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禅八定(一)▪P4

  ..续本文上一页现出来是什么样子呢?未到地定的时候,你在这里坐,这个身体没有了,座位也没有了,这个房子也没有了,犹如虚空的境界,心里面在那里寂然不动,这个境界明明了了的。得到未到地定以后,容易得初禅,初禅容易得,未到地定不容易得的,很难的,当然有的人也可能容易的,也不完全一样。就在这个没有身体这个犹如虚空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这个境界继续不断地用功的时候,你的功夫进步了,喔,忽然间你就感觉有了身体了,身体又有了,这个身体什么样?也是如云如影,感觉有身体了,如云如影的那样子,在这个如云如影的时候,就有八触现出来,有八种触,一个是动,就是里边动,外边不感觉动,外边不动,就是身体里边动。这个动,有的人先从头顶开始,然后渐渐的普遍到全身,有的人先从腰这里开始动,有的人从脚感觉那里有动,慢慢的遍至全身。

  

  天台智者大师他说:从头开始动,他有可能会退,有可能这种定会退掉;若是从脚开始动,向上动,他的定就容易进步,向上进步的;若是在腰部先开始动,表示你这个禅定在这个时期能住下来,在这个禅定要住一个时期的,也不会退掉,也不容易进,有这种说法。我们中国古代的禅师多数是,不全是,多数是先有动,有动的感觉,但是我们读《瑜伽师地论》,他说是先有重触,轻重涩滑,动痒凉暖,轻重涩滑。先有重,感觉这头顶先是重,有重的感觉,有重的感觉一现出来的时候,这个身体里边有轻安风;或者是有动触;或者是重触,有八种,也有的地方说十六种的,其中总是有一种,有一种感觉以后,这个身体有一种轻安风,就是里面有风,叫做轻安风,这个风在里面一动的时候,你感觉快乐,这个快乐是非常的美妙,它渐渐的遍满全身,逐渐的遍满全身,如果没有失掉,逐渐的遍满全身,有殊胜的快乐,这叫做八触。八触,可能这个禅师也可能就发一、两种,或者发了动触完了以后,又发了重触;或者是感觉得到了热,或者是凉,其中有几种,不一定是完全都发出来的,完全发出来,好,不完全发,也可以说是初禅的。有的人全发,有的人不全发的。发出来以后,因为修行的事情,这个禅定是有深有浅的,你静坐一开始发出来以后,你这一坐你可能坐几小时以后,你出定了,出定了,你有什么事情做完了,你又静坐,又发,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你这个定的力量就加深了,就深妙了。

  

  这个触,头一次是动触,第二次也可能是重触,也可能是热触,那么你不断的这样子入定,就可以完全发,那么叫做具足住,这叫初禅具足住,你就是圆满,得大自在了。出禅也自在,入禅也自在,住在禅里也是自在的,叫做具足住。发到这种时候,这个坐禅的禅师是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受了很多的辛苦,这一天有这么好的成就,有这么殊胜的快乐,心里当然是很欢喜,和以前完全是不同了,那么他得到初禅以后,他这个时候这个果报,这个身体是欲界的,但是他这个禅定是色界的,不是欲界的。底下还有十种功德,我们下一次讲。

  

  初禅发相,上一次讲了一半,另外还有一半没有讲。修禅的这位禅师,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继续不断的修行,继续不断的静坐,他会得到初禅。上一次说过,初开始静坐,能够达到未到地定不是容易,若是已经成就了未到地定,再继续向前进步到初禅就不难了,就比较容易,说是容易这个话也是对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欲界这个地方。有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的这个地方是个多难的地方,是个多事的地方,是多烦恼的地方,所以得到未到地定以后,到初禅是容易,但是其中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第一段说证明初禅发相,上一次说过,这个未到地定的境界是在静坐的时候,这个身体没有了,不感觉到有身体的存在,犹如虚空似的。这个境界就是未到地定的境界,可是这个禅师在那里静坐,他自己内心的感觉是那样子,但是别的人看见他,他的身体还是在的,并不是没有。那么他由这个境界继续的修行,也可能很快,也可能要几个月,或者一年不一定,就从没有身体之中,又现出来了,又感觉到有身体。但是不像我们现在没有定的人这么样的感觉,我们感觉这个身体在这里,但是未到地定的人,由没有身体又感觉有身体那个时候的那种感觉,和我们现在不同,就是他感觉有身体,若有若无的样子,所以说如云如影,感觉这个身体就像云似的,像影似的,有是有,但是好像无障无碍的样子,这个时候就是初禅开始的境界。

  

  在坐禅的书里边,现成的有两句话,头一句:事障未来。这个事,事是什么呢?事就指这个身体说的,这个身体他障碍未来,这个未来就是未到地定叫未来,也叫未至定,也叫未来禅,都是未到地定的异名。有这个身体的存在,你静坐的功夫就是没有达到未到地定,你静坐的功夫一定是要感觉到这个身体空了,没有了,如云如影也没有了,这个时候才是未到地定的。若是有这个身体,那个就是他障碍未到地定的现前,未到地定没有现前,所以叫事障未来。性障根本,等一会儿讲,现在说是从未到地定到初禅的时候,就是在那个没有身体的感觉里边,又现出来如云如影的身体来,这个时候开始到初禅,到了初禅的时候,有广大的轻安乐,未到地定的时候,就是有轻安乐了,我们没有得定的人,忽然间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你感觉轻安乐是不得了的快乐的,但是未到地定的轻安乐,和初禅的轻安乐还不能比的,初禅的轻安乐是更广大的,更普遍的。这个轻安乐一现前的时候,简单的说,这就是初禅出现了,这个禅师他达到初禅的境界了。

