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系列开示 3▪P2

  ..续本文上一页在里面,我们把藏识转为大圆镜智的时候,那里面就是一个圆圈,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你要是不能转,就变成藏识。什么叫藏识啊?所有的东西堆在那个地方,到那里面去以后呢,就像仓库一样。而这个仓库,尽虚空遍法界,你是成佛的境界还是六道轮回的生死,还是涅槃,都在这个大圆镜智里面。你把这个东西都种在里面,将来都要开花结果。只要你没有到寂灭双亡的状态,都有将来的果报的。但是如果你真正进入到寂灭双亡的状态,就没有果报了,因果都不存在,没有因果了,彻底的一体性,叫胜义谛,也叫第一义谛,就是言辞道断的状态。我们应该要知道,我们本来就是第一义谛。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东西呢?就是涅槃跟生死是了不可得。把你这个佛菩萨在你理念里面认识到,诸佛菩萨、涅槃生死、六道轮回,是不真实的。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应该去执着,很简单的,因为我们理念上知道第一义谛是什么了。所以在你脑海中建一个第一义谛的觉性,你应该知道。

  天天喊修行嚷着精进的人,其理上本就没会到第一义谛;有没有一个绝对灭除先世罪业拨除一切业障的方法?

  所以在此世界,第一义谛不可思议之妙法,我们一般凡夫在业报里面,在惑业,惑障、业障、报障,惑障就是贪瞋痴慢疑,我们在无明中,我们凡夫把这个生灭,有佛可成,有涅槃可证,我们天天修行啊,我们要行菩萨道啊,天天发菩提心啊,一类的东西,谈般若都是不存在的。这些东西在你心中,一般人听了就会惊恐。作为我们每天都在学佛,每天在打坐修行,到最后面这些东西都不能要,那我们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就害怕,一般人听了这话非常恐怖,那么多的修行到最后面什么都没有了,他非常恐怖。对于六道轮回生死的人呢,特别是修行到这个时候,讲般若因缘不成熟不会讲的,乃至于有很多人会退心。为什么呢?这个珍贵的法是为发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体会到的。也就是说,你今天听到这个东西,应该是建立无上乘,最上乘的法,不是一般的人所能接受的。听这个法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听这个法的人他能够相信的人,此人先世罪业皆当消灭,一切业障皆当消除,连佛菩萨都了不可得,何况众生呢?更了不可得。众生因为有种种业障障碍了,听到这个话会受惊恐,然后内心非常恐怖。所以呢,闻金刚经者,是人不惊不怖不畏的话,此人是真实弟子,不可思议的人。这个人能够把这个东西听懂了,他内心不惊不怖的话,此人有大善根,不是一佛二佛出世,是无量劫前在佛面前已经种了很大的善根,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实知实见。

  什么是真正的三皈依?上殿三皈依的真实境界?为什么会老在大殿的门品跨过来跨过去?而不能安住于法?

  所以般若智慧这个体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不断的会在上面,以后你念经的时候,你内心都是无牵无挂的。比如我们上早晚殿,大家到底是用什么心在上早晚殿的?其实只有两个心,一个心就是生灭之心,就想:我要发菩提心,皈依佛,一句话思维一下进入到里面去,都是这样的思维。其实这个文字的思维,然后进入到这个体里面都是错误的。皈依佛,念念觉就是皈依佛。在觉性里面,你知道万法皆空,这个体性你已经明了了,就是皈依佛。皈依法,这个世界都是平等之相,一切文字,一切众生都是平等之相,所以叫皈依法。皈依僧,每个字念了听了以后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内心很清净,叫皈依僧。所以我们在皈依的时候,你念完的时候已经皈依了,为什么呢?你安住在平等的法里面,安住在觉里面,安住当下这个清净里面。你懂不懂里面的意思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你已经安住在法里面修行了,所以我们行住坐卧,念念觉,念念平等,念念清净,这个叫做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从文字上思维,其实还是从门外往里跨,你天天跨,天天跨,跨来跨去,都在门外门内跑来跑去的,你为什么不进来呢?你天天念,但其实你就在门前门外的跨来跨去的,你就是进不来。所以,念一次就跨个来回,念一次就跨个来回,其实你根本就没有进来。但是你进来了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呢?进来以后,宇宙法界本来是空性,本来是平等性,宇宙法界在念念之间清净之处,明明了了,很清晰的,不打妄想,当下的体。你这样的去念,你内心中无有障碍,那你这堂课下来以后,就是真正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了,所以很清净的下来,这样是住在法里面了,这叫住法,住位。你这个皈依的体只是信位啊。你信位还不一定呢,你还从不在体里面进入到体里面的一个过程。

  怎么安住到法里面去呢?安住于法是何行态?

