音诸佛来了也不生惊怖,就是菩萨来了也不会惊讶,就是众生地狱饿鬼畜生来了也不会恐怖,因为它和十方众生、诸佛都是相应的体。
释迦牟尼佛在此世界讲法,十方诸佛都能听得到,菩萨都能摄受,众生都在当下的体里面,因为他现的是三十二相,在此娑婆世界。我们就搞不清楚,因为我们没有证量到佛陀的果位,我们就搞不清楚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能示现报身给我们看,不能示现法身给我们看?是因为我们执着。如果你要是证到菩萨位,他可以现报身给你看,但是法身还是不能现。就是你到因地的观音菩萨位,法身也不能现,因为法身是“理”,没有“事”,有显就是报身。报身庄严只有报身的那些大菩萨才能看得见,示现给我们看的。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时候,当时有人看天上无量的报身庄严的情景,但是呢,很多众生什么都看不到,还是看到那个草木山河。就像道宣律师见文殊菩萨一样,文殊菩萨那个清凉地,都是金银琉璃铺成的,金色的世界。道宣律师毕竟还是在小乘里面,还没有证悟到大乘,他到清凉地见到文殊菩萨,他问为什么我看到你这里是土木山河呢?我们的生灭心抓得很紧,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亦如是,不是每个众生都能够看得到的。菩萨见的是一种境界,阿罗汉见的又是一种境界,众生见的又是一种境界。同样是佛坐在那个地方,同样佛讲法,众生都是随类的,不是一样的。要是一样的就变成不正常,就变成神秘之教了,他最重要的是开显众生的心,众生是什么样的机,闻到的就是什么样的相。我们现在看不到报身的庄严很正常,但是你看到这部经典有一念心相应,也是不可思议。
不怖,没有恐怖之相。恐怖是对于疑,对于怀疑来讲。我们众生对于般若有怀疑之心,般若本身是断疑的。如果闻到这部经典不经过思考,此人必怖,怖是对于我们怕果报的这个体。如果你对般若不相信,你怎么会不怖呢?众生就是,你看我们现在好像不怖一样的感觉。怖有二,一个是相,一个是体。就是说,你好像现在还挺有本事的,一点恐怖相都没有。但是没有恐怖相不能代表你没有恐怖的体,恐怖的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你现在所做的一切行为将来都是怖体,怖体显现的时候相就出来了。怖体没有现前之前,你感觉到你挺安心的,但是只要稍微的一点果报现前,你就怖了。为什么很多人要搞保险公司呢?为什么汽车要上保险呢?就是怖心。死是恐怖的,怕病怕死,一点病就到医院里面,这就是怖。而这个怖含在我们那个心里面,平时看不到,隐藏在那个地方,就像我们吃饭穿衣睡觉,这些表面的现状把我们覆盖了,敷掩了,我们感觉到自己还挺安心的,事实上我们每天活在恐怖之中。我们闻般若之体,闻般若能思者一定是不怖,能思跟实相相应故,此人一定不怖。因为你思考的时候你进入禅定,你怎么会怖呢?只要你稍微思考,思维这个般若之体,你不断的思维,你会种种三昧现前,般若能开显你心中所有的这个神通,所有的禅定,所有的智慧和福德,都会显现出来。你现在这个福报、功德,都是从里面出来的,都是经过你的修的体。不通过修行,怎么会得到不怖之体呢?一定要把这个思维建立在实相上面。如果你不思维般若之意,实相不能现前,禅定不能现前,你肯定就会恐怖。
佛陀在世间,他昼夜六时与般若相应。后面在讲校量功德里面讲:初日分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中日分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后日分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不如闻此般若。而你把般若住在三时,你把恒河沙的生命布施也不如般若这一念,为什么不三时以般若安立呢?!所以我们不知道闻般若的这种功德,所以我们一定要静下来,把般若含到我们心里面去,然后再变成实相,彻底的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只要你四相不生,妄即不生,定立即出来,外面就是大空寂、大法相、无我,外面自然的就是就像十五的月亮寂照于空,大地就寂灭,寂是在三昧之中,灭是照,寂而照,照而寂,寂是无住之体,照是无相之相。你以寂照之心安住此世界,所以人一定要静下来,你才有寂照现前,其实寂照就是般若之体,照是相,寂就是无住。寂而照,照而寂,有照有寂就是空有不二,自然在这个世间非常的清净,一点都不执着。寂照有用有无量的大智慧和悲心。对你心中的清净来说,根本不在乎。只要你在十五的月亮底下的时候,你还会在乎你自己的清净吗?你今天晚上在外面站着看看,你还会在乎自己的清净吗?你只是感受快乐而已。事实上,外面本身就是清净的,寂灭的,你觉得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寂灭之相,那个寂灭就是你的心。