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悟了就转成智。智跟识都是什么呢?智跟识是迷悟之间。它都是一个化身里面显现出来的,叫做识身。我们叫识身,识身就是妄身。还有一个叫智身,智慧的身,智身是什么呢?叫化身。这个是虚妄之身,叫妄身。妄身和这个化身又有什么区别呢?它是一体。它不可能分成二。妄身跟化身都是一个变化的。化身是在真里面,它是本真之体。化身由众生心显现出来。我在哪里?在众生心中。你的生灭就是我身。所以佛陀在哪里呢?众生的心就是佛身。我在哪里呢?在众生的生灭的体上面。这个叫做智身。它的智身通达一切处。但是呢,妄是什么呢?众生妄执于生灭,把生灭当作体,把生灭当作住了。生灭本身无住,你非要住,就变成妄见。所以呢成为了妄身。妄身就是意识之身。识身就是妄身。这个识是什么呢?这个识本身是了不可得。一旦你妄断的话,三千大千世界刷的一下就没有了。三界就不存在了。如果你了解这是除妄显真的话,你知道发大心的重要性了。
第二个是降伏妄心,度贪嗔痴故。我们这个降伏妄心的目的是干什么?我们这个妄心有什么坏呢?妄心能生起贪嗔痴,能生起诸苦,地狱饿鬼畜生种种苦。我们在六道轮回转的苦,不然的话我们干吗要去修行呢?我们发大心,无非是要断离我们三界之苦。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发大心,发大心的目的要成佛的原因,就是要度我们的贪嗔痴的体,只要在妄心里面,贪嗔痴一定会出来。贪嗔痴是一断永断,如果你要是不断的话,贪嗔痴造的恶业一定会现前。所以我们在此世界,如果你不了解般若之智,你在识里面,任何贪嗔痴在妄见、妄识里面都会要受报,一定会受报。这个发大心,来降伏这个妄心,是显真的目的,就是要降伏我们的贪嗔痴的体。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这个贪嗔痴里面,如果你不降伏妄心,首先你的贪嗔痴没改变。而一个人在贪嗔痴里面不了解般若智慧,在这个世界上面你四相生起,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生起,这种相很容易生起,在这个四相,在贪嗔痴里面来度众生,很难很难的一件事情。我们就降伏自己的贪嗔痴啊。你对这个不明了,你不去观察,然后你自己想干就怎么干,你就随时妄动,就是说你非常的冲动。你不观察这种般若,现在人修行都是这样的,很多人啊凭个人的个性,凭个人的习气,想骂人就骂人,想说就说,想讲就讲,想做就怎么做,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以我为中心。他不是以般若智慧的观照出来的,降伏他自己心中的贪嗔痴。无众生可度,本身就是降伏你心中的贪嗔痴。我们的贪嗔痴降伏了,你就不会那么冲动。你贪嗔痴降伏了,佛法僧也就显现出来了。
贪掉过来就是无贪,无贪就是清静的法身。嗔翻过来就是圆满的报身。痴翻过来就是无量的化身。所以贪嗔痴的这个体转过来就是法身、报身跟化身。因为我们的贪欲转过来就是布施,所以六度里面第一个是布施。最后一个是般若。布施是离贪的,布施是第一行,就是实际的行动。实际的行动就是转贪。如果你这个贪心不转,你的清静法身不会显现出来,我们降伏妄心一定要转贪心的。如果你认为说我已经降伏其心,我已经有金刚般若了,你观察一下你的贪心还在不在?如果你贪心非常的重的话,就证明你的般若没有在观照。为什么呢?你想一想,观照般若的时候,你在利益众生,怎么会想到自己贪心的问题呢?但是如果你不愿意舍去这个贪心,就等于你没有舍去这个妄念。你不舍去妄念,你贪心非常迅速啊。我们的贪心,识就像虚空一样,没办法满足它的。我们的贪心放在这个虚空里面,没有办法去满足,这个虚空的这个贪心不断的在扩散,一念贪心就堕到地狱了。因为贪心就是地狱之本,在我们法身里面讲是遍一切处。我们的贪心也能遍一切处。贪心是妄体,一妄全妄,既然全部妄的话,你走到哪个地方都是妄体。所以呢,我们要观察,我们要付出很大的力量,要舍你的贪心,那就以布施为根本。我们出家人就是要远离贪心,我们为什么这样淡泊的生活呢?就是要远离贪心。布施的力量很大的,布施的体里面具足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个体都具足了,但没有般若还是没有用。般若就像自己的眼睛一样,而布施呢就像两个脚行走一样。般若就像眼睛,只要有了这个眼睛,你这个脚就非常有力,你就进入无相,所以呢,五种波罗蜜自然具足。你贪心自除。所以呢,真发菩提心,应当以般若来成就你的果德。所以呢,我们坐着、站着,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观察,你是不是真的没有贪了。从因地上面来观察。如果你有贪,证明你妄心还在动。妄心一动,生灭即生,一即一切,一妄全妄。真正的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啊,知道一妄全部妄,就像你掉到大海里全部都是大海。就像到这个房子,只要你从这个门进来以后,全部都是房子。你全身一进,整个房子就显现出来了,不会说慢慢慢慢的。你一妄,你一旦到生灭的里面了,你三界就显现出来了。你不管在哪一界,三界就是一个妄识,如果你到三界里面来了,那就全部是妄了,没有一点点真。我们一错就百错,一旦走错了全部错。这个很细密的啊。
