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系列开示 22▪P3

  ..续本文上一页们在外面会非常乐意的去做;无相无不相,在无相当中,所有的东西对你来讲都是无住,你紧紧记住,只要你不执著,这个世界非常清净;如果你执著,这个世界肯定是烦躁不安的;会有一种不能安定的状态出现。

  持钵,钵有三种,一种是一个人吃的钵,二种是可以二个人吃的钵,一人看东西经行,一人去乞食化缘。三是三个人吃的钵:五台山有的,好大的;钵是应量器。吃多少装多少。

  上殿是佛事,过堂是不是佛事呢?有人说宁肯不上殿也要来过堂,是对还是错呢?何谓直接消受,何谓间接消受?二者的差别有多大?何谓性功德?何谓愿功德?过堂当中有何性功德有何愿功德?过堂这场佛事应该如何来完成?存何心?相何应?发何愿?了何道?消何米?

  释迦牟尼佛对吃饭很重视的。对于上殿还是次要的。过去的上殿就是三皈依就可以了。但是对吃饭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比上殿还要重视。吃饭的功德是直接跟众生来受用的。过堂的功德是直接消受。如果你有道可以消,如果你没有道就难了。早上是天人斋,中午是佛斋,你不吃没有关系,你身心恭敬,要有供养之心。但是中午一餐要认认真真去吃,要消,释迦牟尼佛也可以不吃饭,他为什么要来吃呢?为众生故,完全不是为自己。当时法照大师在钵里看到五台山胜景,不敢告诉别人,他怕人家说他执着于相,怕说他恭高我慢,怕说他炫耀自己见到佛菩萨。后来有一天文殊菩萨来找他,说你看到我这个境界,为什么不告诉大家呢?法照大师说我不敢告诉别人,怕别人说我显示于名显示于利。文殊菩萨告诉法照,他说难道我现五台山,在清凉山上面那么多人去朝拜,是为了显名吗?是为了显利吗?有名有利你自己知道啊,何必管别人家知不知道的问题呢?你执着不执着那是你的事情,跟众生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说,你做这件事情,你行这件事情,你不执着就可以了,众生执着那是众生的事情,没有悟道的人当然会有这个体了。所以呢,在菩萨道上面就不讲这个了。如果你真正的菩萨道的精神,名也是无名。就像我们这次马上要搞佛教协会一样,我就直接说我还要当会长,其实我根本就不想当会长,但是我还要当会长。我为什么要当会长呢?我为了利益大众啊,我要帮助别人啊,免得那些邪门外道为势作倡啊。

  所以如果你有菩萨道的精神,能做一切事。吃饭,这个大米是来自于众生,是直接消受。上殿这个功德,还是自消受。念了一下,是你自己清净,是你自己的感受,住在法性里面,但是只有自解脱。有两种功德,一种性功德,一种愿功德。比如,持戒,看到别人持戒,发愿持戒,另一个人不发愿持戒,但是见持戒的生欢喜,随喜功德。你看我修寺院,修寺院也叫功德,但是你随喜一下,也叫功德,我们的功德在性功德上面讲是平等无二的。随喜功德和我所做的功德,都是一念心。从心地上讲我们是平等的,一块钱和一百万块钱绝对平等。从性功德,从理上的功德,从法性上的功德,绝对是无二的。但是从愿功德里面,有差别。一块钱就是一块钱,一百万就是一百万,我修寺庙就是修寺庙的功德,你在家里扫地就是扫地的功德,所以愿功德是有差别的。性功德是一样,愿功德是有差别的。这个关系到菩萨利益众生的大悲体,就像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和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它性功德是一样的,但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愿功德,而愿功德与性功德是绝对有差别。金刚经还是讲的性功德,性本来具足的功德。西方极乐世界愿功德不同,将来你可以到十方世界成等正觉,建种种世界啊,那不可思议的这个境界,可以建立国土啊,建立接引众生的这个体啊,不可思议的。所以呢,所做与不做,那是不一样,功不唐捐。从愿上讲,一切所修行的愿功德,是不会白做。不要以为自己修行,他随喜一下就可以了,那我就不修行就好了,是不是?我不做跟你都一样了,我干吗要去修行呢?但是功不唐捐。如果你以不修行的心来念佛,你只能落到下品往生,修行善法又能念佛可以中品往生,又能修行又能和第一义谛相应是上品往生。上品往生者是理事圆融。什么叫上品往生?第一是无我的佛心,法界唯是阿弥陀佛名号中;第二是平等心,法界唯阿弥陀佛平等功德显中;第三是感恩佛心,法界唯阿弥陀佛大悲回向中!在此世界都是大悲心的示现。大悲心和无我心是相应的,一片的悲心,阿弥佗佛的悲心,原来就是我们的佛心。阿弥佗佛的大悲回向建立我们平等心的无住功德。因为这个世界平等就无执故。因为是阿弥佗佛啊,不执着于我见,会于佛见,无执我相,世界平等了,你不自在就是会于妄识。无我真行,阿弥佗佛就是我的真心,彻底的超越我的妄心,、毗卢遮那顶上行。过去一个皇帝问法师,怎样才是真正的修行,法师说:(你)走的大地,就在毗卢顶上。讲毗卢顶上行,这就是究竟位。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毗卢顶上行。金刚经就讲自性,到后面专讲这个体相妙用,超越毗卢遮那佛不可思议行。

  吃饭和贪等为宗有何关系?和六道轮回有何关系?法上的灭与心上的灭有何不同?身体断与心识断有何不同?

