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空谷的回音 空谷的回音▪P6

  ..续本文上一页立觉知。

  本来原来就有啊?

  对!本来就有,每个明白的人都知道本来就有啊。

  这么简单啊?

  船子和尚也是以死证明我得到的也是这个,别无奇特。

  (默然)

  73、契入阿弥陀佛信愿之海

  净土行人,不断契入阿弥陀佛信愿之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就如在净土里面一样,清净庄严,不受染污,使自己体会到虽然人还在娑婆世界,但是与净土不违背。很多人有一种矛盾,心里觉得这个世界染污不清净,心里面不安,不能安心工作,安心生活,觉得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很想早一天往生,又担心能不能往生,要把这个矛盾的心理化掉,把西方的功德庄严引用到现实中,进一步体味到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阿弥陀佛在这世界上度化众生,种种示现,这样的话你能安心于任何时候,安住于佛的光明,以你的智慧和慈悲来利益众生。

  74、为什么见不到整体的梦境?

  被我们的自心所障碍,我们身心有分别有执著,我们心里面有很多东西,被我们情根所障碍,我们受制于我们的目前,眼睛不能超越色,耳朵不能超越声音,根尘相对的当中,我们给它束缚住了,因为什么呢?不空。心不空,身体不空,境界不空,因不空的缘故不能显现全体的法界,诸法的实相不能显现,如果我们的身心世界化空的话,那么法界的全体完全显露。阿弥陀佛就以意方便来显现净土,以清净的梦幻来转变染污的梦幻。然后使人出离染污之后,获得解脱,获得庄严,然后再回到清净的法界,原本的法界,这是一个过程,像一个恶人先让他成为一个善人,然后把善也去掉,回到真实的地方来。

  75、真正的开悟后是无念是正念?

  正开悟的时候,无念即正念,正念即无念,无一切分别之念,正念分明,了了分明。亲切了知,在了知当中呢,不取不舍。无有分别计度,种种比量,它是全体的现量。现量所现的一切万法是它的当体,是它的原来,是它的真实。所以说无念当中,正是正念了知,虽然正念了知,而无一念可得。

  76、少年一段风流事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这句香艳体的禅诗是什么意思?

  明心见性的一刹那,离开了根尘世界,灵知了了的时候,这种感悟,这种体会,永远也不会忘记。

  像情人四目相对的触电一样,那种只有他们两个知道,那种感觉,明心见性也只有自己了知,别人无法了解,没有办法讨论。独自知,只有一个知,这个知上,没有其它知,真切的了知,不是指那个(男女阴阳等等)。“只许佳人独自知,”男女情欲的事情都是末边事,垃圾一样,没有什么大事,只要真见佛性,在家人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但心是不动的,心一动本性就覆盖了,马上回光返照。到后来这些都没事,没有这些事情。自然没有事,虽然没有事,如果别人有事(夫妻对方),你不妨做游戏,而你如如不动。那么这是机缘中的事,机缘中的事是机用,大机大用,对于你自心没有障碍,所以这些不须要研究。这句诗表明了见性的感受那么深刻,只有自己知道。

  77、见性以后,透过境界

  见性以后,透过境界,调伏习气,灵知了了,然后显现自性的大光明藏。显现自性的功德,然后透过一切的关。透关是自然的,缘来了就透,在缘上不住,无碍,这叫透关。不是找一个关来透。过去我们有很多缘,有兄弟姐妹,也做过夫妻。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他们可能会来,可能会遇到。有的事情有的是报恩之缘,有的是报冤之缘,都可能出现。而我们在这个显现里面如如不动,透过它,走过这条路,自然的利益他们,把他们情执也化解了,冤债也化解了,友谊也化解了,我们欠他的债一一化解,无碍。化解到后来,我们能够做到在一切境界当中自在,然后现大圆光明,十方圆明世界自然会显现。

  见性以后自心澄现于万法的时候,安住不动。

  78、悟了实相的悟才是大悟

  见性以后,修虹光法,开五智,成就即身成佛的道业。上师认为不修虹光法也能显现光明,到三地以后,就能显现光明。见性以后在六根当中,在一切缘当中,没有影响了;到二地,自然能持好戒律。不持而持。

  在境当中,难忍之事,压力、疲劳、是非、能安忍不动是三地。第三地忍过来了。就放光了,这是真实不虚的。你要加持一个人就容易了,你放一道光,一照。哈,这个人就感受到了,就能见到这片光明,消除业障。

  到了第四地,觉照越来越强,日夜成片。任何时候一片当中,再也不间断了,成片当中起觉照的力用,任何时候都是朗朗的觉照在一片光明,再也不会覆盖。在一片光当中,意生身就出来了。一个身化出来,到哪里去度众生,从这里出来的,这里(真心本性)出来的才是真的。

  第七识没有执着就化出来了,肯定放光,而且会有神通,是真神通。(不是鬼通报通等)

  开始是个小孩子,发着金光,会变化,开始不能说话。只能从定中出来,还不算成道,只是小成就,但肉体无所谓了。(这)只能算是应身,不是真身,无来无去无生无灭的是真身。(师此段讲的是显应化身,为本性的起用,切莫着相做为评判成道的标准,无生无灭之法身,方是道的根本)

