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有余涅槃就是阿罗汉境界。从自性涅槃,是我们从始以来就带过来的,就是本来具足的。所有的众生在未信之前都具备了自性涅槃,因为它的实相是每个众生具足的,就是每个众生都有佛性。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感觉是烦恼的。但是烦恼不碍清净,清净的本体是我们的佛性。佛性在哪里呢?并不是在肚子里面,也不在肚子外面。本来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佛性,那佛性到底是什么东西?佛性不是差别相,是清净体。你不管怎么六道轮回,不管怎么烦恼,你的清净是不受污染的,就像金子就是金子,它永远不会污染的。对于一个有智慧的人,和对一个觉悟的人,如果你了解了这个实相,你观察人都是佛。为什么呢?每个众生都是清净的,因为他的体是清净的。这个时候你可以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对别人家有不满啊,不高兴的状态,就立即消失掉。如果你真实的悟到,或者明了了金刚经,了解了涅槃自性,那你难道不能观察到别人的清净体吗?我骂你,声音不是清净的吗?既然声音是清净的,那就是你的自性啊,就是你的佛性啊,是你的佛性也是他的佛性啊,佛性是大同啊,是一体不二的。我的佛性就是你的佛性,你的佛性就是他的佛性,佛性是一体的。所以整个宇宙,大千世界,都是一个佛性,本体清净故。这个清净,阿罗汉住在这个清净里面就到三十三天里面去了。那我们能不能安住在里面呢?我们不愿意安住清净,我们喜欢烦恼,我们喜欢住在烦恼里面。就像那个居士一样,说我要三步一拜九华山啊,我就问他,难道这个分别心就这么重要吗?为什么你的清净不重要呢?你的当下清净为什么就不重要呢?你为什么不安住在涅槃里面呢?不安住在你当下的清净的体里面呢?这个清净的体,所有的修行都能得得到。如果得到这个清净体,不需要我讲的,你自己修行。所以呢,悟到了以后,悟者自度,迷者师度。我讲法的目的,就是要你悟,你要悟不到,这个道理又不懂,那就靠师来度你,那你就跟着我住庙吧,上早晚殿吧,搞这些东西。如果你悟了以后,你自己度你自己,起床啊,早上起来上殿啊,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你安住在清净,因为你本来清净故,一天到晚安住在清净的本体里面。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既然这个世界都是清净的,那我吃喝嫖赌的本体不也是清净吗?杀盗淫妄的本体当下不也是清净吗?那我杀盗淫妄可不可以呢?如果你真正的安得住是可以啊,为什么?清净体是无有牵挂啊,如果你杀盗淫妄没有牵挂你可以超越啊。问题杀盗淫妄是你的牵挂体啊,是一个自私体啊,怎么可能对清净体生出信心呢?那变成是侥幸。不但是恶法,连善法也不可住,善法都不可以牵挂,因为善法的牵挂还是不能安住在清净的体里面。善恶不住故啊,善跟恶都不应该住,住在清净体里面。如果你善恶不住,那无意中做善恶,你到无心之时,你的罪业自消,你所有的罪全部消掉了。如果你不安住在这个清净的体里面,你一切罪业都会增长,你每天都在增长罪。所以在《地藏经》里讲:举心动念无不是罪,只要你动一个念头,都是造罪。并不是你的清净本体造罪,是你虚妄之体在造罪,重复加罪。比如你跟般若不相应,就像水里月亮不能消一样,就像金刚种子一样,你在八识田中种下了很多种子,因为你藏识不能转智,不能转空故,种一颗种子就是一颗种子,业不可消啊,只要你种了这个业你将来就有果报,不管你现在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覆盖。比如我造了恶业,然后我做很多的善业,是不是能消这个恶业?告诉你,消不掉的。如果没有般若智慧,只能是叫覆藏、叫覆盖,叫覆烦恼、断烦恼。什么叫覆烦恼呢?就是用一种灰、铁皮盖起来,火在下面烧,烧不上来,但是你在上面也很快乐,但是早晚会烧上来的,火还在底下没有断掉。断这个火,必须要有智慧才能断,如果你没有智慧,永远断不掉。只要你造了因,就不断的种下因。所以在此世界,你从始到终,你受戒是戒因,你做善事是善因,做恶是恶因,这个善因跟恶因两回事。你用善业把它覆盖了,所有恶业暂时不能现前,这个恶业什么时候才能够现前呢?等你的善业消失的时候,它就出来了。所以我们消业的这种观点,如果没有般若智慧,你没有办法消业。所以此世界,所谓的拜忏啊、忏悔业障啊,用这种有相的思维,分别的思维,都不能够彻底的消你的业,只能够把你的业降伏一下而已。但是用般若智慧可以彻底的把它空掉。为什么呢?水里的月亮本来就是虚妄的,以妄套妄,结果呢永远是妄。所以呢,虚妄的东西,你在虚妄里面搞,妄的体永远含在里面。所以你只能做善得善,做恶得恶,结果把你八识田中搞得乱七八糟。
用善业能弥补恶业不?用忏悔能灭除恶业不?用般若智慧如何灭恶业?般若消业的特别之处?
