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系列开示 70▪P3

  ..续本文上一页眼耳鼻舌身意跟他是相应的,只求感官眼根耳根的快乐清静,却不知道眼耳鼻舌身意都在互用,因为你没有祈求这个互用,所以你出来以后还照样的耳鼻舌身意还照样在外面去攀求去了。就是说,你念佛是在念佛,把你当时安一下清静,出来以后又万缘生起,因为你没有发心。都摄一根的目的,就是要都摄我们六根,你不要在根根上下功夫,一根下功夫则六根自伏,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我降伏一根是为了降伏六根,不是降伏一根。

  一根清静则一切根清静。但是众生的习气很重。比如觉得一个手表非常漂亮,眼睛看到色非常的喜欢,这个是不清静之心,在这边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清静了,六根已经摄住了,但是你在这边念阿弥陀佛念念不忘你那个表好看,一回房间又抓住表看。那你这样念,你没有这个心是想把六根互摄,你没有这个愿望,就不了知此相应故。我们首先要了知,在你看到这个时钟的时候呢,你应该知道这是妄见,但是我为什么还是那么喜欢呢?我不断的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再看看,咦,好像淡泊了一点,我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到一定的时候,一看,咦,我好像不是那么执着了,再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发现对它一点都不执着了,这就对了。为了降伏此根,对治你这个执着故。如果你根本就没有对治的这个体,根本不想降伏六根,在这边念阿弥陀佛,在那边照样六根去互攀,证明你的修行不是为了都摄六根,你只是想得到一份内心的清净;事实上你的六根还在攀缘。

  有人讲我躲起来修行,可不可以?没有用的;首先你要知实相,如果实相你不知道,你修行百万年,一出来照样迷;这个实相你一定要知道,不知道这个实相,你遇境即迷。比如五百世夫妻在一块的时候,如果不了知夫妻之间的空性,不能断除这个烦恼,不观察到这个空性,既是他修了二十年三十年,一出来后踫到自己五百世的夫妻,一踫到就缘上了;因为你平时根本就没有观察到;不了知此实相故,你这个修行不是对治于这个体,这样你一见到以后呢?这个业障现前,立即就合到一块去了,没办法断的。

  所以我们自己要观察到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法非常的奇妙,眼耳鼻舌身意就把一切诸法摄取,我们修行说易非常易,说难非常难,如果说难在大千世界找非常难,因为你向外求,外面的色多广啊,外面的声音多广啊,好吃的好事,什么都有,你能够把握这个,不能把握那个,你能够解决烦恼的东西,不能够解决清净的东西;你能够解决别人骂你的问题,解决不了别人讲你好话的问题;因为你向外求啊;外面的诸法无穷无尽,色声香味触法,能够对于逆境,不能对于顺境,能够应付好,不能应付坏;能对于无记不能对于有记;外面的法是重重无尽的,眼睛看色色无尽,耳朵听声音声音无尽,色声香味触法是重重无尽;如果你向内找:眼见色即妄故,色眼不二故,好坏善恶是非长短无记有记不二,对你来说都只是“眼对”而已;眼对,这个色与眼睛对的那个当下,你了知实相,此相是我体,此体是我相,相体一如,这个时候一切法就解决了,真正修行有功夫在边上,并不是跑得很远;把你功夫修到成片的时候,你再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这个功夫你没有到,你向外面找,不是越找越苦吗?有般若智慧的力量他有什么好处呢?就像大块的石头,放在一个山尖上面,你推呀推呀推不动,但是用巧妙的方法,把石头一撬,锛的一下就下去了;为什么不用巧便之力呢?般若它有巧便之力啊,能够通达于智慧。