  

  上一次说有八触。轻安乐,它初开始出现的时候,这叫八触,就是八种感觉,这八种感觉里边一定有一种感觉的,或者是动,在身体里边有动的感觉,或者是有痒,或者是冷,或者是暖,或者是轻,或者是重,或者是涩,或者是滑,这八种感觉。这八种感觉里边一定有一种,这个感觉一出现的时候,轻安乐就出现了,轻安乐一出现,一开始是一个部分,在身体里边一个部分有这样的感觉,就有快乐,它还渐渐的普遍到全身,它不是一下子就全身都动,不是一下子就全身都感觉快乐,它是渐渐、渐渐的普遍到全身的。假设一开始的八触里边,假设是动,那么这个动的感觉他不是永久在身体里边,他还就过去了,过去了,你这位禅师继续的静坐,也可能就开始有痒的感觉,或者有涩的感觉,或者是有滑的感觉,这八触里边,他过去了一种,他有可能又来了第二种,可能又有第三种、第四种。有的人是这八种感觉都有,一样一样的都会发现的,有的人就出现了一两种,或者三种、四种、五种、六种,或不具足,不是一定。不管是具足不具足,都是初禅,都是这个人的功夫到了初禅的境界了。这是初禅发相的一种。

  

  辛二、十种功德(分十科) 壬一、定

  

  另外一种初禅的功德,叫做十功德,十种功德,这十种功德也包含这八触在内的,这是全面的说的,把初禅的功德全面的说出来就是有这么多功德。定,当然初禅就是禅定,出现的时候,心里面很寂然不动,寂静,没有其他的妄想。

  

  壬二、智

  

  智,初禅一现前的时候,八触一现前的时候,他心里面这个智慧很灵敏,不像没有定以前那么样的迟钝。假设没有禅定的人,他的智慧也很灵敏,但是若得到禅以后,他是更灵敏,这个心更是灵动的。

  

  壬三、空

  

  空,这个空是什么呢?空就是我们没有得禅定的人,我们有贪瞋痴慢,各式各样的烦恼,得到初禅的人,这个烦恼没有了,没有烦恼的时候,他那个心有另一种感觉,就是很空洞的,叫做空,这是一种解释。另外一种解释是说这个初禅的人,就是刚才说他这个身体如云如影,有若无的样子,就叫做空,也叫做空的。刚才我写出来那两句话,叫做事障未来、性障根本。这个「性障根本」在这里面说呢,什么叫做性?就是贪瞋痴的烦恼,叫做性,你有贪瞋痴的烦恼,就障碍你得初禅。在身体上的变化来说,就是刚才讲过的,欲界定到细住的时候,感觉这个身体像如云如影的样子,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如云如影的身体也没有了,犹如虚空,犹如虚空以后,渐渐的进步,又出现了如云如影的身体了,这时候到了初禅。这是在身体方面前后的变化这样解释。在烦恼方面来说呢,就是这个修行人,他这个贪瞋痴的烦恼一直的存在,他就没有得初禅,初禅就没有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烦恼虽然还有,但是很薄,这个贪心也有,瞋心也是有的,各式各样的烦恼是有,但是很薄,很软弱,这个烦恼不是很刚强的,就是烦恼微微的动,他如果正念一出现的时候,这个烦恼就没有了,很容易折伏,很容易使令内心清净,这未到地定是这样境界。到了初禅的时候就没有了,这个贪瞋痴就是指欲界的烦恼,到初禅的时候,欲界的烦恼就没有了,欲界烦恼没有的时候,这个时候他这个心空空洞洞的,所以叫做空。

  

  壬四、明

  

  明,他这个心,心里面很明亮的,不是黑暗的。等一会儿,这个地方还要解释。

  

  壬五、善心生

  

  善心生,得到初禅的时候,这个人他发生了很多的善心,好的心理,是什么呢?就是对于这一切的贤人,这一切的圣人,这一切的大阿罗汉、佛菩萨的信心增长了,他感觉到由自己得到初禅的感觉,就比量的可以知道这一切的贤圣人有殊胜的功德,所以他对于这一切贤圣人的恭敬心就提高了,非常的恭敬一切的佛、菩萨、大阿罗汉,这一切的圣人,所以善心生。

  

  壬六、喜

  

  再其次,有喜。他得到初禅的时候,心里面欢喜,心里面很快乐,这个喜。

  

  壬七、乐

  

  乐,等一会儿还有解释。

  

  壬八、解脱

  

  解脱,解脱就是刚才说,他没有烦恼了。

  

  壬九、柔软

  

  柔软,就是得到禅定这个人,他这个性格非常的柔和,不是那么粗暴的。…

《四禅八定(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四禅八定(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