  所以这个吃饭,到中国来以后过堂吃饭,其实我们心里还是要认为还是在持钵。贪等为宗,出家几十年以后一定要很深刻的认识到贪等为宗。因为食为贪,吃饭为贪,我们贪为本啊。我们这个身体怎么来?就因为贪而来。有贪就有生,有生就有死,所以我们现在一切生都为贪而来,没有饮食就会死掉。为什么持八关斋戒呢?其中一个过午不食,是对于生命来讲的。对于生命,就是六道轮回的生灭,就是性欲,就是不淫,男女不淫,不淫是断生死。生死和这个身体,一个是心法,一个是身法。生灭灭已,法上的灭,和心上的灭,是两回事。淫心是指心,吃饭为身,生命断了,我们这个身体断了,无所依。我们的心识断了,无所体,没有正报,没有依报。依,身为依。

  你能证得“身体来自于贪”吗?你能证得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光为依”吗?为何说此世界,以生灭为命,以身体为依?西方极乐世界以阿弥佗佛光为依。我们的生命以寿为依。

  无量寿为正,无量光为依。在此世界,以生灭为命,以身体为依,有了这个身体,这就是我们的依报。但是我们念念的生灭,这是我们的命报。我们的命,就是生灭的体。所以,我们不淫欲,是意业,就是相续的生灭。我们不吃晚饭,是身业,就是不贪着。不贪着,就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一切身来自于贪。你不贪身怎么会有身体呢?贪就是强烈的执着啊。只要你有强烈的执着就变形(成形)。你强烈的嗔恨心,你恨别人,贪著了,我恨他,骂着他舒服,那你将来丑陋无比。吃东西像饿鬼一样,就贪于吃的,就变成饿鬼,相貌难看。如果你贪人道,贪着五戒,属于人道,贪着善法,属于天道。但是你到那个地方,你在贪的时候,都得到一个相,这个相就是这个身体。什么身体,有胎卵湿化,对于心与法来讲,有意身、有肉体的身,有想身、有欲身、有无想身,不管是无想身跟想身,无想身完全是意身,有想是欲相,有色相,还有欲。色界天,有想无想都叫意身,只有我们现在这个欲想才有肉身,还有贪嗔痴的意想,地狱也叫意身,饿鬼也有意身,饿鬼还有坚固的执着的这个意身,饿鬼也有胎生。地狱就没有胎生了,完全是意生,但是这个意生跟一般的天上的化生不一样,有着强烈的分别执着身。这个意身,这个身体,是很麻烦的。所以我们这个执着的贪心,和这个淫欲的生灭,身体的意念的这个体,都是跟它相应的。贪生嗔故,因为我们有贪,就有身体,但是呢因身体而起贪,不断的六道轮回生死,是故要平等为宗。

  走路时如何存心最与佛菩萨相应?过堂时存乞食想有何利益?何谓不是烧香的真烧香,不是礼拜的真礼拜?合掌隐含何等法意?何谓执着的拜?何谓相应修行?如何做才是相应修行?

  所以我们要把吃饭当作一个法事。所以过去释迦牟尼佛是依化饭为食。我们现在其实还是化饭。我们虽然坐在斋堂里吃饭,你要意识到还是在化饭。我为什么讲要如法修行呢?你一定要把这个法落到心里面去。世间人为什么执相而失体呢?为什么我们现在修行执着于相呢?对佛菩萨尊重啊,离开佛菩萨就没有尊重了。你要知道,你每一个脚步都踏在自性上面,每个脚步都踏在实相上面,每个脚步都踏在大悲心上面,大智慧体上面,大愿的体上面。你念念之间跟它相应。就是跟佛菩萨都是相应的。这个是跟法相应。因为你把这个相已经落于实相了。那你不烧香是真烧香,你不供佛是真供佛,你不礼拜是真礼拜,你跟实相相应了。这时外面的一切形状,你也不会否定,否定相只在破执的因缘才生起。比如,那个人太执着了,破他的执着。但是在表法的时候,看到相生起佛的信心的时候生起无上的恭敬心。一合掌,他就不一样了。一合掌就代表着你与法相应的这个体,刹那时间,所以一看到佛像,一合掌,立即跟法相应。开了这个灯,一按开关灯就亮了,立即智慧大开。如果对着拜啊拜啊,我要求开智慧啊,那就变成执着了。怎么求也没有用。如果与实相不能相应,不能了知于实相,你持戒忍辱精进,种种苦行,乃至于把肉一块块割下来,把眼睛挖掉,耳朵挖掉,来供养诸佛,乃至于舍身舍肉烧身烧臂,乃至于恒河沙劫,也不能成佛。但是如果你与法相应的话,念念与法相应,那是不可思议。你想一想,一旦相应,你就自消融化了,心与境相应,空空洞洞的,这个时候,是真正的真实的修行。

  理通与事通的实证关系?有无修行是个理,身心状态是个事,反省自己的身心状态才能真正体悟自己的修行状态?吃饭时如何证得众生之心?如何与众生同体?吃饭时如何是真“消化”?

  所以要讲理,理上不通,事上就不通。就像血管一样,理上没通,你这个结就打不开。一旦结打开来了,血管自通。所以很多人会得神经病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一个结没打开。结打开了,他…

《《金刚经》系列开示 2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