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系列开示 56▪P3

  ..续本文上一页了,执着于相了。你们到庙里去布施啊、修寺庙啊、做功德啊,但住于相,那你就不叫福德了,叫妄执我执,它是有生有灭的。生灭是来自于妄执,不生不灭是来自于性,自性里面显现出来的功德是圆满的。你执着于那个功德是虚妄的。你想一想,我们所做的功德,你执着于相了,你妄里面自然有这个相的显现,是不是那个功德它就不圆满呢?功德的本体它是圆满的。为什么能生功德呢?就是告诉我们做一切功德不要执着。

  受偈的福德

  一念地藏菩萨的福德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五百世的众生,乃至于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受持四句偈等,受持是信因果信无住。四句,就是上下两句是为四句,上两句是为自利;下两句是为利他;自利利他是为四句。四句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过去四句一偈,先是自利,自己闻到了,然后令众生能闻,是一个圆满的体,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信这个无住和你受持福德和戒律,它是圆融的。你不能说把这个文字上面当做是受持了。就是把那几个字在那里念念,但是行为上面跟戒不相应跟福德不相应,那你那四句肯定是有问题的。

  就像我们念金刚经一样,念南无地藏王菩萨,生生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只要“一念”就可以了,大家说“一念”是什么意思呢?你不要以为是“一声”哦。“一声”跟“一念”是两回事。“一声”是耳朵听,“一念”是闻性,“一念”是悟的一念明了的一念,很清楚的现前的一念。这一念体,一念地藏菩萨,所有的三千大千世界的逆境都是法,都是大悲心。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法,就是藏就是佛性。而此法来自于此蔵,此藏来自于此法,这一念俱足叫地藏。这一念地藏与地跟法相应跟大悲心相应,与藏相应与如来无住心相应,因为无住能建立无尽的法藏,法藏能利益无量众生,一念生起有无量无边的福德,现在过去未来皆当做佛。过去之佛是这一念所成就,现在的菩萨是这一念所成就,而当来的所有众生的菩提心,由这一念所成就。所以这一念有无量的福德,上能与诸佛心相应,中间与一切法相应,下与一切众生无住之心相应。这一念地藏菩萨一念足也。所以看地藏经能不能成佛?如果这一念住了就成佛了。地藏经也照样可以成佛,因为地藏经是一切诸佛所依止的,所有诸佛都要皈依地藏菩萨,所有菩萨都要依止于地藏菩萨,因为一切众生之法都在地藏菩萨那里托着。所有法就叫做地大悲心故,善恶无非是大小,大小就是恶业,大小就是众生的心,众生的心在哪里呢?在法里面啊。一切法安立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就在地里面,就是大悲心里面。所以大悲心托起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藏是什么呢?就是佛。地是什么呢?就是菩萨。众生在信的那一刹那呢,就是众生。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就是十方诸佛,法就是所有的法藏,僧就是一切众生的心。也就是说,尽现在过去未来所有众生的觉,所有众生的成佛,所有众生做菩萨,无非此一念故。那一念地藏菩萨俱足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生起大信心的话,生生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这种果德就现显现出来,这一念就是真实的一念。如果你不能生信,不知道大悲之法藏,不知道法藏的根、茎,诸佛为花果,大悲心为根,要没有这个根佛能站得稳吗?你不要看是佛啊,佛只是那个花啊果啊之类的东西,但是大悲心为根,没有这个根这个树能长久吗?地藏菩萨这个根和十方诸佛相应,和菩萨所行菩萨道相应,和众生觉性就是我们这一念觉相应。所以这个根没有了,诸佛大千世界所有的诸佛国土都要坏掉。所以为什么地藏菩萨的功德那么大呢?我们这一念觉性从那个地方出来。见逆境当做是大悲心的示现,只要我们在此世界无住此法就变成是庄严,变成菩萨庄严;如果你有住,就变成烦恼。所以我们一声地藏菩萨,你无住之心就建立了。金刚经跟地藏经你说能不能相应?绝对是相应的。跟无量寿经、华严经、法华经统统的相应,没有一个不相应的。如果你把这种意思会到,你就知道。千万不要把受持会错。无住之相叫福德之相,无住之心是诸佛之心,诸佛之心、菩萨之心,就是叫四句偈等,就是自利利他,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在此世界得受持和这个德是一体的不二的。“为他人说”,把这种受持的心,先讲受持令入般若,就是先令众生受持福德和戒律,令众生信因果,然后再跟他讲般若,就是四句偈等,能得圆满故。有人从果到因,有人从因到果。有人从果上面直接讲金刚经马上相应了。

  六祖大师一闻金刚经立即就生福德和无相之体,因果俱足,戒律俱足,佛心跟他的法藏全部显现出来,一闻即悟。但是我们众生不可能。如果我现在讲这个金刚经,你马上就悟到了,那自然就会对于这个福德和戒律自然会感兴趣。所以我们没有闻金刚般若之体,没有什么取舍之体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但是要用你心来会。四句偈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在印度当时所有的经典四句为一偈,叫四句偈等。这个四句与真实般若相应,只要跟般若相应,自然会自利利他相应,也就是福德跟戒律都是相应的。

