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读懂阿弥陀佛佛心佛愿佛德佛力的伟大(释明灯集述)▪P2

  ..续本文上一页一个比方,一辆汽车,是一个代步工具。

  我们乘借阿弥陀佛的愿力,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是已经完成的愿力、成就的愿力。阿弥陀佛成佛十劫,愿力真实不虚,就如可以载负我们的汽车是一样的,通过一段的制造、组装、磨合过程,就可以在路上运行了,大家坐上就可以达到目的地,佛的愿力亦复如是,它可以载负我们,可以使我们这一念心性的随顺,可以达到智慧的彼岸,可以达到圆满的功德,可以即得不退转的圆满加被,速得满足一切功德,这是真实不虚的教化。不光经上这样告诉我们,论上也是这样提示我们,我们要正信佛教、正信佛语,随顺佛教,随顺佛语,莫依自己的妄想,也不能听一些不了义教诲的方法,使我们误入歧途。

  在净土法门,若不放舍九界自力,那就是歧途,因为净土一法是“唯佛与佛乃能知,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如来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开示”。净土一法菩萨声闻不能测知,我们若不能随顺佛教,那就是从生盲,真是佛所说的可怜悯者,就是给一个大的利益也不要,真是从恶道中来。我们莫把自己推到恶道中,要珍惜自己的法缘,真正仗借佛力。

  《楞严经》是智慧的教导,是整个佛教智慧的浓缩部分。《楞严经》从七处徵心乃至二十五位圆通,最主要引发我们大家的歇心,告诉我们无须头上安头,但是大家不知道歇心的方法,所以阿弥陀佛通过无量兆劫的修持,二百一十亿佛国土的汇集,通过五劫的思维,把他的一切功德圆成浓缩于六字万德洪名之中,使我们听者闻者咸得万德,咸得歇心的这种方法。

  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是一个歇心的方法,使我们得到真实具足的万德、无有空过的万德。这种光明名号万德的回施,在《佛说阿弥陀经》中十方诸佛都来给我们作证,“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十方诸佛都在称赞此不可思议功德,称赞此不可思议摄受法门。这万德洪名,大家真正能念能闻能信能愿,当下咸能具足一切利益,咸得一切圆满,当下“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是真正能够使得众生歇心的妙法,往生利益必得成就。我们闻信了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就是往生的保证,就是被阿弥陀佛摄受的条件。

  闻名与持名咸得同样的利益,因为这万德的回施通过闻名或持名当下顿入,所以“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是决定无疑的,因为诸佛如来是真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究竟不说异语之教诲,如此之利,就说如此之教,诸佛如来决无虚证因缘。“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这也是真实不虚的教诲。大家若能作如是信,可以得到往生本家本国的保证,因为阿弥陀佛所发誓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怕大家不放心,阿弥陀佛才发四十八愿,以四十八愿作证,随顺大家回施利益,他的根本愿望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之所以成这样的佛,就是立个名,使大家闻名往生,这个易行之道难信就在这个地方,闻名即得万德,闻名即得往生的决定。闻名,极乐世界就是我们大家的本家本国,因为闻到万德洪名,那就是佛的愿力的加被。愿力加被必使我们生欲生彼国意,这个欲的成就,就是识得本家本国。

  极乐世界就是大家的本家本国,因为是我们的本心所现,也是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最彻底的保证。这保证使我们安心,所以净土一法依善导大师实施的教化因缘就是安心、起行、作业。先安心,以佛的愿力,以佛的万德洪名来安心、歇心,这样再来念佛就是报恩念佛。为报佛恩不为自求,顿时超越人法二障,顿时超越五十二阴域,迅速地圆成佛道,乘佛愿力迅速达到不退转的目的,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方法。

  若依我们凡夫情计,是无以发起生信的,称为“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是十方诸佛乃至阿弥陀佛通过种种善巧,给我们安一颗心,给我们一个歇心的方法,使我们歇心。歇心即菩提。

  什么歇心?阿弥陀佛给个万德,给个圆满的国土,给个圆满究竟的去向,满足我们成佛的一切所需,使大家得到歇心。这一段文字叫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是净土法门根本纲领性教化所在,大家莫把它轻易放过,因为净土一法就围绕这四句话展开的,《无量寿经》也是以这为中心而展开的。若是明白这四句话,再来看《无量寿经》就会发起无量的法喜。有文化的好好看五种原译本,就比较方便一些,在这地方深刻地告诉我们,缘阿弥陀佛的大愿能满足一切众生之愿望,能满足一切众生修行成就的愿望。

  四、法藏比丘,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遂至成就巍巍功德之力

  法藏比丘于彼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殖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着色声香味触之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软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惓。专求清白之法。以慧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诸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人天。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五、“南无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有大功德利益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六、阿弥陀佛的光明威神之力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知。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大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不能尽。

  七、殷切提示

  上述《无量寿经》这几段话,我们要好好去读诵思维体会,净土一法本来是乘佛的愿力、乘佛的成就,迅速达到目的,达到歇心、安心的目的。因为给我们安心,就是给我们安一颗菩提心、圆满心、光明心,使我们得见自己的本心佛心。若不如是学习净土法门,真是心中一片迷茫啊。这样迷茫的佛子还很多呀!苦海无边,回头细看阿弥陀佛的佛心佛愿佛德佛力的伟大,当生当下就能达到清净安稳的彼岸哪!

  

《读懂阿弥陀佛佛心佛愿佛德佛力的伟大(释明灯集述)》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