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止观大意(讲于华藏讲堂)▪P21

  ..续本文上一页圣位之前的修学佛法的人,名为住正法者。「应善了达」:他应该好好地去学习、去了达「如是七种善巧」的事情。

  

  「问:何故唯立七种善巧」呢?「答:世间愚夫多如是计」,因为世间上没有佛法的智慧的人,多数这样执着,所以就说七种。不说六种、也不说八种。

  

  「颂曰:身者自在等,无因身者住,流转作诸业,及增上二种」:这是列出来没有佛法智慧的人这七种愚痴。这底下就解释。

  

  「论曰:于诸蕴中不善巧故,执诸蕴体为我身者」:那四句颂头两个字是身者,「身者」怎么讲呢?其实就是「我」,就是所执着的我。我们中国人——就是中国哲学,也当然说得很深奥,但是没能够明白地说出来这个我相、我执的这件事,没有明白地说出这件事。但是印度的宗教,他们有这种执着,说出来他们所执着的我是怎么样、怎么样的。我们中国人虽然不是那么明白地执着有我,可也是执着有我,不过没有那么分明就是了。现在我们佛教徒要修学止观,修学我空观,就应该把这个「我」的相貌究竟是什么样子,要认识一下才好。

  

  「于诸蕴中不善巧故」:诸蕴就是我们的身体这个五蕴——色、受、想、行、识。旧的翻译翻个「阴」,玄奘法师翻个「蕴」。「蕴」就是积聚的意思,说个白话就是一大堆。色也是一大堆,受、想、行、识都是一大堆一大堆的,是这样意思。「不善巧故」:就是没有佛法的智慧,他就不知道诸蕴是怎么一回事,诸蕴的真实相不明白。

  

  「执诸蕴体为我身者」:他就认为色受想行识组成的这个身体里边有我的体性,执着这里面有我,这样解释叫做「身者」。这解释得很简略,下边还有更详细的解释。

  

  「于诸界中不善巧故,执自在等为身生因,或执无因身自然起,以不了达从自种因身得生故。」这底下解释「自在等」那个「自在」是怎么回事情。「于诸界中不善巧故」,前面是说蕴,这底下说界。「界」,我们平常学习佛法,应该是熟悉,就是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内六界;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外六界;眼识、耳识乃至意识,这是六识界,加起来就是十八界。十八界它的真实相,没有佛法智慧的人也不能善巧通达。

  

  不能善巧通达有什么问题呢?「执自在等为身生因」,他们就执着大自在天,等,还有其他的,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个身体乃至十八界生起的原因。这样意思,就是大自在天他能够生出来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众生都由大自在天生出来的,他这么样解释。

  

  「或执无因身自然起」:或者有的外道他不是认为自在天为身生因,他认为没有什么原因的,自然的生出来的,也有这样执着的。

  

  「亦不了达从自种因身得生故」:他们不明白我们这个生命体、世间上一切有为法,都是从它本身的种子生出来的。我们的身体能现起来,是有它的单独的原因,就是业力;当然我们人是胎生,那么就是有父母的助缘,加上他自己的业力,这样子身体才成就的。但是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就认为是大自在天生我们的身体的。

  

  「所以者何?」这又进一步地解释。「界者:功能、种子、族姓、因等,名差别故。」十八界这个「界」字怎么解释呢?就是「功能」的意思。它有这个能力,能生出来眼耳鼻舌身意、能生出来色声香味触法、能生出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有这个能力。「种子」:这等于说一个譬喻。大地里边,我们种上麦、种上其他的植物的种子,这个地就生出来芽,这个种子就生芽,慢慢地就生出来麦、生出来谷。「功能」:我们一切众生本身的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功能,我们这个身体——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的果报,就由自心里面的功能生出来的。「族姓」:就是这个家庭一族一族的、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这也是功能的意思、也是种子的意思。「因」:生命体是个果,业力就是因,由因而得果。

  

  这样说,这个名是有差别的:「界」是个名、「功能」也是名,「种子」、「族姓」、「因」都是名字,这名字是不一样,它们的含义是一致的。十八界的「界」字是这样解释的。

  

  于诸处中不善巧故,执有身者,依身而住,取外境界。

  

  前面是解释「界」,佛法里面说,「界」是功能、种子、族姓、因的意思;但是其他的宗教徒他们认为大自在天为身生因。

  

  「于诸处中不善巧故」:有的宗教徒对于「处」也不是太明白。「处」是什么呢?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内六处、色声香味触法是外六处,现在主要是指内六处说。于诸处里面他不能善巧通达的原因,「执有身者,依身而住」:他执着有一个我,这个我依止身、依止眼耳鼻舌身意住,在这里边居住,指挥眼耳鼻舌身意去取着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他这样解释。有一个我在身体里面,他主持一切的活动,是这样意思。

  

  「于缘起中不善巧故,执有身者流转生死」。「缘起」就是十二因缘、十二缘起。十二缘起简单地说,就是惑业苦。由于我们烦恼的迷惑,造作出来很多的业力,由业力去招感果报。招感果报了以后,又生起来很多的烦恼,再去造很多的业力,又去招感果报——就是惑业苦、惑业苦这样的流转下去。但是,没有佛法的智慧就不善巧,那么他怎么样想法呢?