  如何破除有住之心

  能使大寂灭三昧现前

  能使大幻化三昧现前

  能使三千大千世界寂灭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中经出。”一切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从此经中出来,这是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先是没有佛可成,无住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迦牟尼佛成佛了,那是什么成佛了呢?以无住而成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陀叫众生布施修功德,他说现在什么都空的了,功德是假的了,何必去修福德呢?意思是说不要修福德了。佛陀就说,福德从无住生,福德自有故,自己这里面有无量的福德,无住才是真福德啊。这部经典就是十方诸佛从这里面出来,十方诸佛一切法从这里面出来,佛从这个经典里面成佛,法从这里面现出来,我们的七宝都从这个经典里面出来。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来,我们有住之心是个妄识而已,但是我们现在得的这个宝,虚空与大地一切功德皆从此经中出。但是我执以后不相信,不信此宝是从般若自性中出来。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自性出来的,就是无住体里面出来的,包括我的身体也是从自性里出来。因为有住,才有我的报身的丑陋之相、不满之相、生灭之相。因为有住之心,山河大地才有这个变化,天灾人祸这些都是因为有住心显现出来的体。我的身体是有住之正报,就变成出家、在家、男女。这个世界是一是我们有住之心显现的山河大地和虚空,是我们有住之体。那个我在哪里我们有住的心在哪里呢?我们没有有住之心,是妄执,就是这个世界没有我。那没有我,我这个身体和这个法界是一个体,不是二个体,就是没有众生。没有我了哪有众生呢?法界所有的众生就灭掉了。没有我谁在度众生呢?没有我就没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个世界就叫做寂灭之相,寂照之相。寂,无住没有我。没有我了自然无住,不要找另外无住,整个世界大寂灭现前。

  这个相就像太阳光一样,不是我心中之照,是本来的体。你静下来,你不断的行走不断的观察,你会到寂灭三昧里面去,你会感觉到整个世界空荡荡的很清静,你走在外面没有我在走路,吃饭没有我在吃饭,睡觉没有我在睡觉。身体是正报,是过去我执。我妄就没有了,谁在吃饭啊?我在哪里?眼耳鼻舌身意哪个地方能找到我呢?忽然大空,这个世界虚空里面哪有我呢?没有我已经空了,就是寂;法空了,就是相。所以此相是寂灭的,此心是寂灭的。两种体都已经寂灭了。彻底寂灭的状态是怎么样子的?不住而住,住而不住,你说不住吧?这个世界又在。你说住吧?怎么没有一个我呢?念念怎么没有一个我呢?你看不到一个我存在,你这样慢慢的下去,一直这样的坚持下去,你就可以看到报身了。你有一天猛然看到整个房子就是我了。这个是大我现前,因为你本来跟宇宙是一体的。

  为什么佛能知一切众生心呢?因为你这个身体是佛的身体七宝庄严,你的心是无住之心是十方诸佛。哪这个身体是七宝,是佛陀的报身庄严,报身跟法身是一体的,是不二的。所以佛能知道一切众生心。你现在也在这里面在修行了,已经了解了所有的法界就是我的身,你的心是寂灭的,法是寂灭的,一旦寂灭现前的时候,整个的法和你的心同一个的时候,你就寂灭下来了。这个时候,整个虚空大地就寂灭了,根尘脱落,这个世界就清虚的境界非常的清静非常虚,大幻化三昧就现前。人家六祖大师就是见到这样的境界。突然顿悟啊,虚空粉碎,没有一个对立的虚空,然后你自己变成虚空了。虚空粉碎了就没有障碍了,你自己从虚空里过去了,就寂灭了。三千大千世界都寂灭了,佛就住在这种寂灭的状态。他虽然跟我们在一块讲话,但是他跟大千世界没有障碍,他同时跟你讲话有可以同时跟他讲,他一句话讲出来众生随类解。我们感觉到佛跟我们对立,我们现在讲话好像是对立的,如果我讲的时候,你到了一种境界里面去了,虽然我们在这里讲话,其实我们都是寂灭的。你不寂灭,但是我是寂灭的。我是寂灭的时候我跟你讲话,但是我是在寂灭之中。你不断的在这个寂灭的体里面,有相而无相,无相而有相,此心无相,法界有相,有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有相,是不二的。就像这个木头就是凳子,凳子就是木头,木头不可说,凳子可说,可说即不可说,不可说就是可说。所以,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中出。也就是说一切诸佛从里面出来,为什么呢?无住,没有我了,诸佛就出来了,寂灭。

  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讲七宝庄严,所谓的布施、慈悲喜舍,三种布施。无畏布施,一切神通自在;诸法布施,一切法现前;财布施,就是你的财宝俱足。财宝你已经有了,智慧一切法现前,你的内在里面所有的这个神通啊、功用啊、力…

《《金刚经》系列开示 56》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