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无住之心,无住之法,大身现前,大身是法身,大身是报身,然后你的心在一切处,都是无住体,没有我了,在一切处自在故,度化一切众生,入一切众生心想,跟了义是相应的,若不深不广,你不是大心,不是大身,不能解;不能解怎么能与了义相应呢?不能了义,怎么趣向呢?趣:去向之意;其国不违逆,自然之所牵,违逆叫趣,去向菩提,去向彼国,去向彼佛,去向真如;去向如来,去向究竟之佛。如果你没有深,没有解;就不能了义,不能了义,怎么趣向于佛呢?不能趣向于佛,何来悲泣呢?为谁伤心呢?须菩提伤心,内心悲泣啊,悲苦交加,就象弘一大师圆寂的时候,最后一口气,丢下四个字“悲喜交加”。悲,无始以来不闻甚深精典,不了解如来真实之法;甚至于我们凡夫流落到六道轮回生死,岂不悲哉!我们有贪心,无始以来在地狱底下,我们有嗔心,无始以来在饿鬼道,我们有嗔心,无始以来在畜生道;是故我们都有贪嗔痴的习气;所以我们反思,回光返照一下,我们无始以来贪嗔痴,证明你无始以来在地狱饿鬼畜生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所以这叫做悲;悲悯无始以来在地狱饿鬼畜生道受尽苦难;不知道珍贵的佛法渡落三界,冤枉生死;冤枉的苦海,虚妄之体。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不得自在,乃至于天道都不得自在,不能够随心所欲;五衰现前,一观察自己要堕到地狱,身心流臭汗,都不得自在;我们人道也不得自在,天天吃饭穿衣睡觉,带着肉体拖来拖去,不得自在;因为你不能进入法空啊;如果你进入法空,你自己就很自在了;无处不在自在当中,因为你心不空了,不再执著于此身是我的身体了,如果放下我执,如果闻到金刚经,你就不可思议啊,你彻底的超越了我,一切法不住吗?那您心不就无碍了吗?你心不住身体,这个法就变成妙用了;因为心有执著,那就拖着肉体跑来跑去的,多累啊;所以我们要急廹地舍身故,修金刚经就是身无挂碍啊,如果你不闻金刚经,你身体会很笨重的;有人走路非常轻巧,轻巧的原因是因为他心里没有多大的执著;有人走路身体笨重,像牛一样,为什么呢?身体笨重跟他的贪心有关系,有贪心就代表身体笨重;你带了一身的罪,恶业,贪嗔痴,老来身体都走不动了,走啊走啊,变成一身劳累;生老病死在你身上,牵挂着,如果你跟般若相应,你一身轻松;如果真正的把金刚经这一品听得懂,你真正的法里面具有无住,那你就心清净了,心就无碍了;就是很自在了;生老病死无所拖累,生老病死在你身上没有任何牵挂;你随意的就放在一边,看是在你身上,其实你心中不住啊,就像手上拿着个小小东西一样,很轻松的;我们学金刚经的目的是干什么?就是要你轻松一点,要你真正的破除对这个身体的执著;所以人家须菩提听了以后涕泪悲泣,想到自己过去以来,为什么不能像菩萨那样自在?为什么不能像佛陀那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像佛陀无量的光明,诸佛与诸佛手跟手可以牵到一块,阿罗汉做不到;你看诸佛三千大千世界一刹那时间整个世界变成清净,阿罗汉做不到;佛与佛心心相印,阿罗汉做不到;不知道众生心里想什么?我的心他都不知道,何况是佛呢?所以阿罗汉的身体他有累的感觉啊,他不得自在啊,好像是自在,其实不自在。就像我跟蚂蚁比,蚂蚁自在吗?爬来爬去也只是那么一点路而已;所以阿罗汉也有不自在的体,比如阿罗汉看到一根针掉地下去了,对阿罗汉就像雷打的一样,我们听不到啊,但阿罗汉听得清“锛”就像一个雷炸在地上一样,你看他有没有烦恼。心到一定的时候,他有细处的烦恼,他虽然抓到了清净,但还是有清净里面的烦恼;他这个烦恼我们见不到的;就像我们有我们的烦恼,那个畜生他不知道。地狱饿鬼畜生的说,你还不幸福,我天天在受苦是不是?牢房里的人羡慕那些有钱的人,你那么有钱还不自在,我天天在牢房里面没有饭吃,人这山望着那山高啊,总是看到前面的。那么说我们在三界之中,在我执之中,都有这种执著,都是劳累身心,我们不讲阿罗汉不讲天人的境界,就是我们现在拖着个肉体,拖一辈子,一百多斤的东西拖来拖去的,真是好苦啊,如果你真正心细下来你就知道了,确实很累。若闻到金刚经在你的身心同法界融为一体的时候,你就知道那种自在,那种轻松,才知道学佛的重要性啊;就想出家就想修道啊。如果你拖着个身体执著了,重视这个感官上的一点快乐,那你就麻烦了,我住了,眼睛住,耳朵住,色声香味触法无一不住,身执就出来了,有身执就有法执,一辈子就很辛苦了,你了解了这个法,彻底的超越了你的身心,你的心独立出来了,身体不在执著了,那种自在,你马上会生起真实的出家的心。真正出家者,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读金刚经,行无为法,金刚经了解了,才是真正的佛心,才真正的学佛了。了解佛心没有一个不想出家的,了解了金刚经没有一个不是在真正的正智里,真正了解了金刚经,才会是真正的佛的弟子;就像我们不闻阿弥陀佛不能真实信一样。