你自己清净不清净已经无关紧要了,就彻底的舍你自己妄执的清净体。所以我们一天到晚找那个清净体,实在是一个虚妄的东西,是一个非常渺小的东西,你不知道大千世界何等之大,还守着你那个妄的清净体干什么呢?这个就是大小之分别,一刹那时间你就可以跳出你这个清净之得、清净之失,你有得失这个清净的体就麻烦了。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常入月光三昧呢?月光三昧就是叫慈悲三昧,就是行住坐卧安养自在、无牵无挂、无有等待,没有担心,就像月亮照着一样,他昼夜六时都像月亮寂照一样,叫月光三昧。所以我们要进入到月光三昧,又叫大爱三昧、慈悲三昧。与般若相应是那个样子的,彻底的超越自己心量上的得和失,一定要把你心中的东西挖掉、空掉,你才能够在空无相里面。
你只要心中有疑的时候,怖就生起来了。跟般若不相应的那一刹那,立即就生起疑心,疑心就是念头就是妄念,妄念生起必有思量,有思量必生疑心。这个疑并不是怀疑某个人的疑,疑就是你跟般若产生了相对,相对必有疑,就是好奇心之类。只要你不住在三昧定里面,你这个疑心自生,不是说我怀疑某个人啊,那个疑已经是很远很远了。那个疑是我们凡夫的小疑。真正的大疑疑在哪里?疑在我们那一念妄心,就是执着于我们的妄心的体,跟实相不相应的那个东西。一切疑从那个地方生出来,所有的我们凡夫的疑心都是从那个大疑那个地方出来,疑就是念头,有住之念,那叫疑。有疑必有怖,就有恐怖的现前,就有三界的现前,你就有堕地狱的危险。我们不要被这些假像把我们覆盖了,要彻底的离相,彻底的离开有住,彻底的离开妄的体,把我们自性覆盖的那个体把它掀掉。
疑后面必是畏,畏是对如来无畏之精神、无畏之大悲心、无畏之行,如来叫无畏大丈夫。这是释迦牟尼佛把须菩提这句话的总结,然后加以圆满:当知是人甚为稀有。前面讲是第一稀有,这里讲是甚为稀有。如果真正的能够会到佛意,彻底的安住在佛心的这个体,究竟圆满在佛陀的果德上,这个人一定是不可思议,一般人是做不到,因为我们凡夫一般人不可能在佛陀的究竟位。但是佛陀讲的这个话是彻底的,就是说般若的体是彻底的,就像说:我们心就是佛,这句话是彻底的。佛陀也这样讲,我们众生也这样讲:我们心就是佛。我们凡夫讲我们的心就是佛和佛陀口里面讲每个众生都是佛,这个体是不是一样的呢?佛陀讲绝对跟我们心是相应的,但是我们说的时候不能相应。
如果你当下承当的时候,非常快速,你立即可以发出来很多的禅定、智慧和神通,现量上会显现出来很多这个德。闻金刚经的这个体和佛陀讲的圆满体,举例来讲,我闻金刚经和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有没有差别?同样是一念信。有人说我们心净则土净,我闻到金刚经难道西方极乐世界就不现前吗?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是我们的心吗?意思说,我不信西方极乐世界,我信我们的心,西方极乐世界自现前,可以不可以这样讲?绝对不可以这样讲。因为金刚经里面讲我们的佛性,是要以般若开显,完全靠般若之开显。如果你没有般若,你不能够完全的开显出来。所以闻阿弥陀佛和闻金刚经所得的果报肯定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闻到净土法门,到西方极乐世界圆满接受佛果,都是法身报身化身?所谓化身,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所谓报身,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所谓法身,就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是没有国土的。报身有西方极乐世界,化身在它方世界,难道法报化有差别吗?可以分开来吗?法报化本来是一体的。报身是菩萨住的地方。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有菩萨,菩萨无所得,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全部是接受八地以上菩萨的果德,就是佛的功德,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摄取的是诸佛国土,诸佛国土摄取的是菩萨。如果到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国土里面,全是大菩萨住在里面,但是没有众生,一个众生都没有,因为菩萨能见报身。六道众生住在哪里?住在化土里面,化土也在这个地方,报土也在这个地方。毗卢遮那佛的法土呢?法土是理啊,报土…
《《金刚经》系列开示 7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