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讲金刚经我就直接跟相应的体来讲。下面我们讲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在小乘教义上面来讲,诸法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如果没有生就等于没有灭,一个人的心不生不动念头就等于是空,进入空的境界,属于阿罗汉的境界。不生不灭和生灭灭已是二回事情,生灭灭已是小乘教法中最高的境界。寂灭为乐是寂灭法;寂灭法是小乘的空,此执法空是谓偏空;此空也只是破时空而已。破法执空,就是菩萨,阿罗汉住在三十三天。菩萨破法空,在有里面建立空,这个有是什么呢?就是愿;(不像我们的有,我们的有是生死)菩萨的愿是在破法空后的性空里面建立的,即在性空中建立妙有。这个不生不灭是我们本来的自性,佛性,是我们的大圆镜智,究竟处,一切菩萨所依处,一切诸佛所依处;一切众生所依处;这个就是不生不灭的状态。不生属于空,不灭为有,不生不灭是空有不二之法;不生里面它有不灭,不可以把它断开来。不生不灭是心和法,体相一如。
会听经的人大脑也会分出二根筯出来,一个体一个相。单从文字上讲会产生一些误解,这个文字我们要很深的到这个里面去。社会上讲了生脱死,请问这个了生跟脱死是二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了生就是脱死,不了生怎么脱死呢?生不了死就不能脱,了生脱死这句话念出来好像是二件事情,事实是一回事情。就像我们看金刚经一样,我这样讲的时候,你就体悟了金刚经到底要想讲什么?一定是讲相讲体的一个圆融法。相可以会于十方众生,体可以会于佛心;不是说金刚经这个相的体就没有了,体中无相,相中无体;体中有相,相中又有体。讲体讲相,与不生不灭是一个,故不生即不灭,不生代表体,不灭代表相,体相一如。这个灯就是不生不灭的,什么叫不生不灭?原来凳子是木头,叫不生,凳子是个相长方形,叫不灭;故凳子叫不生不灭。我们自性的体也是这样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是什么呢?不生,一切法无所住,叫无生法;而生其心,叫不灭;应无所住为体,法界的本体是无生的。无住为体,生心为相,我们生出这个无住之体,就生出种种德;变成妙用就会现前;能摄无量诸佛,能摄无量菩萨,能摄无量众生。在你生出应无所住心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人呢?要不就是阿罗汉,要不就是佛菩萨,你在这里面建立愿也好,建立空性也好,建立诸佛之国土也好,都以无生为根本。在金刚经中讲无为;无为无不为,一切圣贤皆以无为而有差别,无为的体是个绝对的体,不生不灭的般若智慧大意如此。对上不离开无生,不生它的本体就不动,不灭就能摄取十法界众生,建立种种庄严,种种妙德;种种国土,种种众生;不离开众生证明这个不生不灭的体是不可思议的真实体。我们不要把这个法身变成断见了,断见是错误的。我们一再讲不动心,有的出家人以为不动心就是放弃的意思,在房间里坐着我们什么都不做声了;不动心变成放弃了。那是你在不生的体里面相上面是不灭,是你不动心,在相上面是动的。如果你离开体再去找,我坐着不打妄想,什么都不想了,是错误的。是了知一切法界的体是无住之心,这个世界如幻如化,就生出般若之德;法身之德,解脱德。在这一切法里面,会获得这个体,如果你真正的观照了不生不灭的体,这个体的显现是大丈夫,你就会行住坐卧威仪具足,戒律具足,可以从身上感受到真正的体悟它,你悟到了它,你就在变化。比如在你吃到很甜的东西的时候,非常欢喜表露于心,就会红光满面,它德就出来了;你吃了这个东西反而睡在床上不动了病了,脸色煞白,对社会上没有任何信心,对任何事情没有力量,那持什么法呢?这个法在你身上就不起作用了;变成懈怠了。吃了这个东西就充满力量,释迦牟尼佛讲法很简单的。我这人我这条路走不下去了,但遇到释迦牟尼佛我走下去了。我遇到了佛以后我就有力量走下去,不但我能走下去,还能带着别人走下去;并不是说我遇到了佛以后不走了;不是这样的。我现在出家,我现在走不动了,再也不想出家了;那怎么办?遇到佛一讲,我又生起出家的信心,不可能让我去退心去还俗;这种观点完全是错误的,遇到佛法只能增加我们的信心。真正修到力量出来,你的大悲心啊你的愿力啊,都是非常勇猛的;能牺牲自己啊,或者说种种苦行啊,会有力量的;你像说打坐啊,很有力量现前的,不会说一点点痛就怕了;哪种感召力哪种感应力,不可思议的这种功德啊,是你做任何事情轻而易举的就做过去了。
