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4)▪P3

  ..续本文上一页威德具足, 其数五百, 皆当授记。

  于未来世、 咸得成佛。 我及汝等、 宿世因缘,

  吾今当说, 汝等善听。

  通过这个授记品给我们讲的,“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这些弟子代表一切众生,不是说授记成佛他们有份,我们没有份,如果这样看的话我们就看错了。学佛不要去羡慕,佛法是平等法,世间法是不平等的,九法界是不平等的,一真法界是平等的,真相是平等的,我们现在不平等的原因是我们的业力变现,“唯心所现平等,唯识所变不平等”。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

  第七品化城喻品,这是经典上一个很重要的比喻,以前古大德有一句话,“不读法华,不知道佛救世的悲心;不读楞严,不知道修行迷悟的关键”。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这是指很久很久以前。

  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

  就是说这尊佛离我们现在有多远呢,很久很久,这个比喻我们听: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

  把三千大千世界磨成粉末。

  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那么长的距离下一点

  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最好的算数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否?”“不也、世尊。”

  这个佛法的比喻,我们世间法说,天文数字,我们没办法体会的,反正就是说,不可思议的长远。

  “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你看这个比喻,本来已经够长了,那么这个佛灭度离开我们,比这个还要长。

  我以如来知见力故(佛是智慧圆满),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我们知道时间不是真的,我们学了《华严经》会知道,无量劫可以浓缩为当下一念,一念展开无量劫,时间不是真实的,如果我们再讲深一点,如果时间不是真实的,生死就不是真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有佛两足尊名大通智胜。

  如人以力磨,用力量把三千大千世界磨成粉末

  三千大千土尽此诸地种皆悉以为墨,过于千国土乃下一尘点,

  过很远的地方才放一点。如是展转点,把它用完。尽此诸尘墨。

  如是诸国土点与不点等复尽抹为尘一尘为一劫。(那么长时间)

  此诸微尘数其劫复过是这个是一个比喻,一个数字,超过他。

  彼佛灭度来如是无量劫这么遥远。

  如果大家听的不是很懂,一句话讲:“这尊佛离我们好远好远”,我们可以讲是古佛的古佛,就是这个意思。

  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

  如果大家学了《金刚经》就知道,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是不可得”,在佛眼来看,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这是讲给我们中下根性的人听的。所以无量劫的迷,一念就可以转过来,只是开悟那一下,如果我们没有转过来,生死也是无量劫。禅宗有句话叫:“一灯能燃千年暗“。就是说一个黑屋子,很长的时间一千、一万年都是黑暗的,一把火一点,破他的千年万年暗。佛的光明也是这样,智慧一开也是那样,所以阿难也在《楞严经》讲,开悟那一刹那,“销我亿劫颠倒想”。

  诸比丘当知佛智净微妙无漏无所碍通达无量劫。

  这段经文就是说,有一尊佛,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和阿弥陀佛、药师佛等,曾经做过兄弟。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代表烦恼)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定要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干净,才能恢复我们的阿耨多罗无上正等正觉。我们世间讲会,觉正觉就是阿罗汉,正等正觉就是菩萨,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完全恢复本性。

  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

  “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

  “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

  这个度众生的缘才出现,佛度有缘人,佛什么时候度我们?从理上讲,佛度众生没有停止过,但是问题出在,众生什么时候愿意接受佛的教诲。我们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如果众生没有放下,佛讲了也没有用,佛会观机的。

  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善根很锐利)

  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大家一起出家

  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