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6

  那么就恨他,今天也恨、明天也恨,一看就不顺眼了,什么事都是不对的了。这个时间久了,就是这两夫妻就和哥哥,和这个军说:我们分家,不在一起住。哥哥说:不要,我们父亲临终的时候,叫我们不要分家,就把这个事停下来。隔了多久,又是要分,还是要分家。哥哥这时候就查这件事,就明白了,喔!他是不高兴这个富楼那,所以要分家,那就好,分家就分家吧!那么他弟弟就是出一个计划:全部的家产算一份,富楼那算一份,哥哥愿意要那份,你可以拿去。他的哥哥心里想:为什么这样?喔!他的意思,我若拿这个财产,全部的财产这一份,剩下的富楼那他拿去,他要杀掉他,是这么意思。哥哥说:这样怎么可以!好!他哥哥就是带着富楼那走了,所有的家产都给他弟弟了,就走了。

  

  走了以后,立刻就是没有这么多的家产了,就到朋友家去住了。朋友家去住的时候,这个富楼那就对他嫂嫂说:你们有没有钱?给我五个钱,我去想办法,去弄钱去。他的嫂嫂说:我只有五个钱,就给你!他出了大街上,在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就看有一个人背着一捆柴过来。背着一捆柴呢,他就向那个人说:你这一捆柴卖不卖?说:你给我多少钱?我给你五个钱,五个金钱。他说:卖;就卖给他了。他把这一捆柴拿回来一看,里面有牛头栴檀,有多少枝,他就把这个牛头栴檀分成十段储藏起来。这个时候正赶上国王的夫人有病,热病,怎么看医生也看不好,后来医生说:非要得到牛头栴檀才能治这个病,那么国王说:谁若给我多少钱的牛头栴檀,我给他一千两金。那么这时候,这个富楼那就拿了一小段的牛头栴檀给了国王,于是得到了一千两金。那么这样子,国王一千两金,这个牛头栴檀不够,又继续拿,成了一万两金,拿到了,就给他哥哥买了房地产,造了很多的房子,造了很多的田园,这些富贵的境界都来了。

  

  然后,这个时候有五百个商人集合起来要到海里去采宝,听说富楼那非常有智慧;啊!我们请他一同去。他也就是愿意去,这哥哥也同意了,就是一同去。到了大海里面,果然是得到了很多的宝,得到很多宝,大家就是往回走;往回走的时候,就这一天呢,看见有三个太阳出现,底下还有白山,但是这些做生意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问有经验的这个人,说:怎么回事?他说:糟糕!我们完了!那三个太阳,有一个是真太阳,其余两个太阳是鱼的眼睛,看那下面有白山,是鱼的牙齿,你看那黑洞是鱼张口了,这个水都跑到它嘴里去了;我们现在都完了!没有办法了!可是船里面有人信佛,有佛教徒说:不要紧!我们大家念南无佛,佛大慈大悲救护一切众生的苦难,我们可以念佛名。大家念:南无佛!南无佛!这一念呢,那个大鱼原来以前是佛教徒,佛教徒,一听这个佛号呢,哎呀!现在人间有佛出世,这里有佛教徒,这不可以!它就闭上嘴了,就跑到大海底下去了。

  

  这样子呢,这个船很顺利地就回来了。回来了,这个富楼那拿出了很多的宝给他哥哥,对他哥哥就说了:现在从海里取来的宝,和以前的财富加起来,七世用之不尽,你不需要再去赚钱,七世用之不尽了。我现在想要辞别了哥哥,我想要出家了。说是:要到那儿去出家?富楼那这个地方是放钵国,是印度的西部,听说舍卫国有佛出世,想要到那儿去出家去。他说是:出家,我听说佛法很高深,你还年轻,不容易明白,等再大几年!说:不!人命无常啊!你知道在大海里面,我们很危险就被鱼吃掉了,幸亏念南无佛,才救了命,不能再延期,一定现在要发心。那么他哥哥也就同意了。那么富楼那就和那五百人同去见佛,就都出家了!这件事不可思议。到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去见佛,见佛,都要求出家,就都出家了。佛为他们说法,那些五百人很容易地就都得初果,而富楼那不能得初果,还是费了很多的辛苦,用功修行才得初果。

  

  得了初果以后呢,他就对佛说:我想到放钵国,回去,回我以前的住处,到那边去。佛说:放钵国的人,这个品德不好、不讲道理,你若到那儿去,你是佛教徒了,他们若毁辱你,你能受得了?说:能受得了!说:他不只毁辱你,他还打你呢?说:打我,我也能受得了,还没用刀伤害我嘛!说:若用刀杀你呢?杀我也很好嘛!我这个身体很苦,死掉了也好。你不生瞋心吗?说:不生瞋心。说:好!那你就可以去。他就回去了。

  

  回到放钵国,他这时候穿了袈裟、剃了光头,那些人是不信佛的,向一个大长者去乞食的时候,长者就骂他,他就跑,他就到别的地方去乞食。那么头一天去乞食,第二天又去乞食,长者又骂他、又打他,但是他心里不动、面色不变。那个长者:哦!这个人很不简单,我们一般人骂他,他就不高兴了,照样地,你骂他,他也骂你嘛!你若打他,他也打你的。但是他没有,你骂他,他也不骂你,你打他,他也不打你,他还是面色不变,这个人不是平常人啊!反倒很恭敬他、供养他。就这样子,富楼那在放钵国这西印度,度化了五百个大长者,建立了五百个大庙,他在那里用功修行得了阿罗汉果。

