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下来个智慧;智慧一定就在我们的当下,离开当下寻找智慧,就找不到了。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你要是通达文字般若,就要通达于实相般若;观照般若。
一种最简单的通达三种般若的方法,念南摩阿弥陀佛如何通达三种般若
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达:在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文字:南摩阿弥陀佛名号,在你知道这个文字的时候是不是有对立,有对立的就叫妄想,这个就不叫文字般若了,叫妄想般若。我们在没有觉悟实相之前,现在“你看到我”的念说明我们二个是对立的,这叫文字是妄想,你念南摩阿弥陀佛一定是个妄想。你现在坐在那儿念“南摩阿弥陀佛”,你了解这个名号是个文字,然后就“想我在观照这个文字”的时候,还是个妄想,妄想就是了不可得;噢原来我念的这个“南摩阿弥陀佛”还是假的。我还有个“能够知道”这个南摩阿弥陀佛,大家怎么知道?我“知道阿弥陀佛”是对立而言,因为有对立故,才有六道轮回的显现。我现在看到你,这叫做六道轮回,妄,虚妄之见;只要我看到的都是虚妄的。所以我现在看到你们,叫做文字,如果我们没有进入实相之前,我们都是六道轮回,如果有对立,你是佛啊你是菩萨啊,都是妄见,都是虚妄之见。你“知道这个外面都是空的”,这也是虚妄之见;你讲的天花乱坠的都是妄见。而你进入观照,进入平等之法,就是说你看到念“南摩阿弥陀佛”进入观照,先是书上的文字啊,然后你现在开始观照,你已经回到本位了。念阿弥陀佛看了文字你不一定能立即起观照的;文字般若现前的时候,你抓不住他;就等于你已经失去他了。比如我现在看到你,我转身又看到他;完全是打妄想;所以我现在给你讲也没有用;因为你没有就文字建立观照啊。
狭义或广义的来念南摩阿弥陀佛的分别与同一,为什么要不断的念呢?闻后要不要不断的念?
为什么叫你念南摩阿弥陀佛,不断的念呢?其实是要你这个文字入于心,要这个文字在你的心里面不断的产生观照;如果你要不念南摩阿弥陀佛,文字的观照就没有了;你立即想别的东西,认为别的东西跟名号毫无关系,我见人就是人,见这个就是这个,见那个就是那个;房子凳子桌子,乱七八糟的想,你怎么会有文字般若呢?文字般若就没有建立,文字般若是开显也好,不开显也好,都是一样的,小也好大也好,只是一个狭义一个广义,狭义就是“南摩阿弥陀佛”名号,再狭义就是你念“南摩阿弥陀佛”,再狭义就是阿弥陀佛是你,你就是阿弥陀佛;要广义来讲阿弥陀佛名号就是我的心,再广义来讲观照南摩阿弥陀佛就是法界,再广义来讲南摩阿弥陀佛就是实相,没有我了;整个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悲心的示现;当你到了实相的时候,这个世界都转为阿弥陀佛了。在观照上面还有个妄见;“了知”我现前的还有“一个我在观照这个世界都是阿弥陀佛”,还是在观照之中,观照里面还是没有证悟的;证悟到最后面根尘脱落,根本没有我的妄念。
真正证悟是什么样的?就像这个杯子啪的一下打到地下去,整个世界怦的一下空掉了;那是证悟;证悟和你照见五蕴皆空,和你证悟的体是二回事情;你证语的体是什么样子的?彻底的我没有了,这就空掉了,然后这个世界像根尘脱落一样,你自己跟自己分开了,跟万物同体,你有一天觉得万物都是你了,你证悟了此景,你自己就根尘脱落了。根尘不脱落就变成对立,只有脱落了以后,才跟法界融为一体,绝对的相就现前。在你根尘不脱落的时候,就变成一个执着的我。你根尘脱落后,我执就破掉了,法界就变成你了。这个时候虚空粉碎,虚空就是你自己,你发现虚空都能讲话,你用心来会万物,心就是万物,万物就是心,所以万物为用,心为体;这个时候一切万物变成你真正的心了。现在我们所谓的心是观照出来的,你就是我的心啊,我可以观照;文字上面说我讲一讲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建立观照的时候,你不能证悟实相啊。鸠摩罗什13岁时,照见五蕴皆空,他通过文字产生观照,把三百斤重的一个铜鼎放在手上玩,人家讲你怎么能玩这么重的东西,他突然动念:是啊;啪的一下,铜鼎就掉地下了。就是说你自己真正证悟的时候,三百斤的东西在手上是玩式的。所以七祖大师他也寻思也只能做到观照,观照即佛啊;理即佛,名即佛,观照即佛,相似即佛就证阿罗汉了;观照即佛也在信位上面;也很快破见惑思惑;思惑见惑破就得证悟;一旦你证到之后呢?就了知实相,后面都会讲的。
