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系列开示 35

  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什么叫妄,如何去妄?

  什么叫妄,如何去妄?妄是独立的,是了不可得的,绝对不是有来有去的,如果有来有去的话,哪个妄不就真实了吗?佛像在这个地方,你说我们的妄是不是佛像?如果妄是佛像,妄就有来有去,难道妄有来有去吗?完全是在佛像上建立一个妄见,大家想一想,这个佛像是一个还是二个?如果是一,不应该到我们心里面去,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的话,难道佛有无量吗?无量个或一个,这个东西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的妄见里面,你看到的佛像和我看到的佛像是一还是二?你不知道我心中佛像的样子,我也不知道你心中佛像的样子,证明我们心中的佛像不是一;妄完全是你看到外面的相后心中所产生的一个执著的意识;而这个意识是独立的,是虚无的,无来无去、无老无少、了不可得的;是彻底的一个空。我们把这个空,把这个妄当作有了。我们把这个佛像当作我们的妄,看到凳子,认为凳子就是我的妄,看外面一切相,都认为是妄,其实不是佛像、不是凳子是妄,是你附着产生的那个执著的意识是妄,不是外面的东西本身是妄。我们执妄为有。现在学佛人100个中90个认为见境即妄,外面的境就是我们的妄。如果你的妄中有外境的话,那就不叫妄叫有了;这真是大错特错;它妄的体什么也没有,你把妄除掉了,全体即真;有我见就有分别见,有妄才建立我与你的对立,如果你妄没有了,对立就不存在了,因妄而起我见,因我见而起法的对立,人见,有人见,才有众生的分别、好坏、善恶,这都是你的妄见在作怪,寿者见过去未来都是如此。

  有没有现在过去未来呢?难道妄里面有现在过去未来吗?妄里面有现在过去未来还叫妄吗?现在过去未来中没有妄的体,是你的妄见,你的识当中没有妄,但你认为有个现在过去未来,除去妄,你的现在过去未来的本体都是清净的;这里面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在后面除妄的体里面讲得很清楚,山河大地是一合相,一合相皆不可得,凡夫之人以为有个一合相可得;所以我们错解了,认为真里面还有个妄。真如实相里面还有妄的体?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妄体,是真如实相里面出来的,这不奇怪吗,是不是。再者说我们妄里面还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有来有去,有现在过去未来,这不也奇怪吗?妄里面还有这些东西存在?你仔细看看你的妄里面有没有?实在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所以妄就是妄,了不可得;我们是无明众生,所以产生对立,产生分别,产生虚妄;所以这里面,如果你听懂了,就会有个强大的超越,如果你听不懂,就只能还在妄里面搞呀搞。只要你分别,你看到的见到的闻到的统统都是妄的;你看才是妄,不是你看到的是妄,不要弄错了;看到的不是妄,是你能看的体是妄;所以外面没有妄,妄在内,了不可得。妄要是有实体就不叫妄了。认识到这个道理,你就不可思议了。就可能做到理事圆融。

  如何现量证得山河大地的清净体性?

  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有时候我站在外面就想,如果我妄里面没有山河大地,现在的山河大地是怎么样?山河大地到底在哪个地方?如果山河大地不在我们的妄见里边,你仔细的观察,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正的很清净。但是他不断的微细的妄还在哪个地方。还需要不断的破。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去妄显实,还是个方便。

  如何做到一切三昧现前?

  你必须摒除一切对妄的执著,放下来,才叫做戒,如果你与妄相应,都是属于犯戒。般若是直接显示出我们的真实戒,究竟戒,而这个戒生出定,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啊,戒能生实能摒妄故,你的福德是不可思议;还能生无量的福报;定,就是一个止观;能观察金刚,能摒除所有的妄缘,此定为大定;因大定而生无量定,是故所有的定都从这里出来;为什么呢?你把这个抓住了,一刹那这个世界都清净了,上会于诸佛的所有三昧,下会所有菩萨众生的三昧,利益一切众生的三昧,都会现前;大定摄小定,在一切处都会清净,其实人家出家也是一种定,也是一种三昧;念经也是一种三昧;打坐坐禅也是一种三昧;吃饭有三昧睡觉也有三昧;如果你这个大三昧现前,所有的三昧都会现前;真的会现前的,知道吧;所有的三昧都在佛心里面,如果你把佛心给抓住了,把妄给摒除了,安住这个里面,所有的山河大地都变成清净三昧、变成福德三昧、炎王三昧;一行三昧、一相三昧都会现前;还有普贤三昧,一念遍法界都能相应;所以这一念心何等之重要。所以小福养大福,大定摄小定,能能空,所就能空,能所双亡啊,寂灭寂照,寂的体就是大三昧;照的体就是所有的小三昧;都会现前。你看吃饭、穿衣、睡觉都在三昧里面;大三昧是在佛的三昧之中;也就是金刚三昧,法报化身一念成就,这个体是不可思议的三昧现前;所以我们这个金刚经真正研究透了,很多三昧都会现前。

  何谓止何谓观?慧何来?实相如何现前?一切境界不可离,与应无所住是否矛盾?