  

  得了阿罗汉果呢,他就是劝他哥哥信佛,劝他哥哥信佛,说信佛,怎么样办法呢?应该请佛来,请佛到这儿来,请佛来吃饭。他就让他哥哥造一个,专为佛造那么一个……,我们现在的话,叫做精舍,给佛来住。说是怎么样请他来呢?说:有办法!就是用一杯水、再用一枝香,然后富楼那尊者就跪在那里向佛祈愿:弟子富楼那现在在什么什么地方,希望佛陀慈悲,明天能够光临在这个地方说法,广度众生。而这个时候,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就看见有水过来,还有一支烟在旋绕。别人说:这怎么回事,忽然见有水、有烟呢?佛说:这是富楼那尊者要请我去,我想我们满他愿,我们明天去。明天去,没有神通的比丘不要去,选五百个有神通的,随佛一同去。这个有神通的这一段话我们简略。第二天,这些有神通的人,就是在虚空里都飞去了。

  

  其中有一个说一说,就是宾头卢颇罗堕阿罗汉,他这个时候好像是在……,这时候好像佛不是在舍卫国,好像是在灵鹫山。他在那山上正在补衣服,就是那时候阿罗汉穿衣服,破了要补,这是那种境界。正在补衣服,说是要去放钵国,他就把这个针插在这个山上面,这个线还连在他的衣服上,就这样乘着神通就走了,就把这个山也带去了,有这个事情。有这个事情,可是走到半路,才知道这个事不对,他又把这个山一下子就又丢回来了,就有这种事情。

  

  后来佛到了以后呢,这时候就到了他哥哥家住下来,就请吃饭。吃饭这时候,那个国王、大臣、很多的人民到那儿来见佛说法;佛说法很多人得圣道,得圣道,完了,就有比丘问佛:说是富楼那这个人,最初的时候来佛这里,同来的五百人都很容易得道,他就很难、很难地用功,很辛苦地才得须陀洹果,为什么这样子?又是呢,他能在这里得了阿罗汉果,劝这么多的人相信佛教,怎么回事呢?宿因怎么回事情呢?

  

  佛说:是在迦叶佛时代,灭度以后,有一个大长者,财富也是很多,也是信佛,就造了一个大庙,供养很多的出家人在那里修行。但是长者死了以后呢,这个庙没有人维持了,就废掉了,也没人住了,就走了。但是大长者有个小儿,渐渐长大了,也就出家了。做比丘。做比丘也知道这个庙是我父亲造的,现在废毁了,他就各地方去化缘,把这个庙又重新修好了,又请来很多的出家人来这里住,里面也有是阿罗汉的。住呢,也和现在情形一样,大家来维持这个地方的清洁。这一天,就有一个阿罗汉扫地,在院子里扫地,这些垃圾聚集在那里,他没有把它丢掉,就放在那里就不管了,这个风一来吹,又是不那么清洁了。这时候这个庙呢,就是那个长者的儿做住持,他一看: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子?扫这个地,这样子扫法,你和奴差不多了,如奴婢差不多,和奴相似。但是那个人是阿罗汉,是圣人啊!你毁谤了圣人,所以从此他就是五百世做奴,这个富楼那五百世做奴隶。但是他以前化了很多缘,修起来这个大庙,有很多人在这里用功修行,所以他这个人福报也很大,智慧还是很大;因为他骂这个圣人是奴,所以他一直做奴婢,为人做奴,是这样的说法。

  

  这个故事,我感觉到智慧很重要。你看他那个哥哥,那个胜军,也是他的哥哥,他都不好好调查一下,就是认为富楼那不对,这是一个错误。而他哥哥爱这个弟弟,能弃舍那么多的财富不要,专带他这个小弟弟走,这也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结果富楼那对他哥哥也还是很好,那么这是现世的情形;过去世的情形,这个因果关系看出来,我们若学习佛法,实在是应该谨慎,应该多学习智慧,多做功德才对。

  

  从这个故事上看呢,富楼那尊者教化了五百个长者,修了五百个大庙,最后还是请佛去了,国王、大臣,很多人得圣道,还是佛的功德大、佛的神通大的。

  

  「若三千大千国土中向佛道菩萨,不如佛功德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初发心菩萨摩诃萨当念何等法?佛言:应念一切种智。须菩提言:何等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何等缘?何等增上?何等行?何等相?佛告须菩提:一切种智无所有、无念、无生、无示。如须菩提所问,一切种智何等缘

   何等增上?何等行?何等相?须菩提,一切种智无法缘、念为增上、寂灭为行、无相为相。须菩提,是名一切种智缘增上行相。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初发心菩萨摩诃萨当念何等法?」这是第五科,明始行所念。这个发了无上菩提心,那么他心里面应该怎么样……「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这样意思了。「当念何等法?」他应该怎样能够正念,保持正念的思惟呢?这样意思。

  

  「佛言:应念一切种智」,佛回答他说:应该念佛的智慧,正念佛陀的无上菩提的智慧。发无上…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6》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