所以在此世界不能通达般若,我以做善事来消恶业,都是错误的。过去人不是讲吗?他说我杀了很多人,但是我做慈善啊,攀援,妄想分别,到处去找钱,救济这边,救济那边,其实都在造恶业,为什么呢?要这样谈的话,过去一个老板,他一辈子赚了很多钱,但是都是吃喝嫖赌、杀盗淫妄,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弄来的,然后是做善事来补偿,用善业来填补恶业,我告诉你填补不了的。从这里面可以观察到,比如我们修寺庙有没有过失?我们修寺庙好像是善事,但是我们把很多虫子杀死了,还是有过失。如果我没有般若智慧,我修寺庙照样有过失。但是我修寺庙的功德大,可以把我的恶业给它覆住,它不会很快的生出来。但是等到有一天,过去有个比丘堕到地狱底下去了,到阎王那个地方,阎王说他不能到善道,他问为什么?阎王说你修寺庙把虫子给杀死了。一个大祖师啊,他说我这样的修寺庙做功德,为什么不能到善道呢?他修寺庙的过失,没有通过忏悔,他认为做寺庙的功德大,内心中没有任何悔的力量,所以他不能证果,就是这个障碍把你障住了。所以我们很多人啊,以为自己过去造的恶业,好像就没有了,内心中还认为做了善业可以覆盖它。特别是有的老来出家的人,他一出家就变成老和尚,然后年轻的时候造了很多的恶业,他想我现在出家可以把这些恶业消掉了吧?其实错误的,你的恶业还在那个地方。过去有个比丘证到阿罗汉,但是他在家的时候造的恶业很重,他把庙都给烧掉了,把自己的房子烧掉了,把母亲给强奸了,后来出家了,证阿罗汉。后来他死的时候,他的肉体烧不掉,没有办法,后来他在空中现身,他说我这个肉体应该放到大粪里泡,泡上三天,然后再拿出来烧,结果泡了三天以后拿出来,还有这个恶业现前,人家证了阿罗汉业还没有消掉,所以定业不可转。很多你造的业,定业还是要显现出来,除非你造的不定业,就是说,你造的这个业还没有定在善恶的体里面,可以改变。如果业已经定型了,就像阎王判定了,你这个业就转不掉了。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造的恶业,我们不应该轻易的放过,应该用般若智慧进入空相。如果你不通达般若的话,将来这个罪业还会现前。比如来讲,不通达般若智慧,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边地疑城啊。如果你恶业很重的话,比如你这一生中杀了一个人,你这一生中,你杀了一个人的这个罪,对你来说太麻烦了,因为你所做的一切善业都没办法跟那个比,强烈的在我们心中拉下了一个影子,到你临命终时一定会现前的。一旦现前了,你所有的善业跟它抵消得根本抵不过啊,这个时候你怎么办呢?只有靠般若智慧。你没有般若智慧你就完蛋了。所以我们在此世界,不要随意的看到别人家做了一点善事,特别是出家人搞什么慈善机构啊,都不要搞。为什么?攀缘心好重,天天在外面攀缘,天天在外面找钱。他认为救很多人,其实天天在打妄想,搞虚妄的东西,不断的造因。一天到晚不修行,搞虚妄的东西。你这个虚妄的东西这个体越来越重,到临命终时一定会现前的,你靠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临命终时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个边地疑城而已。所以非常的危险。所以我们不要被那个表面的假象把我们骗了。如果真想了脱生死,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当修般若智慧,跟般若相应,应该在般若里面安立一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相皆是佛相。
持一戒持一切众生心,入一众生心就是入一切众生心,入一切众生心无有障碍即八地菩萨
首先自性涅槃,观察一切众生就是佛。第二个,叫有余涅槃。有余涅槃到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就是菩萨道,修一切善法不住于相,做一切善事了知它是无所住的,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全部容纳到整个法界所有众生心中去,不是我一个人,是法界的体。每个人具足戒体,是故我持戒是持你心中之戒,持他心中之戒。所有众生心中都有戒,所以我一持戒,一切众生皆持。为什么?戒的体是一,不是二。戒的相在每个众生心中都可以建立,但是戒的体是每个众生的心。所以持一戒持一切众生心。你不知道你持的戒就是他心中的戒,戒体,所以叫菩萨。这叫无余涅槃,就是没有我了,融到法界里面去了,融到戒体里面去了。所以六度波罗蜜每个众生都具足,到八地菩萨就知道了,在我们现在不知道,八地菩萨都知道了。八地菩萨所有的功德跟众生心都是相应的,所以菩萨能到一切众生心中去。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到众生心中去呢?认为我持戒,是我的戒,跟你没有关系!所以你到不了他心里面去。如果你认为:我持戒就是你心中的戒,因为戒是一啊,金刚光明宝戒啊,持此一戒,是为心法啊。你把这个一戒舍掉,你就变成分别心了,那跟菩萨戒有什么相应呢?就不叫无余涅槃,不能入于众生心。入一众生心就入一切众生心,你一个众生心知道了,所有众生心都知道了。所以持戒为众生持戒。所谓布施为众生布施。所谓忍辱,为众生忍辱。所谓禅定,在众生心中禅定。般若,智慧,都在这个体里面。要懂得…
《《金刚经》系列开示 1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