什么叫喜呢?我遇到这么好的金刚经,或者是无量寿经,心开意解,心要开意要解,心开了意不解不叫心开,阿罗汉是漏尽意解,意解才漏尽,意不解不叫漏尽。你心打开了,极乐世界莲花也就打开了,莲花一开就没有我了。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前面也有一个“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这个希有,是阿罗汉为众生所问,为众生启法;讲到现在的时候,须菩提自己解了,但这个希有是什么呢?破阿罗汉的法执,破菩萨度众生的这个心,成佛的这个念,破众生种种的知见,因为三界九流吗?要度这个九流即九法界的众生,所以说了甚深的经典,能令九界众生得度,须菩提也是其中一个。希有,甚深之法,唯佛与佛究竟证得;释迦牟尼佛讲这第一个:佛跟佛的知见,因佛的知见开众生之觉路,开阿罗汉之般若之门,开菩萨成佛之道。唯般若才能开显。金刚经直接开佛的知见,入佛知见;只有佛才能说,所以须菩提称为“希有”,这个地方赞美的是法的希有;赞美释迦牟尼佛能说之人。因为须菩提闻法之后,才知道佛的知见是那个样子的,我们以前过去的错,了解到佛陀住世的希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希有,是来自于无住之体,他已经得到甚深之法,以前只是为众生开显。我们现在见不到释迦牟尼佛,得缘份成熟啊;释迦牟尼佛百千年才来出来一次,这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此相无处不在,是谓希有。我们看到的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无处不在,这个相是通达于法身故,因为我了知甚深经典,了知三十二相,是尽未来际一切众生只要闻到般若,都能够观察到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这叫希有。尽未来际,并且这个相与究竟相应故,这个法与佛心相应故,与究竟觉相应故,此相与究竟如来之体相应故,此法与如来究竟觉是相应的,众生闻此法与真如相应故,如来所述法令众生究竟觉,如来真如究竟之佛。般若开众生究竟之觉,三十二相开显如来无来无去的体,众生见是法得真如。如果众生不懂就麻烦了,要靠众生的心来会,所以讲,说法乃是次要的,听法的人太重要了。如果你不念觉,就像木头乌龟一样,跟木头乌龟讲法是对牛弹琴,你听懂了你跟他相应的那一刹那非常重要。所以大家重视法不要重视人,要重视人就麻烦了,说不定哪天我做点错事情,大家猜师父讲的法对不对。要跟这个法相应,说法的人不重要,听法的人重要。何况闻法受持之人呢?听法的人一定比说法的人功德要大,如果你能受持读诵,又能为他人说,当然更好了;这种能受持读诵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非常羡慕那些能听得懂的人,我并不赞美我自己在讲法,实在是赞美你们听法的人,因为在经典上面开显的很清晰,后面也会讲到,还是讲听法的人重要,闻法的人很重要;闻到会到第一义谛的人太重要了。
释迦牟尼佛说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其实把我空,心空,法空都已经说完了,把般若已经开显出来了,故须菩提才涕泪悲泣,甚深经典,是为希有啊!从一会到现在第九会,“希有世尊”所谓当机,机缘未成熟的人则无利益,机缘成熟的人甚为希有,你看“当知是人称为第一希有”,就是说你一闻到这部经典,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也就是说你闻到这部经典的人,是谓当机之人,而机缘成熟与法相应,那有不受利益之道理呢?甚为希有;你今天听金刚经,能懂的叫时,就是这个时候,是谓希有。第三,无说而说,如来无说而说,释迦牟尼佛说无说之说,你悟到的时候呢,在你听释迦牟尼佛说你心开了意解了,那就是佛说,所以呢,他说的是无说的体,就是我们的当下,我们的当下就是他说的体,所以无说而说,说而无说,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是我们心开意解的那一刹那,所以释迦牟尼佛的言词是不存在的,因为此言即此相,就是此真如,真如就是此言,是不二的;所以佛说就是没有说,为什么呢?佛陀说的那个体就是没有我们现在的这个体,释迦牟尼佛在哪里说呢?就是我们无说,释迦牟尼佛从这个地方说,从我们真如处说,就是我们自己在说,所以释迦牟尼佛好像是佛在说,其实他在我们真如处开显出来了。无说而说,实在是无说之体里面,说出来的这个法,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从哪个地方说出来的呢?从无说处。但是我们悟到的时候,正好是我们无说处;就是如来,真如。而佛从哪里说呢?从真如处说,所以佛陀说就是我不说的体,哪有佛陀说呢?原来我悟到的一刹那,就是佛陀无说的体,不可思议;
像我常福在给你讲,你认为常福在给你讲话吗?在你悟的时候常福没有了,原来是你自己在讲法,你觉得我没有讲法啊,你没有讲法,为什么有法出来呢?这个法从真如那里出来啊,如来本来就是真如处吗?法报化是真如处,无住是法身,法界本来是无相,是…
《《金刚经》系列开示 6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