有人问师父你修行苦不苦啊?觉得我们出家人师父啊你好辛苦啊。我感觉到我没有苦啊,很快乐啊;真正有修行的人怎么会有痛苦呢?就说持戒,你说持戒好苦啊,我觉得越持戒越快乐!最重要的是我有信心啊,有信心就我很快乐,没有信心你就会觉得很苦的一件事情,所以做任何事情要自己有信心,如果你没有信心就会觉得很痛苦。不管你如何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你心中有法,你就很快乐。所以,我认为我的修行很快乐,我觉得我以前修行太快乐了。以前修行:在外面走的时候,一把伞、一个蒲团,坐在哪个地方一晚到天亮。那真是自在快乐啊。那时内心真正感受到与法同体、与整个世界融成一体的感觉。到哪个地方跟猪一样到处睡觉都可以。但是内心中比猪觉悟的多。我身体就像猪一样脏兮兮的,但内心中清净啊。那种无挂无碍的、那种知足常乐的状态,谁能得到啊?你说有多少钱啊多少名啊多少利啊,吃好的穿好的,然后你自己讲好好啊。其实,你内心中贫穷的要命,内心非常贫穷的。所以那种状态才是真实的,感受到法喜。过去的苦其实是真的乐。要讲苦,现在才是苦。不修行嘛,天天搞寺庙,多苦啊!是不是?其实,过去我才是真正的快乐。但是,一般人总是认为过去是苦,现在才是乐。你看师父房间还有空调啊、电脑啊、地下铺的那么干净,房间那么好,是不是?想想现在师父哪里享受快乐啊?真正在享受快乐吗?你反思一下,到底是不是快乐?其实,过去的修道才是快乐的,真的是很快乐的。现在才是痛苦的,是不是啊?但是,我是给你这样讲在大乘教义中是一种方便说。说实话:我现在还是很快乐的。
不生不灭是体是相,体相一如,就是我们的自性。舍而无舍,无舍而舍,对于法身来讲。对于他自己本来的自性,佛来度众生,佛陀一定是在不生不灭的体里面度众生,我问你看到不生不灭这几个字的时候,不生是佛的体相,为什么佛陀还要有这个相来显现呢?佛陀在不生的体里面还不是究竟解脱吗?为什么还要度众生的这个体呢?难道佛陀还有来去的体吗?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他是怎么样的,他已经证悟了,证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成佛的人应该是怎么样子呢?不离开不灭,安住不生,他的不灭体是众生的心,无生的体是佛菩萨的心。就像月亮在转的时候,他同时会现二个景:一个是证悟的人,一个是没有证悟的人,其有别何在?证悟的人会与月亮同转,就像月亮在转,我们只看到他不灭看不到他不生;看不到他无生啊;我们只能告诉你这个无生的体里面有不灭的体,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感召他不灭呢?那你就到月亮上去,在月亮给你同时转的时候,就能体悟到。六祖不是讲吗,不是帆动不是风动,是仁者心动。那听这个话以后,是不是开悟了呢?证明你没有听懂。你认为是他的心动,在你的意识中是另外一个思维,认为是我的心这个识在动,眼睛闭着不就看不到了吗?你以为这个不动就可以啊?你悟一悟,这句话到你身上来,你应该是开悟者;六祖大师开悟的人讲开悟的话,如果你要是听懂了,你也开悟了;如果你没有听懂就没有开悟。一般人说,六祖说“心动”我亦说“心动”,二个心动有何不同呢?仁者心者与法同动之时啊,水与波,如果你只看波,他永远是个波浪,如果你跟水同体的时候,就没波没浪。水永远是水,你与水同体的时候,是永远没有波浪的。波浪的本体是没有波的,动性的本体是不动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动的东西,我们看什么都在动,其实没有东西在动。你有一天跟波同时动的时候,根本没有波存在。我们这个妄识出来以后就看到外面东西在动,有一天这个妄识没有了,跟这个法界同体了,你跟他同时在动的时候,这个众生都不存在了。有一天你证悟到了这个道理,你就跟六祖大师合一了,所以六祖大师讲心动,不是帆动不是风动是仁者心动,就是说你现在用妄识在动,事实上你把妄去掉以后,跟这个法相应的体里面,那他就不动了;我讲这个不生不灭,我们现在只看到不灭,没有看到他不生;为什么呢?我们只看到月亮出来下去,上去,下来。
一天你变成月亮的时候,就没有上下起落了。佛亲证了自己是月亮了,所以他还在转,但是众生还是感觉到月亮上下起落,纷纷纭纭动个不停。这个上下起落对佛菩萨来讲是妙用,摄取无量众生故。因为所有的众生在不灭的体里面;所有的佛菩萨发的大愿,也在这个不灭的体里面;所以这个生灭的相都是代表众生的心。我们看到的虽然有生有灭,但是佛菩萨永远没有生灭,众生以为有生有灭,其实他自己是不生的,也就是说自然度化。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违逆,自然之所牵。就是一切自然,就叫做无为。他自己是无为而为。就像文殊菩萨来看维摩诘居士病时说:我来即不来,不来即来,是故我来了。我来的这个相是不来的体,因为我来是众生的相。维摩诘居士讲:众生有病所以我病,我根本就没有病。我来了是众生的体来了,其实我没有来;我还在哪个地方,所以他来而无来,无来而来;他来了也是没有来,是因为众生在这个地方。你有病了,所以我来了,众生有病了,所以我来了;其实我没有来。所以我来的这个体,跟没有来的那个体,根本就无二的。文殊菩萨他是无来的体,他来了是应众生的心而来,他自己却没有来。月亮在转…
《《金刚经》系列开示 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