  

  「执有身者流转生死」:他执着有一个我在生死里面流转。就是由人死掉了,生到天上去;这个身体死掉了,这个我没有死,我跑到天上去,又得一个果报。天上死了,可能是到地狱去;从地狱跑到饿鬼去,就是这么样流转;但是这个「我」是不死的,它也不生、也不死,永久常住的。就像人住这个房子,这个房子坏了,他跑到另一个地方,又重新造个房子,又在那里住;那个房子坏了,他又离开了,又到另一个房子那里去住。这就譬喻流转生死,生死是不断地变化;但是这个我、这个身者,它没有变化。「执有身者流转生死」。

  

  「由不善知处非处故,执有身者能造诸业」:「处非处」怎么讲呢?「处」就是合乎道理的意思,「非处」就是不合道理。就是由善因得善报、由恶因得恶报,这就叫做处;若说是由善因得恶报、由恶因得善报,那就是非处,就不对了。那么佛法的意思,是我们的心意识去造作诸业、去得果报。但是外道的意思,他认为「 执有身者」、执有一个我,这个「我」能造作善恶业、去得善恶果报——是「我」的力量,他多出来这么一个执着。

  

  「由不善知诸根诸谛,执有二种增上身者。」这七种善巧,在迷惑那一方面说,就是七种愚痴。这是最后的两种。

  

  「由不善知诸根诸谛」:由于这个人他不善知诸根、诸谛。「诸根」是什么呢?诸根一共有二十二个根,这眼耳鼻舌身意也在内,还有男根、女根、命根,乃至信进念定慧的善根,还有苦乐忧喜舍的这些根,很多很多的根。那么,不善知诸根、也「不善知诸谛」,这个「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你不明白苦集灭道的道理,就会执着有两种增上身者。「增上」就是强有力的意思,就是他有很强大的力量。就是说这个「我」有强大的力量,这样意思。这底下解释。

  

  「谓爱非爱业果增上者,及染污清净增上者」,说出来有这么两种增上。「爱非爱业果增上者」:爱业、非爱业,「爱业」就是福业,这种业能令你得到可爱的境界,所以叫做爱业;这种业力能令你得到不可爱的果报、令你苦恼,叫做「非爱业」。爱业得果、非爱业也得果。那个有力量的那个东西,就是指「我」说的。「爱非爱业果增上者」:它是用「我」来增上、去成就这个果报。「及染污清净增上者」:爱非爱业果增上都还是属于「染污」的;「清净增上」就指修行人,修行人得大解脱了,那么他是清净增上者。

  

  就是他那个「我」有强大的清净的力量、有强大的染污的力量,这是说两种增上身者:爱非爱业果增上是一种、染污清净增上是一种。这下面还有解释。

  

  「由不善知苦集两谛,计有染污增上者」:由于这一个人他不能够知道苦谛、集谛的道理,所以他就执着这个我,这个我是很有力量的,这个我使令自己染污,是这样意思。按佛法来说,就是苦集二谛,苦集二谛也就是惑业苦;你不明白惑业苦的道理,所以计有染污增上者。

  

  「由不善知灭道两谛,计有清净增上者」:你不知道「灭」谛灭除了惑业苦、得了涅槃,「道」就是戒定慧;由戒定慧而得到灭谛,这是佛法的正知正见的说法。没有佛法智慧的人,不善知灭道两谛,「计有清净增上者」:执着这个「我」有一个强大的、清净的力量得涅槃了,不知道是灭道两谛。这下边还继续有解释。

  

  「颂曰:于身者等起,实我所住持,流转者作者,及诸增上义,染污若清净,起七种愚痴,对治此应知,摄七种善巧。」这底下又继续解释前面这七种善巧、七种愚痴。

  

  「论曰:如前总说二种增上分别,显示二种愚痴:谓增上义愚痴,及染污清净愚痴」,前面这八句颂(就是两个颂),列出来这七种愚痴的名字,又说出来七种智慧的善巧。这底下就是一样一样地解释,先从二种愚痴这里解释。

  

  「如前总说」,像前边总说两种增上分别,就是:爱非爱业果增上、染污清净增上;这两种增上是总说的。七种增上可以合起来就是这两种增上,可以这么说。那么这「两种增上分别,显示二种愚痴」,就是由这两种增上能够开示我们众生有这两种愚痴,这两种事情是糊涂的、是不明白的。是那两种呢?谓增上义愚痴、及染污清净愚痴,这两种愚痴。

  

  「增上义愚痴」:这外道的意思,所执着的这个「我」有强大的力量去做这些惑业苦的事情,有这种愚痴,不明白这个道理,这是说这个「我」有这种力量,「我」的力量能这样子。按佛法的意思:不是「我」,是你的惑业苦互相的转变。但是,外道执着「我」有这种力量,这就是外道的一种愚痴。

  

  「及染污清净…

《止观大意(讲于华藏讲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静坐漫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