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华生处」。迷了不知,如果了达一切唯心,不执妄境,当下空明无碍。
「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这里是对无明生起轮转的一个总结,由于这样,前面妄认身心虚妄假相的关系,所以说是妄有。既然是妄有,说明生死本来不入。生死不入,了什么生死
但是还没懂的人,我们要提出,要了生死成佛道。若悟了的人,知道生死不入,了什么生死
生死实无可了。为什么说生死实无可了
生死本空,都是圆觉之性。为什么
因我们的心没颠倒,心没迷惑,心里面是一片的空明。好比说一个修行人当他空了以后,明相现前,他没烦恼、没妄心,他看到的一切万物都是明体所观,即使看电视也是明体所现;即使你所做一切事,别人看着你是在造罪,你都是清净的,都是在度众生,因为你没有心可动。 这里悟了以后,别人所以看不懂这个人怎么这样,觉得捉摸不着,世界人被你搞得捉摸不透,为什么
因说话没落点、没固定的说法。今天讲净土,明天可能就讲密宗,或者讲禅宗,他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别人相互之间讨论会矛盾,跟你这样讲,跟他却另外一种说法;另一个是行为没准则,他所做的事看情况而定,他也可能会入妓女馆。过去峨嵋山有一个和尚,就到妓女馆里锻炼,度妓女,很多妓女都皈依他。他相当有本事,开始时衣服穿得很多,如穿着棉袍,进了妓女馆,妓女来把他的衣服一件一件脱下来,脱到只剩下一件衣服时,他马上逃走,逃进山里去了;第二天又来,天天来锻炼。后来做到不动,不动时,那些妓女都拜他,皈依他。那么就是说到悟了真性以后,这个人没准则了,这个人你看不透他,高的人看他高,低的人看他低,儍的人看他也跟他的一样的傻,愚的人看他跟他们一样愚。他没准则,他与万物和光同尘,与万物同化,他没有高高在上,他不说我已修得很好、很好,我的境界很高,很高,我很奇特、很奇特,而是和光同尘,与万物融为一体,他是「无」的。但是他的「无」就是有,有与无不二,这样子的人是没办法讲的人,他没办法讲自己,你也没办法讲他。你若是个有名的人,你说他是贪名;你若是个有钱的人,你说他受供养;你若执着工作的人,说他怎么不去做工作
其实他是在做工作,他做的是圣人的工作,他是度化众生的工作。人要看透,人到后来不要把自己的面目执着不放,没面目,你是女的也不是女,你是男的也不是男的,若没面目时,你才能达到自在。为什么
你若执着女的时,你会有女的顾虑,你执着男的会有男的顾虑,你若不落女的、不落男的,就像菩萨一样就是没男女的,他没男女的顾虑。印度有很多裸体修行,有一女的大师开悟了裸体而行,别人见到会惊慌失措,你是女的怎么能裸体修行,不穿衣
要超越这种境界。但是她当然在山里面修,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示现。什么叫示现
一个人若没男没女,对有男女执着的人,他要注意身份,考虑你们的顾虑,叫护念众生。你需要听大法门,给你讲大法门,你若接受不了,那就给你讲小法门,这就叫护念众生。考虑到众生的地位,不是乱来,正因为不是乱来,所以有百千万亿的示现。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入众生世界,你需要他来帮助你,就是这样的情况,但是你跟他要有缘,你要与他相应,才能水乳交融,才能感应道交,才能达到一致。所以人到那个程度看不透,众生有妄心以后才轮转生死,才有无量的现象、无量的执着、无量的烦恼,所以有无量的法门,所以每个法门都是方便。你们知道,只有圆觉是真实,圆觉是没办法讲的,我们只是旁敲侧击,讲到边上;只能这样讲,因没文字可说,所以所有的佛法都是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建立,没实法可得。你不要执着,不执着不是不修行。执着与执持不一样:譬如说你走路,老是想着走路,老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走路,我走到那里就有多少黄金给我得到,或得到什么利益。如此拼命地走,走得很疲倦、很痛苦,这就叫执着。怎么叫执持
你走只管走,走得很轻松,愈走愈自在,愈走愈快乐,愈走愈安详,这就叫执持。佛法的执着与执持就是这样来分的,你要忘我地修行。你正念佛时要离念佛想,离念佛想的人,叫执持名号,叫没分别,叫一心不乱。你念佛若拼命想,拼命念,怎样才能念好,或者执着于功利,执着感应,这样子就叫执着,执着修行是难修成的。
我们刚才讲的就是无明,「故名无明」,以无明心、妄想的心去修行都是没果实的,都是在轮回当中。所以我们百千劫来都在世界上修行,结果还是做凡夫,还是东求西求,还是要学习,这就是根找不到。根若找到,一悟永悟,一出头来,一闻千悟,听到一句佛法,马上心开意朗。有些人说我学佛学了这么久还懂不进去,你怎么一下子就懂得了
不一定。有些人都没学过,一句话就能懂得;有些人学过,愈学愈深,愈学愈纠缠不清,愈学愈远;这样的人相当多,这是以无明心来学佛法,所以不能入门。