所以如果我们想修想证悟,一个你要当下承当,然后从文字观照跟实相上面去相应,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文字跟观照是妄想,只有实相才没有妄想了,如果诸法实相,跟你“而生其心”相应了,那是真正的没有妄想了;没有妄想,何等快乐啊;贪嗔痴慢疑全部破尽,你见惑思惑烦恼全部断掉,这个时候清净的本体就显现出来,在任何地方没有妄念,身心自在;非常自在的体,这个是你的本来面目。所以你没有什么法可住,也没有来没有去的;但是我们毕竟还在六道轮回的生死中,妄想跟执着还是始终存在,念佛无非是文字和观照现前。如果你觉得我不要念佛了,就等于你已经超越了文字跟观照;如果你要是文字实相现前了,那我就没话说了;你就是证者。证悟了这个实相,文字观照对你来说已经没有障碍了,所谓书也好,观照也好,对你都是解脱之相。实相里面是没有文字和观照之名,只有我们现在才有文字和观照之名;所以你证悟了实相的时候,文字、观照、实相的名字都不存在了;一切都是你本来的体。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批评别人了,讲别人了;只要你还有排斥、说别人、讲别人的这个体,都是等于你没有证悟。如果证悟到就无所得,有得有失,有取有舍都是没有证悟的表现,这个不由我说。虽然我们念阿弥陀佛,非常的重要,因为阿弥陀佛里面有三个东西:文字观照实相都在那里;如果你不断的念阿弥陀佛,了解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的这个体,名号就是实相,从狭义来讲你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实相现前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有人见到实相,他不了知,还为习气所困,有人证悟到了实相,但是没有听到善知识的开导,没有明了,所以别人讲什么他有时还会迷惑。为什么叫无师智,如果真正达到无师智的话,事实上对我们来讲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呢?无师智就是金刚的信心,决定的信心,永不在疑惑;永不在迷惑,一切法都不会迷惑了。有师是证明,你现在给我讲,你懂得这个道理,这是师传,(有传承);但是你明了的时候,一刹那相应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你马上就证悟到这个道理;但如果没有师父讲过,你永远在怀疑,像阿罗汉证果后,怀疑我到底证了没有啊?我现在了解了这个道理并且我已经证悟了,我已经知道了,这个时候还有习气在啊,有时候我还要讲文字,还要讲观照,还要去看这个书那个书,还有文字在;明明他轻而易举的把实相证到了,但他还要文字,还要观照;他的这种文字、观照变成一种习气,叫有余涅槃。他证悟了,他自己不知道;他还是在习气里面转来转去。现在很多人,像我自己也是,我在过去早就证悟了很多道理,但我现在为什么还在这上面打转转呢?就是一个习气问题;习气不除啊,为什么习气不除呢?就是没有人给我们证实一下,因无人证明,故自己怀疑;没有大德给你证明。为什么现在有什么法杖啊,法杖是什么?证明你已经开悟了,但现在谁能给你开悟呢?现在动不动一个法师发一个法杖给你,没有开悟也发一个法杖,现在也有大师要找一批人,三十多个人在一起,同时发法杖,好像三十人都开悟了。过去证悟了,他觉得你已经与法相应了,我给你证明你已经悟了,然后你就安住于此就可以了。就像六祖大师一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明了了,但没有实证啊,他就跟五祖大师那儿去,五祖大师详细的给他讲一遍金刚经,证明他已经悟了,以后他就安住其心,他一辈子就这样住了。但我们谁来证明呢?你开悟了也没有用啊;没有人给你证明啊;没有人给你证明的这种悟啊,你心中永远都难以断疑惑;我心中永远不知道我到底悟了没有?就是一直到死也不知道你悟了没有?往往看到这个书看到那个书,还是跟随他转,没有一个当下承当的体。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没有人给你做证明的话,也是麻烦事。遇到这样的人也是难道啊,我也没人证明我也不敢说我是开悟者啊,你叫我来证明,你观察如果你要知道师父也没人给他证明有没有开悟,你要我来给你证明,你还是有问题的,你还会怀疑的。如果你当下承担那是可以[善玉3] 啊。最大的问题我们不敢当下承当啊。
如果你念南摩阿弥陀佛,他有机会能证得到的,真的能证得到的;你不断的念南摩阿弥陀佛,你知道念南摩阿弥陀佛是文字;然后文字建立观照,相续的意思,但是一刹那时间回忆过来,我这个念阿弥陀佛的我心还是妄心,观照还是假的,观还是念头,照还是念头照在那个地方,没有念头怎么照得住呢?还在照着阿弥陀佛,念着阿弥陀佛,看着阿弥陀佛拼命念,不要打妄想了,抓着阿弥陀佛,那个抓着还是念头在抓着。有一天这个抓着突然啪的一下断掉了,全部的阿弥陀佛云集,哇,那个实相就现前了;完全不是用观照,不是用这个妄来了,是用这个心来的,整个世界变成你自己,那就同实相相应了,一刹那实相现前,就见到你自己的本来面目;那实相就不可思议,只有自我感受,实相是什么?不可言谈!
祖师们如何逼出你的实相?
过去的祖师:你问什么是佛,开起棒子就打;师问:什么是佛?你只要答,开起棒子同样要打;再问什么是佛?你再开口,又是棒子打过来;我来问你,还不要你开口,是什么境界啊?你一开口,打上一棒子;再开口,又一棒子;我问你?到底怎么办?你就不开口,不开口也是错!也是讨打,非要开口不可;但一开口又打你就不要你开口。这个是什么道理?就是…
《《金刚经》系列开示 1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