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7▪P12

  ..续本文上一页就增长了;你偏要用烦恼去思惟,那么业障就增长了,就是随你自己去分别,就会出现一些事情的。

  

  那么我们佛教徒呢,「当须自心正除遣之」,我们应该自己按照佛法的真理,把这个心放在戒定慧上,除遣贪瞋痴的烦恼,不要自己把自己放在苦恼的境界上去。「今不分别」,这个前三种魔,我们现在不讲这个。

  

  「鬼神魔相,此事须知」,鬼神的魔相这件事,我们若发心修行的话,我们要知道,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今当略说」,现在我们简单说一说。「鬼神魔有三种」,鬼神魔是有三种的,不是一种的,就是分三类了。「一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这个精魅,也就是这鬼怪这些东西。究竟什么叫作「精魅」呢?是「十二时兽」,这在《大集经》上说这个事情,这是十二时的这个兽,这个十二时,就是我们中国的古代,这子丑寅卯这个十二时,十二时,子鼠、丑牛、寅虎、卯兔,每一个时有这个兽,但是在《大集经》上说,好像每一个时有三种兽。「变化作种种形色」,这十二个兽就是精魅,就是它们有多少小小的神通了,它能变化出来种种的形色,它的本来面目是隐藏起来的,它来向你捣乱的时候,是变化出来的形相。「或作少女、老宿之形」,它来捣乱的时候,譬如说它是个老鼠,它现在不现老鼠的面目同你见面的,它作一个少女的形相,或者作个少男的形相,或者作个老男、老女的形相,向你捣乱。「乃至可畏身等,非一」,也不只于是少女、老宿,还有其他的一些形相,还有可畏惧的一些身相,不是一种的。

  

  这个《摩诃止观》上,智者大师也说到有一种降伏这些鬼怪的方法。就是你静坐的时候你旁边放个镜子,放一个方镜。现时代弄一个大的镜子还是不难。问题是什么呢?这些鬼怪,这些精魅,它不愿意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叫你知道的,你若有一个镜子,它若一来,一看这个镜子,它的本来面目就现出来了,它怕这个镜子。所以你若放一个镜子,它就走了,还有这个事情。所以它若变化出来少男、老女的事情,当然一方面来迷惑人,一方面隐藏它的真面目的。是「恼惑行人」。

  

  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若于巳时来者,必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时来者,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乌等;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

  

  「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这有这个事情,这个精魅它想要恼乱这个修行人的时候,它每一个精魅正当它那个时候它才来的。「善须别识」,你要好好的识别它。「若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是你早晨起来静坐,是寅时;子、丑,寅时,就是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候是寅时。这个时候若是静坐的时候有魔来,那必是这个虎兽,它来捣乱。「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这是这个兔,这个精怪来捣乱。「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辰龙。「若于巳时来」的时候,「必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这些兽、这些精怪。「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未羊。「若于申时」那个时候来的精怪,「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乌等」精怪。「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这个修行人,你若看见常是在这个时候来;每一天静坐,别的时候静坐没有什么事,总是到了那个时候的时候,总是有个鬼怪,有个精怪来捣乱,你就知道那个精怪的名字了,它是谁了,你就说它的名字来诃斥它。「即当谢灭」,它就不来捣乱了,这样子看呢,也并不难。

  

  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恼触行人,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是言: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

  

  「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恼触行人」。这个「堆剔鬼」是什么呢?这是《禅经》上说,是在拘那含牟尼佛的那个时代,那个佛法的末法时代,有一个比丘,他恼乱大众僧;当然大众僧可能都是坐禅,他恼乱他们。恼乱他们,这些坐禅的修行人就把这个比丘驱逐了,把他驱逐了。驱逐了,他就发了恶愿,他说:「我世世的,我要向坐禅的人捣乱。」那么就是这个「堆剔鬼」了。不过是,智者大师说:「由拘那含牟尼佛到现在,时间太久了,那么他也可能会有变化。但是可能继续有新的这种鬼怪继承他的事业,还在向修行人捣乱,也可能的。」所以这个鬼呢,「亦作种种恼触行人」,作出来种种的怪事恼触行人。作什么事呢?