  一般禅师修到三地,三地以上记录下来三千多位,未记录的更多。重点在前面,后面这生不到来生也会到,最起码要四地,这点做不到就没有把握了,做到了就可以度众生了。

  真正的悟叫不二,只悟到灵知了了,还是小悟,叫见性。悟了实相的悟才是大悟,悟诸法之实相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但不是一种道理,不是概念所说。在具体的事情上,当它显现的时候,你都能够当下悟到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非实非虚。在你的概念上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感觉,你对一个善的人是不是对他好一点;对恶的人是不是讨厌呢?如果你有这个在,就不算是彻悟。彻悟的人超越概念,超越是非的分别,超越好坏的度量。他在一切境界当中,他的心不会因为境界而成比量、概念、执着。一个最坏的人到你这里来你不会觉得他坏,不会落在坏上,一个妓女开悟了,(考验禅师)那么禅师去见她,妓女脱光了身体相见,禅师不会觉得你怎么这么样难看,你怎么这个样子相见呢?他没有啊!还是相见,这样叫彻悟。对生与死,对来与去他明白没有动,没有生死可得,没有来去相,这种悟叫彻悟,遇到很惨的事情、很不好的事情,他的心知道不可得,不会落在上面,这叫彻悟。像德山托钵,这叫彻悟,而且叫末后关,不但悟上能做到,而且实际当中能做到。

  79、楞严经舍识用根怎样用。

  根也不用,识也不用,一切不住,根和识都不住。

  最好把名相差别的东西都化掉,化做广大的觉照,觉照也是方便说,无念无觉,即念即觉。

  那么用闻性?

  性也是假名。

  80、透脱自在的时候

  通过修法,一切打破。一切相对境界,所有的概念所有那种建立起来的东西。因为他去呵佛骂祖,一法不立,所有的东西全体都把他炸坏了,全体都坏掉,两边的东西,净和染,好和不好,彻底打破后悟到了自性的圆照,圆现。本来没有染污,没有是非,没有好恶,没有圣凡,都是一念灵知的显现,这个时候体证到灵知无所不在,是万物的根源,由这个根源显现一切万法,所以说都是平等一如的,没有差别相。但是如果没有彻底破掉,那么心在这个方面有分别有执着就有对比。

  禅宗真的破得彻底,自己在这些境界上似乎不会动心,无论染与净,处与非处,时与非时,善与非善,一切处他不动心了,这叫透脱。透脱以后他不落知见,不落语言上,不落情感上,见地上任何时候不落两边的见,讲出的话见地上不会有落处。一不落于自住的境界;二不落在别人的境界上;三是情感上没有落处,这是很难的,情感上没落处,思惑才能断掉。三种没有落处,透脱自在的时候,再转过来,以自心体现的光明清净智慧慈悲愿力来随缘建立众生,在不同的众生的因缘当中,显现不同的行为,都是为了度众生超越他的分别执着,超越他的业力,帮助他回到真实的地方来。

  81、禅密结合的话又是很殊胜

  真正透脱的人不多,很多人会在事相上,境界上,功行上,去粘着,去执着。用功的人要做到一丝不挂,但是不能妨碍别人,到二地起码要修到外不损恼众生,内不染污于本性。生生世世因缘当中该报恩的要报恩,该了缘的要了缘,冤家来了该受的要受,以无受而受,以自性如如不动走过这条路,和密宗有点不一样。但禅密如果结合的话又是很殊胜。以禅的透脱无碍再显现佛菩萨的功德,再显现密法的威力。那要迅速的多,成道要快得多,不可思议。因为本尊或成就者的力量能够摄持一个见性的因行的人,使他迅速开发本有的功德,要快得多,光凭自力来消融可能一辈子还不够。

  无上密打破了从染污散乱走向清净的观念,禅宗直接体悟,就是无上密乘都是自心所现。密宗说吃肉,喝血,都是功德,为什么呢,显现于一种世俗的染污颠倒,最不干净的地方他在这个地方能够体现到道,体现自性。但这不是常人能够做得到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功行见地的话,就是有罪了,就会堕落。所以这里不是粘着的问题,是你的心是不是真的没有挂碍,是不是在这里还有障碍。无上密乘安住于本心而澄现于万法,澄现万法与你的自心不一不异,完全圆现。所以禅宗行人一般不显现庄严不显现光明。但是为什么不同于佛境界呢?因为不现佛相,因为他不礼拜佛,不观佛的身,佛的相不会显现;不念咒的话,本尊不会显现,但光明肯定会显现,朗月当头啊。禅宗在这个地方也要打破它,打破它才能走向平常,打破执著在事事物物上透过来,世法佛法上透过来。修密宗在本尊现前的时候,会著在这里面,到后来又通过反面的事物来把它打破,才会成就获得大圆满。到了大圆满,禅与密就是一家了。

  82、绵密觉照不加任何方法

  身体起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是绵密觉照不加任何方法,不能著在身体上。不执着身体,把身体化空,是最好的修身方法,你去体…

《空谷的回音 空谷的回音》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