善男女!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空中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
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佛在这里进一步对你讲,前面已解释了,这无明大家认为有实,现在对于无明的实体性要破掉。实际上,「此无明者,非实有体」,没体性,内外去求,找不到,只因迷了;才妄生迷闷;一觉就没有了,所以你去求无明、找无明,找不到,无明能放在那里
没地方放。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到,现在也不在内、不在外,没一个地方可以载得下无明。但是你要知道,你若去看录音机,眼睛向外看,这录音机在你的外面,就是无明。你的心思,若念佛,有一个佛号给你念,你觉着是在念佛,就是无明。你觉得有人对不起你,或与你有意见时,就是无明。你若有个感觉在,有个执着在,有个心念在,都是无明。但是它没体,你若一旦知道这是无明时,一放下就没有了,一觉就没有了。觉与无明是相对的,那么觉心现前时就没有无明,所以「非实有体」。现在叫你要觉,好比梦中人,梦时不是没有,梦中什么都有。有些人做工夫,有境界出现,山、水、佛等都有,不是没有,但是虚幻的,是无明所现的假相,「及至于醒,了无所得」。醒了什么都没有,所以这些人说我看到某师父来见我,看到佛来,认为自己的境界很高;或看到莲花时,这些都是无明的作用,是幻化的。「如空中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好比病目里面的空花,灭于虚空;无明灭了,眼睛好了,空中就没花了。你不可说,有一个确定灭花的地方,把花灭掉了。本来妄生,没有决定的地方可灭;本来是虚空,只因你眼睛有病,所以是灭没地方可灭,「何以故」
那么没地方可灭,应该说还存在了。但实际上是空无所有。「无生处故」,没地方。本来没生,生的都是梦起,无明本来没生起,因梦而生执着,若没梦也不会有执着。
分析起来,无明有两种:俱生无明与分别无明,俱生无明是我们人生生世世,已经形成的无明;十二因缘里面说的无明缘识,识缘名色等,是说无明无始。过去相续来的,这我们现在做不得主张,现在要做工夫,把它觉破,因对过去已没办法,过去已迷了;由父母生来一直在无明里,一直在不知不觉里面。另一种是分别无明,是师父造成的,师父叫你执着,叫你这样做、那样做,师父把你的路带错了,这是师父的罪过;师父叫你着相,这样颠倒、那样颠倒,这是师父给你无明,结果许多人给瞎眼师父害了。所以这是分别无明,是由分别而来。分别无明对现在的染污作用是最严重的,假若分别不是无明而是智慧光明的话,这无始的无明很快马上就破掉,一做工夫就会破掉。所以这分别的明与无明是关键,就是现在的教授讲解,现在的善知识指点,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已过去,已经形成,现在的人在现实的业报中,我们通过现在的觉悟、现在的明白最要紧。所以无明本来没生处,你不要找有一个地方;无明本来是空,只要参透它就行了!一切众生从无生中来,妄见生灭,领悟无生而生的道理,是个关键。一切众生在无生当中,妄见生灭,生东方、生西方,实际上都是妄见生灭,都是我们的佛性里面,哪里有东有西
都是佛性的显现,但是无生不妨生,不妨显现,若没显现是断灭见,我们不落断灭。无生而生,无所不生;无相而相,无所不相,都是具足。那么一切众生,在无明里面妄见生灭;你若不妄见,那么一切现成,一切都是清净庄严,现在所有的地方都是净土,所有的法门都是妙法。你现在当下的心地就是佛,不但是菩萨,你的心就是佛的心。你不执着菩萨心,甚至讲佛心,也不执着于佛心。为什么
因为讲佛心还有生灭,觉着有个佛心在,还是生灭,连佛心的生灭也没有,一切空尽,「是故说名,轮转生死」。一切众生只因无生中妄见生灭,所以说即沉没于生死。好比旋火轮,把火球系在绳上旋转,实际上是没圆圈的,只是我们觉着有个圆圈,这就是以妄为真;众生迷惑,所有的修行法门都是为了打破这个迷惑而用功的。若没这个目的,佛是大妄语,但是佛不是打妄语者,佛是从真实的真如佛性的觉性之道上流出的话,一一引归我们的大道,所以「妄见生灭,是故说,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这里指出怎样用功。如来因地修圆觉,我们现在就是如来因地,佛已经成佛了,因地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佛是果,我们现在是因,那么我们现在的因怎样修圆觉?「知是空花,即无轮转」,这八个字是指示悟入的关键,要我们在心的观智中当下了知这些身心世界都是空花,马上即无轮转,轮转一止,真明刹那顿现。知道身体是空的,不执着空。…
《圆觉经直讲 第四章 太阳圆风与狮子之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