  现在众生呢,看经典,这个经典是给我讲开示的,讲了半天,放了以后就没有了。然后讲一部经典,啊,我又觉悟了,又进来了。所以看书的时候呢,就想觉悟了,不看书的时候呢,就没有了。所以你老是在门边跨来跨去的,就是不住到法里面去。现在众生说实在话,不觉悟的原因在哪里?就在门边跨来跨去的。他不知道怎么安住到法里面去。因为你不住法里面去,比如我现在跟你讲法,还有什么想法呢?我思维什么呢?一个,我住在大空性里面;第二个,我住在平等里面;第三个,我字字清晰的跟你们讲,我很清晰,不打妄想。这当下本体是清净的,这个就是皈依僧。念念之间,我在讲法也好,走路也好,都安住在法里面。这个叫做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叫做安住于法。你不断的住在法里面,你要住到法里面去,你不能够老是在门口跨来跨去的。你思维它的意思,净空法师说:为什么要做早晚殿呢,早上起来就告诉我们要发菩提心,早晚殿念一遍叫你回忆要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晚课是忏悔业障,你一天做了好多坏事。他就不住法里面去,他把这个东西呢变成一个教学的方式,然后我们怎么去做人,……其实安住法里面,哪有什么人不人做呢?全部是佛法。你皈依佛法,就住到法里面去就对了。所以我们一天到晚,一定要住到法里面。

  六祖大师的珍贵不在于他的悟,而在于他的住?

  所以上早晚殿的时候,我现在跟你讲的时候,你觉了,觉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六祖大师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他跟别人不一样的,不是悟的体,是他住的体。悟,我们都可以悟到这个道理。但是能住下来的人就比较少。所以六祖大师一闻到这个东西,马上住进去,就像我妈妈现前了,我马上跟妈妈在一块,他一天到晚都跟妈妈在一块,所以这个人才叫圣人。这个人他就现量上马上心开意解,非常的清净,跟法性融成一体。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么平等,那么清净,那么自在,那么安住,那么无住,那么无体,那么无相。但是我们不是的,我们听了以后呢变成逻辑,变成思维(这是最大的行持误区,99%的人难以越过这个误区)。

  常福法师实践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一段经历,六祖大师开悟后在猎人队住十五年干什么呢?

  就像我过去学华严经一样,我天天看华严经,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我就不住。我知道色声香味触法都是跟华严是相应的,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啊,但是我不住。这个道理我很清晰,但是我做我的,法是法,我还是我。这个法我都懂,但是我跟人家讲的时候,也都通达。比如这个凳子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把凳子拆开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华严的流露。所以这一切法都是华严境界。我也知道啊,但是我自己独立的我跟华严境界产生一个距离,强行的拉开,然后我还是我,华严是华严,跟我没有关系。所以看华严的时候,讲那个道理我都会讲,但是我自己不住到里面去。我自己还有我自己独特的思维,有我自己的想法,就是跟华严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叫我去讲华严经,我才不去讲呢,我要自己打坐啊,修行啊,搞这些东西,跟华严就是不能相应。其实道理非常明了。所以,明了这个道理,理上解了,不能代表你事上已经落入了。而六祖大师不同的,一听到以后,他就不再思维,就住到里面去了,他住到里面去永不再变,他那个心非常纯洁,因为他是一个樵夫啊,没有那么多的杂心,没有那么多的名利欲望,非常纯洁。知识多的人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所知障碍,他不能够非常纯朴,安住在那个法上面,他讲那个道理,他自己不住到里面去。一旦住到里面去,砍柴啊,放牛啊,打猎啊,对他来说,都安住在法里面,没有任何障碍。他在法里面住了一十五年,在猎人队里面,在干什么,就是炼这个法,就是炼他这个心。所以他这个心明了以后,十五年之间,在猎人队里面来炼他这个心。

  此世界中:哪个是你的刀?哪个是你的石?哪个是你的关?

  那我们不讲明了,我们现在明了都还没明了,拿什么炼呢?不知道拿什么炼。有人明了了不肯炼,有人明了都不明了,他怎么炼呢?所以不明了的人没有东西炼啊。你叫他闭关啊,他没有东西怎么炼呢?所以都是乱搞的,只是种一点善根而已。他没有得到体,怎么炼呢?所以呢,我们在生活中来炼我们这个心。所以我在第一次讲的时候讲告诉你,娑婆世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境界,就像一个磨刀石一样,让我们在这里磨刀。那我们要会磨,这把刀一定要拿到,然后在这个石头上磨。所以这个世界就是一块石头,我们要学会磨这把刀。不磨的话,这个刀永远是钝的。过去的禅师开悟以后,十年二十年不动心,安住在里面不动心。我们在师父面前,是不是找到了那把刀?是不是知道了这是磨刀石?找到了这个磨刀石,找到这把刀。你不要离开这个境界另外找磨刀石,找不到了,因为磨刀石就在你当下。你没有找到这把刀,你也很麻烦。所以这个刀跟磨刀石要相应。所以我们这个世界是个磨刀石,十年磨刀,二十年磨刀。

  自度:何时可以开始自度?如何布局自度?不自度会如何?

  过去的禅师,四祖在三祖面前住了多少年?二十年、三十年间,不离开师父。在干什么呢?就像六祖大师在猎人队住了一十五年,他为什么…

《《金刚经》系列开示 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