  用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为什么我们修行这么难呢?就是不知道巧便啊,一个非常容易巧妙方便的方法;般若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通达于真实。只要实相现前,立即解决问题。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一切相我们都不要管它,如眼跟色的关系,耳朵跟声音的关系,鼻子跟香味的关系。我过去常常讲,第一天修眼,第二天修耳,第三天修鼻子,第四天修嘴巴,第五天修身体,第六天修意,第七天修法,他不会违背相和体的,此相我在清净柔软故;此体为心,此体此相一如,你在这里面,眼耳鼻舌身意重复的修重复的修,每天来修,你看看怎么样?首先我今天耳鼻舌身意全部不管,专程修眼睛;你修上一天下来,第二天我专程修耳,你修上一天下来。第三天,……如果你觉得一天不够,我修上二天,七天然后循环;七天中我专门修眼,一直观照着,你看看。其实一根都摄六根,一根通而六根皆通;因为你了知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无二故,这个时候你色相在那个地方,你一根通则六根俱通啊,如果想七根俱足,你就每天专修一根,或者七天专修一根;你七七四十九天下来你看看什么感觉?是无得无失,当体即得,因为你这样的观察跟真如相应,跟如来相应,无所来无所去,无所来是无住,单独的心不存在;无所舍法不离,不离法,不舍妄,当体即真如。真如相应即究竟之觉,当体即是啊。还有什么烦恼呢?是不是,所以你这样的修下去,这样的修,一定会令你解脱。为什么呢?与真如相应故,与如来相应故,与究竟觉相应。不管你现在过去未来,它一空彻底,一悟三世啊,一明即了,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你不能了,有五蕴之身对立(就是魔),魔里面修行,跟魔打成一片,魔就喜欢你这个样子,你在五蕴里面,那魔还不高兴吗?我们为什么现在是人道呢?叫得。识是我们五蕴之报;想是我们五蕴之缘,行是五蕴之因;我们动这个念头的时候,识妄生的时候,身就生灭起来了,有生有灭就有住,有住就有缘起,有缘起即能造因,有因即有果。我们悟到了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呢?此我空故即清净法身,此法平等得无上庄严,意能摄清净无住之心,能摄诸法庄严,无为就是清净平等叫觉,就是身相。身相即无为无不为。大千世界是无为,无为无不为,无为是无住之心,一切世界无为无不为。无为是无住,无不为是法界。色是对立,没有我相了,则意就断了,识就断了,识没有就获得清净之体,就是法身,就是佛的意思。佛就是清净解脱自解脱。抓住清净不入法故,那就是四果阿罗汉;如果此法里面建立无住之心,不离法是菩萨的境界。菩萨在法里面解脱,阿罗汉在清净里面解脱。菩萨清净无为和阿罗汉的清净无为,一样是清净无为,都叫无生法忍。但菩萨无生法忍和阿罗汉清净无生法忍是不同的。菩萨是法里面的无生法忍,法无生跟心无生是二回事,法里无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一切众生无众生可度。转色一切色不住,你了知看见色的对立不存在了,没有我了,色就是我,我就是色,那个就叫做空无住之体。所谓空不离相叫法,法遍一切处,此心就在法里面,哪个法不是心呢?没有分别之相,能现万相,全是一心。如来者无来亦无去,此相此心是一体的,无来亦无去,心无住故,法无住。什么叫无来呢?无来就是无住,法之体是无住之体,无住即无去,无去就是大千世界,东南西北全是一心,你看到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个心,无来无去。所以此地即彼地,彼地即此地,它是不二的;所谓来者即是无来,无来即是来。

  维摩诘居士讲:我今天来给你看病,我来就是不来,不来我就来,是故我来了。大家想一想,这里面有三相:第一是佛相,不来的是清净体,佛与佛会之;第二是众生相,我们现在看到有来有去,那是众生的心;第三是菩萨相,报身无来无去,此即是彼,彼即是此,它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他来的这个相和不来的这个相,是不二的。在我们唯物观点可以看得到,大千世界无非是光,我呼吸的空气和你呼吸的空气难道有二吗?我呼出来你吸进去,你呼出来我吸进去,难道这个呼吸是二个吗?我们认为我在呼吸和你呼吸好像是二个,四大是一体的,我的地大就是你的地大,水火风大亦如是。比如电风扇吹出来的风,这个风是有是无呢?风无非是空气的流动,这个风有没有存在呢?流动叫空气,不流动也叫空气;风在哪里呢?无非是动与不动。哪个空气哪个地方没有呢?像火,火烧出来,缘起有火苗。火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此火有与无是不二的,从哪个地方来到哪个地方去,所以晶体在一切处。用唯物观点来讲,这个世界无非是分子原子,分子原子有一道一道的光,如果用显微镜看这个世界,没有我人众生寿者;都是一道一道的光而已,这个光里面有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呢?哪有什么我呢?众生以为有我,其实我跟你之间实在是没有分别的。

  所以地火风水都是一样的。我身上的温度与你身上的温度是从那里来的呢?温度是从里面出来的,还是从外面出来的呢?磨擦出火,由缘起,有温度,温度随时磨擦随时产生,是不是磨擦那个地方有火存在呢?火是温度,温度没有哪个地方没有。证明我身上的温度与你身上的温度是一体的,证明我们地火风水的人相是一体的,这个大千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因为我们总认为有我人分别,所以我们转相,转无我故转清净法身,相庄严是一切法界相。菩萨看到一切相,我们就看不到;菩萨看到的相,就像我们显微镜看到的一样,无非一道一道光而已;菩萨看世界总是平等无二的,没有什么来回去的体。菩萨看报身,众生看生灭,佛陀看无住。佛究竟佛是理,理是无住,跟无住相应的;即无量寿,一切寿是一体的,叫无量诸佛;相叫无量菩萨,无量菩萨能亲近报身;众生只能见到化身。我们看到有来有去,是众生之见,如来来与不来是不二的。如果你真正无住,你把这个妄去掉的时候,你看到这个色相,他色即是你心,你心即是他色;原来这个色就是我色,原来这个无住心就是我本心,如来跟你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释迦牟尼佛,既然没有去,就无来无去,是故如来。法报化身是一体的,都是一相。我们现在看到的有相,和菩萨看到的庄严,遍法界之相,众生看到的三十二相,分别之相,佛陀看到的理,菩萨看到的事,众生看到的用,都是一体的。如果你悟了,无我相…

《《金刚经》系列开示 70》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