嗔心是跟报身相应的。有瞋心,大瞋啊,就是饿鬼啊,瞋心口中吐火啊。瞋心是来自于何方呢?瞋心是来自于贪心,贪不到的时候才瞋,贪的到它尽量地贪。我们这个贪心很不容易满足,为什么呢?贪心立即生起。我们现在随时可以起贪心,因为贪心就是一个妄念,妄念遍一切处,一妄全妄,要断妄的话,就要起瞋,知道吧?断妄就起报身啊。你要断这个妄就必须要看般若经。断妄还是对于瞋来讲的,为什么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呢?就是断妄之意。断妄是干什么呢?断妄的体使你远离贪心故。所以我们要受菩萨戒,其实啊在修断瞋恨心。因为断瞋恨心好修,断贪心是非常的难修。因为贪心隐藏在那个地方,我们生活中很多的贪心,都是隐藏在生活中。大家说远离贪心,就像我们远离地狱,那你必须要修断瞋心,断妄心。因为断妄心,才能够离贪心。你不断妄心,就不能够离贪心。但是倒过来讲,因为贪心不能满足,它也能生瞋恨心。那就做饿鬼。所以瞋心里面还具足了一点功德。为什么呢?你想一想,我们断烦恼它也是一个瞋心,我们断这个妄体,知道我们在六道轮回里面,我要出离生死,那我把生死、无常,把这个有住的生死回归到它的实相,叫无住。这个无住跟有住之间有一个强烈的争执,就像人修行一样,它互相打架,这边想有住,那边想无住。像释迦牟尼佛在成道的时候,这边出现了一个大魔王,这边出现的是佛菩萨在劝请,两边在斗争,看看哪个斗赢。所以我们斗在打仗,所以我们出家人天天在打仗,跟谁打仗呢?就是妄与真、无生跟有生、有住跟无住,在打架。这边强烈的要你有住,那边叫你无住,所以无住呢要有住,为什么会有住呢?因为贪心在作怪。如果没有贪心在作怪的话,怎么会不离开呢?你现在为什么不离开呢?大家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好房子呢,是因为贪心在那个地方嘛。所以你就不舍得离开。所以呢,你的这个东西呢在跟佛吵架。你在跟你的自性吵架,你在跟无生两个吵架。这边知道了这个道理,但是这边还在拉,是不是?所以呢,没有深刻的观照。
瞋心的力量就不可思议,瞋心能成就无量的功德。所以瞋心能断生死。瞋心有两个方法可以度,一个用法度,有法存在,报身就是讲方法,利益众生的一种方便。度众生,因为报身是利他,法身是自度。所以报身转过来,一转到正觉里面,贪心自离。所以我们要受菩萨戒,就要广度利益一切有情。要让一切众生进入无余涅槃。大心生起来的时候,这种力量,你有恨别人,你就有大力。就像一个人一样,在这个社会上面,如果你没有发起这个觉悟的心,告诉你啊,你没有力量的。这个力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具有的。但是呢有人呢非常怯懦,也就是说学佛在庙里面就这样随便过就好了,模模糊糊的过一天算一天,像这样的人,他为什么呢?没有瞋心。好像很老实,他没有瞋心,没有大力,瞋有大力啊。度瞋心,有两种方法,一种呢是法度,以出离生死以度之,讲法跟他听,使他生起一种出离生死的大心,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以远离贪心;还有一种度呢,你瞋心没有关系,我给一颗糖给你吃,我哄你一下,我贪心来度你。你不是哭吗?好,我请你吃一餐饭,你就不哭了。你不是恨我吗?没有关系,我拿一百万给你,你就不恨我了。用贪心满足于他。世俗人用贪心度瞋心。俗人是用贪心来度我们这个瞋心的。世间好多的贪心度我们的瞋心,我们在这个世间上烦恼的时候就是瞋心生起来的时候,带你去用贪心来度你。在这个世间,名啊,利啊,钱财啊,美女啊,房子啊,别墅啊,这些东西来度你的这个瞋心。那被贪心度了就完蛋了。被贪心度了,你就堕到无边三界里面去了。所以我们要照顾一下自己的心。你看你是被贪心度了呢,还是法度了呢?还是被无生度了呢?还是被贪心度了呢?如果你被贪心度了这个瞋心,那么这个瞋心要做饿鬼的。你知道吗?这个瞋心并不是没有了,要做饿鬼的。如果你要是被法度了,在无生之中,那你贪心也就没有了。是不是?你变成清静的法身。你的贪心的功德就增长报身。你不要做一个空钵罗汉。所以我们要广度一切众生,这个自利利他的心,像这样的福德具足、智慧具足,你的清静心就转为清静的法身。你的瞋心就转为了圆满的报身。有了报身就有化身。
痴心是什么?痴心就是无明。无明故生识,无明缘行啊,有无明就有行啊。无明,就是妄见那里面那一刹那就是无明。什么叫无明?无明是名言无明,实际上无明就是妄念那里面那一刹那。我们从这个妄念到无生里面,那个中间快不快?我告诉你,那个中间非常快!很薄很薄的一层纸。一刹那就到这边来,一刹那就到那边去了。就像坐着车子一样,车子两边都有头,但是你不知道向哪边开。但是这两个方向呢,是绝对不一…
《《金刚经》系列开示 3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