  

  「或如虫蝎缘人头面」,就在人的头上、在面上爬,那么又「钻」、又「刺」。「熠熠」,这个「熠熠」,我查字典,它是说是闪烁不定,说这个光忽有忽无的这样子。那么在这里就是说,你用功修行的时候,他在你脸上爬,这个虫子在你脸上爬,有的时候钻,或者刺,有的时候又没有了,忽然间又有了,是这样子。「或击枥人两腋下」,这个「击枥」这个「枥」,这是个木字边,应该是提手才对,「击攊人的两腋下」,这肩的下边,他在那里触动你。「或乍抱持于人」,或忽然间他抱着你。「或言说音声喧闹」,或者他发出来音声,说出什么话来打扰你。「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你应该知道他。「一心闭目,阴而骂之」,那么这个堆剔鬼,他的恼乱修行人是这样子办法的,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了,你怎么办呢?你「一心」,心不要乱,把眼睛闭上,「阴而骂之」,就是默默的诃斥他。怎么骂法呢?「作是言:我今识汝」,我现在认识你,你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就这么说。这个「阎浮提」就是我们住的这个地方,他这个鬼是吃火的,也嗅香的,「偷腊吉支」。

  

  这个「偷腊吉支」,这个「腊」,我们佛教里面说这个「腊」是说夏腊,或者戒腊。查这大辞典上的解释,这个「腊」是在家人年尾的时候祭神,祭祀祖先,祭祀什么神叫作「腊」,那么这个「腊」字就表示这个年尾,年到终了的时候叫「腊」。说我们出家人每一年都要结夏,结夏嘛,你结一次夏,你就是一岁,再结一个夏,你是第二岁,用这个结夏安居来计算你的年岁,那么也是用这个「腊」字。这样说,说是「偷腊」,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比丘,你结夏安居,没有那么几十年那么多,他自己就说:「我结夏四十年了」。若出家人结夏四十年,就等于是四十岁了,那么这个已经很高了。这「偷腊」就是你没有那么多,自己妄称,妄语说我有那么多,就是「偷腊」。或者这么解释。这个「吉支」是这个鬼的名字,你是偷腊的鬼,这么意思。

  

  「邪见喜破戒种」,你是邪知邪见欢喜破戒这一类、这种人,「我今持戒,终不畏汝」,我现在能受持如来的戒法,我不怕你。「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这个修行人若是出家人呢,应该你背诵这个戒本,背诵, 这个比丘戒本,或者是《梵网经》也好,或者是《瑜伽菩萨戒本》也好。若是在家的修行人呢,应该诵这个三归五戒,要这样子。「鬼便却行匍匐而去」,这个鬼他就退下去了,「匍匐而去」就是爬着走了。

  

  这个鬼来向修行人捣乱,而这个鬼虽然有点神通,但是也不可以随意的侵犯人的。如果一个大福德人,虽然就算他不修行,鬼神也是怕他的。假设这个修行人持戒清净,这个威德也是很大的,如果你若能这么诃斥他,他也是怕你的,所以想要修禅定的人说:「哎呀!有鬼神魔来捣乱」,心里面怕了,其实也不必。「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禅经中还有一些说法的。

  

  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事,则可爱五尘,令人心着。三、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动乱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着。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师子罗剎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作非违非顺境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

  

  「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这前面说有精魅的魔,有这堆剔鬼的魔,现在说第三个是魔恼。这个魔就指天上的魔,这个魔是更厉害了。「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来破坏修行人的善心。「一作违情」的事情,「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的事情,「则可爱五尘」,「令人」生贪爱心的色声香味触,化作这样的五尘,叫你生爱着心。「三非违非顺」的事情,「则平等」的五尘,就一般性的五尘。「动乱行者」,它也能发出来动乱行者的善心的作用。「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这个箭是用华,叫作「华箭」,因为他用可爱的五尘来破坏你,而实在可爱五尘是能破坏你的,所以又称之为「箭」,但是又能令你生欢喜心,所以叫作「华」。「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射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前五根发五识,一剎那间第六识就活动了,所以「射人五情」,也就一定会伤害你的第六识的。「射人五情故名」,或者这样念,这个「名…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