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生体,就是我们的闻性,你不能说我们看不到吧?如果你看不到就变成偏空了。那你看到了你也不能执着,执着就变成有住了。有生就有住啊,如果你不住,你有不住的法性显现出来。你有住,你就有住的业障显现出来。有生就有住,有住就有灭,生住异灭。
只要你有这个数字,你就有偏执,众生世间相,世间是有为法,有为法都是因为那一刹那时间不能抓住这一念无住之心,你看到我的时候那一刹那之念,是无住体。这一念就是你解脱的根本。我们不管怎么样的修行,它不是往前走,是回来。你不要以为往前面走是对的。
有人问:什么是佛法?那你说什么什么觉啊、自利利他啊,讲了一大堆。但是真正的禅合子,或者明了的人,人家问:什么是佛法?他倒过来问:谁在问?!一回头,谁在问?这个就是佛法!也就是说我们要回过头来找。但是我们一般人学佛都是往前找。往前找,越走越错,越走越远。如果你回过头来的那一刹那,就是你的觉性。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找到你自己的本来面目呢?就是你要往回走。如果你闻金刚般若,了知你现前见到的这个人的一刹那,这个就是无住体,因为生死就是无住体。但是你有住就不叫无生了,有住就有变化啊,就生灭生灭了。一念觉生灭即空,所以呢觉悟只是一刹那,迷者那就尽未来际,那就没办法去超脱。所以呢,一旦觉悟了,当体就可以超越。所以我们学佛啊,一定要把握当下的这一念,觉悟的这一念。这一念抓不住,那你在这个生住异灭里面安住着,世间生住异灭,身体是生老病死,天地之间叫成住坏空,都离不开有住之心。你有住没有了,你的生老病死就断了。因为生无生啊,生不住就没有生可得啊。你老不住就没有老可得啊。你病不住就没有病可得。你死不住哪有死可得呢?但是有住心,就有生老病死有住;生老病死是因为有住心显现。有了生老病死的显现,这本来是空的体,无住体。
有住就有天下的成住坏空。生叫做成,成劫就是你的业障现前,你以你的业障建立了一个世界,一成就是共业现前造了一个地球。地球慢慢的成就以后,二十劫时间,然后你来受报。共住二十个劫,现在过了九个劫,还有十一个劫,一个劫是十六万六亿千年。这一劫是住劫,我们在住劫里面,都是跟我们无住心是相应的。坏时就是地球上已经没有人了,慢慢坏掉需要二十个劫的时间,这个地球就空掉了。空,需要多长时间呢?要空二十个小劫,这个地球就彻底就没有了。这个地球在这个世间就是八十个小劫,四个中劫,一个大劫。这个地球一个大劫一定会坏一次。这个地球坏掉了,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人了。在住劫的最后一劫已经就没有人了。坏的上面就是石头啊、水啊,就像月亮一样,上面没有众生了。现在月亮不知道是成劫还是坏劫,我们搞不清楚。它要是坏劫的话,你怎么搞也没有用,你想到月球上住也是做不到的。如果是成劫,将来肯定就有众生到上面去住。
成住坏空来自于这个身体,身体来自于我们有住之心。你有这个有住,叫世间有为之法。
后面讲:“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否?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这也是个比喻的说法。“实言”也就是我讲真实话,是对于后面来讲的,对前面的功德,前面讲生清静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你了解这个体,叫实言。这叫舍去有为建立无为,选择真实,放弃假的东西。
世间为什么有七宝?外七宝和身七宝的关系?如何现量受用身七宝的功德?整个世界如何变成七宝?