  首先要如是降伏其心。很多人修行对观察不十分重视,因为止观为定有止有观,观是观经,止是止于心啊;观到这部经典所说,能观,定是法界啊,观与慧相应,观对前来讲是经,对后来讲是慧,对中间来讲是定。定能定于一切三昧现前。后面能生慧,前面有戒(是经);金刚经能使你将妄心摒除,降伏其心,会于实相;在如如不动的体里面,观能生慧;观不离不开止,止不离开观;止者止于佛心,观者观佛性,观一切妄不真实故;一切妄不真实,你的慧就现前;你的实相现前;而实相现前,就生定;变成止。所以观不离止,止不离观;离开观不可能有止存在。就像现在这个灯照着我,灯为观,我在光底下,我因光而见像;如果我不依太阳怎么能见到万物呢?所以见到万物叫做定,万物都是我的心看到的,如果我定了,一切三昧现前,善恶不生,但是万象还是具前,什么东西都了了分明,但不粘不留,无染无著,不扰心故;妄心不生故,因妄心不生,一切外面的善恶是非都不会生出来;没有此灯什么都看不见了,所以止不能离开光,光也不能离开于止,不舍妄,实相自然不能现前。实相无相是不可以观到的,只有你离相才能见到实相,就像百尺竿头再进一步,那个地方才是见实相的。你观无相,你坐在哪里空荡荡的,那还是一个妄见。只要在妄见里面,告诉你怎么坐都见不到实相;只有离妄见才见实相。这个实相是无相,所以你只有离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才能够与实相相应而已;相应体而不离诸境,一切境界不可离,离境的话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离开境就偏向空,偏空偏有都是偏见。所以不可以离开我现在看到的这个境,只是妄摒除了,境不离故;离开此境,你就不能觉,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什么呢,此经是空有不二之法,是一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本,你把这个本去掉,就偏空;是偏见不正道,这里面非常的微细,学过教理的人才知道;这需要非常微密的观察,一般人落到偏空里面还不知道。有的人落到有里面也不知道。所以微细的观察就能知道了。

  如何把妄真正找到?破执去妄求真与弃妄显真的表述有何根本不同?为什么说真说妄皆是方便之谈?何谓无住之体?

  金刚经里面讲的很清楚,只要你把妄真正的找到了,其它很容易的。如果你抓不住真妄,总认为外面的“花”就是妄;那是个妄的体,那个妄里面是没有“花”的;你紧紧记住,妄是了不可得的东西,那个“花”跟这个妄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你会认为这个“花”就是我的妄见。所以外面的境会认为是妄。一旦你了解了这个妄,当体即断,但是如果你不离开这个妄,你怎么修都做不到,你以为外面是妄,你想离开它,逃避它,拿刀砍它,你怎么样也没有用;都是刀劈虚空没有用的;因为你不识真故,不了解妄心在哪里,你就不知道真在哪里;你不知道真在哪里,那就完蛋了。你说这个“花”是真的,还是妄见;因为真是不可见的。你认为这个花是真是假都是错误的,这些无非都是无聊的争论;都是妄见在作怪,你找到这个妄的时候,只要你弃妄当体即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里面没有我了,谁在讲花啊,你讲这个花就是妄见。佛教里有句话“借假修真”,借你现前的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果没有这个假,根本没有办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叫除妄显真,妄是个方便之谈,一般了解妄的时候,全部的妄即是真,你看到花,谁看到花?我看到的这个体是妄的,为什么讲无住之体呢?根本没有一个“我”住,叫无住之体;有我在住,那叫假住,那还是妄见的体里面;你在外面一天做到晚,不知谁在做;为什么呢?全妄即真;妄的心找到了,那个地方还有我住呢?所以叫做无住之体。你说这个花是假的,你就是排斥了它,排斥它就是断见,你有了它,就变成有见,有了空执我执都是错误的,没办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都还是没办法落在法上面去了。就是发也只是嘴巴上说说而已,不能够摒除妄念。应该要降伏其心,降伏妄念。大家应该好好意会到这一点。

  金刚经是信门啊,信者如来实知实见。如果你不信实相无相的时候,什么叫无相,没有我就叫无相。你说外面无相,那是无聊的辩论而已;那都是个妄想在辩。我的妄断的时候,那个才是无住了;花灭了,花无住,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你谈这些东西,不都是意识在动吗,不都是妄想吗?你不了解这个东西,那不就是大----麻烦了;你一直在枝末上做文章啊。如果你找不到内相,一直在外相上打转;永远不能悟道。一旦你找到那个体,那个体就不可思议了,什么人都可以开悟;什么人都可以见道。如果你了解体,就应该生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果你生不出这个心,那就是挺麻烦的。

  我们要对这部金刚经生起止观之念。遮止观察,止观双运。由止生福,由观生…

《《金刚经》系列开示 35》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