善男子善女人就是跟般若相应的人,或者说能够用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的人,得福多否?也就是告诉我们,三千大千世界七宝,非常的广啊。七宝,就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释迦牟尼佛常常用七宝来比喻的说法。这个七宝其实就是我们的身口意的宝藏。世间为什么有七宝?七宝是代表我们内心中的法藏,就是眼有眼宝,眼耳鼻舌身意及末那识。塔有七层塔,宝有七种宝,都是跟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相应的,第八到非想非非想天了。所以呢七宝是众生数,也是我们心中的宝藏,用自己的宝藏来供养。
我们现在未觉者不知道宝在哪里,不知道我们眼睛看到的色,眼睛里有色宝。像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七宝池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里面见色,色里有无尽宝,耳朵听声音,声音里有无尽宝,鼻子里闻到香,香里有无尽宝,嘴巴吃的味,味里面有无尽宝,身体摸的接触,就是虚空,虚空里面有无尽宝,意里面是法,法里面有如意宝,末那识就是心中的摩尼宝,这些宝叫做七宝。这个七宝的功德,我们现在为什么现量上面得不到呢?因为你有住。因为你有住,你这个宝就变成不是宝,你眼睛见到色,你没有觉得什么,但是这也是你的七宝的显现啊!这个色里面能含多少个色啊?这本身就是宝啊,但是我们对立了,我们不能跟它去受用。像极乐世界宫殿随身,证明色跟你跑;你到任何地方,只要你听到声音,就心得意解,任何声音跟你心都是相应的;闻到香味既得解脱,得一切戒现前,一切善法现前,证明香跟它心是相应的。但是极乐世界还有一个边地疑城不是这样的,非要回来,就是七宝不能随身,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的七宝就是不能随身,比例来讲,你家的房子能跟着你跑吗?其实这个房子本身就是你的一个宝,但是为什么不能跟你跑呢?如果你无住了,才会跟你跑。如果你不无住,没办法跟你跑。所以,色声香味触法本来就是你自性中的宝藏,因为有住而产生一个隔,隔了以后呢,这个宝就不能随着你跑。只要我们无住,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发菩提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如果你要想得到这个七宝现前,随着你的心走,此人在我们现在就应该修无住之相,以无住心而修行。无住之相跟你的宝相应故,只要你无住,你就会得清静,这个清静就是宝。清静,一切清静故,一切都是宝。到任何地方,任何宝都会现前,虽然现在好像跟我们还有一个距离,但是呢你有无住心得的显现,所以这些宝它慢慢现量上跟你相应,它会把你心慢慢的打开。有一天,你猛然你这个识破掉了,整个的世界跟你心刹那时间一相应,整个世界就变成七宝,真正的是七宝。
所以佛陀用七宝来布施,其实在极乐世界拿阿弥陀佛的东西来供养十方世界,拿佛的东西来供养。佛就是你的自性。这个宝是佛的宝,佛的宝就是你自性中的宝,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往往觉得是佛的宝,或者是跟我们有个距离的宝,如果要跟我们有距离,佛陀讲法就跟我们有距离。你拿这个现前的东西供养众生,其实你拿到的就是你的心,你拿一杯水给别人喝,这杯水就是你心中的一个宝啊,因为有我执在,就产生了一个距离,认为这个宝跟我们好像有一个隔阂。因为你心量没有无住啊,所以没有清静,所以认为这个水是跟我们没有关系的体,你自然会没有信心啊。因为你没有信心,所以你对这个就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是个虚妄的东西,就是感官的东西,像东西吃到肚子里面去了,产生一种幻觉,这种东西能够保持多久呢?其实也不是的,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办法真正做到,只有无住才能做得到。
寻寻觅觅,我们究竟在找什么?内心无时无处不安,究竟何因?要解脱,究竟有多难?
只要你不无住,你都会生烦恼;在这个世界上面想得到解脱,太难了;为什么呢?诸法不能随其心故,一切色声香味触法不能随着我们心走,它入不到我们的心里面去,不管怎么做,我们内心中都有一种焦虑不安,都有一种得失感,烦燥感,不满感,怎么做也不能够满足你的心。有居士给我讲:“师父啊,其实我不知道我在找什么东西,我想给你聊天,但又不知道讲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我要什么东西,”也就是他有点枯燥、烦恼、焦虑不安的感觉,就是要你跟我讲,但我内心中还是不解脱,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在这个世间到底需要什么东西,我也搞不清楚,就是一种无明的烦恼在燥,儿子儿子不顺心,丈夫丈夫有麻烦,钱财钱财在银行里也不顶别的用啊,即使去吃喝嫖赌,还是掩盖不了内心的烦燥不安;你杀盗淫妄,你杀别人,害别人,结果还是不能安心;你把别人杀死了,还是不能安心;在这个世界上你永远是不能安心的,你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这种暴躁等极端思想就会冒出来;到最后就是自杀,他以为自杀就能得到解脱了,结果自杀后有更多的痛苦显现出来,所以他不知道要什么,就是这样子的;世间人就是这样子的。因为他不知道无住之体,不知道无住之相,是以世间不了解无住遍法界故,不知道无住就是清净故;不知道无住随行我心足故,只要你无住,清净法就随着你走,清净法随着你走,一切法就会跟着你走,色声香味触法都跟着你的心走,外面所有的色声香味触法在你心中都是适用的,快乐的,安祥的,自在的;这种心态跟无住之体完全是一回事,所以我们要知道,像我们过去常常念金刚经在我们心中这种道理根本就没有多大的障碍,我在外面走路就是感受到是享受,享受什么呢?我知道无住啊,我没有住啊,所以呢我看到任何东西我很舒服啊,我很清净啊,一个人在清净里面,因为常常无住故,他就在任何地方都是圆满的,并不是说我做人很标准,很圆滑;因为我跟法相应。有人讲了,师父啊你讲这个法太妙了,能够安住众生,使很多的居士到你这个地方来,师父太聪明了,他说我太聪明了,他心里面有个概念认为我是在骗居士,你这样的把居士一起搞到你这个地方来了,他说我有动机。他就不知道我这种圆滑并不来自于我有什么动机;所以我安住在这里,我很快乐,很安心;但是到底外面人怎么说我圆滑,怎么评论,那是你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如果我有动机,我不有取舍有烦恼吗?人的圆满并不来自于你做人标准,完全是与法相应故,一切自然圆满。…
《《金刚经》系列开示 6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